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爱国情怀的诗精选130句

admin 句子 2023-12-29 09:08:19

爱国情怀诗5首

1、爱国情怀诗5首诗句

(1)、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国(国都,指长安)破(陷落)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3)、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4)、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5)、   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6)、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7)、这首诗简单,就是舍不得与朋友分别的离愁之忧。王之涣的能力在于,即使是离愁别绪这样的并非特别有个人色彩的情绪,他也可以用一幅鲜丽的山水画,把他的情绪既鲜明又准确地描摹出来,把一种普遍性很强的情绪印上鲜明的个性标记,成为“王之涣”情绪。末一句“桃溪浅处不胜舟”这一句很有意思,有没有启发四百多年后的李清照写出“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心人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

(8)、?《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9)、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梦中将士们欢欣鼓舞,饱餐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的场面的句子是“     ,    ”。

(10)、    虽然课堂上的教学已经结束,但是孩子们对学习爱国诗的热情却高涨。看,这是五(2)五五五(5)的孩子们画的手抄报。

(11)、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2)、《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3)、唐·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宋·陆 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4)、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15)、?《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6)、   这首《题临安邸》是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已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17)、——《春望》《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过零丁洋》《己亥杂诗》

(1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9)、   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20)、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2、爱国诗爱国情怀的诗

(1)、白头搔(用手指轻轻的抓)更短,浑(简直)欲不胜(受不住,不能)簪。

(2)、?赏析:诗人将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抗元战争)寥落四周星(四周年)。

(4)、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5)、《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7)、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9)、其他各班还推荐同学进行爱国诗歌朗诵,以下这些孩子朗诵时激情澎湃,感情真挚。

(1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1)、《春望》中以乐景衬哀情,表现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引发诗人忧国和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      ”。

(12)、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13)、这诗已经好到无以复加了!真正的好诗,其实都是不可评,也不可说的。它的功能就是在你看了之后,眼前如果没有杯酒让你一饮而尽,便是猛地一拍大腿,大赞一个“好”字!

(14)、白话文释义: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15)、白话文释义: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16)、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7)、老夫聊(姑且,暂且)发少年狂(豪情),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皮制的衣服),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8)、?《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9)、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20)、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爱国情怀的经典诗

(1)、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2)、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今天和大家分享5首关于爱国的诗词,这是中华儿女都应该去了解的。看看哪一首震撼到了你?

(4)、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离别愁绪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5)、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6)、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7)、    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赏析:陆游至死不忘恢复中原,他以激昂热切的笔调,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诗人爱国报国之情。赤子之心,永生不灭。

(9)、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10)、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1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赏析:大丈夫当有如此志,有我在,决不让敌寇侵入我的山河。

(12)、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体现了戴叔伦的爱国之切和义无反顾。

(13)、译文:身虽死啊精神不死显威灵,就是做鬼啊也是鬼中雄。

(14)、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15)、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1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7)、“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出落花飘零却昂扬向上的精神。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      ,     ”,在意境上更进一层,体现了崇高的献身精神。

(18)、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9)、高考必背古诗文测试(29)|《诗经•卫风•氓》重点知识检测(第719期)

(20)、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4、爱国情怀的诗十首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3)、透过这一幅幅手抄报,我们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用心,更看到了孩子们对于爱国诗的那份独特的情感。为了了解此诗,孩子们不仅查找了作者简介,还查找了写作背景。相信完成手抄报之后孩子们对诗作的理解更加深刻。

(4)、译文: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我定上杀场,为国效力。

(6)、“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7)、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8)、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12)、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花溅泪(流泪),恨别鸟惊心。

(13)、    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14)、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5)、    连劝和的人你都敢打、敢杀,大家还能相信你什么?

(16)、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7)、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18)、浩荡(    )离愁白日斜,吟鞭(       )东指(    )即天涯(      )。

(19)、《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5、爱国情怀古诗大全100首4句

(1)、《宴词》是王之涣在送别朋友的酒宴上即席写下的一首诗——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随从武士个个猎装出发,千骑奔驰的壮观出猎场面的句子是“      ,       ”。

(3)、译文: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马作(像……一样)的卢飞快,弓如霹雳(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弦惊。了却(了结,完成)君王天下事(统一国家的大业,此特指恢复中原事),赢得生前身后(死后)名。可怜(可惜)白发生!

(6)、   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词、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

(7)、?《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8)、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9)、   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10)、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11)、《春望》中“      ,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12)、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3)、感时(   )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14)、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6)、杜甫在《春望》中表现他因忧愁而日渐衰老的句子是“      ,     ”。

(17)、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8)、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19)、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0)、盛唐时期,国力强盛,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诗人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

(3)、白话文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4)、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5)、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

(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7)、   诗人将这首诗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诗的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9)、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10)、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1)、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1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  这首古诗,截取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有对话,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小小说来看。环境背景,是第一句的交代,州桥,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因为其南北是御路,作者经过此地,不直写自己内心的亡国之痛,而是从对面写来,写中原父老的感情。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中原父老苦不欲生。这里,“父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他们盼了几十年,忽然见到宋朝使者,有多少委曲要诉说呀!可他们强行忍住,因为屈辱的遭遇虽然难堪,盼望官军的情绪最是激烈。接下来,两句忍泪失声的询问,是这个场面的高潮,突然收结。从内容上看,这样更深刻地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北伐的心情;从艺术上说,在感情的顶点收结是诗歌创作的妙法,往往起到语尽不尽的效果。此诗正是如此,诗在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而是余音袅袅。诗人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父老”的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发表议论;但他的感情已经与诗笔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了。如果一定要作想象的话,那范成大可能只是无言以对,因为南宋统治者的既定政策根本不想收复失地,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此诗对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也有一定的批判。

(14)、马(   )的卢飞快,弓如(   )(   )弦惊。

(15)、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描写自己离京回乡时愁绪满怀,却又豪放洒脱的句子是“      ,     ”。

(16)、这首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老泪中融汇了对国家炽热的感情。

(17)、老夫聊(  )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  )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8)、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   、   的理想,抒发了  、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   的将军形象。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19)、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20)、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  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  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

(2)、   诗人用含有自己民族要素的眼睛观察,又以人民能理解的民族语言手段和表达方法,写出了人民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的精神实质和典型色调,她感到和说出的也正是同胞所感到和所要说的。

(3)、  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4)、白头搔(  )更短,浑(  )欲不胜(  )簪。

(5)、    最开始,在国民d和共产d之间,他们并没有偏向谁,他们是希望走一条“中间道路”。他们希望民盟作为中间力量,“于国共两d之间,调和监督,以期全国终能达到民主的团结”。应该说,他们的愿望是善良的。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做到谁不好就批评谁、甚至去谴责谁。他们这样做,是不受任何人、任何d派的指使的,完全是出自公心,他们是真诚地希望当时的国民d政府能够改正错误,走上利国利民的正道的。所以,当他们谴责国民d的时候,并不是像国民d认为的那样是“通共”,而是真正的急国家之急,忧国家之忧。

(6)、(  )恐滩头说(  )恐,(  )(  )洋里叹(  )(  )。

(7)、一旦诗响亮,接着便是到官场找地位。王之涣没参加科考,就没有功名出身,但也许是诗名太过响亮再加上一点小运气,在他三十八岁那年,竟然让他捞了个冀州衡水主簿的小官,但干了不到一年,由于他官小脾气大,同僚容不下他,便小小地给他设了个套,于是,诬陷诽谤的勾当就像一件囚衣,死死套在王之涣身上,让他脱身不得,身骨架都傲成钢的王之涣哪受得了这个!一气直下,把官帽往房梁一挂,屁股一拍就出了大门,找了个地方躲起来过他的闲适日子去了。

(8)、《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10)、  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诗歌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