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文案精选140句)

admin 文案 2023-10-10 10:47:34

名家谈文学

1、名家谈文学知乎

(1)、(论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3)、周恩来在批评有人把研究写作技法当成禁区时说:“有人一谈技巧,就被说成是资产阶级思想。”

(4)、(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5)、文章是精神产品,它的工序就是写作过程,写作规律。

(6)、网络文学旺盛生发,始于写作初心,成于时代机遇,更离不开所有写作者一点一滴的耕耘。无论是知天命的阅历还是Z时代的新浪潮,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同样的光芒,他们对于写作的每一点思考,都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7)、难道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在文学上无所贡献,老舍先生的《茶馆》《骆驼祥子》缺乏艺术?曹禺先生的剧本《雷雨》《北京人》,其艺术在世界戏剧史上也属高品位。这些现代文学大家所取得的成功,是谁也代替不了的。

(8)、什么是文学精神?就是真善美。作家要深入生活,去伪存真,要挖掘、拓展精神的深度、广度,展现人心深处的亮光,获得一种能在困苦中站立起来的精神。无视这一点,遮盖这一点,即便字字珠玑、活灵活现,终归是不真实、不善良、不美。

(9)、语言要让人记住,要让人眼前一亮,是因为你说得特别准确,一下子说到人与事的骨头上,或者你有什么比喻,用最平常的话说出了一个道理。但在叙述语言中,你得用最短的话把事情说清。

(10)、任何文学,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学。——小仲马

(11)、我们既是网文作者,也是网络文学的引领者,这本身就像创作一部充满哲学思辨色彩的历史小说,既是一种浪漫的想象力瑰丽的宏大叙事,更需要一种缜密的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基础架构。一批网络作者已经成为各省网络作协的负责人,在其位做其事,与他人、与社会打交道,更多的生活阅历,只会有助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以及对复杂人心、人性的洞悉,从而反哺作品的广度和深度。

(12)、有的词的本义在使用中失去了本义,你一还原,就新鲜生动了。

(13)、在艺术的荒原上,同样要经历找寻路途的辛苦。所有前人走过的道路,都是身后之路。只有在玩玩乐乐的旅游胜地,才有早已准备停当的轻车熟路。严肃的作家要给自己的生活发现,创造适用的表达方式。严格地说,每一种方式,只适合它特定的表达内容;另一种内容,还需要再去探索另一种新的方式。  

(14)、法捷耶夫在《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文学经验》中说:“任何艺术工作的.过程都可以假想地分为三个时期:

(1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6)、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17)、在“四运动”前,中国的文学都是文言文,鲁迅积极参加“四运动”中的新文化运动,他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文小说。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从他手中开始,又从他手中逐渐成熟。

(18)、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本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人,中国现代女作家,晚年被尊称为“文坛祖母”。

(19)、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20)、(李白)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名家谈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1)、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2)、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在四库全书之中归类为子部道家类。

(3)、什么叫比较法?作用者用横比、纵比的方法,选材行文,从而使主题更加鲜明,这种方法,就叫比较法。

(4)、(叶绍翁)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5)、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

(6)、  文学是作者对生活的个人化解读。就是说同一种生活,不同的作家,就会写出不同的风景,也会从中有不同的发现。那么,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人们日常行为的总和。包括饮食起居、生老病死、工作旅游等等。生活呈现怎样的特征,文学就呈现怎样的特征;生活有多丰富,文学就有多丰富。那么,我们知道生活它有时不是单项的,也不是单面的。比如说,我们有那种重复的生活,三点一线,早上起床,刷牙,洗脸,然后去上班,上班后回到家里,始终在重复的生活;还有冲突的生活,比如说有日常利益的冲突、有观念的冲突、有人格的冲突、有宗教信仰的冲突等等;再就是某种生活的状态。比如说有一种寂寞的生活,这个人个性比较孤独,或者说他的生活状态比较孤独,和外界来往的比较少;还有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还有没有意义的生活;就是说生活的情态是非常多的。另外,生活它也有一个表象和深层之分,那么文学的责任是什么?是要把瓜皮切开,我们看到一个西瓜的时候,不能止步于目光对这个瓜皮的欣赏,我们把瓜皮切开后,要看看瓜皮里到底是什么东西?把西瓜瓤展示出来。再比如说某些世界,某些人的言行,我们要进行透析。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一把解剖刀,生活如果是蔬菜的话,那文学就是一个菜肴,你要重新制作。

(7)、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8)、   什么是文学思潮呢?它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与社会的经济变革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

(9)、我们也不可以妄自尊大,我们应当由衷尊敬、且并不畏惧和疏远传统文学。

(10)、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1)、但我们决不能把当下文学中的不良现象与整部中国现代文学史等同起来,一叶障目,不知春秋!

(12)、(三国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3)、我一直有个观点,是不是成为大神,就看读者认不认作者的笔名。你有没有写出一本神书,就看作品完本五年甚至是十年后,还有没有大量读者在讨论这部作品。

(14)、(新唐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5)、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培根

(16)、   因此,志愿服务不是“赠人玫瑰”,是志愿者与他人共同分享一枝或者一束玫瑰,这枝或者这束玫瑰是志愿者的也可能是被志愿者帮助的人的。

(17)、烽火戏诸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代表作《雪中悍刀行》《剑来》。

(18)、   最后,我把于右任先生的两句话送给在座的朋友们,与大家共勉:“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千古名。”就是说我们真正有写作志向的朋友,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里,你不浮躁,你就会走得更远。

(19)、(《国语》)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0)、(曹植)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文学家说过的名言

(1)、这就是说,一方面,作家要深入生活,保持对世俗生活的敏感、认知;但另一方面,作家对庸俗的趣味,对那种令人下坠的力量,也要保持应有的警惕和立场。好的作家,不会放弃他的批判性,但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牢固地树立人的良知,更加强力地捍卫和坚守世道人心。这是文学的尊严,也是作家的责任。好作家永远在讲好人的故事,无论时代如何喧哗,我们都要劝人在“平凡的世界”里有一颗“勇敢的心”,做一个“良善的人”。

(2)、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马克思

(3)、(苏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我具备其中多少素质?缺多少不知道,知道也没用。先天匮乏,后天无补。然而在文学艺术中,短处可以变化为长处,缺陷是造成某种风格的必备条件。左手书家的字、患眼疾画家的画、哑嗓子的歌手所唱的沙哑而迷人的歌,就像残月如弓的美色不能为满月所替代。不少缺乏鸿篇巨制结构能力的作家,成了机巧精致的短篇大师。没有一个条件齐全的作家,却有各具优长的艺术。作家还要有种能耐,即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使自己的气质成为艺术的特色,在成就了艺术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5)、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拉尔夫

(6)、今天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文学是一个大话题,如果单独讲某一个方面,可能都要讲几个小时。所以我想怎样讲,才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东西。我想了一个题目,就叫《文学是对生活的重新发现》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文学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

(7)、作为网络作者,我们既不可以妄自菲薄,因为我们创造了无数个充满想象力又逻辑自洽的精彩世界。

(8)、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9)、   第四个是叙述基调的问题。叙述基调很重要,包括写小说,写散文。你的第一句话就是给文章定调子,就像我们的钢琴家小提琴家演奏的曲子它都有G调B调,先要定调子,调子的高低直接决定你的叙述语言。我们要知道一个问题在哪里,(如果你写小说)世界性的小说语言都在由描写语言向叙述语言转换,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在西方早已完成,我们中国也有大量的作家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我在我的长篇小说《时间的面孔》也有提到,就是说叙述语言,它借鉴了描写语言的某种生动,但是它要叙述出一种魅力。像有的是亢奋式、有的是冰冷式、有的是不动声色式、有的是火急火燎式、有的抒情式、有的辩论式,就是你要把调子先定下来。然后你沿着这个调子往下写。比如说,有的文章给人感觉很冷漠,大家知道的存在主义代表作家卡夫卡,还有一个加缪,他的代表作品《局外人》,如果读这个作品,你首先想到好像这个作家置身于世界之外,作品里的主人公置身于世界之外。他小说的第一句话是“母亲死了,是昨天?还是前天?我不知道。我只是接到了一封电报:母死,速归。”他这种叙述基调一直到他最后坐着车,赶回去给母亲奔丧,他母亲在教堂里,那些牧师在主持母亲葬礼的时候,他坐在旁边打盹,他觉得这些人很无聊,过程这么繁琐老是完不了,他只想这个事快点结束,他没有任何悲伤。作者就是这种叙述基调,是很冷漠的。还有一个有名的开头,就是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的第一句话:“数来数去,只有八块三毛七分,全在这了。而且还是从菜摊上、肉铺上克扣来的,尽管人家不说什么,但自己总觉得不好意思,而明天就是圣诞节。”这是故事的开端,用了这么一个开头。然后又说:在西方过圣诞节的时候,相爱的人是要互相送礼物的,可是女人在数钱的时候,数来数去,只有八块三毛七分钱。她想给她的先生买一个表链,但这个钱明显不够,她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最后把自己美丽的金发剪了卖掉,给丈夫买了一个表链。先生有一个怀表,可是装在兜里很多年,都没有一个表链,穷的买不起。然而等她卖了头发,买回表链的时候,先生往椅子上一躺说没用了。而丈夫看到她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他那么漂亮的妻子,有着瀑布般的金发,现在成了一个光头。妻子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看的发卡,丈夫把怀表卖了给妻子买了一个发卡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发卡也没用了。大家看,我举了两个例子,它们一开始的叙述基调,就直接决定了语言的叙事方式。

(10)、我们中国的文学一直在沿着一条路在走,尤其是解放以后,我们的写作受到几个作家的重要影响。就说散文这一块,就受到三个作家的影响。第一个作家是杨朔,就是写《荔枝蜜》的作者。杨朔的散文影响了一代人,然后这一代人又影响了后一代人,一直到现在对我们还有影响。第二个散文作家是刘白羽,他写的《长江三日》当时名气很大,大家写游记的时候,很容易就想到刘白羽怎么写。第三个是随笔作家秦牧,写《土地》的作者。我们大量写散文的作家都钻入了这种套路,然后思维也进入了这种套路,写作也进入了这种套路。我们需要一个粉碎机,把这些框住自己的套路都粉碎掉。这三个作家在那个时代是优秀的,是有高度的,如果按现在的文学标准,放到更大的视野里去看,是有局限性的,也许那种表达适合他们。但是如果大家都去模仿,都成为那样的话,那显然中国文学的路会越走越窄,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我们只有粉碎了这种模块和套路,我们的思维才能跳出来。我们再也不用说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中间怎么写。应该是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为没有新意的作品,第一不能让别人关注,第二在文学的圈子里也不会有你的位置。你必须是自己独创的、首创的、非常有新鲜感的这么一个开始。所以,我谈艺术的问题,第一个最重要的,大概就是语言。

(11)、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2)、我们能轻易否定茅盾先生的大作《子夜》吗?长篇小说《子夜》所写的二三十年代上海民族资本发展史,上海滩社交场景那种氛围,他那老练精熟的文笔,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而今又有几人能及?

(13)、文学应该记载下过去所经历的道路,追随那行动着的群众,沿着他们所走过的道路把那幅五光十色的历史图画给展示出来。——列夫·托尔斯泰

(14)、悲观地看待我们自身的文学事业,乐观地看待整个世界,尤其是我们所处的国家和时代。

(15)、(刘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16)、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鲁迅

(17)、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列夫·托尔斯泰

(18)、张衡一生成就不凡,曾制作以水力推动的浑天仪、发明能够探测震源方向的地动仪和指南车、发现日蚀及月蚀的原因;在文学方面,他创作了《二京赋》及《归田赋》等辞赋名篇,拓展了汉赋的文体与题材,被列为“汉赋四大家”之一。

(19)、(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文学——其实一向是教育的伙伴;文学的发展和受教育的要求的发展,一向是平行的。——杜勃罗留波夫

4、名人说文学

(1)、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2)、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3)、余本农民,欲呈文而无便。今藉网络,一逞微识。

(4)、当然会碰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经典很难读,尤其大部头的经典。我必须承认,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都没有读完,但这不妨碍我对这些经典的敬畏。在我从事的专业范围里,我必须要熟读一些书,我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那么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些经典,哪怕再长我也必须读完。我们经常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说要把它“啃”完。普通的读者就没有这样的负担了,与阅读的关系,恐怕更多的不是专业阅读的关系,而是非专业阅读的关系,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更自由的空间。在这样的前提下,就应该让自己的阅读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有趣、更带来阅读的愉悦,这样的话,经典作品还是一个首选。

(5)、邱海泉:(长篇小说连载·后记)尘落祖地·全文

(6)、我们杂志有个规定,就是不发游记,不发写父母的文章,除非写的特别好。我经常读一些基层作家的作品,发现他们写事物都非常孤立,也很俗套。把这个事情就写成这个事情,把这个人就写成了这个人,为什么不发这些东西,因为非常的雷同化。一写到游记的时候,就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然后见到什么,浮光掠影一番,再就是他的开头和结尾都是非常的老套。而他写人的时候,只写某一个人的命运,没有写出人的关联性,人与这个时代的关联、和他自己成长背景的关联、和他周边人的关联、包括和他亲戚的关联。假如说一棵树长歪了,或者说一棵树上的果子出现问题了,那肯定不是果子的问题,也许是树的问题;甚至还不是树的问题,还可能是气候和土壤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追踪。就是说既要写出人的个性还要写出共性。

(7)、前两年的IP热,大量网络文学作品被影视游戏改编以及动漫化,这是网络文学蓬勃发展20余年积攒下来的一波红利,而这波红利,其实并不足以支撑网文头部作者和头部作品(头部:互联网用语,一般是指前几名的意思,一个赛道占据前几名的那部分)的持久生命力,随着市场不断沉淀,IP热度逐渐下降,这意味着网文作者已经一口气、彻底吃完了这波红利。

(8)、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

(9)、(苏轼)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0)、便呼朋引类,携家带口;亲结裙带,初识故交。

(11)、   “志愿文学”进入大众视野,源于2017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志愿文学”征文活动。随后,“志愿文学”论坛、“志愿文学”网络作家基层行采风活动在全国展开,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如广西师范大学团委苏明老师这样感慨:“在成都的武担山脚下,在西藏、新疆、贵州的山尽云深处,我体会了文字的力量,志愿的力量,也见证了文学与志愿碰撞所闪现的温暖和纯真。”

(12)、然而,李敖评价鲁迅,是站在纯文学成地角度来发表看法的,其胸怀与高度是不够的。要知道,评价一位文学家的历史地位,即要看其文学成就,更要看其文学作品的社会性,看其文学作品对社会进步是否起到了积极的意义,起到了多少的积极意义。

(13)、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14)、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他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

(15)、(赵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16)、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

(17)、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学的皮肤。如何磨砺语言?就是你要长期阅读。我经常审稿,当稿件送到我手里的时候,基本上都经过了编辑的筛选,而且有些稿件作者是中国很高端的作家,因为通过我们这个杂志,基本能看到中国文学的高度,至少在散文这一块,我们是比较高端的。但是我读完他们的作品后,失望特别大。“大”在哪里?我们有些作家的知识非常非常的有局限,我们作家的阅读量特别不够,这是第一点。第二是基础性的东西,真正解决的作家十之有就是说十个作家基础知识解决的可能只有一个,九个都没有解决。我是学中文出身,最早是耀州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后来从事编辑工作。我是一个对字词句比较讲究的人,如果大家看了我的文章可能就了解。文中用哪一个标点?的、地、得怎么用?句号在引号里还是外面?这都是有规则的。我们国家有些从事语言工作的,甚至是博士生导师的,有的在这一块也没解决,这让我太吃惊了。要是这种情况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对中国语言的命运比较担忧。我们杂志现在也招聘汉语言文学博士,我对这些孩子们讲,你们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初中没解决好,高中没解决好,到了大学研究生都没解决好,可是这个东西对写作来说非常重要。就是你首先要把语言说对,然后才能把话说好。这是孙犁的话。说的就是你说话要符合修辞,符合语言的规范。“的、地、得”怎么用,主语谓语怎么搭配,这一块你要搞懂。

(18)、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感召下产生的,它适应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鲁迅为代表一大批文学家都写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在旧时代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对黑暗统治及不合理制度的抗争。这己是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19)、在提问时,努力探索对方的心理状态,使采访逐步深入。

(20)、艺术不是一种观察方式是什么?——ThomasBerger

5、名家谈文学创作

(1)、   第三是标点符号的使用,这是我们在文学里经常发现的一个顽疾。但是,标点它有妙用,标点如果用得好的话,可以起到好的效果。巴金曾经有一本关于朝鲜战争的散文集,带有纪实性。它里面有一篇文章写道:这个战士受伤了,他往前爬,要找大部队。巴金在写的时候,用了几个“爬”字。先写一个爬,句号;又写一个爬,句号;再写一个爬,句号。后来有人问巴金先生,这个“爬”字,你可以用逗号,或者用顿号。你为什么用句号?巴金先生说,这个战士每爬一次,都像从头到尾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所以,我用了句号。还有孙犁先生写的《白洋淀》,大家在高中语文课本里学过,你们看,它里面的标点就用的特别好。他写那些妇女在白洋淀里相互戏虐,说你的丈夫怎么样,我的丈夫怎么样。最精彩的是那个“划”字,前面一直用的是逗号,后来写日本人来了,马上就用顿号划、划、划、最后连顿号也不用了,就是划划划,划划划。他是用这个标点来反映人开始从松散悠闲的状态,最后变成那种急迫的,迫不及待被人追着逃窜的那么一个状态。语言这一块,它是一个功夫,你要说它有什么技术,这需要个人去“悟”,然后你要大量地去写。我曾在耀州中学讲过,所有文学的奥妙和技巧,都掩藏在它的作品里头,我说的是名著。而名著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至今我们还在读,还在谈论,它才叫名著。你要追求语言的弹性,语言的弹性是什么?就是那种双关语。你写文章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化的罗列,要把语言的弹性,语言的魅力写出来,要把话要说的非常的精巧,非常的精妙。在使用语言精妙方面,我给大家说一个作家——格致。在全国写散文比较好的一个女作家。包括刘亮成的散文,他们都把话说的很“妙”,这两个作家在全国比较火爆一点,我对他们的文章也有我的看法。格致的语言就像编织毛衣,把花色品种搭配的特别巧妙,但她缺少一种生命的气息,缺少一种生命的质感。你把她的文章读完以后,触碰不了你的心灵,触碰不了你的灵魂,只是觉得这个人写的太好了,语言表现的非常靓,她的文章妙就妙在这里。这是一种技术主义,或者形式主义的作品,不是真正完美的文学。完美的文学要有生命的质感,读完后,能感到一种心灵的波涛起伏,受到一种震撼,或者一种刺疼的感觉。他们两个都没有这种东西,但是他们的优点在哪里?就是同样一句话,他们说的很妙。所以有人问法国的雕塑家罗丹:“什么是雕塑?”罗丹说:“一块石头,去掉多余的部分,就是雕塑。”那什么是多余的部分?就是把一块石头放在其他人和罗丹面前是不一样的,罗丹认为这个不多余,他可能认为多余;罗丹认为多余的,他可能认为不多余,这就是语言的磨砺问题,就是我们的功夫。功夫要磨砺到什么程度?要磨砺到在你的文章里一个字都不能动。就是说真正的好文章,你不能动它一个字,你要磨砺到那个程度。你敢动它一个字,这个文章就像一个建筑上的两块砖掉了,这个建筑马上就不平衡了。所以,我对一些基层作者说,我们宁愿写得少,也要把每一篇作品当做精品来写。我们要打磨,我们要知道这句话写的太平常了,我们需要把它置换,置换到让别人心服口服。你的文章发出去让别人读了以后,不但有精神上的滋养,还要有心服口服的感觉。我在读西方作品的时候,经常是手里拿一支笔,读的时候,我会从它的字缝里、它某一个词里、某一个比喻句用笔在旁边画,我把它勾勒出来。经常就会发现这一个过渡句用的特别巧,那一个比喻用的特别形象,你一般人想都想不出来。所以我对作者特别的佩服,你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想,我能不能和他写的一样,这是需要跟大家讲的。

(2)、然而,超过别人不易,超过自己更难。一个作家凭仗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感受、发现以及美学见解,可以超过别人,这超过实际上也是一种区别。但他一旦亮出自己的面貌,若要再来区别自己,换上一副嘴脸,就难上加难。因此,大多数作家的成名作,便是他创作的峰巅,如果要超越这峰巅,就像使自己站在自己肩膀上一样。有人设法变幻艺术形式,有人忙于充填生活内容。但是单靠艺术翻新,最后只能使作品变成轻飘飘又炫目的躯壳;急于从生活中捧取产儿,又非今夕明朝就能获得。艺术是个斜坡,中间站不住,不是爬上去就是滑下来。每个作家都要经历创作的苦闷期。有的从苦闷中走出来,有的在苦闷中垮下去。任何事物都有局限,局限之外是极限,人力只能达到极限。反正迟早有一天,我必定会黔驴技穷,蚕老烛尽,只好自己模仿自己,读者就会对我大叫一声:“老冯,你到此为止啦!”就像俄罗斯那句谚语:老狗玩不了新花样!文坛的更迭就像大自然的淘汰一样无情,于是我整个身躯便划出一条不大美妙的抛物线,给文坛抛出来。这并没关系,只要我曾在那里边留下一点点什么,就知足了。  

(3)、搜集法,是指作者通过阅读书报(作摘要记录)、记录卡片、剪材、日记、文稿等方法,来积累写作素材。

(4)、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5)、于是,作家就把他的生命化为一本本书。到了他生命完结那天,他所写的这些跳动着心、流动着情感、燃烧着爱情和散发着他独特气质的书,仍像作家本人一样留在世上。如果作家留下的不是自己,不是他真切感受到的生活,不是创造而是仿造,那自然要为后世甚至现世所废弃了。  

(6)、    徐庆群,副编审、青年作家,出版若干专著。从事志愿服务20年,2006年出版我国首部志愿者题材报告文学《他们在行动——中国志愿者纪实》。(本文刊登在《中国青年作家报》2019年3月19日第八版“庆群谈志愿文学”专栏)

(7)、我们在写生活的时候,要有一种怜爱之目光,怜爱之心去写它,我们作家要具有这种爱的心理,要和社会上一般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有人说,安老师,你这人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我说我要是跟别人一样,我就不是我了。所有优秀的奋斗者目标最终就是跟人不一样,而不是想跟别人一样。如果想一样,他就不用往少数人中间走,就可能停留在大多数人中间。所以我说的意思,你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者,或者成为大格调大眼光的写作者,就要具有一种情怀,一种生命的情怀。这是我谈到的第一个话题《文学是对生活的重新发现》里包括的几个小问题。

(8)、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苏高尔基

(9)、自我观察有两种:对自已的情感、感觉、印象的观察;对化身为他人的同感体验的观察。自我观察,也叫内察。

(10)、当越来越多的写作以娱乐读者为目的,文学里最好的东西被屏蔽了

(11)、这也正是鲁迅的想法。文学的第一个无用之用在于,它对人类的心灵有影响。文学是用感性的力量来感动人类的心灵,文学始终触及心灵;

(12)、自新时期文学以来,大量的外国现代文学进来,又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然中西文化背景不同,语感不同,有些不能硬模仿,如整段没标点的,如特别长的句子节奏和过分短促的节奏,但这些可以开通我们思维,有的仍可以借鉴。

(13)、卟圣陶也说:“多思索,多观察,必将有所见;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心将渐能驾驭文字。二者会合起来,写出的东西纵不是名作,也决不会一无足观了。”

(14)、一般来说,文章的写作过程,可分为七个方面:

(15)、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陈酿:讲好网络文学的“中国新民间故事”

(16)、   爱出爱返,福往福来。即使当初你不是为了你自己,最终一定还是为了你自己。这就是志愿服务最神奇和迷人的地方。

(17)、   人生,就是分享的过程。这种分享分为被动分享和主动分享。被动分享,就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生命就像一粒种子,可能被一阵风吹到肥沃田野,也可能吹到悬崖峭壁;可能吹到青藏高原,也可能吹到曼哈顿河畔;可能降落到地球,抑或飞到木星。生命不论飘到哪里,首先做的是与其他生命共享一片土地、一米阳光、一捧清泉,或者富裕或者贫穷或者死亡,这些都是“被动分享”,就是所谓的“天命”。那么,生命除了听“天命”以外,还要与“被动”斗争,尽“人事”,主动作为,从贫瘠走向富强、从干涸走向丰泽,就是去追求梦想和信仰。这些都是“主动分享”。

(18)、比如说《明史》我读了七八遍,《清末史》我也读了七八遍。你读完后,谁再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我马上就会反驳他,那就说明他根本不了解中国历史,历史上从来没有“虽远必诛”只有汉武帝的时候有过。我们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永远是节节败退,永远是处在那么一种很难受,而且是我们经常犯错的那种状态。历史地表述和历史地真相永远是两个概念,而大量的学者总是把历史最真实的部分呈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大量地阅读,就不会犯错。

(19)、理解与翻译——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

(20)、铜川籍著名作家安黎《文学是对生活的重新发现》讲座

(1)、只是在下一波红利真正到来之前,天寒地冻的时候,就赶紧自己加衣、加餐,在IP遭遇行业寒冬的时候,越难熬的关头,反而就越是机会,拿出一两部扎扎实实、有分量的作品,吃饱穿暖,才有机会看到下一个春暖花开。

(2)、(孟子)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展第二活动区(中央大厅旁)

(4)、作家要肯把自己交给读者。写的就是想的,不怕自己的将来可能反对自己的现在。拿起笔来的心情有如虔诚的圣徒,圣洁又坦率。思想的法则是纯正,内容的法则是真实,艺术的法则是美。不以文章完善自己,宁愿否定和推翻自己而完善艺术。作家批判世界需要勇气,批判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读者希望在作品中看到真实却不一定完美的人物,也愿意看到真切却可能是自相矛盾的作家。在舍弃自己的一切之后,文学便油然诞生,就像太阳燃烧自己时才放出光明。  

(5)、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6)、(苏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7)、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斗争的艺术。它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8)、真正的文学和真正的恋爱一样,是在痛苦中追求幸福。

(9)、采访前,要做充分准备。采访前新闻事例,要“以十当一”;写作运用事例要“以一当十”。

(1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1)、对中国现代文学怀有深深的厌恶?看到这一问,心中不免产生惆怅之意。莫非提问者专一喜爱古典文艺?或是偏爱外国经典?即使是如此,你还是喜欢文学的,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假如你不喜欢任何一种文学,那就谈不上对某一时代文学深深厌恶的问题了。可既然喜欢上另外一种文学,也不能任意地,甚至轻率地去完全否定中国现代文学哦!

(12)、异端是生活的诗歌,因此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

(13)、我写过一组回忆过去的文章,我也写到了草。我说这些草其实非常不幸。我们小时候割草,经常把坡地割的都是光的。那个草刚长出一个芽,我们就把它割掉。有一次我在跟别人争论的时候,别人说六十年代的时候是天蓝地绿。我说,天蓝我承认,因为没有工业,没有制造,没有太多的运输,乡村最多就是一个铁匠铺。但地绿我不承认,因为我从小就是一个砍柴割草的孩子,我在砍柴割草中度过了我的少年时代。我知道那个地根本不绿,没有现在绿。现在你走在山坡上,没人要那个草,没人去砍柴,所以野草野荆棘长满了山头。在那个年代,草刚长出一点芽,满村的孩子都盯着,然后把它割回来,要喂羊、要烧柴,所以地都是光的。除了那个时候造林给山坡带来一点绿色,整个地面基本上是荒的,并不是绿的。因此我在写这一组文章的时候,我也就写到了草的不幸。我说现在的草,它能随意的长,想长成什么姿态,就长成什么姿态。但那个时代不行,草刚一露头,就被我们用镰刀割掉,它在哭吗?所以在这里我提示大家什么?我们在写任何事物的时候,要树立一种生命意识,我们有了生命意识,我们才能注入情感,我们要写和生命息息相关的一些东西。

(14)、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15)、(《荀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6)、等到将来文学史开始着手梳理网络文学发展二十年、三十年脉络的时候,希望到时候被文学评论家讨论、被市场广泛认可、被众多读者津津乐道的所谓网文头部作品,是作者们在那个当下的某部作品,而不是翻老黄历,拎出多年之前的某部老书。

(17)、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18)、世界上最宝贵的珍宝是知识,这些知识大部分是来自书籍——古希腊

(19)、世界上不可能用任何人力材料建筑的宫殿和城堡,原可以用文字作成功的。——沈从文

(20)、(苏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1)、列别捷夫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

(2)、传统作家极难去写狭义意义上的网络文学作品,但是我们网文作者,只要愿意付诸努力,就可以无限接近纯文学文本质量。所以我们敬畏一切被时间检验过的经典文学名著,但是我们却并不排斥,我们要不断走近,打破网络文学和文学之间的那道藩篱。我们的作品,要与那些在已经在文学星空熠熠生辉的作品,交相辉映,我们要在文学的祖师堂之内,与先贤们并肩而立,每一部优秀的网络文学,都是为文脉续香火。

(3)、那么,如何写作呢?即,细心观察,勤奋读书,深入思考,刻苦练笔。

(4)、我有一个朋友,他父亲在咸阳,是六十年代师大中文系毕业生,是个老教师。临去世的时候,身边放着我写的一本书《我是麻子村村民》,他儿子每次去看他,守在他身边的时候,他都在讲这本书,说读的时候会不由地想起他的母亲,每次读着读着就流泪了。我通过我的文章把他的情绪调动起来,要不然你的文章跟人家有啥关系。你写文章不是给自己写,你是给读者写,只有把读者的兴趣,读者的情感调动起来,你才能感染别人,这是第一个,要把人还原为人。

(5)、《等待戈多》曾在上海剧院演过,它的剧情特简单,一共两幕剧。就写了两个流浪汉在路边一棵大树下,他们百无聊赖地一会望望天,一会望望地,非常无聊。聊天的时候也是答非所问,然后一直到黄昏的时候上来一个小男孩,告诉他们戈多先生今天不来了,这一幕就完了。到第二幕剧的时候,又是那两个流浪汉,又在大树下那等,好像在等什么人,说着一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话,然后一直到了黄昏,那个小男孩又跑来了,说戈多先生今天不来了,然后他们就谢幕了,这就是《等待戈多》。这个剧表面看起来非常不真实,可是这个剧非常有名。后来有人问剧作家贝克特:“你在写什么呀?戈多先生是谁?你让他们等谁呀?”贝克特先生回答:“如果我知道戈多是谁,我会让他来的,我也不知道。”

(6)、我们知道57年前胡适先生由于突发心脏病,这位伟大的谦谦君子与世长辞,整个天下哭成一片,海外大量的作家学者纷纷发文悼念。梁实秋当时说“但恨不见替人”。但是我发现我们周边的作家,没有一个人去悼念胡适,就是说我们作家的眼界,目光竟然摄不到胡适那里去,可见我们的阅读是有局限的。如果我们阅读了胡适以后,那一天我们绝对会向胡适致敬,他是一位真正的先贤。

(7)、反复观察:就是对事物进行反反复复地观察,掌握其发展变化。

(8)、(杜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隐蔽观察:就是没能引起对象注意的观察。也叫暗察。

(10)、(李商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闭门造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杨万里

(12)、    下面我讲《等待戈多》和《秃头歌女》

(13)、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4)、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15)、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

(16)、   所以,志愿服务不是付出,是分享。只有正确并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志愿服务才是真正的志愿服务:不计报酬、不求回报,不急功近利、不立竿见影,不居高临下、不咄咄逼人。这样才会真正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及“行善立德”的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个体综合:它是把属于一个对象的组成部分或各种属性综合起来。

(18)、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19)、   有研究者认为,综观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以明清时期形成的文学思潮较有代表性,即以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吴承恩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以孔尚任(《桃花扇》作者)和洪升(《长生殿》作者)为代表的感伤主义﹐以曹雪芹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包括我们熟悉的晚清谴责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五四”新文学运动可以说是一次较大规模的文学思潮;进入新时期,就出现了:改革开放初兴起的以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作品为标志的“伤痕文学”,观照人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及心灵创伤。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以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贤亮《灵与肉》等作品为代表的“反思文学”,着重对新中国成立十七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十年,甚至更早的历史及“人”的价值的思考。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贾平凹《鸡窝洼的人家》等作品为代表的“改革文学”,展现改革对农村和城市发展带来的新气象及产生的问题。

(20)、这个走入全民阅读的时代,都希望我们除了能够拿出当下成绩很好的作品,更希望出现一大批能够放入中国网络、甚至整个文学史的经典作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