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写桂花的词精选98句

admin 句子 2023-10-12 10:42:22

描写桂花的诗句李清照

1、桂花诗句经典名句李清照

(1)、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2)、世上最朴实又最典雅的花就数桂花了。它小小的花瓣会散发出迷人悠长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3)、此时,垂老之年的女词人似乎已了结了一切俗世的情欲纠葛,静美安闲的桂花成了她这个时候心境超脱的象征。其《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词云:

(4)、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5)、我们都知道,桂花一般分为四个品种,其中,四季桂为柠檬黄、丹桂为橙红、金桂为金黄色、银桂为淡黄色,词人三个词就把桂花的颜色特别写了出来,实在厉害!

(6)、李清照非常欣赏桂花,赞之为“花中第一流”。她认为花的内在美尤为重要,那些以色取胜的群花,在作者眼中是不能称为“一流”的,而没有“浅碧”、“深红”之色的桂花才是“冠中秋”的。

(7)、译文: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8)、如果只是生在路边,养在盆里,花就仅是植物而已,一旦入了诗词,它们的呼吸就多了一重意义。

(9)、桂花还特别芳香,要不是因为这样,才不会有蜜蜂、蝴蝶来采花粉,为它增添色彩。桂花树亭亭玉立在我家门口。

(1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1)、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可怜人似月中孀。

(12)、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赠元素宋苏轼月缺霜浓细蕊干,些花元属玉堂仙。

(13)、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愿君期道术,攀折可淹留。

(14)、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

(15)、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一首中秋赏桂的诗作:

(16)、南渡不久,在混乱的局势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赴任途中,病死于建康。加之辗转途中,丈夫的爱物金石等丢失几尽,李清照的精神受到沉重打击,后期词风陡变,多写离乱中的孤独生活,国破家亡的孤苦心境。当悲伤孤寂快要淹没她的时候,她也试图从感情上寻求救援,再嫁了张汝舟,而张汝舟接近她只不过是觊觎她携带的金石书画等。赵明诚视为重于命的收藏品,李清照岂会轻易拱手送出?当她认清了张汝舟的真面目,又岂肯苟合?她反省自己:“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终不惜一切代价状告张汝舟,在那个女子本没有主动权的社会得以离异。虽然那段婚姻只维持了一百天左右,但她也因此遭人诟病。

(17)、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18)、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9)、说完这个,李清照又紧接着说桂花是“冠中秋”,从时令处着眼,更显巧妙生动!

(20)、扬须弭足桂树间,桂花如霜乱后前。——王安石《信都公家白兔》

2、李清照写桂花的词

(1)、夜深醉月寒相就,荼縻却作伤心瘦。弄云仙女淡绢衣,烟裙不著鸳鸯绣。

(2)、独占三秋压众芳,何须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3)、“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陈与义在《清平乐·木犀》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4)、诗文入群:goodshiwen;商务合作:goodshiwen

(5)、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

(6)、桂花以其淡雅的花朵、浓郁的花香博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古诗词中,吟咏桂花的诗词数量虽不及梅、菊、牡丹,但也颇可一观。

(7)、李格非一再被降职,直至驱逐出京城。赵挺之一路升迁至尚书右丞。为救父亲,李清照向公公求援,未果。她亦因父受牵连,不可留守京城而与赵明诚暂别。对此,她无惧封建家长的威势,曾大胆指斥公公“炙手可热心可寒”。后来d争愈演愈烈,公公与蔡京交恶,终被罢官后疾卒。随之赵家被蔡京诬陷,公公赠官被夺,赵明城荫封之官丢失,夫妻被迫回到青州。

(8)、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9)、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10)、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而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更是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

(11)、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12)、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3)、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4)、鹧鸪天·桂花 (Live) - 郁可唯 词:(宋)李清照/徐梦雅 曲:子荣 编曲:谭立波 音乐总监:刘卓 ...

(15)、翻译:蓝田白云笼罩着清晨的大地,一棵桂树立在秋天的室外,树枝高挺满树繁华,好像一串串宝钏,又如一片彩霞。

(16)、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高枝已折却生手,万斛奇芬贮锦囊。

(17)、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18)、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淮南小山写有一篇《招隐士》文,开篇就是“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道出了桂花的生长环境,最终确立了桂为隐士的地位。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较为严格意义上的咏桂诗,如南朝诗人范云的“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等。

(19)、作者以庐山桂自喻,一方面显示出诗人高洁的情怀,一方面又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心情,直接宣泄了胸中的不平之气。

(20)、对于李清照来说,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多情,所看到的桂花却是另一种境界。

3、桂花的诗句 李清照

(1)、后语:喜欢网上购物的朋友,欢迎点击上图的《礼物拼拼》小程序,实现轻松购物,省钱购物,开心享受!当然了,还有让您惊喜的红包送送!同时,也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亲朋好友共享本平台给出的各种福利!

(2)、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3)、联系作者的爱情经历,可以推测,这首诗以桂花喻伊人,以“人间仙影难寻”暗示出歌姬已逝的怅惘,表达出作者对其深切的怀念之情。

(4)、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5)、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6)、桂花才开了一朵,然而方圆十里人家就闻到桂花香了。人们都说桂花花开,十里飘香,虽然有些夸张意味,但足以说明了桂花香之持久、浓厚。作者这里言“人家十里须知”,并没有太大夸张的成分,因桂花是“龙涎染就,沈水薰成”。龙涎香和沉香都是十分浓郁的香,作者同时把这两种香赋予桂花,就给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种震撼,再说香飘十里时,读者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7)、天性使然,她的情怀在书香氤氲里,她命其室为“归来室”,自号“易安居士”。赵明诚爱好收藏,李清照不惜家财,全力支持丈夫搜集买入大量金石书画,宁肯“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8)、当然,李清照到底有没有改嫁,至今还有“改嫁”和“辩诬”之说。当我们穿越到那个战火焚烧中原,江山仅存半壁的时代,感同身受一个孤弱女子的处境,我们可否不再那么苛刻?即使她真的改嫁,似乎可以忽略,似乎并不影响她才女的声誉和地位。而她那份离异的坚定与决绝,恰恰又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性情的坚毅女子。

(9)、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0)、桂树何曾不长枝,月轮却有不圆时。若教桂树只管长,拶拆月轮谁补伊。

(11)、我走到桂花树下,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桂花都纷纷飘落下来,香气扑鼻,像夏夜里闪闪发光的星星。桂花,灿烂的金色,鲜艳的金色,快乐的金色,如诗的金色,美妙的金色,洁净的金色,夺目的金色,神秘的金色,绚烂的金色,恬静的金色,柔和的金色,无微不至的金色,赏心悦目的金色,人见人爱的金色。

(12)、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3)、“浅碧”、“深红”都是耀眼之色,是多数花借以展现自己的颜色,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不需要的,因为桂花自身的馥郁香气就足以使它成为“花中第一流”!这也反映了李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内在美品质美才是真正的美,是动人心魄的美,是可以流芳千古的美。

(14)、丹桂品种群:一种常绿灌木,雌雄异株,树冠圆球形。树皮浅灰色,较平滑,皮孔稀疏。叶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6-12厘米,宽5-5厘米;叶面较平整,叶缘反卷,全缘,先端偶有疏齿,基部宽楔形;先端钝尖或短尖;侧脉8-10对,网脉两面明显;叶柄长8-10毫米。花色橙红,花冠稍内扣;香味淡。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季开花,花色较深,橙黄、橙红至朱红色,气味浓郁,叶片厚,有“大花丹桂”、“齿丹桂”、“朱砂丹桂”、“宽叶红”等品种。 

(15)、桂花这种幽香源自于其内在精神气质,它本是天上之物,只开在清秋时分,貌不出众却默默为人间播撒芬芳,这种精神品格是词人尤为看重的。“各自香”言词人自己也有如此高雅之趣,她的品格也是高洁的。词人托物言志,运用委婉、细腻的笔法,表达对桂花的喜爱,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16)、而这些花儿,或长在庭院里,或生在路边,李清照都一视同仁,在她的心里,它们就只是花而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陪着李清照,也陪着我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一生。也不知道是李清照该感谢这些花,还是花儿该感谢李清照,总之她们一起流传千古了!

(17)、随着红颜渐老,经历过种种人生磨难的李清照迎来了她平静安闲的晚年,犹如狂风暴雨后天蓝云白、水明山静。此正同陶潜之采菊东篱、悠见南山,白居易之灯灭卧迟、雨声睡美(白居易《秋雨夜眠》诗曰:“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这或许是她年享古稀的重要原因之一。①

(18)、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佩丹霞羽化。

(19)、以上诗词都是从正面来写桂花之美,而倪瓒的《桂花》则是从桂花的影子入手,写的是桂花的朦胧美:

(20)、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4、描写桂花的诗词,李清照

(1)、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2)、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3)、联系作者的生平,我们可以想象到,这首词大概是词人中后期的作品,词人做的梦肯定也是夫妻相聚之梦,但不管如何,最终归结到情感的悲凉。

(4)、李格非一再被降职,直至驱逐出京城。赵挺之一路升迁至尚书右丞。为救父亲,李清照向公公求援,未果。她亦因父受牵连,不可留守京城而与赵明诚暂别。对此,她无惧封建家长的威势,曾大胆指斥公公“炙手可热心可寒”。后来d争愈演愈烈,公公与蔡京交恶,终被罢官后疾卒。随之赵家被蔡京诬陷,公公赠官被夺,赵明城荫封之官丢失,夫妻被迫回到青州。

(5)、在这首词里,李清照咏物而不滞于物,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

(6)、⑴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小令,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7)、《花鸟诗歌鉴赏辞典》:“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寥寥十四字,为桂花传神写照。从“咏物”来说,这开头两句写桂花,可说是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更妙的是,这两句看是咏桂花,又似咏人,似在歌颂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美,语意蕴藉,耐人寻味。

(8)、“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的美尤为重要。“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9)、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10)、“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11)、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赠元素宋苏轼月缺霜浓细蕊干,些花元属玉堂仙。

(12)、桂花已达到了无法再圣洁的程度,你若不信就听我说说它非同一般的来处。你抬头望望天上那轮皎洁的月光,嫦娥轻逸地把长袖挥舞,白玉做成的台阶映射着银色的光辉,金碧辉煌的宫殿沐浴着一层甘露。那就是月宫,桂花就在那里生长。

(13)、“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

(14)、《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宋)苏轼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15)、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16)、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凝露堂木犀》(木犀即桂花)杨万里梦骑白凤上青宫,径度银河入月宫。

(17)、这“第一流”的桂花到底是什么模样?李清照在上阙首句只用十四字就描摹得形神兼备:桂花之色,暗淡轻黄;桂花之形,轻柔秀美;桂花之味,暗香弥久。

(18)、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19)、花的颜色很多:金桂深黄若金,银桂洁白如玉,丹桂橙红似火,四季桂淡黄如蜡……每当金秋时节,繁花满枝,清香四溢。你看那一朵朵娇小的花朵,远远看去,好似成群的蜜蜂、蝴蝶,美丽极了。

(20)、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5、描写桂花的古诗李清照

(1)、月午山空桂花落,华阳道士云衣薄。石坛香散步虚声,杉云清泠滴栖鹤。

(2)、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陈与义在《清平乐·木犀》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3)、  由陕西省诗词学会组织专家编写、孟建国会长作序的《常用诗词曲韵谱》近日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4)、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5)、李清照是一个爱花之人,在她的词里,我们可以看到她多次提到了花,像《如梦令》里的“海棠依旧”;像《浣溪沙》里的“梨花欲谢”;以及《菩萨蛮》里的“梅花鬓上残”等,都有描写花的地方。

(6)、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7)、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

(8)、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忆江南白居易唐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9)、暗淡轻黄体性柔⑵,情疏迹远只香留⑶。何须浅碧轻红色⑷,自是花中第一流⑸。

(10)、桂花在百花中占尽了好名声,原因是它的香气和情韵是十分清香高洁的。桂花被认为来自月中,是嫦娥赠与人间的礼物,它的出身是不同寻常的。桂花的性情是柔和温婉的,颜色是暗淡清雅的,它有疏淡的情怀,有高雅的韵味。对于以上所说桂花的香与韵,作者谢懋只以“香与韵,两清洁”一语概括,言简意赅,道破了桂花的佳妙之处。

(11)、银桂品种群:常绿性小乔木,树冠圆球形,大枝开展,枝叶稠密,长势良好。树皮浅灰色,皮孔多且大,形似雪花,非常明显。春梢平均长度为5cm,新梢褐红色,十分醒目。叶片绿色或深绿色,厚革质,有光泽;长椭圆或椭圆形;叶片较宽阔且厚实;叶面较平展;叶缘浅波状、反卷、全缘、偶先端有疏齿;开花在9月上中旬,花冠斜展,裂片卵圆形,花色乳黄至柠檬黄,香气浓郁;花后不结实。秋季开花,花色纯白、乳白、黄白色或淡黄色。品种有宽叶籽银桂、柳叶银桂、硬叶银桂、“籽银桂”、“九龙桂”、“早银桂”、“晚银桂”、“白洁”“纯白银桂”、“青山银桂”等品种。

(12)、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13)、《桂花雨》桂子花开香十里,枝摇花落乐心,魂牵梦萦桂花雨,恍如重返故里游。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裛:香气袭来。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14)、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云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5)、作者把色香具佳的桂花比作帐中的香艳美人,比喻合理精妙,把桂花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词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16)、只饶篱菊同时出,高占红梅一著先。重露湿香幽径晓,斜阳烘蕊小窗妍。——宋·陆游《嘉阳绝无木犀偶得一枝戏作》

(17)、满觉垅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描写桂花的诗歌鹧鸪天.桂花(宋)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留香。

(18)、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