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关于谦让的名言警句精选122句

admin 句子 2023-10-13 10:48:06

孔子说的关于谦让的名言

1、孔子名言警句谦让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3)、(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4)、(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5)、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衰,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6)、(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

(7)、(释义)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8)、《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9)、(译文)孔子说:“陪君子说话要注意三种毛病:没到说的时候就说,叫做急躁;到该说的时候不说,叫做隐瞒;不顾对方的表情就说,叫做睁眼瞎。”

(10)、——魏相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张咏虚已者进德之基。

(11)、虚假的谦让一出现,真正的谦让就及时消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12)、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卫灵公》

(13)、(释义)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1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15)、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16)、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7)、(解读)意思是人有同情心,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开端;人有羞耻心,这是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开端;人有谦让心,这是社会礼仪和人们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开端;人有是非辨别之心,这是智慧的开端。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19)、(译文)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20)、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2、孔子说的关于谦让的名言警句

(1)、(释义)孔子说:“少年子弟平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广泛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若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2)、(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4)、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5)、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6)、(解释)要想把天下各个地方一览无余,就得盘盘绕绕,登上最高的山峰。喻指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

(7)、(解析)题干可翻译为:施于人→己所欲,A选项肯后肯前不符合。

(8)、④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9)、①笑面人生,要有一份超然。当好心不得好报时,要豁达。当有人颠倒黑白时,也无须在意。

(10)、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11)、(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洁’。”

(12)、(译文)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13)、(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4)、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15)、(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16)、(译文)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17)、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8)、(释义)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9)、(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20)、(释义)孔子说:“君子达到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遇事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评论啊。”

3、孔子谦逊谦让的名言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3)、(译文)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5)、(译文)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6)、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7)、(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8)、(释义)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

(9)、(译文)子夏说:“每天都学到些新东西,每月都不忘所学会的东西,就算好学了。”

(10)、(译文)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建工程时要象举行盛大祭典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同事中相处融洽,亲属中和睦友爱。”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12)、(译文)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13)、(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14)、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炊。其争也君子。” ——《八佾》

(1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6)、(译文)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19)、(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

(20)、④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4、孔子说的关于谦让的名言有哪些

(1)、(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3)、(释义)孔子说:“刚强、果断、朴实、言语谨慎,这些品格接近于仁。”

(4)、(释义) 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5)、(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6)、★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

(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8)、(释义)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根本,用礼仪来实行它,用谦虚的话来表达它,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才是君子啊!”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0)、(释义)孔子说:“只一味读书而不知思考,就容易受骗;只一味思考而不去读书,仍然不能解除疑惑。”

(11)、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12)、(译文)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14)、(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5)、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1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7)、(释义)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18)、(译文)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19)、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20)、(释义)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5、孔子 谦让

(1)、(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2)、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除了最热岗位的竞争达到“万里挑一”引起了热烈讨论之外,还有一个备受重视的亮点,恐怕就是孔子进入申论试题了。

(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4)、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5)、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子,乙要丙去坐,做揖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朝花夕拾》

(6)、(译文)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9)、选自《论语·颜渊第十二》(大意)孔子说:(管理的要领在于)先责成手下各负其责、分工明确,赦免他们的小过错,然后选拔贤才来任职。

(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12)、(译文)孔子说:“有益的爱好有三种,有害的爱好有三种。爱好礼乐、爱好称赞别人的优点,爱好广结善友,有益处;爱好放荡、爱好闲逛、爱好大吃大喝,有害处。”

(13)、(释义)孔子说:“出门做事就像接待贵宾一样认真,役使老百姓就像承担重大祭祀一样慎重。凡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无论在邦国里做事,在家族里做事,都不要让人怨恨自己。”

(14)、(释义)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关爱人,也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憎恨人。”

(1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16)、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17)、(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18)、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19)、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20)、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卫灵公》

(2)、(释义)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3)、(释义)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反复思考,结果却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5)、(译文)《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6)、(解读)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7)、(释义)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

(8)、(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9)、(译文)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如此。”

(10)、(释义)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11)、(解析)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12)、(译文)孔子说:“听从花言巧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搅乱大事情。”

(13)、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4)、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炊。其争也君子。” ——《八佾》

(15)、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16)、(释义)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 

(17)、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18)、(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却不淫秽,悲哀却不伤痛。”

(19)、(译文)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20)、(译文)孔子说:“理想无法实现了,我准备乘筏漂到海上。会跟我走的,只有子路吧?”

(1)、(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

(2)、(译文)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