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事迹精选109句

admin 句子 2023-11-09 09:22:53

爱国诗人

1、爱国诗人

(1)、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2)、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中国晋宋时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所作诗文多描写农村景色、以"归田园居""桃花源"为代表作。

(4)、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5)、《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黄州》

(6)、     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作品最多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最突出的主题是表现“恢复神州”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些充满爱国激情的诗里,陆游以激越悲壮的声音,唱出了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抒发了自己“一生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和“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可是,南宋小朝廷为了保持歌舞湖山的偏安局面,不惜对女真贵族采取屈辱求和的政策,陆游的报国理想始终不能实现。对此,陆游表示了极大义愤:“公卿有d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秦桧)”。这些锋芒毕露的诗句,尖锐地谴责了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结d营私的罪行。

(7)、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政治家、战国楚人。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主要诗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的"楚辞"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当今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8)、③描写田园风光、日常生活。陆游热爱生活,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无论是高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农村的平凡生活还是书斋的闲情逸趣,“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入诗”。《游山西村》一诗,色彩明丽,并在景物的描写中寓含哲理,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成为广泛流传的名句。他的《临安春雨初霁》,描写江南春天,虚景实写,细腻而优美,意韵十足。

(9)、  谢翱(1249—1295),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人,徙建宁府浦城县(今属南平市浦城县)。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谘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脱身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方凤、吴思齐、邓牧等结月泉吟社。

(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这首咏物词《卜算子·咏梅》,显示了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它的作者,就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

(12)、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

(13)、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14)、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辖区)人。其父陆宰,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

(15)、陆游幼年时,正值金兵大举南侵,他随家逃难到安徽,备尝流离之苦。在父亲的教育下,他很早就立下了“上马击狂明,下马草军书”的壮志。29岁时到杭州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第在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所以遭到秦桧嫉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他才出任宁德县(在福建)主簿。宋孝宗继位后,主战派稍稍抬头,陆游被召见并赐进士出身,后因鼓动老将张浚北伐,北伐失利而被罢官。

(16)、南宋最大的实际情况是外患,前期、中期北方被金国占领,后期又面对更加强大的蒙古,最终灭亡在蒙古的铁骑之下。整个南宋处出在这样风雨飘摇之中。陆游一直是主张收付失地的铁杆主战派,这一点,成就了陆游的历史地位,也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他也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面对残酷的现实,陆游把爱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慨抒发到了他的诗词中。

(17)、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考研复习签到内容;

(18)、   六十八岁,卧病在床的老诗人,因一场风雨惊梦,又将他拽入痛苦的回忆中。

(19)、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20)、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2、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事迹

(1)、中国国民d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d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

(2)、文:王建斌读史(dushi818)专栏作家 

(3)、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4)、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5)、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

(6)、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46岁的陆游入蜀任夔州通判。一路之上,他游览了大江两岸的名胜,也凭吊了屈原、李白、杜甫诸伟大诗人的遗迹。两年后,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他为干办公事,襄赞军务。这是他一生得以亲临前线的惟一机会。他铁马戎装,驰骋在边防前线南郑(陕西汉中)一带。急欲杀敌报国的陆游,十分振奋;火热的军旅生活,不仅丰富了他的阅历,更大大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诗歌创作也进入高潮,并形成了宏丽悲壮的风格。为了纪念这段有意义的生活,陆游后来把他的全部诗歌和文集题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由于南宋小朝廷并不想北伐成功,王炎不久被调离,幕府解散,陆游也改除成都安抚使参议官。

(7)、辛弃疾(1140-1207),爱国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作品中大量出现渴望祖国统一诗篇。辛弃疾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

(8)、    虽然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望眼欲穿,盼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祖国的统一。即使是在弥留之际,他最关心的还是尚未收复的故土,他嘱托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他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9)、陆游的诗歌涵盖面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10)、周恩来总理曾谈到:“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1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13)、   陆游这种一贯到底的爱国精神,在宋代诗人中无人可比,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也是极为突出的。这首诗,教育和鼓舞了后代的无数读者。

(14)、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d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5)、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16)、报名&投稿邮箱:810932482@qq.com

(17)、1172年,陆游被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官职清闲,陆游骑驴入川,颇不得志。陆游任蜀州通判期间,深入考察地方风土民情,非常喜欢这天府之地,萌发出“终焉于斯”的念头。

(18)、这首词是说:我壮年之时参军,曾经有过吞杀敌虏的豪迈气魄。那时候啊,天上厚厚的云烟,是那烽火狼烟被点着了。上阵杀敌的梦已经破碎,我一心报国却只能百无聊赖地在这片吴楚大地上泛舟。慢慢吟唱悲歌,不由得伤心而凭吊古人。看着一望无际的江湖,使我想到此刻边关战事又如何了呢? 愿望落空,作者被迫隐居家乡,泛舟镜湖等地,自我解闷消遣。

(19)、林徽因,汉族,祖籍福建闽县,出生于浙江杭州。

(20)、全诗不但读来朗朗上口,感人肺腑,字里行间洋溢着英雄气概。抗战士气高涨,怒火燃烧炽烈,丹心赤诚可鉴。特别是“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一句多少威猛豪迈!有如此抗战将士在,金兵胡寇岂不是出手可擒,被侵的半壁河山朝夕可收。时年诗人四十九岁,可谓血气方刚,抒发了我华夏泱泱大国的国威和我抗战将士的军威。从现实意义讲,对于那些企图破坏世界和平、挑起战争的狂妄之徒是有力的当头棒喝!这首诗在今天读来还是那么激励人心,伟大壮哉!

3、爱国诗人留下的爱国名篇

(1)、②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陆游反对雕琢辞藻和追求奇险,其诗语言“清空一气,明白如话”。陆游重视锻炼字句,他的对偶,新奇、工整,而不落于雕章琢句之嫌。赵翼曾评陆诗“看似奔放实则谨严”,刘克庄亦有“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之叹。陆游的七言古诗《长歌行》,笔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迭起,寓恢宏雄放的气势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典型地体现出陆诗的个性风格,被后人推为陆诗的压卷之作。

(2)、三种人之间鲜明对比,表达对妥协投降路线的愤恨与谴责。

(3)、在经历了时代的动荡与人生的坎坷之后,陆游比辛弃疾终于见面了——那年陆游78岁,辛弃疾63岁。

(4)、     至元二十一年(1284),江南元僧杨琏真伽挖掘宋会稽皇陵,以遗骨修建镇南塔,并将所得金银、宝器用于修建天衣寺。谢翱协助会稽山阴人唐珏、温州平阳人林景熙伪装成采药者,冒险用他人骸骨暗中换取宋高宗、孝宗遗骨,又以重金请渔人网获被元兵抛到湖中的宋理宗颅骨,将之转至绍兴兰亭山安葬。葬毕,移来宋故宫的冬青树种于墓上,作为标志。谢翱作《冬青树引》云:“愿君此心无所移,此树终有开花时!”表达抗元复国的信心。至元二十七年(1290),谢翱登严子陵钓台,设文天祥牌位于荒亭隅,以竹如意击石,歌招魂之词曰:“魂朝往兮何极,暮来归兮关水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亡国之痛溢于言表,歌罢竹石俱碎。同时,谢翱还写下著名的《登西台恸哭记》散文,同时期所作《哭所知》、《西台哭所思》、《哭广信谢公》等诗,都是哀悼故国和亡友的泣血吞声之作。

(5)、这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他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6)、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7)、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8)、尽管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9)、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10)、    此时的陆游,眼见祖国遭受侵略,南朝小朝廷却屈膝事敌,不思恢复,颇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之感,心急似火,却又无能为力。这首七言绝句,浸透了他一生的血泪,但是他并不自哀,仍奢望有朝一日,还能策马提枪,上阵杀敌。

(11)、《关山月》:“和戍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2)、    陆游八十二岁的时候,听说南宋宰相韩侂胄起兵抗金的消息,还是禁不住跃跃欲试。

(13)、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父亲陆宰,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到主和派的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出身名门,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

(14)、   谢翱诗、文、词俱工,而诗的成就尤为突出。其诗重苦思锤炼,既屈蟠沉郁又激越雄迈,善于曲折达意,时造新境。许多诗作真实地再现当时沦陷区的荒凉景象:“归来多雨臼生鱼,穴虫祝子满户枢”;描述沦为遗民的凄苦:“夜长天籁绝,宛转愁奈何”;抒发对文天祥死难的深沉哀思:“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直陈雪耻复国的心志:“鞭尸仇未报,函首捷终驰”。其诗作深刻反映重大的政治时事,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在艺术手法和章法格局上,博取李贺、贾岛、孟郊、张籍诸家之长,又能进行创新,使之独具一格。如打破绝句独立自守的藩篱,采用绝句组诗来曲折叙事和倾诉积愤哀思的手法,深得时人称颂。谢翱的诗影响深远,明代杨慎评价道:“其学李贺歌诗,入其室不蹈其语,比之杨铁崖(维桢)盖十倍矣。其仿孟郊体,……郊岛亦不能过也。”清代纪昀指出:“南宋末,文体卑弱,独翱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近代台湾诗人丘逢甲曾写道:“月泉诗卷凭谁定?还待当时晞发人。遥忆参军谢皋羽,西台朱鸟独伤神”,勉励台湾进步诗人继承谢翱的爱国诗风。

(15)、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6)、唐末诗人、以七言律诗见长、有"李义山诗集"。

(17)、陆放翁的忠爱出于天性,他不但感情热烈,并且易受感动。他自己的诗集,几乎把三十岁以前的诗删去了十分之只留了一两百首,他自己说这只不过是旧作的十分之一。以后从二十多岁到八十多岁,他总共写了近万首诗,自称是“六十年间万首诗”。有人说,陆游的诗有三种变化:少年时的诗重辞藻技巧,壮年时豪放,晚年时表现了闲静的情趣。

(18)、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19)、(8) 李商隐:唐末诗人,字义山,以七言律诗见长,有《李义山诗集》。

(20)、岳飞带领岳家军,全线北伐,金军被节节逼退。眼看收复中原在望,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了十二道退军诏。

4、爱国诗人都有哪些人

(1)、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du善。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省吉安人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

(2)、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在陆游身上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

(3)、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4)、(3) 陶渊明:东晋在诗人,名潜,字元亮。所作诗文多描写农村景色,以《归田园居》、《桃花源诗》为代表作。

(5)、    宋德佑二年(1276)正月,元兵攻陷临安。五月,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七月,右丞相文天祥改任枢密使、同都督诸路兵马,传檄各州、郡,举兵勤王。谢翱献出全部家产,并招募乡兵数百人,到南剑州(今南平)投奔文天祥,被委为谘议参军。翌年,元兵由浙入闽,谢翱跟随文天祥抗击元军,转战于闽西龙岩、广东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江西会昌等地。文天祥兵败撤退,在赣州章水上与谢翱握别时,曾赠与一方端砚。不久,元军占领江西,谢翱离开赣州,潜回祖籍浦城务农。

(6)、(2) 曹植: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现存诗约80首,其中“七步诗”广有影响。

(7)、这对于诗人自己是看不到了,只有希望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愿。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是怎样一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8)、谈到“爱国”,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位爱国英雄吧,今天我带大家认识一位古代的爱国英雄---屈原,屈原是一位为了国家而牺牲的伟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伟人吧!

(9)、在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大众传诵。

(10)、文天祥不仅诗南宋末年的文学家,也是民族英雄,他的诗作《过零丁洋》是一首非常有名的爱国诗,诗人在全诗中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还有视死如归的一种大无畏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千古名句。

(11)、面对怀王的疏远,他忍辱负重,恢复联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挽救楚国。面对流放,他发出了“我吃苦受屈都不要紧,只恨他们把国家都断送了!”的感慨。

(12)、陆游(公元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宋高宗时举进士,因名次在秦桧孙子秦埙之前,而乡试第庭试落榜。孝宗继位后,被赐进士出身,始而为官。

(13)、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还特别注意读兵书,他的诗中屡次提到“夜读兵书”;同时他还学剑,《醉歌》中写道:“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他很是自负:“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14)、他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庆节到了,你是否还记得那些从古至今为了国家而献身的英雄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爱国诗人留下了精美的诗篇,他们也永远的活在我们心里。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让我们陪同家人一起回忆那些爱国诗人的故事吧!

(16)、回复“测试2”,可获取现当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17)、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18)、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和真挚。示儿,相当于遗嘱,短短几十个字,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无比光明磊落,撼动人心!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

(19)、我在京城里结交的都是些豪杰义士,彼此意气相投,相约为国战斗,同生共死。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我感到羞耻;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消灭胡虏,报效天子。

(20)、《绍兴乡土成语》在杨乃浚老师、陆纪生老师、王云根老师等十几位方言学者的指导下,已完成初稿,这是一部集三万余条的乡土成语,六十余万字的方言解读,将为绍兴方言的传承,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此书由马超先生主编,正在校对中。期待您的合作。

5、爱国诗人屈原为什么要投河自尽

(1)、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

(2)、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柳亚子曾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3)、辛弃疾文能写诗赋文,武能上阵杀敌,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冬夜读书示子聿》《书愤》《示儿》《诉衷情》《枕上作》《梅花绝句》

(6)、屈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在听到了楚国灭亡的那一刻,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那些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的老百姓的爱国赤忱,他带着楚国的干净石块,在楚国没被秦兵践踏过的地方,跳入了清清的河水中,把他那爱国的身影烙在了我们心中。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南乡子·归梦寄吴樯》《临江仙·离果州作》

(9)、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犹在眼前。1172年,陆游来到南郑,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麾下。他亲自到前线参加对金兵的战斗。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看见,而梦醒不知身何处,旧时貂裘戎装已尘封色暗。那豪雄飞纵、激动人心的军旅生活历历在目,时时入到陆游的梦中来。

(10)、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南宋初年,虽然局势危急,但士气尚盛,诗坛风气也颇为振作;随着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渐趋消极,诗坛风气也变得萎靡不振,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和琐细卑弱的风格日益明显。陆游对这种情形痛心疾首,他高举起前代屈、贾、李、杜和本朝欧、苏及南渡诸人(吕本中、曾几等)的旗帜与之对抗,以高扬爱国主题的黄钟大吕振作诗风,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江湖诗派中的戴复古和刘克庄都师承陆游。到了宋末,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更使陆游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

(11)、这是说:用黄金镀饰、白玉镶嵌的宝刀,到夜间,它耀眼的光芒穿透窗户、直冲云霄。大丈夫已到了五十岁,可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只能独自提刀徘徊,环顾着四面八方,祈求能一展抱负,小试牛刀。

(12)、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陆游始终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凄风苦雨,英雄本色不改,然现实艰难,酿成了这样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深沉的压抑感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愤感情,荡气回肠。

(13)、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后任职江西,次年江西水灾,陆游号令各郡开仓放粮,上奏朝廷请求赈灾。给事中赵汝愚弹劾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陆游忿然辞官。陆游闲居山阴五年之后,朝廷重新起用他为严州知州。陆游在严州任上,深得百姓爱戴。

(14)、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原本考中进士,却被秦桧排斥,免除了名次。

(15)、陆游在散文上颇有造诣,兼善众体,构思奇巧,文笔精纯。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地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陆游还有一些别具风格的散文,书写乡居生活之状,淡雅隽永。

(1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7)、《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烟艇记》《书巢记》《论学二王书》

(18)、陆游的万首诗词中爱国诗篇占了很大份额,其中读来震憾人心的精典语句随手可拾。但限于篇幅,现撷选部分或全诗或节录与读者共享。

(19)、《书愤》:“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上天恢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竦报国,尚凭精意视炉熏。”

(20)、会稽世德堂陆氏传人放翁公第二十七世孙,修智斋主陆纪生,字肇修,号云石山人,1944年生。中共d员、中专文化、中级职称、退休医生,系中华医学会会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省、市、区三级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绍兴市陆游研究会,乡土文化研究会、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会会员。市、区两级书法家协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方言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本人爱好传统文化,喜欢学写诗词楹联,近年来诗词楹联作品散于见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并偶有获奖。楹联作品在市区及周边风景名胜、园林寺庙、牌坊等处勒石留存。曾与人合著《临床工作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退休后独著《杏林小集》。著有陆游研究论文多篇,并有五篇论文刊发在国际、国内陆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本人被录入《越中名人谱》。         

(1)、辛弃疾,爱国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作品中大量出现渴望祖国统一诗篇。辛弃疾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

(2)、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3)、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北宋越州山阴人。他生逢北宋灭亡之时,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4)、这首诗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繁花似锦的无限春光,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又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天无绝人之路,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每时每刻都可能风云变换,千万不要灰心。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能绝处逢生,迎来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世界。非常富于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陆游一生创作颇丰,据汲古阁所刻《陆放翁全集》,计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剑南诗稿》85卷(其中有古近体诗9138首);《放翁遗稿》3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家世旧闻》8则;《斋居纪事》36则。另有《续笔记》2卷、《高宗圣政草》1卷、《陆氏续集验方》2卷、《感知录》1卷、《清尊录》1卷、《绪训》1卷、《放翁家训》等。

(7)、据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8)、此诗作于庆元三年(1197)春,陆游时年七十二岁,在山阴三山故里,同题有七律两首,其一:“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阨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坦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又诗曰:“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从这两首诗来看,作者虽已年逾古稀,但抗金意志之坚,壮心不老。第一首的最后两句表达得明明白白,“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虽然从镜里看已两鬓斑白,权权老矣,但爱国之心“尚如丹”,随时准备穿上戎衣,身佩宝剑,远赴战场,壮图万里,征战皋兰。可是一片赤诚报国之心却付之东流。后一首末尾两句“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这是对南宋王朝和戎政策之抨击,也表达了当时广大爱国军民共有之悲愤。

(9)、“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人生自古谁无老?然逆胡未灭,功业未成,岁月已无多,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他的身僵卧孤村,他的心神却驰于疆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