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作者简介精选69句

admin 句子 2023-12-10 10:21:38

罗曼罗兰的主要作品

1、罗曼罗兰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1)、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1915年,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

(2)、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3)、《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最杰出的作品集。《名人传》介绍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及成功的故事。

(4)、每个中国家庭的书架上,都应该为鲁迅留出一个位置。

(5)、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6)、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罗曼·罗兰与法朗士,巴比塞等著名作家一起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行动,他公开宣称:“我不是布尔什维克,然而我认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雅各宾,他们正在从事宏伟的社会实验。”

(7)、1897年,罗曼·罗兰在《巴黎杂志》上发表第一部作品《圣路易》及上演他最初创作的两部悲剧《阿尔特》与《狼》。1899年发表《理性的胜利》。罗曼·罗兰早期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8)、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亚尔培·萨伐龙》《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奥诺丽纳》《禁治产》《于絮尔·弥罗埃》《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父》《比哀兰德》《幻灭》《猫儿打球记》(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

(9)、纵观全书,《名人传》告诉我们要敢于与命运作斗争并坚持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人生就是奋斗的过程,只有奋斗才会幸福。罗曼罗兰的文学作品有哪些篇5人生中最惬意的享受,莫过于斜倚在和煦的春光之中,一边品着飘香的清茗,一边捧着一本喜爱的书,细细地斟酌、研读。而我最爱读的书就数那本意大利人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了。

(10)、精心给儿子起名“海婴”,寓意上海的孩子。但又怕儿子不喜欢,转身告诉妻子和友人:“如果孩子长大,不喜欢这个名字,可以改”。

(11)、第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看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2)、《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13)、米开朗琪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

(14)、20世纪30年代,罗曼·罗兰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他任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两次世界大战,反对纳粹德国迫害季米特洛夫、呼吁苏联停止对知识分子的流放、乃至反对国民d政府对左翼作家的镇压等等,在维护正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15)、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6)、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米开朗琪罗幼时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

(17)、除了内容本身的权威,详实,这个版本的装帧,也真的是十点君最爱。

(18)、是的,这位大神就是,在100年前,就把今天的我们看得透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开山巨匠——鲁迅。

(19)、△1933年2月17日,鲁迅、萧伯纳、蔡元培在上海合影

(20)、1917年,罗曼·罗兰放弃国际红十字会奖的奖金和其他文学奖金。1918年,发表《阿格里让特城的恩培多克勒》。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

2、罗曼·罗兰作者简介

(1)、第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他们往往描写某一种社会现象,某一种社会心理,某一种犯罪动机,更注重心理变态的描写,而不是情节的曲折。这是向现代主义学习的结果,与传统现实主义有显著不同。

(2)、另外,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却并不是卡伦,也不是主人公安利柯,而是铁匠的儿子潘克希。这是因为潘克希虽然从小就没有母爱,而且由于父亲整日酗酒,家里经济条件也不乐观,但即使是在那样恶劣的学习环境中,他仍能刻苦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3)、全套6册包含:30篇小说,59篇散文自述,106首诗歌,323篇杂文,381封书信,带你了解一个真实的鲁迅。

(4)、罗曼罗兰说:“读到他作品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潸然泪下。”此后一生,罗曼罗兰致力于鲁迅作品在法国的推广。

(5)、正如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

(6)、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

(7)、△2009年1月大江健三郎在鲁迅博物馆许金龙摄

(8)、而所有那些你知道的杂文,小说,也全部单独收录成册,让你一次性看得过瘾!

(9)、不论托尔斯泰的思想是否受过影响——这我们在以后可以看到——欧罗巴可从没听到像他那种声音。除了这种说法之外,我们又怎么能解释听到这心魂的音乐时所感到的怀疑的激动呢?——而这声音我们已期待得那么长久,我们的需要已那么急切。流行的风尚在我们的情操上并无什么作用。我们之中,大半都像我一样,只在读过了托尔斯泰的作品之后才认识特•沃居埃著的《俄国小说论》;他的赞美比起我们的钦佩来已经逊色多了。因为特•沃居埃特别以文学家的态度批判。但为我们,单是赞赏作品是不够的:我们生活在作品中间,他的作品已成为我们的作品了。我们的,由于他热烈的生命,由于他的心的青春。我们的,由于他苦笑的幻灭,由于他毫无怜惜的明察,由于他们与死的纠缠。我们的,由于他对于博爱与和平的梦想。我们的,由于他对于文明的谎骗,加以剧烈的攻击。且也由于他的现实主义,由于他的神秘主义。由于他具有大自然的气息,由于他对于无形的力的感觉,由于他对于无穷的眩惑。

(10)、很多人说文无第武无第二。但是就短篇小说的领域来说,鲁迅要比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高出好几个段位。

(11)、造成裂痕的原因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罗曼·罗兰的外省人身份。他初来乍到,在巴黎城内根本无法立足,他所创作的作品,也很少被人赏识。每一次都是在他妻子的帮助下,他才能得到一些表现的机会。尽管如此,罗曼·罗兰还是有许多作品不能被发表,这让罗曼·罗兰十分苦恼。

(12)、第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创作明显表现出内向化、主观化特征

(13)、我们的著名批评家曾有一种论见,说托尔斯泰思想中的精华都是汲取于我们的浪漫派作家:乔治•桑,维克多•雨果。不必说乔治•桑对于托尔斯泰的影响说之不伦,托尔斯泰是决不能忍受乔治•桑的思想的,也不必否认卢梭与司汤达对于托尔斯泰的实在的影响,总之不把他的伟大与魅力认为是由于他的思想而加以怀疑,是不应当的。艺术所赖以活跃的思想圈子是最狭隘的。他的力量并不在于思想本身,而是在于他所给予思想的表情,在于个人的调子,在于艺术家的特征,在于他的生命的气息。

(14)、●经典散文:池莉《阅读,让生命高贵而优雅》

(15)、小说开篇写到那个狂人感觉整个世界失常时,用了这样一句话:

(16)、今天看到央视新闻的一则纪念罗曼罗兰的资讯,摘录一段:

(17)、罗曼·罗兰4种: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18)、这本书是讲述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怎样历经磨难,成为一个音乐大师的故事。是一部经典励志作品。有人说这本书的主人物约翰·克利斯朵夫,其实是大音乐家贝多芬的自传。对此罗曼罗兰自己从未评说过。罗曼·罗兰凭介《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19)、在完成《名人传》后,罗曼·罗兰的创作形式又发生了改变,主要以小说为主。在此期间,他发表了长篇巨制《约翰·克利斯朵夫》,并凭借着这部小说,获得了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此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罗曼·罗兰又发表了一系列以反对战争和反对迫害为主题的文章和论文。在战后,他比较著名的小说由《母与子》、《夏天》等。

(20)、那时我初入高师。我和我的同伴们,在意见上是极不相同的。在我们的小团体中,有讥讽的现实主义思想者,如哲学家乔治•杜马,有热烈的追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诗人,如苏亚雷斯,有古典传统的忠实信徒,有司汤达派与瓦格纳派,有无神论者与神秘主义者,掀起多少辩论,发生多少龃龉;但在几个月之中,爱慕托尔斯泰的情操使我们完全一致了。各人以各不相同的理由爱他:因为各人在其中找到自己;而对于我们全体又是人生的一个启示,开向广大的宇宙的一扇门。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家庭中,在我们的外省,从欧罗巴边陲传来的巨声,唤起同样的同情,有时是意想不到的。有一次,在我故乡尼韦奈,我听见一个素来不注意艺术,对于什么也不关心的中产者,居然非常感动地谈着《伊万•伊里奇之死》。

3、罗曼罗兰 作者

(1)、13岁,祖父入狱,15岁,父亲病逝,连上学的学费都交不起。家道衰落他看尽亲邻颜色,独自异国求学,却屡遭侵凌污蔑,孤独而凄冷的青年时期,写信成为他唯一的寄托。

(2)、想要读懂鲁迅的作品,不能不了解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3)、下面分享几条罗曼罗兰的名言,希望同学们能有收货~

(4)、第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长河小说”是在《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河小说”深得现实主义作家的喜爱,20世纪上半叶,长篇小说的繁荣与此密切相关。

(5)、罗曼·罗兰一生贯穿人道主义思想。前期受托尔斯泰影响较深,主张全人类抽象的“爱”、以“英雄精神”对抗社会沦丧,文化堕落,提倡艺术为普通人服务。

(6)、知乎上有个问题:鲁迅在国内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他是不是被高估了?

(7)、作家余华则分享过这样一件事,自己上学时因为厌恶学校里对于鲁迅的刻板教学,一直不怎么读他的作品,但几十岁后,当他重新以一个作家的身份认真阅读时,他惊呆了:

(8)、《爱的教育》这本书讲述了小男孩安利柯三年级时在校内校外的所见所闻。在全书共五十八则故事中,令我最难忘的是那篇“义侠的行为”。这则故事讲述了卡伦在课堂上的侠义举动:小男孩科罗西由于被同学们的羞辱逼急了,将墨水瓶不小心扔到了老师身上。正当老师质问是谁时,卡伦挺身而出,替科罗西承担错误。这是多么崇高的行为呀!

(9)、罗曼·罗兰受母亲的影响和熏陶,从小就热爱音乐。在他苦闷和彷徨的时候,他或者沉迷于大量古今文学名著,或者去听音乐会来舒缓自己的情绪,接受艺术的熏陶。他喜爱海顿和莫扎特,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贝多芬。《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一部兼有音乐艺术之美和文学思想之美的伟大作品。可以说,音乐和文学是罗曼·罗兰的生命。

(10)、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我们青年的心魂。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惟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我懂得认识托尔斯泰的日子,在我的精神上将永不会磨灭。这是一八八六年,在幽密中胚胎萌蘖了若干年之后,俄罗斯艺术的美妙的花朵突然于法兰西土地上出现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译本在一切书店中同时发刊,而且是争先恐后般的速度与狂热。一八八五至一八八七年间,在巴黎印行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童年与少年》《波利库什卡》《伊万•伊里奇之死》,高加索短篇小说和通俗短篇小说。在几个月中,几星期中,我们眼前发现了含有整个的伟大的人生的作品,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簇新的世界的作品。

(11)、献给世界各国受苦受难、英勇斗争取得胜利的自由心灵。

(12)、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

(13)、这本书是许渊冲先生1957年翻译的,许老在本书前言里写,“那时照君还在北京俄语学院四年级,读了《哥拉·泼泥翁》很感兴趣,就使《哥拉·泼泥翁》第五章中的蓓勒蒂和玛丽合二为一了。罗曼·罗兰夫人还送了我们一张他们夫妇的合影,这也是哥拉意想不到的‘书撮之合’吧。”

(14)、罗曼·罗兰十分景仰托尔斯泰,因此在初期,托尔斯泰对罗曼·罗兰的影响很深。他主张用“爱”和“英雄主义”来拯救这个世界的沦陷和堕落,并提出艺术同样可以为普通人服务的观点。此后,因为战争的风起云涌,罗曼·罗兰又积极地投身于人类的进步事业,担任过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席。当时纳粹正入侵西班牙,罗曼·罗兰声援西班牙人民,同时在巴黎保卫战中,出席了和平大会。由于其反对两次大战的行为,为人类反法西斯的斗争作出了贡献,在维护正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15)、此外还译有苏卜的《夏洛外传》,杜哈曼的《文明》,丹纳的《艺术哲学》,

(16)、《哥拉·泼泥翁》定制版特别设计了书票,经许老家属授权,每张均有许老的名章,珍藏纪念。

(17)、“文学创作中高度的理想主义以及在描写各种不同典型时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心和真实性”。

(18)、除了受到启蒙运动的启发,罗曼·罗兰的这一思想,还来自于宗教。他认为“神”、“真”、“爱”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必定的联系,同时也有主次之分。他认为“神”是缔造一切的主要根源,而神的灵光无所不在,即体现在人的心理上和自然上,从而创造出如“真”、“爱”这样的思想。而“真”、“爱”正是神的主旨体现。

(19)、他是无与伦比的画家,雕塑家、建筑设计师。他留下的艺术杰作,400多年来一直使观众蔚然惊叹。忧愁是他的乐趣,苦难是他的依托。千般欢乐也不比一番苦恼更有价值。他使我们离永恒更近。

(20)、再反观我自己,虽然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这都是在“父母之命不可违”的思想下被逼出来的,很少会自主学习。跟潘克希相比,我的学习环境要好得多,学习任务也更轻松,那我为什么却不去珍惜机会,刻苦学习呢?如果我学习时多一点上进心,我的成绩不就会更上一层楼吗?

4、罗曼·罗兰的代表作

(1)、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2)、离婚后,起初一段时间罗曼·罗兰到处碰壁,但渐渐地,他从艰难的生活中汲取了许多灵感,激发他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1915年,罗曼·罗兰的这部小说,终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他一生创作的巅峰。

(3)、价格也是超级划算,全套6册,原价399元,赶上十点限时特惠价:全套只要99元!节省300元~

(4)、拿我们很熟悉的《故乡》举例:阔别多年后,鲁迅重回故乡,见到了儿时的亲昵玩伴——闰土。

(5)、讲育儿:“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随感录廿五》

(6)、此后的一个多月里,余华沉浸在鲁迅的作品,如痴如醉。

(7)、 不是我要关心政治,而是政治总在关心我。    不要为过去的时间叹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好的办法是向前看,不要回头。    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这是一种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于这种必要性得到满足的时候。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从容不迫地谈理论是一件事,把思想付诸实行——尤其在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又是一件事。

(8)、而他让我们敬畏的,还不只是犀利、冷峻的笔锋,还有作为父亲的温厚、慈悲。

(9)、“哥拉·泼泥翁,勃艮第的老好人,做人随便,肚皮臃肿,年纪不轻,已经五十足岁,但是背还没驼,牙齿还咬得动,眼睛不花,耳朵不聋,头发虽然已经花白,还是紧紧地栽在头皮上,密密丛丛。”许老的译笔,活灵活现地将这个人物形象展现出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