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完整版跟读精选80句

admin 句子 2023-11-04 08:44:32

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朗读

1、《论语》全文诵读及翻译

(1)、国学| 艺术|哲理| 养生 | 视觉|美文 |教育

(2)、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季氏篇第1-14章

(4)、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5)、翻译: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6)、(原文)4-23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7)、shùn yǒuchén wǔ  rén  ér tiān xià zhì  wǔ wángyuē   yǔ yǒu luànchénshí

(8)、(星云大师《迷悟之间》《结缘 幸福箴言》1-95合辑(全书完)

(9)、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10)、(原文)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1)、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12)、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4)、◆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公冶长篇第1-5章

(15)、试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号‘文’啊?”孔子说:“他聪敏好学,不耻下问,因此谥号‘文’啊。”

(16)、试译:孔子说:“仁离人远吗?我要仁,这仁就到了。”

(17)、译文:孔子说:“言论笃实固然值得肯定,但也要分辨他是言行合一的君子?还是面貌显得庄重的人?”

(18)、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0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0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0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0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0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0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0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0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9)、试译:孔子慎重其事的有:斋戒,战争,疾病。

(20)、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晒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论语完整版跟读

(1)、(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3)、rén kǒng zǐ  yuē cái nán  bù  qí rán  hū  tángyú  zhī jì   yú  sī wéi shèng

(4)、0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0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0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0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d乎!”0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0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0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0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子曰:“不有祝鲩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6)、试译:孔子说:“主要靠忠信处世,也没有哪个朋友是不如自己的,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7)、◆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21-30章

(8)、(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白居易《寒闺怨》唐诗原文及鉴赏寒闺怨

(9)、30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d,君子亦d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10)、(原文)4-12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

(11)、(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2)、试译:孔子说:“凤凰不来人间了,黄河不出八卦图了,我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13)、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

(14)、试译:孔子说:“先看看一个人做什么,再考查他怎么做,然后细细体察他最乐意什么。这样一来,他怎么藏得住呢?他怎么藏得住呢?”

(15)、译文:颜渊死了。孔子说:“噫!天亡我也!天亡我也!”

(16)、试译:孔子说:“父母在世,看子女的孝心;父母过世,看子女的孝行;父母过世多年,还是不改变父母的正道,就可以说做到孝了。”

(17)、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8)、试译:冉求说:“并不是不乐意照老师的做,实在是弟子能力有限。”孔子说:“既然是能力不够嘛,走到半路就走不动了,今天你这是给自己画地为牢了!”

(19)、试译:冉有问子贡说:“夫子会帮助卫君(争王位)吗?”子贡说:“好,我去问问夫子。”进去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哪一种人?”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后来怨悔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道,就得到仁道,还怨悔什么呢?”子贡于是出来,对冉有说:“夫子不会帮助卫君。”

(20)、23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3、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朗读

(1)、译文:孔子说:“回的修养已经差不多了,可是常常穷得一文不名。赐不受官府之命所约束,自行经营生意,猜测涨跌,常常准确。”

(2)、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3)、(原文)4-26子游曰:“事君数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4)、译文:孔子说:“由所谈的这种瑟声,怎么会出现在我的门下呢?”其它的学生听了这话,就不尊重子路了。孔子说:“由的修养已经登上大厅,还没有进入深奥的内室而已。”

(5)、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6)、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演说论语》全集(102集)非常难得!珍藏转发!

(8)、(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9)、(翻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0)、(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1)、「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12)、◆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1-10章

(1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4)、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15)、(读书)稻盛和夫 《活法》第一至第五章合辑

(16)、2-3(好文分享)一个人走上坡路的十条建议,看完豁然开朗

(17)、shí ruò  xū   fàn ér  bù  jiào  xī  zhě wú yǒuchángcóng shì yú  sī  yǐ

(18)、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9)、翻译: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20)、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论语》全文(完整版)

(1)、试译:孔子进周公庙,对每件事都要提问。有人就奇怪:“谁说鄹人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啊?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人请教。”孔子听后说:“那些做法是礼吗?”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4)、试译: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行孝道的,只晓得说能够养爹妈。可是你看狗啊马啊,我们也都能把它们养起来。没有孝敬心,怎么区别这两种养呢?”

(5)、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0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0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0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0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0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0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0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0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6)、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7)、试译:孟武伯问:“子路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啊,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派他去管兵赋。仁不仁呢,我不知道。”“那,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嘛,千户人家的大邑,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派他去主管。他仁不仁,不知道。”“公西赤怎么样?”“赤啊,系好腰带,站在朝廷,可以和外宾对话。仁不仁不知道。”

(8)、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封建女性生活、命运和痛苦的诗作,这首闺怨诗是表现闺中少妇思念征夫的。此诗前两句写深秋孤寂之景,后两句写缱绻绵长的思念之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

(10)、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翻译〗

(11)、四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注释)  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问:探望、探视。  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  暴慢:粗暴、放肆。  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  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  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译文)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评析)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五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注释)  校:音jiào,同较,计较。  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译文)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评析)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12)、◆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公冶长篇第6-10章

(13)、试译: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祭祀祖先时,唱着《雍》这首天子祭祖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各方诸侯助祭,肃穆天子主祭。’《雍》诗的这一句如何用到三家大堂去呢?”

(14)、(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15)、「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6)、试译:孔子说:“不到‘搜索枯肠而不得’,不要开导他;不到‘话到嘴边说不出’,不要启发他;举一个例子而他不能联想到别的情况,就不要再罗嗦。”

(17)、试译:琴牢说:“孔子说过:‘我不为政界所用,因此学了一些才艺。’”

(18)、(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19)、试译: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好人当道,他有个聪明样;国家坏人当道,他有股傻劲。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赶上,他的傻劲别人赶不上。”

(20)、266(唐诗三百首)刘禹锡:乌衣巷267(唐诗三百首)刘禹锡:春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