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关于童年的名言有哪些精选87句

admin 句子 2024-01-03 09:10:00

弗洛伊德关于童年的名言

1、弗洛伊德 童年创伤

(1)、人的内心,既求生,也求死。我们既追逐光明,也追逐黑暗。我们既渴望爱,有时候却又近乎自毁地浪掷手中的爱。人的心中好像一直有一片荒芜的夜地,留给那个幽暗又寂寞的自我。

(2)、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荣格

(3)、应付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勇气,能说明一个人如何定义生活的意义。

(4)、释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5)、女人应该使男人变的温和,但不使他变得软弱。

(6)、不要去了解女人,因为女人都是疯子。——《弗洛伊德之性学经典》

(7)、文明意味着压抑,我们即需要遵从,也需要满足本能,而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

(8)、梦所选择的材料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着完全不同于人在清醒状态时选择记忆的规律。

(9)、那些不曾被表达的情绪并没有死去,它们被活着埋进土里,注定在某一天要以更丑陋的面目爬出来。

(10)、由于荣格的性格类型的划分是根据他的里比多学说,而里比多是本能的力量,所以这一理论忽视了人格的社会性,并且带有神秘色彩。另外,荣格提出的8种机能类型,并不是从实际中归纳出来的,而是用数学的综合方法凭主观演绎出来的,各种类型之间界限不清,几种类型的特征也说不清楚。不过,他对内倾型和外倾型论述部分内容是符合实际的,这种理论已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管理、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因为这种简单划分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现在已有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内外倾是人格的主要特质(维度),心理学家编制了测量内外倾的量表,在EPQ和MMPI等量表中也都包含有内外倾分量表。近年来,心理学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内倾性与外倾性具有复杂的结构,它们由许多特质构成。

(11)、4)内倾情感型(the introverted feeling type)

(12)、在心理学的类型论中,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最为著名。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就已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后来,他又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格类型。他在该书中论述了性格的一般态度类型和机能类型。

(13)、梦是愿望的满足。——《弗洛伊德之性学经典》

(14)、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带来真正的成功。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15)、1897 年,在父亲去世后的一年,弗洛伊德开始了他的自我分析。进行自我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分析自己的梦。在进行了两年的自我分析后,他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性紧张累积而引起的。他把分析的结论写成了《梦的解析》一书并于1899年出版(出版日期写的是1900年)。该书后来被许多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然而这本书也遭到大量批评。在其一生余下的时间里,弗洛伊德一直坚持自我分析,每天工作的最后半小时被用于自我分析。

(16)、5)外倾感觉型(the extroverted sensation type)

(17)、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18)、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弗洛伊德之性学经典》

(19)、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弗洛伊德之性学经典》

(20)、我们都更尽力地去避免痛苦,却不去努力地获得快乐。

2、弗洛伊德关于童年的名言有哪些

(1)、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2)、妒忌是一种感情状态,如悲伤一样,可以归结为是正常的。

(3)、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被尊重的需要,被爱的需要。

(4)、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我喜欢的事情同时获得报酬。

(5)、我想不出比获得父亲的保护更强烈的儿童需要。

(6)、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一个富裕的谷物商人的家庭,但却度过了一个不幸的儿童时代,从小因患脊柱症而身体孱弱、行动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觉窒息。

(7)、在人的潜意识里,人的性欲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况,社会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规则使人的本能欲望时刻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

(8)、“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最低层次是对生理上的需求;第包含对安全稳定和质量的需求;第归属感;第对获得尊重的需求;第人类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9)、2)内倾思维型(the introverted thinking type)

(10)、夜梦是愿望的满足;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

(11)、弗洛伊德认为:梦,代表了人们潜意识里愿望的实现,梦不是毫无根由就产生的,同样也不是人们意识里混沌、荒诞的产物,它是人类思想里的一种有意识的精神现象,换句话说,也就是愿望的实现。它是在人们高度错综复杂的思想活动中产生的,是人们思想活动还处在清醒状态下的一种延续。

(12)、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13)、不要去了解女人,因为女人都是疯子。——弗洛伊德

(14)、下面咱看看《梦的解析》和《心理类型》这两部著作。

(15)、生殖期(青春期):青春期开始,异性恋。性快感由口腔、肛门逐渐转移到性器官上。

(16)、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内倾的,又是偏于思维功能的。他们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还思考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他们对思想观念本身感兴趣,收集外部世界的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属于这种类型。荣格指出,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一个标准内倾思维型的人。内倾思维型的人,具有情感压抑,冷漠,沉溺于玄想,固执,刚愎和骄傲等人格特点。

(17)、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18)、弗洛伊德有两句名言:“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的口误都是潜意识的真识的流露。”

(19)、梦的内容是由于意愿的形成,其目的在于满足意愿。——《弗洛伊德之性学经典》

(20)、电视剧中的林绪之她因为从小被遗弃,所以导致她的一生都活在了自己的阴影中,她害怕与家人、朋友亲近,甚至对她的养母都无法敞开心扉的去沟通。

3、弗洛伊德童年阴影

(1)、人类的自负心理遭受过科学的三次重大打击。一次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让我们知道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是达尔文创立“进化论”,证明我们人类仅是动物界的物种之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第三就是精神分析,它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自己,有时也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2)、弗洛伊德:没有一个没有理智的人,能够接受理智。

(3)、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弗洛伊德之性学经典》

(4)、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的口误都是潜意识的真识的流露;当你瞧不起一个人的时候这种轻视一定能够感觉得到那他/她就会做出某些事情来自卫。——弗洛伊德

(5)、对一个男孩来说,他的潜意识中有种对母亲的排他性占有欲,任何人,包括他的父亲,一旦对他构成威胁,他都会产生仇恨,甚至想杀掉他们。

(6)、一般态度类型(general-attitude types)

(7)、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幽默态度。它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天赋,许多人甚至没有能力享受人们向他们呈现的快乐。

(8)、“遗弃”这个词简直是每个孩子的地狱,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会让孩子的感受不同,在家庭当中感受到爱的孩子,永远是自信,开朗的。

(9)、肛门期(两岁至三岁左右):前期——排泄—解除内部压力—快感体验;后期——保持—痛与性刺激—引起关注

(10)、理智的声音是柔和的,但它在让人听见之前决不会停歇。

(11)、人类天生具有“弑父情结”,从一出生,他就注定要和父亲展开斗争,以摆脱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争取独立自由的权利,进而掌握家庭的主导权和社会的主动权。

(12)、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检查功能,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

(13)、林绪之发现林小鸥与她自己有着相识的经历,她好像看到了以前的自己,把没有感受到的爱都给了林小鸥。她希望林小鸥是那个用童年治愈一生的人。

(14)、《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1905)《性学三论》(1905)

(15)、每个人都有一个本能的侵犯能量储存器,在储存器里,侵犯能量的总量是固定的,它总是要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个人内部的侵犯性驱力减弱。

(16)、8)内倾直觉型(the introverted intuitive type)

(17)、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18)、从我(指弗洛伊德本人)对自己的梦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在梦的隐意里的确包含着儿时的某些经历,而且这些经历可以把整个梦都反应出来。

(19)、人类天生具有“弑父情结”,从一出生,他就注定要和父亲展开斗争,以摆脱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争取独立自由的权利,进而掌握家庭的主导权和社会的主动权。

(20)、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

4、弗洛伊德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他的一生

(1)、一种科学要对人类的知识有所贡献,也不必勉强人家信服。相信不相信,要看成绩,它可以耐心等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2)、即使是内容痛苦的梦,也可以用欲望的满足来解释。这一类梦的解释,肯定会牵扯到很多我们不愿意讲出或者不愿意想到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一些隐私,不愿意告诉别人,甚至自己都不愿意承认。但是如果出现在梦里,就绝不仅仅是偶然事件的巧合。梦中唤起的痛苦感情,正是为了阻止我们提及或者讨论那些痛苦的事情。出处:梦的解析-梦的表现形式:伪装

(3)、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4)、无知就是无知,谁也没有权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东西

(5)、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倾的,又是偏于情感功能的,他们的情感符合于客观的情境和一般价值。荣格指出,外倾情感型的人在"爱情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他们不太考虑对方的性格特点,而考虑对方的身份、年龄和家庭等方面。外倾情感型的人,思维压抑,情感外露,爱好交际、寻求与外界和谐。

(6)、没有一个没有理智的人,能够接受理智。——《弗洛伊德之性学经典》

(7)、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并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8)、对于成功的坚信不疑时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弗洛伊德

(9)、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紧闭,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10)、1)外倾思维型(the extroverted thinking type)

(11)、妒忌是一种感情状态,如悲伤一样,可以归结为是正常的。

(12)、《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对童年时代的一次回忆》(1910)

(13)、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求取欢乐,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

(14)、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

(15)、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16)、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18007-19028),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7)、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能带来最大的幸福,也能带来最深的失望;能把知识从教师传给学生;言辞能使演说者左右他的听众,并强行代替他们作出决定。言辞能激起最大强烈的情感,促进人的一切行动。不要嘲笑言辞在心理治疗当中的的用途。

(18)、宁肯听任自己失望,也绝不乱存奢望。出处:梦的解析

(19)、童年时期的冲动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梦中。甚至可以说,我们梦中表现出来的欲望和欲望满足都来自于童年出处:梦的解析第五章童年经验

(20)、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童年

(1)、笑话给予我们快感,是通过把一个充满能量和紧张度的有意识过程转化为一个轻松的无意识过程。

(2)、睡眠的时候,心灵面对外界的刺激,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采用梦去否认它的存在,或者“编织栩栩如生的谎言",尽可能地延续睡眠。因此,我们可以把”睡眠的欲望“也看成是梦的动机之每一个梦都是这种欲望的满足出处:梦的解析第五章躯体刺激经验

(3)、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经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著作有《人性的研究》,《自卑与生活》,《自卑与超越》等。

(4)、年轻的日子还很长,可是今天又无所事事,忽然有一天你发现十年过去了,没人告诉你该什么时候起跑,噢,你错过了发令枪。计划最后总是要变成零,或是变成那草草的半页纸。活在安静的绝望中,这是英国人的方式。时光流逝了,歌也结束了,但总觉得自己还有话要说。

(5)、某种内容使第二种力量感到痛苦,同时又满足了第一种力量的欲望,这种内容就会反映为痛苦的梦。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痛苦的梦里也体现了欲望的满足“出处:梦的解析-梦的表现形式:伪装

(6)、6)内倾感觉型(the introverted sensation type)

(7)、所有的战争都是内战,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弗朗索瓦·费奈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