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语录短句精选147句

admin 语录 2023-12-17 16:17:02

佛教经典语录励志

1、佛教经典语录100句

(1)、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证菩提。

(2)、法是体,世法是用。体是理,是真谛;用是事,是俗谛。要知二谛圆融三昧印的道理,不融通就落于偏枯。如离体表用,是凡夫凡情;离事讲心,是不明心地。真俗二谛,名目很多,真是体,俗是用;戒定慧体用都得,都是一个心地中生出种种名字,若能融会贯通,则条条大路通长安。

(3)、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4)、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5)、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6)、本文来源于百分网(http://www.oh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谢谢!

(7)、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8)、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10)、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11)、南怀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2)、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3)、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14)、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倦,会累;一个人,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神伤,会心碎。

(15)、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6)、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7)、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8)、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19)、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

(20)、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2、佛教经典语录短句

(1)、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2)、13)佛法可以滋养我们的身心,清凉我们的人生,增长我们的慧命,让我们心情灿烂。

(3)、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4)、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5)、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6)、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意谓一切法无体,体惟净性,即是一切法体惟净性,所以诸法一如,称为一真法界。

(7)、乐园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8)、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9)、3)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11)、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12)、惧怕爱情就是惧怕生活,而惧怕生活的人就等于半具僵尸。

(13)、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4)、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15)、1当心变得坚硬的时候,温柔的手就难以触摸上去,一些纯粹的观念,就无情而疼痛地摧毁了。

(16)、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7)、24)我们怎样报佛恩?怎样报祖师大德之恩?只有一个方法:依教修行,往生净土,这才是真正报佛恩!

(18)、15)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9)、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20)、解析:无念是不住念,无相是不住相,无住是随它去。如此,道便通流。三者是一。

3、佛教励志语录经典短句

(1)、现在这个社会,男人想要不物质的爱情,女人想要不花心的男人。可现实是,没有钱的男人也花心,不物质的女人也没有得到爱情。

(2)、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人生原本就是一出木偶戏,只要自己掌握牵动木偶的线,卷放自如,不受他人左右,就算能跳出这个游戏场了。佛家经典励志禅语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佛家经典励志禅语精选不必与小人结冤仇,小人自有其冤家对头;不必向君子谄媚,君子不会碍于个人情分而给你什么恩惠。

(4)、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5)、也许世间最好的默契不是有人懂得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心你的欲言又止。

(6)、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7)、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佛教语录

(8)、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9)、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了。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2)、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13)、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14)、当你对被别人产生意见时,先不要动口批评别人,你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看看你意见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贪心、嫉妒或是嗔恨这些东西。遇事容易发脾气的人,其实是无能的表现,也证明了是自己心胸不够大,发脾气是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了他人。能做到镇定、从容,并且能够包容他人有意或无意的过失,这是真的有素质、有涵养的人。

(15)、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16)、2)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

(17)、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8)、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19)、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佛教经典语录励志图片

(1)、梵音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3)、也是一种布施。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5)、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6)、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7)、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8)、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9)、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10)、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11)、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13)、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4)、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5)、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16)、佛法里说让人放下,有人便问都放下了,谁来建国安邦?如何养家糊口?殊不知放下不等于放弃,更不等于消极处世。佛陀让你放下的不是你的工作和社会责任,而是你心中无底洞般的贪欲与执着。只有心无挂碍,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社会公用,才能积极地完善自我,服务大众。

(17)、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

(1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19)、马祖整日静坐,问之,答:想成佛。怀让拿砖在地上磨,问则答欲磨成镜。马祖疑之,怀让曰:砖既不能磨成镜,静坐岂能成佛?

(20)、“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古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今逢大士胜会,同心庆祝,各各须识自家观自在。大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5、佛教经典语录励志简短

(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礼佛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3)、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5)、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6)、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7)、要把修行同生活结合起来,修身体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顺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众生,只要是为众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

(8)、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9)、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10)、0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11)、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12)、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3)、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14)、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15)、净土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6)、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7)、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18)、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知。

(19)、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20)、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2)、于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

(3)、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4)、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5)、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7)、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8)、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9)、佛法里说让人“放下”,有人便问“都放下了,谁来建国安邦?如何养家糊口?”殊不知放下不等于放弃,更不等于消极处世。佛陀让你放下的不是你的工作和社会责任,而是你心中无底洞般的贪欲与执着。只有心无挂碍,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社会公用,才能积极地完善自我,服务大众。

(10)、50)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11)、3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金刚经》

(12)、我们人不能挨骂,若有人骂我们,我们能受,这就是有德行。

(13)、如一念微动,即是有所住;有所住,即非实相。所以古德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14)、该说话时说话是一种水平,该沉默时沉默是一种聪明。该苦干时苦干是一种能力,该退出时退出是一种修炼。该表现时表现是一种睿智,该隐藏时隐藏是一种城府。该吼叫时吼叫是一种威仪,该圆滑时圆滑是一种谋略。屈伸有度是一种成熟,意气平和是一种性情。

(15)、人生的许多痛苦,是因为计较的太多。回归简单的心灵,学会减法生活。心没有枷锁,才会拥有真正快乐。舍得放弃,甘于淡泊,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

(16)、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17)、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8)、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19)、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20)、12)布施给众生柔软的微笑,让我们欢喜自在的生活,做个微笑菩萨。

(1)、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2)、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3)、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4)、有病不要怕,机会来了。有病是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我一样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担,很快就会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5)、人与人的缘分,有时候说散就散。缘分满了,需要结束了。学学蒲公英的智慧,风吹即飘揚,风平则静安。不要纠缠,不用感伤,不需言“尽”,一切随缘。

(6)、过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

(7)、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8)、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9)、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1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1)、一般人为什么会得不到幸福?因为他的感受是错的,心很乱很苦,事事怀疑,扭曲别人用意,幸福离他就很遥远。

(12)、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13)、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14)、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15)、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16)、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17)、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18)、2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

(19)、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20)、用智慧确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难,困难必解。

(1)、无住心似何物?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

(2)、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由“无常”,可悟缘起缘灭,必能精进;由“无我”,可知性真性实,必得自在。

(5)、2)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6)、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7)、4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六祖坛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