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月儿圆 儿歌精选139句

admin 句子 2023-10-11 10:42:56

八月十五月儿圆童谣

1、兔小贝儿歌八月十五月儿圆

(1)、狂欢,是元宵节的另一个文化内涵。直白地说,狂欢就是纵情欢乐,就是前引童谣中所唱的“人们个个都欢腾”,就是明代杭州人田汝成所说的“放魂”:“少年游冶,翩翩征逐,随意所之,演习歌吹。

(2)、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3)、体验与家人或同伴一起制作月饼及分享月饼的快乐,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4)、此活动可结合自然领域的活动进行。如在节前节后安排观察月亮、绘制“月亮变化册”等。

(5)、看图引入出示中秋节夜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中秋节的夜景,鼓励幼儿想象月亮上有什么?

(6)、①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7)、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8)、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喜欢吃的食物,在月亮下祭拜嫦娥,祈求后羿与嫦娥可以早日团圆。也祈求自己的家人平安喜乐。从此以后,中秋节赏月、拜月、祭月的习俗也慢慢流传了下来。

(9)、晦暗的节日也是有的,记不清哪年了,只记得,中秋这天迫近中午了,父亲紧拧着眉头脚步沉重地走进门来,从父亲的脸上,我们读出了失望和无奈,再看看父亲手里提着的只有冬瓜和粉条。父亲满脸愧意,说,今年我们吃冬瓜粉条汤。那话里缀满了无奈阴郁和歉疚,重重的,似有千斤,将我们很久以来蓄积得满满的希望狠狠地砸成粉末,我们刚刚还被期盼和憧憬高高托起心瞬间跌入深渊,拔凉拔凉的,速冻成冰。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父亲那颗被生活蹂躏得无力喘息的心,被拧巴得“咔咔”作响,疼痛不已。对家人的爱而不能,深陷困苦泥淖不得施展,肩负家庭责任寸步难行,这是一个男人的无奈和悲哀,所以失落又化作了对父亲的体谅和疼惜。

(10)、玩法:根据音乐的节奏与歌词来进行拍手和点头动作。

(11)、二1班的《三德歌》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做一个具有三德的人,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有孝德、诚德、爱德的人,比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手语的表演和情境表演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艺术魅力。

(12)、会轮流使用工具与材料制作月饼,活动后能与同伴共同整理环境。

(13)、交流相关经验,知道中秋节的时间和有关风俗习惯。

(14)、嫦娥在月宫里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月宫中捣药的玉兔下界去为百姓们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玉兔变成了一个白衣郎中怀抱着玉杵和药臼来到了民间。

(15)、“认识中秋节”这堂课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听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过节该吃月饼了,代表家人的团圆。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10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16)、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或是月光下举行“中秋月光联欢会”,教师配乐为学生讲月亮的传说,讲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尝月饼、水果,赏月,举办化装舞会(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9[活动目标]

(17)、   伴随着孩子好奇的问题,中秋节的故事随着童谣缓缓展开。桂花树下的吴刚,嫦娥奔月的身姿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空旷冷清的月宫,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节所包含的思家念国、丰收团圆的美好期望。

(18)、八月十五月亮圆,月亮圆圆像银盘,红木桌子金闪闪,西瓜月饼供上天,海棠果,红枣鲜,当中摆个大鸭梨,红白石榴两边站,手捧甜球把月拜,拜的月亮爷爷心欢喜,银辉朗朗撒满地,保咱天下都平安。

(19)、吃月饼能够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这样的月饼才是最美味的。

(20)、歌词这样写道:“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情呀。”

2、八月十五月儿圆 儿歌

(1)、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2)、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3)、介绍节日——欣赏故事——亲子游戏——谈话品尝

(4)、能大胆地选择色彩印画“月饼”,并展开想象,让“月饼”飞起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5)、至少从隋朝开始,元宵节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习俗活动,并形成十分鲜明的文化性格,此后节俗活动更加多姿多彩。

(6)、分享: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4(活动目标)

(7)、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像月饼,盘子,大饼,太阳,零,字母O,瓶盖以及一切像圆的东西。十五的月亮就像是一面精细的铜镜让人世的丽人们无法移开视线;十五的月亮就像一扇圆形的小天窗窗外的人在看风景窗里的人在看你满是怀念;十五的月亮就像一个圆桌等待着回家的人搬上凳子团团聚圆坐一圈;十五的月亮就像嫦娥美丽的眼睛欲望着后羿有朝一日能与之团聚。其他:初一到初二没有月亮,初三到初五像眉毛,六到七像镰刀,八到九像半圆,十到十四像逐渐膨胀的气球,十五像圆盘月饼圆圆月饼甜,美酒甜甜美酒绵。

(8)、(1)听音乐做律动(把做月饼的过程用音乐表现出来)

(9)、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7活动目标:

(10)、幼儿尝试制作月饼活动结束,幼儿回家向家长分享今天的所得。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6[活动目标]

(11)、指导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事情或问题?

(12)、请学生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学生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13)、歌词: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哪。 爷爷是个老红军哪,爷爷待我亲又亲哪;我为爷爷唱歌谣啊,献给爷爷一片心哪。

(14)、鼓励幼儿想象出不同的方法,师简笔画出。说到长翅膀时,教师演示双手蘸色印的方法。

(15)、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16)、将幼儿作品布置在主题墙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17)、古时候,老北京城里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瘟疫,几乎家家都有人染上了重病,一旦病了就无药可医,郎中们一个个束手无策。一时间京城的老百姓死难无数,到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

(18)、中秋的明月,寄托着父母对游子的思念与关怀;中秋的明月,映衬着每一个孩子对父母真挚的爱;中秋的明月,诉说着母女爱,父子情……

(19)、我童年时期物质极度匮乏,所以在我们家所有节日的标志性饭食就是肉汤。正月熬肉汤,八月熬肉汤,端午节好像就只能吃上菜汤了,所以就显得不那么印象深刻了。中秋节在别人的文字里尚有半块月饼可记,而我记忆中月饼只有在歌中唱唱而已,每每唱起“八月十五月儿圆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却不知其味。老爹从不买月饼,可能觉得月饼不如肉汤来的解馋,来的实惠。

(20)、晚上时间很快就到了,妈妈和我还有我们一家去亲人家吃完团圆饭之后,每一个人都拿着一个香喷喷的月饼,还有一个小板凳去庭院里赏月,那月亮如同那湖水般安静,像月饼似得那样的圆,不一会,我手中那圆圆的月饼就被我“消灭”得一干二净,我又想到了一件事,何不对着那美丽、明亮的月亮祈福,我对着月亮说了一句:“希望我们一家人,都平安、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

3、幼儿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1)、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

(2)、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3)、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4)、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婴儿听的旋律轻快的儿歌精选八月十五月儿圆

(5)、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阴晴圆缺)。

(6)、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7)、扣扣上,微信里收到了些许陌生网友、朋友以及家人的短信祝福。心,没有一丝的波澜!静静的阅读,慢慢的删除!

(8)、指导语:你从这本书上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9)、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10)、家园共育:爸爸妈妈和幼儿一起讨论当地的中秋节习俗。如,浙江观潮活动资料嫦娥奔月(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天气变得很热很热,太阳晒干了河流,小花小草也都枯死了。

(11)、为了进一步巩固轮流等待的礼仪规则,让幼儿讨论:“你在做月饼时,是怎样和其他小朋友轮流使用工具的呢?”

(12)、北京城的老百姓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请能工巧匠用泥塑彩绘做成玉兔的样子供奉在堂前,尊称为:"兔儿爷",逢年过节或有喜事的日子会摆上新鲜的果蔬五谷供奉祭拜,在老百姓心里兔儿爷会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护之神。

(13)、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14)、蓝色背景图(长卷)、大萝卜切片做印章、黄色圆盘(后面贴两翅膀)。

(15)、月儿弯弯挂树梢,好像一把小镰刀,我要借它用一用,割把青草喂羊羔。

(16)、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调节情绪,使其得到愉悦。其中,婴儿听儿歌,会从和谐优美的声音中领略亲人的爱抚,从而产生情感效应,心理得到满足。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

(17)、为了尽早结束老百姓的苦难,地上的老虎、大象、梅花鹿、天上的麒麟等各种动物们都来帮助玉兔,日夜载着玉兔东奔西走,玉兔在大伙的齐心帮助下很快消除了京城内外的瘟疫,回月宫去了。

(18)、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19)、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20)、《八月十五月儿圆》又名《爷爷为我打月饼》,歌词简单易懂,言简意赅,歌曲结构简单,旋律简朴明快,朗朗上口,具有鲜明的民间歌谣特色。电影上映后,歌曲迅速流传开来,今天在街头巷尾,依然随处可听见孩子们的演唱。歌曲虽然是童谣,却有着深刻的寓意和教育意义:一是传承着中华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二是传承着红色的基因。无论是影片中的场景,还是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的场景,无不体现着这两点。

4、八月十五月圆儿歌

(1)、在美工区出示各种各样特殊月饼的图片,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并制作月饼。

(2)、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3)、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

(4)、中秋快乐,快乐中秋!何尝不是对童真的一种缅怀与追忆?2017中秋浅忆散文四:“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还记得王建的这首中秋诗,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古诗之一。简单的一首古诗,却深深地道出了中秋时节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5)、(2)家长可与幼儿一同制作一些特殊的月饼,拍成照片后带到幼儿园参加评选活动。

(6)、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7)、师:“月饼月饼在这里”(用萝卜蘸色印在画纸上)。引导幼儿一起说:月饼月饼在哪里?月饼月饼在这里。

(8)、在角色区域“蛋糕房”可以继续开展制作月饼的活动。

(9)、自来红,自来白,月亮码儿供当中, 毛豆枝子乱哄哄。

(10)、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儿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亲宝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容易被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模仿、叙述事件,或从简单有趣的话语中理解普通的事理。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节,对中华儿女来说,总有别样的意义,一块圆圆的月饼,蕴含了人间无尽的情愫。今年的中秋,我们不妨在品酒赏月时,再听上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八月十五月儿圆》,在孩子们的歌声中,感受那一份初心和美好。

(12)、音乐活动,欣赏歌曲《打月饼》和《八月十五月儿圆》

(13)、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1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15)、师:“这么多可爱的月饼宝宝,我们怎么让它们飞到天上去和月亮宝宝玩呢?”

(16)、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教师把准备好的月饼切块,大家一起分享品尝月饼。

(17)、兔儿爷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护神,深得北京人的喜欢与尊敬。

(18)、月饼吃的是情,吃月饼是一种最质朴的情感寄托。

(19)、兔儿爷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

(20)、(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5、八月十五月儿圆呀儿歌

(1)、(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3)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2)、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电子贺卡(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8目标

(3)、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革命先烈留下了很多遗孤。d没有忘记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呵护着这些遗孤成长,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拍摄的故事影片《啊,摇篮》,即是对这一史实的再现。影片中的老红军罗爷爷是八路军一个遗孤托儿所的炊事员,在一次突围战中受伤。八月十五这一天,他拖着伤重的身体为孩子们做月饼,孩子们来到厨房帮忙,罗爷爷让孩子们唱一首歌,孩子们于是一边做月饼一边唱起了老师刚教的一首新歌《八月十五月儿圆》;歌声中,罗爷爷仿佛看见了孩子们已经成长为健硕的八路军战士,他带着一份欣慰,在孩子们的歌声中长眠。作曲家梁寒光在读过剧本后深受感动,几度哽咽,最终采用了民歌素材,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八月十五月儿圆》。

(4)、亲宝儿歌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儿歌动画,画面色彩鲜明,情节引人入胜,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5)、收拾整理用具,听音乐和幼儿一起玩“材料找家”的游戏。

(6)、食物煎炒烹炸所演绎出来的馥郁芬芳,是任何大自然的香味都无可企及的。花木之香,只能沁人心脾,怡人性情,飨人鼻息,却无法满足口腹之欲,没有饭菜之香来的实惠,只有饭菜之香能诱得我们满口生津,垂涎三尺。

(7)、二5班的《爷爷为我打月饼》让小朋友们从歌谣中感受到了祖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8)、或投琼买快,斗九翻牌;博成赌闲,舞棍踢球,唱说平话,无论昼夜,谓之‘放魂’。”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元宵节中的狂欢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秩序、制度规范的一系列颠覆和突破来实现的。

(9)、初一一条线,初二看得见, 初三初四像娥眉,十五十六圆又圆。

(10)、每一个小朋友都是跌落凡间的天使,他们友好而善良。看,一2班以一首《小白船》在歌颂着他们的“友谊之舟”呢!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二4班的小朋友带来了《花好月圆月》,孩子们挥舞着小国旗,用天真可爱的童音,精彩演绎了经典作品。

(12)、不知从何时起,丢失了对传统的节日的热忱!有时甚至觉得繁琐、俗气!那些节日只不过是在既定的平淡日子上,添加了一个美丽的代名词!然后充其量的凑个热闹,是否快乐又是另当别论!固执的以为,只要心情好,何不胜比过节?只是,在和老妈的一番家常唠嗑之后,突然异常的想念小时候,想念小时候的快乐......

(13)、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世代相传,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中秋这一天家家户户聚在庭院中和家人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

(14)、(1)家长应随时引导幼儿来帮自己做一些特殊的月饼,拍成照片后带到幼儿园参加评选活动。

(15)、特点:简单易懂,言简意赅。结构简单,节奏轻快。

(16)、(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老师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17)、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18)、让宝宝在美好的歌声旋律中,体会到中国的中秋佳节的节日气氛,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人,让他们体会到亲情是非常重要的。

(19)、二3班的《中秋月儿圆》让小朋友们从童谣里感受到了中秋节团圆的意义。

(20)、介绍《嫦娥奔月》的传说,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知道的中秋节习俗。

(1)、而曾几何时,这份祝福也寄托在了月饼身上,各种千奇百怪的月饼也脱颖而出。太多的东西附加在了月饼身上,月饼也就不再纯粹了。不知还有几人记得《八月十五月儿圆》这首童谣。

(2)、小白船婴儿听的旋律轻快的儿歌介绍小兔子乖乖

(3)、《爷爷为我打月饼》又名《八月十五月儿圆》,是八十年代初拍摄的故事影片《啊,摇篮》中的插曲,为童声演唱。写的是战争年代我军后方的一个托儿所里的故事。曲作者梁寒光这样介绍这首歌:"《爷爷为我打月饼》是一首民歌式的儿童歌曲,具有鲜明的民间歌谣提特色,歌曲简朴明快,天真活泼,孩子们唱着唱着,还以为爷爷睡着了呢,而爷爷却在着亲切动人的歌声中长眠了。"

(4)、幼儿添画,提供勾线笔和颜料,用画或印的方法让“月饼宝宝”飞起来。

(5)、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了,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从祈福到团圆,将美好祝福寄托于那一轮明月。

(6)、一个完整的活动不是老师一个人的操作过程,而是包含了很多前期的观察和了解,对孩子的观察,对孩子能力的了解,设立一个可行性的目标,适合孩子才是正确的。在一个活动中,孩子获得了什么发展是在老师的预设之内的,也有是预设之外的,这才是活动本身带给我们的思考。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是我们围绕的中心,只有关注了孩子,才能发现活动的价值。本次活动可以说是较完满的,在幼儿示范印画时可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相信孩子。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3活动目标:

(7)、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过生日。甜月饼、红柿子、苹果香蕉紫葡萄。

(8)、师:"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9)、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个充满了亲情与爱的节日!寂静的夜晚,天空挂着一轮明月,月光下,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欣赏着皎洁的明月,那该是多么美好而又和谐的情景啊!

(10)、活动当日,益智楼前充满了欢声笑语,热闹的节日气氛瞬间扑面而来。“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啊……”听,一1班的小朋友借着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表达了长辈的敬爱。

(11)、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12)、月亮弯弯弯上天,牛角弯弯弯两边,镰刀弯弯好割草,犁头弯弯好种田。

(13)、月亮奶奶,爱吃韭菜,韭菜侯辣,爱吃黄瓜,黄瓜有种,爱吃油饼,油饼喷香,爱吃片儿汤,片儿汤不烂,爱吃鸡蛋。

(14)、师:“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我们要做些什么的?”(赏月,吃月饼)

(15)、中秋节日,是美好而又重要的传统节日,希望大家一定要注重这个节日!2017中秋浅忆散文三:中秋节,与往常一样,在平平淡淡中度过了!因节前吃了过多的甜腻月饼,以至于到中秋那天,再也咽不下!

(16)、杭州凌通携全体员工祝所有新老车主、所有关注、支持杭州凌通的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17)、延伸活动区角活动:在阅读区,投放中秋节相关的绘本,幼儿可以自行阅读,并与伙伴讨论故事内容。

(18)、是的,一块月饼一块情,不在于它是否有华丽的外表、甜美的味道和精致的包装,而在于和你一起吃月饼的人是不是那个你最关心的人。

(19)、通过欣赏图书《嫦娥奔月》,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20)、“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1)、在制作月饼的过程中,结合以前所学的《借物》礼仪知识,让幼儿想办法解决如下问题:假如你要使用的工具,正被别的小朋友在使用,你该怎么做?

(2)、小时候的中秋节,便是在这样和谐美妙,充满神话色彩的梦幻中度过。当然,临睡前还不忘默默祈祷下个的中秋早点到来!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如今,我终于知道了中秋节的真正含义,知道了月饼代表着团团圆圆,我也依旧每年都吃月饼,超市里的月饼做得不比奶奶做的难吃,可是儿时吃到的那种甜蜜的味道却没有了。

(5)、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学生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当观众。互相轮换。

(6)、环境创设。和学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7)、在中秋的这一天,我也有许许多多的趣事,在白天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象晚上的月亮会是什么样子,我时常会把月亮想成一个月饼的形状,妈妈听到我这么说,说我真是吃货,我向她露了一个鬼脸,我接着去想象我的月亮。

(8)、老百姓不知道玉兔的来历,都忌讳玉兔的一身白衣,不愿意给他开门。机灵的玉兔就来到庙里借了神像的一身盔甲衣装穿上,这下老百姓感觉玉兔像下凡的神仙,纷纷打开家门迎接他。

(9)、小朋友拍手笑!扩展资料: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

(10)、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11)、对于中秋节这一天,还有许多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中秋的故事最有名的还要数嫦娥奔月,传说嫦娥是因为偷吃了王母娘娘赐给后羿的长生不老之药,而被王母娘娘关进了广寒宫,嫦娥每天都在广寒宫里和玉兔一起炼药,而且还不能踏出广寒宫半步。广寒宫的门前还有一棵美丽的桂花树,桂花树永远开不败,就像每年中秋节天上的月亮那样。

(12)、“‘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亮宝宝好开心啊,她给小朋友们送来了月饼感谢。”

(13)、《中国童谣》丛书共分六册,分别为描述儿时游戏类的《骑竹马》、年节风俗类的《二月二》、农家生活类的《外婆桥》、田园风光类的《蒲公英》和历史故事类的《朝代歌》。

(14)、不久前回到老房子,发现曾经邻居家嗷嗷待哺的小孩已经上四年级了,是啊,长大了呢,还记得我离开那里的时候是六年前的中秋时节,六年前我离开这儿的时候带走的是兴奋,可以离开满地农田的郊区,去繁华热闹的市区,高兴的我都没有再留恋一下这个养育了我七年的地方。六年,我已经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儿成为了一个中学生。儿时,馋嘴的我总希望早点过中秋节,到了中秋,奶奶和别的老人们都聚在一起做月饼,蛋黄馅儿的,草莓馅儿的,桃子馅儿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月饼,看得我们口水都不禁要流下来了,儿时的中秋节,似乎就是为了吃月饼而存在的,根本就不知道中秋节的寓意何在。

(15)、每年中秋节这一天,我都想起那首童谣,《爷爷为我打月饼》,那熟悉的曲子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月饼的种类有很多种,比如黑芝麻的、水果的等等,其中五仁月饼是最有名的,而现在五仁月饼却骂声一片,都说五仁:饼不好吃,中秋本来就是吃五仁月饼的节日,而那些说五仁月饼不好吃的人,却把吃五仁月饼的习俗彻底改变了,所以,在这我要说:“五仁月饼不是不好吃,而是你们忽略了五仁月饼的美味,只要你们细细的去品味它,他自然会流露出你们意想不到的`味道。

(16)、二2班的《中秋夜,月儿明》让小朋友们从歌谣中感受到了中秋传统节日的浓浓情谊。

(17)、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18)、引导幼儿讲述中秋节的习俗;教师出示各地过中秋节的照片。

(19)、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月饼也象征团圆,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