名言警句及出处和作者和意思(文案精选75句)

admin 文案 2023-10-26 10:30:47

名言警句带作者出处

1、名言警句短句带作者

(1)、(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自晋代傅玄《傅子》。意思是:疾病都是因为饮食不慎引起的,灾祸都是因为说话不慎而招致的。

(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3)、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4)、(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性,不在亲疏)出自汉代王符《潜夫论R本政》。意思是:衡量贤愚的标准在于其思想,而不在于其是富贵还是贫贱;看人是诚实还是狡诈,要看他的本性,而不是看他亲近还是疏远。

(5)、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6)、(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出自明代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谈王霸之变》。以:给予,付与。意思是:只要是对国家对社稷有好处,我就会连生命都全部献上。

(7)、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8)、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9)、(一片至坚操,那忧岁月侵)出自唐代王贞白诗《太湖石》。那:通“哪”。侵:侵蚀。意思是:太湖石有着坚贞的节操,哪里会担忧岁月的不断侵蚀呢?比喻人有节操,就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表达了作者对坚贞的节操的向往。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1)、(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出自宋代苏轼诗《登常山绝顶广丽亭》。意思是:人生就像早晨的露珠,一眨眼就消失了,而白发却被日夜接连不断地催逼而来。诗句感叹人生之短暂。

(12)、(忧愁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同“多难兴邦”)

(13)、(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知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出自《韩非子R观行》。知:同“智”,智慧。意思是:人的眼睛无法看到自己,所以要用镜子来观看自己的面容;人的智慧常常无法认识到自己,所以要用法则来纠正自己。

(14)、(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出自清代魏源《默觚R学篇》。意思是:夏天到了最热的时候,就不会再生出热,而只能生出寒冷;冬天到了最冷的时候,也不会再生出寒冷,而只能生出酷热。比喻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向其对立面发展。

(15)、(民安足遂心中愿,年壮何妨到处家)出自明代于谦诗《连日灯花鹊噪漫成》。意思是: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我现在正值年壮,四海为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诗句平白真挚,将作者为了天下苍生的安定生活宁愿自己吃苦受累的高尚精神表现得酣畅淋漓。

(16)、(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出自清代顾炎武诗《精卫》。意思是:我立定志向要填平东海,就算是身体被海水淹没,我的志向也不会改变。只要东海填不平,我的心志就永远不会终止。表达了作者将复国的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17)、(戒尔勿嗜酒,狂药非美味;能移谨厚性,化作凶顽类)出自宋代范质《戒子》。意思是:我劝你不要总是喜欢喝酒,酒是让你发疯的狂药,而不是美味。它能改变你谨慎敦厚的性格,让你变成凶恶顽劣的人。

(1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战国R楚)屈原《九歌R少司命》。新相知:新知己,新朋友。意思是:人生没有什么比活生生的别离更让人悲伤的了,没有什么比交到新的知己更让人高兴的了。

(1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0)、(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出自唐代孟浩然《题义公禅房》。意思是:看到了洁净的莲花,才知道它虽出淤泥,但却不染半点污垢。用来比喻人应保持高尚的节操。

2、名言警句及出处和作者和意思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2)、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老人与海》

(3)、(行坦途者肆而忽,故疾走则蹶;行险途者畏而惧,故徐步则不跌)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蹶:跌倒。意思是:走平坦道路的人,容易放纵自己的脚步,因为疏忽而走得快,所以容易跌倒;而走艰险道路的人,则因为畏惧而走得很慢,因此不容易跌倒。

(4)、我们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气,可以在一小时内又狂暴又平静。——爱默生

(5)、(吾荣时招之始来,吾患时不招自来,真友哉)出自明代王肯堂《交友》。意思是:在我荣耀显赫时,请他来才来,在我患难时,不叫他反而主动来的,才是我真正的朋友。

(6)、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俾斯麦

(7)、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苏格拉底

(8)、(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出自《韩非子R说林上》。意思是:对于和自己一起干事的人,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考察。

(9)、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1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出自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意思是:醉翁之意趣并不在于饮酒,其真正的意趣是欣赏令人陶醉的山水景色。后常用“醉翁之意不在酒”来形容人的本意并不在这里,而是另有企图。

(11)、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12)、只有胜利才能生存,只有成功才有代价,只有耕耘才有收获。——佚名

(13)、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卡耐基

(14)、(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出自唐代杜甫诗《贫交行》。数:列举。意思是:手心向上时就像云一样聚合,手心向下时,又像雨纷纷落下,这么多轻慢友情的人还用得着一一列举吗?

(1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6)、1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7)、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马塞尔·普鲁斯特

(18)、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9)、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20)、(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出自《孟子R离娄下》。声闻:声誉,名声。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名声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就会觉得耻辱。

3、名言警句带作者出处怎么写

(1)、切磨:本指加工玉石等器物,此引申为学问上的探讨研究。箴(zhēn):劝诫、劝勉。

(2)、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叔本华

(3)、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甜酒)

(4)、(2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杂事·四》

(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6)、(注释)①损:损害。②谅:信实。③便辟:阿谀奉承。④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⑤便佞:花言巧语。

(7)、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饭者生疾病。——章学诚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9)、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10)、(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出自《列子R说符》。意思是:看见出去的,就能知道将要进来的;观察过去的,就能知道未来的。说明事物有一定的共同性。

(11)、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13)、(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出自《庄子R骈母》。意思是:物品,当长则长,长,不为多余;当短则短,短,不为不足。

(14)、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15)、如果射“不中”怎么办?孟子给出的答案是:“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告诫我们:如果射不中,就做两件事,一是不要埋怨胜过自己的人;二是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孟子的这段话,一下子就把仁者的标准给确定下来了。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呀!

(16)、(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出自明代刘基《郁离子R小人犹膏》。意思是:小人没得志的时候,总是像个尾巴似的跟在别人后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一旦有朝一日得志了,便立刻变得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17)、(人之生也,无德以表俗,无功以及物,于禽兽草木之不若也)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俗:俗人,一般人。物:指代人们。意思是:人生在世,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来为一般人做出表率,如果没有功德惠及众人,就连禽兽草木都比不上了。

(18)、(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论语R学而》。意思是:凡是那些花言巧语,貌似可爱的人,很少有仁慈的。

(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0)、知:通“智”,意思是智慧      义:这里泛指仁义道德

4、100句名言警句带作者

(1)、(违强凌弱,非勇也)出自《左传R定公四年》。违:躲避。意思是:见强硬的就躲避,见软弱的就欺负,不算是勇敢。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知无不言,言无不行)出自宋代苏轼《策略第三》。意思是: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毫无保留;只要自己说了的,就一定要做到。

(4)、(只要奇袭龙城的卫青将军或者“飞将军”李广等在,匈奴的战马就无法越过阴山)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6)、(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出自宋代文天祥诗《五月十七日夜大雨歌》。庸何伤:有什么可悲伤的呢?意思是:只要天下百姓家家都能丰衣足食,即使我死了,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7)、(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出自《诗经R小雅R小晏》。是用:所以。溃:遂。意思是:在大路旁盖房子,总是征求行人的意见,行人的意见多有不同,所以房子是盖不成的。

(8)、(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出自宋代陆游诗《金错刀行》。意思是:过去楚国只剩了最后三户人家,尚且将秦国灭掉了,堂堂的中国怎么会没有人来抵御侮辱呢?

(9)、(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疏:疏远。戚:亲近。意思是:真诚待人,即使表面上看来疏远,但实际上还是亲密的;待人虚伪,即使表面上看来亲近,而实际上也是疏远的。

(10)、(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出自汉代扬雄《法言R君子》。诸:之。意思是:人一定要先自爱,然后别人才会爱他;一定要先自敬,然后别人才会尊敬他。

(11)、(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代李贺诗《金铜仙人辞汉歌》。意思是:如果天公赋有情感,也会因这样的愁闷而衰老的。诗句以奇特的想象、深刻的寓意慨叹了人世的盛衰。

(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宋代周敦颐《爱莲说》。濯:洗。意思是:莲花虽然是从淤泥中生长出来,但却纤尘不染;尽管在清澈的水中涤荡,但却毫不妖艳。作者通过对莲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贞洁不渝的情操的向往和追求。

(1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14)、--《奥斯特洛夫斯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15)、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rú)子牛。——鲁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