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精选127句

admin 句子 2024-01-20 08:49:19

描述战争的成语

1、描述战争的成语大全

(1)、汉军大敌当前,身后却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从而打败赵军。

(2)、李愬在一个雪天的傍晚,率领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边,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时,爬上城墙,杀了守兵,打开城门,部队静悄悄涌进了城。吴元济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宅第已被围困,负隅顽抗,终于被捉。李诉将吴元济装进囚车,押往长安。驻扎在洄曲的董重质见大势已去,也向李愬投降。

(3)、例句:18岁那年的初恋虽然青涩而短暂,但她带给我的感受沦肌浃髓,让我一直难以忘怀。

(4)、D.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以此为题材

(5)、释义: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6)、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7)、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8)、一天一个成语你喜欢一个人,这个人也喜欢你,可是面对你的靠近,ta却会表现的忽冷忽热、若即若离?

(9)、C项:正确。琵琶曲《十面埋伏》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10)、一天一个成语22——一败涂地(秦)刘邦起家于沛县,也是为什么各种史书中常称他为“沛公”

(11)、韩信叮嘱他们,一旦赵军离开大营,就去攻占营寨。

(12)、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3)、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也短缺,但都斗志高昂。

(14)、(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5)、但他还是不放心,想把韩信控制在身边,可若招韩信进京,又担心韩信因不敢来而造反。

(16)、有一次,韩信顺路去了樊哙的府邸,他到来和离去之时,樊哙都对他行跪拜之礼。

(17)、古人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意思是要捕捉战机,乘隙争利。当然,小利是否应该必得,这要考虑全局,只要不会“因小失大”,小胜的机会也不应该放过。

(18)、一天一个成语各位亲,我们是不是该修炼一下自己说话的能力。有些人不喜欢的圆滑世故长袖善舞,在古代竟然还是一种美德

(19)、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20)、(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戢:停止。战争就象玩火,不在适当情况下及时止息,就会把自己烧掉。

2、描写战争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1)、当赵军倾巢而出时,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旗帜。

(2)、项羽获悉后,立刻率兵回救彭城。结果,汉军被楚兵击败,伤亡惨重。

(3)、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4)、释义: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5)、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6)、(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7)、启羞兴戎: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8)、惨不忍睹(cǎn bù rěn dǔ): 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9)、刘邦先是废掉他的齐王,改封没有兵权的楚王,紧接着又贬他为淮阴侯。

(10)、甲胄生虮虱: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

(11)、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2)、(例句):及取宋,责其背约,名为伐罪吊民。 (元·刘祁《归潜志》第12卷)

(13)、例句:我这么爱你,对你诚心诚意,你为什么假意迎合,对我虚与委蛇?

(14)、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15)、干戈满目: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16)、(例句):这场战斗,只杀得侵略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17)、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18)、兵连祸结:兵:**;连:接连;结:相联。**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9)、释义:指四面八方皆响起楚地的山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20)、年轻时,韩信经常受到别人欺侮,有次一个同乡屠夫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

3、描述战争的词语

(1)、巨鹿之战时,秦将章邯围困张耳,情急关头,张耳便派人向陈余求救。

(2)、(例句):这场战斗,只杀得侵略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3)、(旗开得胜)——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4)、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5)、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6)、于是刘邦担心韩信会觊觎更高的位子,引起猜忌,最终想方设法,除掉了韩信。

(7)、C.琵琶曲《十面埋伏》反映了楚汉垓下决战情形

(8)、枪林弹雨(qiāng lín dàn yǔ):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9)、西汉初年,韩信被贬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有次刘邦找他闲聊。

(10)、蒯通在劝说韩信时,也讲了张耳与陈余的故事。

(11)、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2)、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13)、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14)、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15)、刘邦夸他战无不胜,萧何赞他国士无双,张良说他独当一面。

(16)、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17)、B项:错误。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最终大破秦军。即破釜沉舟的典故。这是发生于起义军和秦国的战争,而不是楚汉相争时期。

(18)、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19)、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20)、用现代科学解释就是异食癖,可能是因为人体缺乏微量元素或代谢紊乱导致的,这是病!得治!

4、描述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1)、(例句):张爷爷是一位在硝云弹雨中度过半生的老红军。

(2)、此时的刘邦正和项羽打得难解难分,看到韩信的要求,刘邦火冒三丈,正准备破口大骂。

(3)、(释义):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4)、这其间,韩信与陈豨一直有书信来往,他表示愿意与陈豨里应外合。

(5)、(例句):万国争雄,诸侯称王,烽火连年,战乱不断。

(6)、(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7)、他自以为功劳很大,于是向刘邦上书说自己愿意暂且代理齐王。

(8)、(出处):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9)、戎首元凶:戎首:挑起战争的首犯;元凶:制造祸端的大头目。指挑起战争的罪魁。

(10)、韩信终于失望了,他胸中满怀抱负,意欲匡扶山河社稷,却始终不能一展才华。

(11)、他派兵去修复栈道,给人以汉军欲南下出兵的假象。

(12)、释义:指汉朝开国的三大功臣萧何、张良和韩信。

(13)、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14)、这些成语,既反映了他天才般的军事思想,也展现了他历经磨难、屈辱、辉煌和失意的一生。

(15)、面对如同天网般的包围,楚军的反击犹如困兽之斗。

(16)、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17)、炮火连天(pào huǒ lián tiān):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18)、楚军们听到后,也都丧失了全部斗志,最终一击即溃。

(19)、重点识记:纸上谈兵、用兵如神、兵不厌诈、攻其不备、兵贵神速

(20)、今天,晚君精选了其中的30个成语,带你看看背后的故事。

5、表述战争的成语

(1)、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

(2)、一天一个成语处世之手段?古时候赞颂的高尚品德,在如今竟然完全朝着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

(3)、D项:正确。“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朝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追思了楚霸王项羽的精神气节。

(4)、但刘邦一直心有不甘,公元前206年,刚刚被委以重任的韩信第一次施展了自己的才华。

(5)、出自: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6)、请在今天所学的几个成语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造句吧~看看谁的句子最贴切最有文采!

(7)、干戈满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8)、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形容**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9)、项羽被灭后,韩信帮刘邦继续扫除其他小诸侯,又立下不少功劳。

(10)、事后张耳怒斥陈余见死不救忘恩负义,由此两人反目成仇,最终成为死敌。

(11)、记得时时复习哦,点击下面文字跳转昨日成语打卡:

(12)、非战之罪: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13)、锋镝之苦:锋:刀或剑的尖端;镝:箭头。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战争的苦难。

(14)、楚汉战争胜利后,刘邦袭夺韩信兵权,将其徙封为楚王。

(15)、在《山海经》就记载了这种叫委蛇(wēiyí)的生物,它的确是一种蛇,而且长了俩脑袋,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怕打雷,一听到雷声就会呆若木鸡。

(16)、干戈满眼: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17)、在攻打赵国时,除了布置背水阵,韩信事先还挑选了轻骑两千,人持一汉军旗帜,埋伏在赵营附近。

(18)、《汉武记》记载:黄眉翁对东方朔说:我三千年洗一次骨髓,三千年换一次皮囊,现在已经洗了三次、换了三次啦。

(19)、其实李愬一直在思考攻打吴元济老巢蔡州的策略。他趁机擒获了吴元济手下的大将李佑,对他优礼有加,感动了李佑。李佑告诉李愬,吴元济的主力部队都部署在洄曲一带,防止官军进攻,而防守蔡州城的不过是些老弱残兵。蔡州是吴元济最大的空隙,如果出奇制胜,应该迅速直捣蔡州,活捉吴元济。

(20)、构怨连兵: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1)、淮海战役:被陈毅评价为“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

(2)、(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3)、(大获全胜)——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4)、苻坚见东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令坚守河岸,等待后续部队。谢石看到敌众我寡,只能速战速决。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激怒骄狂的苻坚。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雌雄,如果你不敢决战,还是趁早投降为好。如果你有胆量与我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让我渡河与你比个输赢。

(5)、出自《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6)、(释义):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7)、之后,韩信谦虚地向李左车求取燕齐之策,李左车建议先休整,同时加强伐燕的舆论攻势,可不战而胜。

(8)、译文:你是大丈夫男儿汉,应当把马革裹尸当作自己的誓言,为了消灭敌人,为国捐躯是最光荣的。

(9)、诚信是待人接物应该遵守奉行的,你怎么可以拿来与兵不厌诈的用兵之道相提并论呢?

(10)、没想到,韩信刚来,刘邦便下令樊哙将韩信绑起来,迅速带离了楚国。

(11)、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12)、可韩信内心却瞧不上樊哙,走出大门后,他自嘲地说:“我真丢人,这一辈子竟然同樊哙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

(13)、A项:正确。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

(14)、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项梁,却一直默默无闻。

(15)、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16)、听起来有点像《群尸玩过界》、《鬼玩人》等老牌美国恐怖片中赤裸裸的血腥场面。又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类似吸星大法一样的邪恶武功心法?

(17)、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结束,不再用兵。

(18)、这时,刘邦身边的张良和陈平悄悄地对刘邦说:“眼前形势危急,正是用人之际,现在就靠韩信了啊。”

(19)、于是韩信下令,找来附近的楚民,让他们唱当地的民歌。

(20)、硝云弹雨(xiāo yún dàn yǔ):硝烟如云,子弹像雨。 形容激烈的战斗。

(1)、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解决问题。

(2)、流血浮丘: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3)、释义: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4)、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许诺厚赏鲸布和彭越,并封韩信为齐王。

(5)、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6)、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结束,不再用兵。

(7)、D.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以此为题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