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古诗词【文案85句】

admin 文案 2023-10-05 12:16:45

描写儿童的古诗词

1、

(1)、释义: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2)、《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3)、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4)、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宋-杨万里

(5)、翻译: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描写小孩玩耍的诗词有哪些描写小孩玩耍的诗词有:《牧童》《观游鱼》《山家》《宿郑州》

(6)、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田家》(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7)、++++++++++++++++++++++++++++

(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9)、于是一个怀中抱着孩子的妇人说:请给我们谈孩子。

(10)、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1)、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4)、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15)、《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6)、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17)、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8)、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间,他即使是一刻不见她,也是不行的。

(19)、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0)、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山农词》

2、

(1)、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丱’)。

(2)、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3)、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4)、飞在青云端。带有“儿童”的诗句有哪些《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5)、未成阴:是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急走;快跑。

(6)、注释⑴清平乐(yuè):词牌名。村居:题目⑵茅檐:茅屋的屋檐。⑶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⑷翁媪(ǎo):老翁、老妇。⑸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⑹织:编织,指编织鸡笼。⑺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⑻卧:趴。▲

(7)、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9)、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10)、《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1)、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12)、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3)、莲花盛开的夏日里,从小主人公撑船偷采白莲,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14)、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15)、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16)、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17)、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前两句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18)、清代袁枚的《所见》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9)、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描写儿童嬉戏的诗句:村居⑴·(清)高鼎

(20)、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3、

(1)、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2)、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3)、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4)、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翻译: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5)、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与小女》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宋〕杨万里(1)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6)、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8)、虽然他用了可爱的脸儿上的微笑,引逗得他妈妈的热切的心向着他,然而他的因为

(9)、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10)、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11)、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12)、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1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4)、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15)、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16)、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17)、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元好问《倪庄中秋》

(18)、《田家》(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9)、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

(20)、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

(1)、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2)、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4)、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咏鹅》这首诗非常适合幼儿,这是骆宾王在7岁是所著,他以一个7岁儿童的角度描写出了鹅的姿态简单易懂,相当适合刚学古诗的孩子。

(6)、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7)、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9)、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10)、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驱之别院。

(11)、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12)、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顾况《过山农家》描写关于"悠闲"的诗词有哪些《归园田居·其三》

(13)、译文: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14)、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15)、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16)、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17)、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扩展资料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河南郑州中牟县人,隐居圃田(河南省郑州市中牟莆田)。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

(18)、释义: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19)、希望能帮助到你有关儿童的诗句古诗《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0)、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④磬(qìng):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⑤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5、

(1)、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雷震

(2)、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3)、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答。——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4)、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5)、释义: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