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穿针后面一句是什么精选150句

admin 句子 2024-03-24 15:17:12

张飞穿针下一句是什么

1、张飞穿针下一句是什么

(1)、下面句子分别是从哪个角度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

(2)、笑曹操不敢出兵(胜利的笑),笑周瑜不自量力(胜利的笑),笑鲁肃忠厚老实(幽默、宽厚的笑)。从诸葛亮的笑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从容自信、宽容大度。这一笑,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笑出了他的运筹帷幄,笑出了他的神机妙算,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3)、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真是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4)、答: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5)、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6)、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是为了能两面受箭,也为了保持船体平衡,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充分显示出来。

(7)、妒(妒忌)护(保护)  委(委托)季(季节)

(8)、寨(水寨)赛(比赛)  呐(呐喊)纳(接纳)

(9)、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10)、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主动立下军令状,是因为他已经识破周瑜的奸计,对如何获得十万支箭有了成熟的想法,可以说胸有成竹。诸葛亮这样做,可以打击周瑜的锐气,让他心服口服。通过读前文可以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所以周密策划,安排了这番对话,假借公事,步步为营,想把诸葛亮逼到“死无退路”的境地。这“高兴”,是周瑜自以为是、得意忘形之态。他为诸葛亮没有识破他的计谋而高兴,为自己阴谋得逞而高兴。

(11)、读读课后“阅读链接”部分,找出课文对应段落,说一说原著与课文相比,语言有什么特点?

(12)、答: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13)、妒(妒忌)护(保护)  委(委托)季(季节)

(14)、第一部分(1~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15)、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16)、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17)、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真是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18)、张飞要去征战,他的妻子让他穿针引线。在妻子的帮助下,张飞才成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别人一种道理等,都不能直接告诉他(她)。

(19)、惩(惩罚)征(出征)  私(自私)和(和平)

(20)、周瑜看似在征求询问诸葛亮的意见,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实际上他的话语中充满杀机,用心险恶。

2、张飞穿针后面一句是什么

(1)、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2)、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3)、第三部分(10):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4)、第二部分(3~9):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5)、                                                                        

(6)、诸葛亮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与鲁肃的吃惊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他对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诸葛亮的笑,

(7)、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8)、这是一个歇后语,张飞是个粗人,不会穿针引线;张飞穿针眼就要睁大眼睛盯着针眼看,就成了大眼瞪小眼了。应该是说所要做的事不是自己擅长的,只能干着急,没有办法。

(9)、(1)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2)勇敢机智小心谨慎;(3)神机妙算爱惜士兵

(10)、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11)、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2)、第三部分(10):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13)、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接着写了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着重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最后写了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

(14)、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概括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事实。“妒忌”正是周瑜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的起因,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15)、周瑜既然想加害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呢?

(16)、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是为了能两面受箭,也为了保持船体平衡,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充分显示出来。

(17)、张飞要去征战,他的妻子让他穿针引线。在妻子的帮助下,张飞才成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别人一种道理等,都不能直接告诉他(她)。

(18)、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19)、周瑜看似在征求询问诸葛亮的意见,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实际上他的话语中充满杀机,用心险恶。

(20)、我还想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故事。

3、张飞穿针的下一句是什么呢

(1)、张飞要去征战,他的妻子让他穿针引线。在妻子的帮助下,张飞才成功了。这个

(2)、(6)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

(3)、(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土。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4)、我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凝练,多为书面语;而现代文浅显通俗,富有表现力。

(5)、寨(水寨)赛(比赛)  呐(呐喊)纳(接纳)

(6)、妒(妒忌)护(保护)  委(委托)季(季节)

(7)、    分享是一种美德,特殊时期,开学在即,我在备课时,整理了这些教学资料,借助了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还把我和我的学生们绘制的思维导图,拿出来分享给一线教师和爱学习的学生们,这是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感谢网友,感谢平台。学会分享,学会爱。欢迎赏读《草船借箭》统编教材五下思维导图+预习卡单+资料练习,今天学习第五课《草船借箭》。

(8)、(3)鲁肃答应了……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          )

(9)、读课文前,我对文中的人物是通过电视剧和爷爷讲的三国故事了解到的。我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能言善辩,张飞勇敢粗鲁等。学完课文,我对诸葛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面对周瑜的陷害,他没有斤斤计较,而是顾全大局,用自己的智慧“借”到了十万支箭。

(10)、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意欲加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志,立下军令状,做好准备工作,利用草船向曹操成功“借箭”十万多支,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周瑜了解经过后,自叹不如。

(11)、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12)、                                 

(13)、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概括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事实。“妒忌”正是周瑜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的起因,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14)、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5)、周瑜既然想加害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呢?

(16)、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17)、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18)、(1)胆量很大;(2)谋划周密,安排巧妙;(3)不拍牺牲

(19)、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真是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20)、司马昭之心一一一路人皆知,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权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其d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  

4、张飞穿针的下一句是啥

(1)、                                                                        

(2)、笑曹操不敢出兵(胜利的笑),笑周瑜不自量力(胜利的笑),笑鲁肃忠厚老实(幽默、宽厚的笑)。从诸葛亮的笑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从容自信、宽容大度。这一笑,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笑出了他的运筹帷幄,笑出了他的神机妙算,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3)、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语气强烈,渲染出故事的紧张感。情况如此紧急,诸葛亮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着冷静,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过人。

(4)、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故设下造箭的圈套,以公事为由,意欲加害诸葛亮。

(5)、   A.识人心  B.知天象   C.晓地利 

(6)、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7)、著(   )   虎(     )   炒(     )

(8)、诸葛亮敢逼近曹军水寨,不是贸然行动,也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因为他完全掌握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再者是利用大雾天气,让曹操不敢轻易出兵。此行“借箭”,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他周密考虑、巧妙安排之后的行动,所以才不费吹灰之力,借走十万支箭。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智慧才能。

(9)、该石像大约高四米,宽三米多。据当地人传说,这是唐代工匠为纪念“五虎上将”张飞,在当年张飞扎寨处专门雕塑的。据说该“张飞”慈眉善目,耳长唇厚,脸上竟没有一根胡须,与《三国演义》和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张飞形象大相径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专门为头像做过测量和鉴定,发现该石像的确建于唐代。对于它是否就是张飞,虽然考古专家没有给出答案,但该石像的发现,使人们对张飞的真实面容不得不重新加以考证。

(10)、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故设下造箭的圈套,以公事为由,意欲加害诸葛亮。

(11)、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2)、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13)、第二部分(3~9):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14)、“一字摆开”既便于行动,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这些都表现了诸葛亮的思虑缜密、安排巧妙。

(15)、我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凝练,多为书面语;而现代文浅显通俗,富有表现力。

(16)、诸葛亮敢逼近曹军水寨,不是贸然行动,也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因为他完全掌握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再者是利用大雾天气,让曹操不敢轻易出兵。此行“借箭”,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他周密考虑、巧妙安排之后的行动,所以才不费吹灰之力,借走十万支箭。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智慧才能。

(17)、(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

(18)、下面句子分别是从哪个角度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

(19)、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其主要作品为《三国演义》。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20)、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5、张飞穿针一句是什么歇后语

(1)、(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土。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2)、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3)、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

(4)、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

(5)、有疑问可以把问题记录下来,在群里问@老师,老师会在固定时间线上答疑,也可以在上交完作业老师批阅掌握整体情况后,统一答疑。

(6)、学校要求每班每天上交1张学生线上学习照片。教师不硬性安排每人每天打卡,家长自愿把孩子的学习情况用照片记录下来。写好班级和孩子姓名。

(7)、我还想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故事。

(8)、《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9)、第一部分(1~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10)、(3)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说明什么?

(11)、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2)、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3)、(1)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          )

(14)、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

(15)、(1)忠厚守信;(2)欺骗周瑜;(3)不诚实

(16)、语言描写,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鲁肃吃惊,害怕曹军出来进攻,而诸葛亮镇定自若,成竹在胸。

(17)、(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句话是周瑜在____________。

(18)、“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

(19)、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20)、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1)、“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

(2)、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语气强烈,渲染出故事的紧张感。情况如此紧急,诸葛亮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着冷静,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过人。

(3)、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故设下造箭的圈套,以公事为由,意欲加害诸葛亮。

(4)、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话:“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事实正是如此,张飞并非莽汉。

(5)、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6)、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

(7)、故事里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就是张飞的妻子提示张飞穿针。张飞的妻子没有把穿针的方法直接地告诉张飞,而是用一些军事用语提示张飞怎么穿针,这样既能让张飞学会穿针,又能让张飞学会打仗要粗中有细。

(8)、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9)、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

(10)、(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11)、这一句环境描写突出江上雾大,其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无误。只有这样的天气,才会让疑心多虑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让弓弩手射箭,这是借箭成功的条件之一。

(12)、(1)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          )

(1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14)、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15)、(1)鲁肃诸葛亮贪酒;(2)诸葛亮周瑜勇敢;(3)诸葛亮鲁肃 自信

(16)、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主动立下军令状,是因为他已经识破周瑜的奸计,对如何获得十万支箭有了成熟的想法,可以说胸有成竹。诸葛亮这样做,可以打击周瑜的锐气,让他心服口服。通过读前文可以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所以周密策划,安排了这番对话,假借公事,步步为营,想把诸葛亮逼到“死无退路”的境地。这“高兴”,是周瑜自以为是、得意忘形之态。他为诸葛亮没有识破他的计谋而高兴,为自己阴谋得逞而高兴。

(17)、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18)、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

(19)、惩(惩罚)征(出征)  私(自私)和(和平)

(20)、既然(jí   jì)   惩罚(chéngchěng)

(1)、(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2)、诸葛亮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与鲁肃的吃惊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他对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诸葛亮的笑,

(3)、(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

(4)、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5)、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概括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事实。“妒忌”正是周瑜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的起因,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6)、2020年春季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送审版)高清电子版

(7)、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8)、第一部分(1~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9)、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

(10)、(3)鲁肃答应了……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          )

(11)、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2)、(4)……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

(13)、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他明知故问,意欲加害诸葛亮,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而诸葛亮的简洁回答,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14)、张飞乃一屠夫,手也超乎常人大,根本拿不了针线

(15)、(预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图文讲解

(16)、我还想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故事。

(17)、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8)、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19)、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意欲加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志,立下军令状,做好准备工作,利用草船向曹操成功“借箭”十万多支,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周瑜了解经过后,自叹不如。

(20)、(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          )

(1)、我还想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故事。

(2)、诸葛亮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与鲁肃的吃惊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他对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诸葛亮的笑,

(3)、处罚(       )    商量(       )   招呼(       )    嫉妒(       )

(4)、(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土。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5)、读读课后“阅读链接”部分,找出课文对应段落,说一说原著与课文相比,语言有什么特点?

(6)、“一字摆开”既便于行动,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这些都表现了诸葛亮的思虑缜密、安排巧妙。

(7)、都(     )   虑(     )   沙(     )

(8)、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9)、周瑜看似在征求询问诸葛亮的意见,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实际上他的话语中充满杀机,用心险恶。

(10)、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