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讲诚信的故事精选105句

admin 句子 2023-12-27 08:21:13

中国历史上的诚信典故

1、中国古代诚信典故

(1)、    西汉末年,年轻的郭伋就因才能出众被任命为渔阳太守;王莽当权时,他曾担任并州牧,并把并州治理得很好。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后,敬慕郭伋之名,征召他入朝,拜为尚书令。郭伋嫉恶如仇,能直言谏争,刘秀对他极为赏识。建武四年,刘秀派郭伋出任中山太守;第二年又因边境渔阳内有盗贼猖獗,外有匈奴之患,调郭伋任渔阳太守;郭伋到任后,整顿吏治,狠抓治安,很快戮歼了盗贼首领,使盗贼匿迹;他又数败入侵之匈奴,使匈奴不敢再踏入渔阳边境。不久颍川暴发了以赵宏、召美为首的农民起义,郭伋又转任颍川太守。郭伋招抚了赵宏、召美,他们的部下一起归降,颍川又得到大治。光武帝称誉他为“贤能太守”。不久,光武帝又任命郭伋为并州牧。并州是郭伋曾工作过的地方,老百姓都曾受过他的恩德。他们听说郭伋再次来并州上任,每过所属州县,老百姓都扶老携幼在官道上迎接。有一次,郭伋到属下的西河去巡视。到美稷县时,几百个儿童听说郭伋来了,每人都骑着竹马(以青竹为道具,作马骑),跳着欢快的竹马舞,来到官道上迎接。郭伋问:“是谁让你们来的?”其中领头的一个孩子说:“是我们自己商量的。我们听说大人又回来了,非常高兴,就相约着一起来欢迎您。”郭伋听了十分感动,说:“谢谢你们对我的盛情,谢谢,谢谢!”郭伋在美稷巡视完后,又要到另一个属县去。那些儿童又骑着竹马,赶来送行。他们把郭伋送到城外,问他说:“大人,您回州府时还会经过这里吗?”郭伋回答说:“这里是必经之路,当然要经过这里。”儿童们又问:“那您哪一天能回到这儿呢?”郭伋计算了一下行程,把回来的日期告诉了孩子们。郭伋在另一属县办完事,回美稷时,比原先告诉儿童们的日期早了一天,他对属下说:“我和那些孩子们约定了日期,不能失信呀!”于是,郭伋和他的随行人员就在半道停下来,在野外一个凉亭中露宿一夜,第二天如约来见孩子们,这些儿童果然又骑着竹马来城外迎接他了。美稷的乡亲们得知郭伋为了不失约于儿童们,竟在郊外露宿一夜,对他交口称誉,郭伋的威望更高了。

(2)、A.基督教   B.摩尼教   C.拜火教   D.祆教

(3)、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

(4)、《中庸》提出的行为目标对于经世致用、为人处世、探索真理、提升境界等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不无益处。这些行为的目标是什么?(A)

(5)、 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B)

(6)、A.山东泰安  B.山东郓城  C.河北沧州  D.河南开封

(7)、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8)、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两个人都饿了,可路上没有饭铺,怎样办呢?仆人推荐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

(9)、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

(11)、北宋大儒司马光,字君实,人如其字,一生“以至诚为主,以不欺为本”。司马光自我评价:“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其胸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无论是为官、治学还是处世,始终秉持诚信之道。

(12)、《中庸》认为人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称为“尊德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称为“道问学”。这两条途径是(A)

(13)、郭汲在美稷县衙,详细阅读了近年所积案卷,有错判疑案的就马上调出重新审理,又查访民情,慰问贫苦,所致之处,百姓欢欣,多有馈赠礼物者,然则一律不取。

(14)、 “鸡鸣狗盗”、“狡兔三窟”的历史事件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系?(B)

(15)、  A.务求全面,重视细节  B.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6)、鲁哀公听了,很觉厌恶,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这句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而且在宴会上当着群臣之面,出于国君之口,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感到万分难堪。

(17)、A.《颜氏家训》  B.《温公家范》 C.《朱子家训》  D.《曾国藩家训》

(18)、《浣纱记》唱词中,表达了范蠡、西施归隐之念的是(D)

(19)、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20)、  A.调节人对安乐的享受  B.制定婚姻冠笄的礼仪

2、中国历史讲诚信的故事

(1)、“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是秦末时期的人,他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

(2)、商鞅立木建信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迁移到北门的人给他十金。民众认为奇怪,没有一个敢去搬的,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搬迁了那根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商鞅用这个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公布了法令。

(3)、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4)、借助虚字造成回环往复艺术美感的对偶句是(D)

(5)、A.乌兹别克斯坦  B.土库曼斯坦  C.哈萨克斯坦  D.伊朗

(6)、不管俞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无误的道出他的心意。久而久之,两人相互引为知己。

(7)、徐阶的第三子徐瑛霸占民田,鱼肉乡里,强占民女赵小兰。小兰母洪阿兰告状,华亭县令王明友受贿,杖毙小兰祖父。

(8)、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9)、 奢靡之风绝非小事,在古代是腐败现象得以滋长蔓延的温床,在现代则严重侵蚀d的肌体,削弱d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历史上有很多古人身体力行反对浪费,倡导节约,下列哪位人物是节俭的典范?(D)

(10)、李世民在任时,对臣僚敞开胸怀,不行欺诈之术,臣僚也尽忠职守,不搞欺瞒哄骗的传统官场伎俩。在即位之初,李世民曾花大力气整顿吏治,下决心要在官场根治贪污受贿的不治之症。

(11)、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重金悬赏捉拿。结果他往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13)、C.根深不怕风摇动,身正不怕影子斜。  D.上不正,下参差。

(14)、 五胡十六国指与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政权,下面不属于十六国的是(B)

(15)、  A.开始  B.栽种  C.暖和  D.记载

(16)、A.4000  B.2000  C.40000  D.20000

(17)、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18)、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19)、 绘画要墨法分明。提出墨法有浓墨、淡墨、泼墨、积墨、焦墨等七种墨法的是(D)

(20)、学习的时候如果不能做到心诚,学业就会杂乱不精;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能做到真心实意那么事情就会失败;对待自己的事情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就会欺心害己;待人虚情假意不诚实就会违背道德原则而为自己结怨。

3、历史中诚信的故事

(1)、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2)、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

(3)、“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在我国历史上是由谁提出的?(A)

(4)、 新时期的d员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领导和教育别人,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下列语句与此句意思相近的是(D)

(5)、 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大概是指多少岁?(C)

(6)、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7)、A.《论语》  B.《孟子》  C.《诗经》  D.《尚书》

(8)、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9)、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发布公告,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

(10)、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11)、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

(12)、C.契必何力---铁勒    D.高仙芝---高句丽

(13)、    美稷因盛产黍、糜而得名,为西汉时期的文化名城、经济重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也发生在这一带,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也生活在这一地区,流传千古。美稷就是现在的沙圪堵镇纳林村。现在的纳林河,也就是皇甫川流域,就是郦道元在其名著《水经注》中记载的历史上著名的湳水。沿湳水流域,有中国历史上两座著名的县城,这便是曾一度做过西河郡驻地的富昌县,现横跨蒙、陕两地的准格尔旗沙圪堵镇与陕西省古城镇的交界地。另一座就是曾作为草原帝国都城南匈奴庭帐的美稷县。沿湳水,历史上曾分布着广茂的竹林,中国古老的“竹马风俗”即起源于准格尔,“青梅竹马”的故事衍出于此风俗。所谓“竹马风俗”,即儿童骑竹马的游戏,产生的原因,研究者认为,是古代经常发生战争,所以那时候的孩子,他们的理想人格就是上战场杀敌,为国立功,做游戏也多以打仗为内容。从三国到南北朝,很多著名的将军,小时候就是“竹马将军”。如夏侯渊的三儿子夏侯衡,十六国后的凉主吕光,十几岁时都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竹马将军”,这样的游戏与故事,准格尔的儿童也毫不逊色。匈奴人就曾经生活在这一带,是人类最早征服马的民族。匈奴人跨上马背之后很多年,法国作家布封说:“人类最高贵的征服是对马的征服。”匈奴人从准格尔走出后,成为世界上最精于驯马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精锐的骑兵,披坚执锐,纵马驰骋,世界历史在他们的马蹄下改写。

(14)、A.卢沟桥   B.赵州桥  C.二十四孔桥  D.洛阳桥

(15)、踏入主题,让我们一起从先哲的思想中汲取养分,在历史典故里获得启示。人先信而后求能,诚邀你我,与信同行。

(16)、从徐君的神色中,季札猜到了他的想法,心里也愿意将剑赠他,但因为自己出使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需要携带代表身份的佩剑,一时没有答应,但他心里已经决定,回来时路过徐国,一定要把佩剑送给徐君。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以下诗文能反映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思想的有(C)

(18)、孟子的母亲教子有方,在孟子非常小的时候就注意纠正孟子的坏习惯,这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诚实守信、勤俭好学的好习惯。之后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哲学家,由于他品德和学问都非常好,被人们称为“亚圣”。他的塑像在孔庙里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孔子。

(19)、①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0)、当今社会,各种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弄虚作假、尔虞我诈的现象都是缺乏诚信意识的具体表现,学生群体中的考试作弊、实验数据造假、学术论文抄袭、简历造假、申请奖助学金造假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4、中国历史诚信的故事

(1)、 由于国力强盛,疆域广大,再加上魏晋以来不断的民族融合,唐朝成为一个民族心态十分开放的朝代。许多少数民族出身的将领在唐军中身居高位,甚至成为唐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下列将领与其出身的民族对应错误的是(A)

(2)、 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描述了一座美丽的中国石桥,后来西方人都称这座桥为“马可•波罗桥”。这座石桥是(A) 

(3)、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B)

(4)、A.观音  B.惠能  C.太上老君  D何仙姑

(5)、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d员干部为人处世尤当如此。下列古代故事能体现主人公谦虚品德的有(A)

(6)、A.敦煌莫高窟  B.大同云冈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天水麦积山石窟

(7)、 《百家姓》中因为炎帝出生的地方有一条河流,其后代就以河流的名称作为姓氏,这个姓氏是(D)

(8)、 东汉熹平四年,蔡邕等人用隶书书写了七部经书,刻石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下列不属于熹平石经的是(D)

(9)、“诚”作为一个形声字,意符由“言”字充当,声符由“成”字充当。“成”意为“百分之百”、“完全”,“言”与“成”联合起来表示“百分之百的讲话”、“不打折扣的言语”。

(10)、两人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采过枣子的树上。仆人奇怪地问:“这是什么意思?”查道说:“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给钱。”仆人说:“枣园的主人不在,别人也没看见。

(11)、子贡说:“您这样说是不对的,四匹马拉的车子,也追不回已经说出口的话。本质和文彩是同样重要的。让我拿皮草来举例解释吧!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它们的区别,既在本质,也在文彩,如果把这两类兽皮,拔去上面有文彩的毛,那虎豹皮,看来就像犬羊皮了。”

(12)、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13)、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于是把钱还给了他。

(14)、北宋《东轩笔录》中有一则“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婢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15)、A.人参  B.冬虫夏草  C.灵芝  D.田七

(16)、    这两个故事发生一千多年前,沙圪堵一个普通的戏曲艺人又演绎了一场关于诚信的千古绝唱。何二扣与张玉成是准格尔二十年代一个戏班的班主与演员,张玉成在沙圪堵病逝,临终,其妻托何办三件事,何均答应了,其一就是要魂归故里。何二扣千里迢迢将其妻的遗体背回山西省文水县。路上,有人见其负重前行,纷纷予以援手,均被何二扣谢绝。历时二十四天,何二扣跋山涉水,背着其妻回到文水,将其妻葬到家乡。何二扣履行其诺言,为张玉成守灵三年。三年期间,何二扣从各处集来木料,和泥脱坯,为张的孤母建起瓦房四间。守灵结束后,何二扣一心侍奉岳母,春去秋来,历十七个寒暑,为张的母亲送终。

(17)、 《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

(18)、  A.《孟子》  B.《老子》  C.《论语》  D.《尚书》

(19)、A.编著《论语》一书  B.在教育方面提倡有教无类

(20)、一日,唐德宗对李勉说:“众人皆言卢杞奸邪,朕怎么不知道!卿知其状乎?”李勉回答:“天下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这是一句极佳的对答,流传天下,人们都佩服他的正直。

5、中国历史关于诚信的故事

(1)、杨瞻的儿子杨博、杨博的儿子杨俊民后来都官至高位,杨俊民担任过户部尚书。时人认为,这是杨瞻受人之托、终人之事的善报,“天报厚德,丝毫不爽”,这虽然是迷信的说法,但杨瞻不贪钱财,一诺千金,信守对朋友的承诺,将钱财还给友人遗孤,其高尚操守值得后人取法。

(2)、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B)

(3)、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初名臣魏徵的议论名篇,其中提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十个治国者需警醒的要点,这篇文章开篇提出了(B)的著名论断。

(4)、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5)、C.京剧——《霸王别姬》  D.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6)、C无中生有。             D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

(7)、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

(8)、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

(9)、宋濂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10)、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11)、  A.《小山乐府》  B.《东篱乐府》  C.《酸甜乐府》  D.《碧山乐府》

(12)、A.杭州  B.山东  C.代指中国  D.苏州

(13)、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14)、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我们从小听到大,但如果让我们去阐释的时候,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15)、《天论》是荀子阐述其宇宙观的重要论文,在这篇文章中,荀子提出了什么杰出命题(C)

(16)、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17)、吴国宗室季札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相谈甚欢。徐君对季札的宝剑十分赞许,季札心中暗许:出使归来,当赠予知己宝剑。然而,人有旦夕祸福,等季札归来,徐君已经去世。季札伤痛之余,把宝剑赠予徐国继位的国君,对方不敢受。随从也加以阻止,季札说:“我早在心中允诺赠剑与徐君,必须兑现承诺。因为爱惜宝剑就埋没良心,非廉洁之人所为。”最后,季札把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慨然而去。

(18)、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19)、  A.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左传》

(20)、    中国古代,把诚信列为君子五德之一。信亦被当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立世的基础,做人的根本,兴业、治世之道。人们确认“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无独有偶,美国心理学家艾琳卡瑟说:“诚信是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正义感、尊严感。”法国作家大仲马也说:“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可见,古今中外,诚信都是做人的基本价值所在。

(1)、 大直沽辟为港口,及(B)与海津镇的建立,奠定了天津城市发展的基础。

(2)、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

(3)、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他说陛下平时总告戒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我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

(4)、对于一些我们经常见到的词语,我们会习以为常,觉得自己已经懂了,但让我们去阐释和讲述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不知道从何说起,遇到人尽皆知的道理,我们会不愿意花精力去了解。

(5)、后来,钟子期不幸病逝,俞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能懂自己的琴声。于是,他忍痛弹奏着最后一曲,曲终绝弦,永生再不弹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