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第一哲学原理精选80句

admin 句子 2024-02-19 12:13:52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名言

1、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

(1)、假设梦除了休息、帮助我们调适情绪、抒发内在的心情和担忧的功能外,还是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它和我们人工智能中常见的学习模式有何区别呢?

(2)、(11)有了正确的判断,就可以有正确的行动,判断得尽可能正确,行动也就尽可能正确。

(3)、第欧根尼:像狗一样生活,摆脱物质束缚。      

(4)、不急。如果没懂的话,反正你在想在trytounderstand的时候,你就已经思考人生了。

(5)、正如笛卡尔指出的,三段论法则“只是在交流已经知道的事情时才有用,并不能帮助我们发现未知的事情”。也正由于经院哲学的权威性,笛卡尔的方法论后来缓慢地通过非正式的渠道流传西欧。在英国,它启迪了还在剑桥大学念书的牛顿。牛顿后来在自己家的农场里,从一只落地的苹果获得启示,悟出并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正是从内心里接受笛卡尔新思想的结果。至于数学上的成就,笛卡尔的主要贡献是在几何学方面。

(6)、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现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这种数学大神居然是彻彻底底的上帝存在论者。他和诸位神父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你来我往大战了三百回合。我们来看看哲学家和神父们(此神父都是大神学家而不是神神叨叨的那些庸人)是如何撕逼的吧,这种思想的碰撞、逻辑的反驳不知道比现代社会的名人骂战高到哪里去~      

(7)、帕斯卡尔的两次皈依则相隔了八年时光,第一次使他说服全家加入了宿命论的冉森主义,第二次使他背弃早先的意愿进了波尔罗尼亚修道院。这两次皈依起因于偶然事件,其结果虽然没有让他完全放弃科学研究,但至少那已不再是他渴求的东西;另一方面,法国文学却因此添加了两部杰作。据说帕斯卡尔自小擅长辞令,说话幽默风趣,这可能是他的著作留传后世的一个原因。对笛卡尔而言也是如此,他成为近代哲学的开山鼻祖,不能不说是与那几个梦有关。

(8)、现在,笛卡尔看似已经怀疑了一切,于是他看向了正在怀疑着的自己。这里的“自己”是去除了一切物质基础的自己,毕竟笛卡尔已经怀疑过身体的真实性。随后笛卡尔发现,虽然他怀疑了各种事物,但是就他思考着而言,他不能怀疑他自己。他说,不论我现在是清醒的、抑或是在睡梦中的,我毕竟还在思考着、存在着,几时我可以设想,造物主无比强大,他也不可能在这件事(即我存在)上欺骗我,因为我必须存在着,才有可能被欺骗、才有可能犯下错误。

(9)、(12)遍读好书,有如走访著书的前代高贤,同他们促膝谈心。而且是一种精湛的交谈,古人向我们谈出的只是他们最精粹的思想。

(10)、不过笛卡尔的伟大就在于,comeupwiththisgreatidea“IthinkthereforeIam”

(11)、的确实性与明了性感到高兴。”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自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问世以来,人们一直把代数限定在研究数及其关系的范畴内,把几何限定在研究位置和图形的范畴内。代数和几何犹如两座高山被万丈深渊分割,连接代数和几何的桥梁将“数”和“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就是笛卡尔创立的坐标几何学。坐标几何(后人称为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在平面上建立起坐标系,坐标系是由两条正交的上面已标定好方向和长度单位的直线所组成的。由于确定了坐标系,因此在平面上任何一个点都可以用一对实数来表示它的位置,反之,任何一对实数也可用一个平面上的点来表示。这样一来,图形和位置关系研究就可以通过曲线方程来转化为对数量关系和计算问题的研究。从此,代数问题有了几何直观的解释,几何直观形象有利于去发现其数学的描述

(12)、除此之外,笛卡尔确立了暂时怀疑一切的正确原则,然而他自己却“背叛”了这一原则。既然我怀疑万事万物,那么同理,我也应当怀疑我自己。因为,我自己的存在事实上也是不确定的、值得怀疑的。甚至,我自己的存在比所有别的事物更加难以捉摸。

(13)、笛卡尔的沉思一共有六篇,目的是寻求知识的坚实基础。在第一沉思中,笛卡尔对于自己的知识进行了一个检视,将不牢靠的知识全部搁置,也就是怀疑。例如,我们平时对于自己的感官都是确信无疑的,而笛卡尔指出感官有可能是错觉(日常都会遇到),也有可能是做梦,因而并不完全可靠。这不是说这些东西没用,要丢掉,而是说它们的可靠性并不是100%的,要打个折扣,因而不能作为知识的基础。著名的恶魔思想实验也是在这里。

(14)、无论如何,笛卡尔和帕斯卡尔之间的论争是在理智和学术的范围内进行的。事实上,他们两个人都不爱抛头露面。笛卡尔成年以后,大部分时光居住在荷兰,在这个多处地方低于海平面的国家,他不愿意把自己的住处告诉别人,包括一些亲近的朋友,为此还多次更换寓所。他的座右铭是:“隐居得越深,生活得越好。”而帕斯卡尔既没有进过学校,也没有谋求公职,他去得最多的或许是梅森神父的沙龙,他一度频繁光顾社交场所也是由于医生的建议。

(15)、如同前一节开头所引述的,笛卡尔是把哲学思想从传统的经院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人,黑格尔等后辈尊其为“近代哲学之父”。作为彻底的二元论者,笛卡尔明确地把心灵和肉体区分开来,其中心灵的作用如同其著名的哲学命题所表达的——“我思,故我在”。尽管这一气度不凡的表达受到了罗素等人的质疑,它仍不失为哲学史上最有力的命题之一。

(16)、1655年新年刚过,31岁的帕斯卡尔继妹妹之后,进了巴黎郊外的波尔罗尼亚修道院。此后,他只是在别人请求时才写作,再也不用自己的名字发表(包括数学论文),他的两部散文名作都是在这个修道院隐居期间写成的。而在一个牙痛难忍的夜晚,他还研究了摆线的运动规律,并得出了一系列结果。所谓摆线是指通过在一条平坦的大道上沿直线滚动的车轮圆周上一点的运动轨迹,它有着“几何学中的海伦”的美誉。

(17)、有意思的是,以上三位天才人物不约而同地降生在外省,其中笛卡尔出生在中西部的安德尔-卢瓦尔省,费尔马出生在南部的塔恩-加龙省,帕斯卡尔出生在中部的多姆山省。这三个省份里都没有什么有名的城市,离开巴黎的距离各有三百到一千公里,而他们的出生地分别是村庄、小镇和省会(法国有96个省)。这一点似乎再次证实了我早先的一个论断,即大都市不容易产生天才人物。

(18)、《理想国》中有个洞穴理论非常有意思,对当今的我们也是启发蛮大。      

(19)、《沉思录》,让笛卡尔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20)、另外,梦境中的学习效率可能比我们以为的要高,其原因是睡眠状态中的时间是主观而非客观的。比如唐代《枕中记》,卢生的“黄粱一梦”竟然在一顿饭的睡眠时间里,享尽了一生的荣华富贵。虽然是小说里的夸张手法,但或多或少也表明了,人们主观感觉到的梦境时间要比客观时间长。因此,利用可以做梦的六年时间进行高效学习也不是不可能。

2、笛卡尔的第一哲学原理

(1)、(委员观点)爱犯错的智能体---语言篇:可塑与多义

(2)、智能体在睡眠时的活动,没有日常生活时激烈,但也不象昏迷或其他有意识障碍方面的疾病那么缺乏活力。根据眼动的频率,睡眠可以区分成非快速眼动相睡眠(Non-RapidEyeMovement,简称NREM)和快速眼动相睡眠(RapidEyeMovement,简称REM)两个明显不同的模式。据说NERM睡眠能改进记忆能力,而REM可以增强创新性的问题求解能力。正常情况下,成年人会先进入NREM,才转到REM,平均时间约90分钟。再重复这一睡眠周期,一次良好的睡眠约有4-6个周期。对于NREM,美国睡眠医药协会还将其细分成3个小的阶段,因此一个睡眠周期包括五个阶段,N1->N2->N3->N2->REM 其中N3被称为delta睡眠或慢波(slow-wave)睡眠,而在自然醒阶段REM的比例会增加。前四个阶段的次序有时会出现变化,如图但如果先出现REM,再有NREM,那可能就是身体过于疲劳了。

(3)、在这两个法国人的生命中,必须要提及的两件事是,笛卡尔的幻觉和帕斯卡尔的皈依。192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随军驻扎在德国乌尔姆(爱因斯坦的出生地)的笛卡尔产生了一系列的幻觉或梦想,归纳起来,可以理解为揭示人生使命的一种启示,即他的著作应该根据几何学原理将所有的知识统一起来。在这之后,笛卡尔才决心变卖掉他父亲留下的家产,以便集中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4)、睡眠中学习,说不定在未来星际旅行中也能起重要作用。毕竟就我所知,现在还没有哪部科幻片和科幻小说讨论过如何充分利用睡眠和做梦机制来帮助学习的。

(5)、1649年,笛卡尔应瑞典女王之邀赴斯德哥尔摩旅居。然而,由于瑞典早朝在清晨便开始了,笛卡尔睡懒觉的习惯便被迫停止;此外由于北欧的寒冷,笛卡尔不幸着凉病倒,最终于1650年2月病逝。

(6)、在《思想录》里,有一段论及父亲之死的文字,“如果没有耶稣基督,死亡是可怕的,是令人憎恶的,是自然界丑陋的一面。然而,在有了耶稣基督之后,一切全然改变了,死亡是那样的仁慈、神圣,是信仰者的欢愉。”尽管如此,帕斯卡尔仍把怀疑主义看成是信仰的序曲。当然,他的怀疑主义更多是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他认为,真正的宗教必须比其竞争对手更好地诠释人类的处境。

(7)、随后,斯坦福大学清晰研究院(LucidityInstitute)的StephenLaBerge,和LynneLevitan等学者也就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提出的“现实测试”(RealityTesting)和“清晰梦境的记忆诱导” (MnemonicInductionofLucidDreams,简称MILD)目前是清晰梦境研究领域最成功的技术之一。不像反射技术,MILD只需在晚上进行提醒。它要求实验者睡觉前需暗示自己记住梦,然后集中注意力识别什么时候在做梦以及记住它确实是梦。然后再沉思重新进入最近的一个梦,并思考它确实是梦的一些线索。同时,还可以想象在梦里将会做什么。最后,不断重复“识别什么时候在做梦”和“重新进入一个梦”的步骤,直到睡着为止。

(8)、人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就在消耗这个世界的物质财富,但我们不可能光消耗这个世界的物质财富,谁来给你创造那些要消耗的财富?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创造出多于你自己消耗的财富,这个社会才会有积累,才会有可以共享的知识与财富。阅读就是传递知识的过程,分享知识的过程,分享技能的过程。我们现在是坐享人类这么多年的积累传承的文明成果,一年不阅读,感觉没事儿而已。但如果都不阅读,人类将无法生存。

(9)、相比之下,帕斯卡尔并不具备这种雄心,这或许是从小处在父亲的呵护下的缘故,他与两个姐妹的关系也十分亲密,她们分别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加上健康状况不如笛卡尔,年纪轻轻医生便建议他不要过多地从事脑力劳动,消遣和娱乐成了两贴良药,于是乎跳舞、打球、狩猎、赌博就成了治疗手段,他这才有机会认识赌友并研究几率。可以说,帕斯卡尔的天才使得他攻无不克,同时也妨碍他思考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问题。

(10)、笛卡尔是一个下层贵族家庭的幺儿子。一岁时母亲离世,从他一直体弱多病。勒内.笛卡尔的名字“勒内”一词,在法语中就是“重生”的意思。笛卡尔的父亲很早就发现到他的才华,并经常以“我的小哲学家”称呼他。1604年,笛卡尔年满8岁,父亲将他送到兰法莱雪城一所由耶稣会神父创办的皇家公学念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笛卡尔被父亲送进学校后,由于体质比同龄的孩子弱得多,校长特许他如果觉得身体不适,可以躺在房间里休息,不必去教室上课。

(11)、“书,不去阅读,就是一张张纸。只有读了,才会被赋予生命,也才能给阅读者以生命。”李同新说。

(12)、笛卡尔的哲学支点是“我思”,说全了就是“我思故我在”。他认为,只有“思考的我”不必怀疑,其他皆可怀疑。“我”可能不具有肉体;这是错觉也难说。然而,“当我要把一切事物都想成是虚假的时候,这个进行思维的‘我必然非是某种东西不可;我认识到‘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十分牢靠、十分确实,怀疑论者的所有最狂妄的假定都无法把它推翻,于是我断定我能够毫不犹疑地承认它是我所探求的哲学中的第一原理。”这样来说,笛卡尔哲学的“本体”,就是可以脱离肉体的“我思”了。 不过,笛卡尔毕竟是科学家,他热情地拥抱科学。因此,他的哲学在关于物质世界的全部理论上,都遵循严格的决定论,也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活的有机体和死物一样,完全受物理定律支配;人和动物都是机器;尤其是动物,是彻底受物理定律支配、缺乏情感和意识的自动机;人与动物不同,有灵魂,灵魂蕴藏在人脑的“松果体”里面。“松果体”的理论,对后来的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笛卡尔的这一观点,又使其哲学所论及的“本体”,成为了“物质”。

(13)、改变,与一个叫“益善”的公益基金组织有关。

(14)、现在,回到我思故我在本身:根据字面意思,我们似乎能够发现这句话中有一个因果关系:因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或者,如果扩展到三段论:一切思考着的东西都存在,我思考着,所以我存在。然而,笛卡尔并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我存在”是能够被放置在结果位置上的,那么它便失去了确定性,因为对于直接确定的东西来讲是不需要中介的。

(15)、笛卡尔人到中年的时候,五岁的女儿死于热病,他的幸福时光戛然而止。此后,他爱上一个比他年轻二十多岁的贵族小姐,从此陷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甜蜜和精神折磨,直到另一个至高无上的女人出现,那便是瑞典女王克利斯蒂娜。女王派出一艘军舰把笛卡尔邀至斯德哥尔摩,于是在那个格外寒冷的冬天,从小爱睡懒觉的法国人不得不每周三次在凌晨时分来到王宫,为她讲授哲学。几个月以后,笛卡尔因为肺炎复发死在异乡。

(16)、(9)要想知道他们真正的看法,一定要看他们的实际行动,不能光听他们说的话。

(17)、不过,笛卡尔更有可能只是在说:进行哲学思考之人在认识到万物万事的联系之前,不应认为任何事物是理所应当的。亦即,当我们开始进行哲学思考,我们在哲学中一无所知,至少应当如此。

(18)、(委员观点)爱犯错的智能体--- 抽象的颜色

(19)、笛卡尔在数学上的成就为后人在微积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又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石。此外,现在使用的许多数学符号都是笛卡尔最先使用的,这包括了已知数a,b,c以及未知数x,y,z等,还有指数的表示方法。他还发现了凸多面体边、顶点、面之间的关系,后人称为欧拉-笛卡尔公式。还有微积分中常见的笛卡尔叶形线也是他发现的。

(20)、在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在其1981年著作《理性,真理和历史》中提出了缸中之脑(Braininavat)的问题(1):

3、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读后感

(1)、最著名的,也是我们中国人经常把笛卡尔联系起来的就是那一句我思故我在,ITHINKTHEREFOREIAM.

(2)、康德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他生活极有规律、从未踏出出生地半步。他生活的每一项活动,起床、喝咖啡、讲学、读书、进餐、散步,时间从未有过变化,以至于当地群众以康德散步的时间来调整自己钟表。只有一次他迟到了打乱了平日的节奏,是读到了卢梭的《爱弥儿》只为一口气看完它....      

(3)、2013年8月,复旦大学新闻系87级毕业后首次聚会,谈起好多来自山区和农村的同学当初生活的困难时,感慨不已。大家提议,共同出资成立一个公益基金,帮助贫困地区成绩优秀的农村学生。这个由大学同班同学发起注册的“益善公益基金会”,从此开始了在云南大理的公益助学行动。

(4)、读出色的册本,有如和过来最出色的人物促膝扳谈。—— 笛卡尔

(5)、第学习是需要样本或特征输入的。按激活-合成假想理论,梦境中输入的特征随意性较大。而且,从大多数报道的情况来看,梦境中的视觉图案模糊,不如真实视觉系统获得的细腻。Horikawa等曾试图在测试者睡眠刚开始时,通过叫醒并纪录对梦境的文字回忆来重建视觉信息但这仍是一种间接方式,真正的图像还很难直接从人脑中提取出来。另外,梦在多数情况下是灰度的,没有颜色。当然有些艺术天赋好的,偶尔也会梦到彩色,甚至很精细的彩色图像。值得指出的是除了视觉外,其它“感官”系统也会参与梦的构成。

(6)、清晰梦境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59年,JohannWolfganaGoethe大学希望发展一套有效的技术来诱导梦境。到1989年,德国梦研究家PaulTholey提出了反射技术(Reflection),并成功诱导。该技术的不足是,整天都得询问自己是醒着还是睡着了。

(7)、读书需要选择,需要披沙拣金、取精用弘,即在前人确定的经典谱系基础上筛选、增删和确定时代的、民族的、个人的经典。这就需要精读,甚至不断重读经典。当然,有时间泛读杂书也是必要的,但不能主次颠倒。泛读杂书的目的终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经典、守护经典。所谓“阳光下没有新鲜事物”是因为缺乏主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立场,必定是“阳光下充满了新鲜事物”。

(8)、世外中学历史社|WFLAHistoryLongue

(9)、如今,阅读的内容、阅读的载体、阅读的群体不断更新。“阅读之美”正在制造我们时代的新风景,它惠及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扎牢我们的精神家园,照亮生命里的每一个角落。

(10)、笛卡尔的父亲和费尔马一样,是地方议会的一名顾问,他在笛卡尔的母亲去世以后,移居他乡并再婚,把儿子留给他的外祖母带大,此后父子俩很少见面。不过,在经济上这位父亲比较慷慨,这使得笛卡尔受到良好的教育,有机会进入国王创办的贵族学校读书。毕业以后,笛卡尔到离巴黎更远的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律。三年后,由于对职业的选择举棋不定,也为了看世界,他加入了荷兰军队,后来又转到德国。

(11)、传闻,笛卡尔与克里斯蒂娜有一段感情故事。著名的心型函数曲线,是笛卡尔送给克里斯蒂娜的“第十三封情书”。此说并不靠谱,但笛卡尔的确终身未婚。笛卡尔死后不久,1654年,克里斯蒂娜放弃王位,改信了天主教。而笛卡尔是她接触到的唯一的天主教信徒。

(12)、相比笛卡尔对直觉和演绎的依恋,帕斯卡尔的数学更多来自经验和实践。17岁那年,他发表了《论圆锥曲线》,不久此文失传,直到一个多世纪以后才重又发现,文中证明了射影几何学中几个深奥的结果,包括今天被称为帕斯卡尔定理的一个结论:圆锥曲线的内接六边形三组对边的交点共线。尽管这项工作当年曾经遭到笛卡尔的嘲讽,如今它仍然是整个几何学中最丰满的一个结果。

(13)、(委员观点)复旦大学张军平——爱犯错的智能体:视觉倒像

(14)、作为概率论研究的副产品,帕斯卡尔还获得了二项式展开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系数按升幂排列的形状在西方叫帕斯卡尔三角,它是组合数学的基本结论。其实,这个三角图在北宋数学家杨辉的著作里就已出现了,而杨辉称他的结果出自已经失传的贾宪的著作(早杨辉两个多世纪)。因此它在中国的教科书里被命名为“贾宪三角”或“杨辉三角”,至于它是否是贾宪本人亲自发现并论证,就不得而知了。

(15)、1819年,笛卡尔的骨灰被移入法国巴黎的圣日耳曼德佩教堂。

(16)、“老师们也会课余翻看各种课外书,看到有趣的就当做课上的拓展知识讲给同学们听。”罗校长说起这些变化如数家珍。

(17)、尽管我对于自己的生命确信无疑,而且必然会立刻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两个直角,但这毕竟只是我的灵魂的一个看法——我搞不清楚,究竟是由于道听途说还是由于被灌输的观念,认为存在着一个上帝,据说这个上帝无所不能。而我(这个怀疑着的人),以及我所是和所知的一切,都完全是他所创造的东西。

(18)、(委员观点)复旦大学张军平:爱犯错的智能体—视觉篇:颠倒的视界

(19)、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 笛卡尔

(20)、而右边的亚里士多德则指向了大地,代表着他作为西方文明现实主义的鼻祖。他关注的重点是现实世界中各种特定具体的形势与理念,他强调经验,他钻研物理,生物,地理等各种自然科学就是最好的注解。具体到政治学方面,柏拉图指向了他的理想国,而亚里士多德则指向了现实的国家。      

4、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

(1)、举动十分迁腐的人,只需始于循着邪道行进,就能够比分开邪道飞驰的人走在后面良多。—— 笛卡尔

(2)、虽然你有可能像我的同学黄AB一样因为笛卡尔的meditation开始怀疑人生,especially上数学课的时候还在思考这个数学公式是真实的吗还是“evildemon”设置的,走火入魔到这种程度。

(3)、一个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 笛卡尔

(4)、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之际,我们邀请5位主人公讲述各自与阅读相遇的故事,并再次吁请:阅读,不是一种口头主张,也不是装点人生的花边。阅读就是生活本身,是生命本身的厚度与颜色,是永怀梦想的根底与力量。

(5)、笛卡尔认为,人的心灵基本上是健全的,是获得真理的惟一手段。因此,他对待上帝的态度是可疑的,甚至有可能像蒙田一样,仅仅出于习俗的原因才有信仰。而在思维或方法论上,笛卡尔则是一个彻底的怀疑主义者,对他来说,怀疑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是哲学和心理学方法中的一个工具。他认为,我们从童年时代起就有了许多偏见,如果得不到纠正,会持续到成年,进一步他指出,“怀疑是一门艺术,它使我们脱离感觉的影响获得解放。”

(6)、可是,换个角度说,“本体论”这个问题,又是几乎所有哲学体系都难以绕着走的。就此来说,笛卡尔的哲学,的确呈现了一种“二元论”的色彩。 若内.笛卡尔,1596-16法国数学家、科学家、哲学家,有人说他还是神学家。他出版了《哲学原理》、《哲学文集》、《论胚胎的形成》。但是最重要的,是《方法论》和《沉思录》,这两本著作,包括了他主要的哲学思想。

(7)、人家笛卡尔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好吗?真不知道是我大天朝断章取义太厉害还是笛卡尔的哲学太难懂。。。

(8)、    若你对欧洲历史较为感兴趣,那么便不难看出笛卡尔之生平几乎串联了他所处时代(1596-1650)的欧洲史:他于1596年出生于法国南部,彼时,即16-17世纪的欧洲,旧的封建制度早已开始在西欧(特别是英、法两国)逐步式微,而文艺复兴“再一次发现”了人的价值,又敲打着统治中西欧千年之久的天主教思想体系。由此,与教会深度绑定的经院哲学正成为令人生厌之物,天启神学也已无法解释自然科学的成果。笛卡尔对哲学的彻底的“重启”正是建立在这一背景下。

(9)、脱离军队后,笛卡尔便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如前所述,笛卡尔在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都颇有造诣。然而,天主教思想体系终究是与近代科学、近代哲学水火不容的。1633年,宗教审判所对伽利略的严厉处分震惊了笛卡尔。

(10)、他的文笔真的实在太优美了,相信大家都在大学读过英文版的《培根论人生》节选。而我们最熟悉他的不过是“知识就是力量”。      

(11)、仅仅是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注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 笛卡尔

(12)、从某种意义上讲,笛卡尔和帕斯卡尔的生活处于两个极端。一个从小特立独行,另一个自幼得到家庭成员的溺爱;一个周游列国,另一个似乎从未离开过法国。对于帕斯卡尔是否体验过爱情的滋味,持肯定态度的人只能从他的散文作品里寻找线索,而笛卡尔生活中的两个女人和一个夭折的女儿是公开的秘密。不过,大凡天才的思想家都只需要一小会儿炽热的恋情,最好是可望不可及的那种。

(13)、三大批判读起来基本上得玩命,但是如果能静下心来细细啃读,必能收获颇丰。      

(14)、作为整体,人类从隆古走来,朝未知奔去;作为个体,我们一方面向死而生,另一方面学无止境。正因如此,我们的求知欲往往是所有欲望中最强烈的一种。梁实秋说,即或活到一百岁,也无非三万六千五百天;倘使把这三万多天做成日历,每天撕一张,又当如何?

(15)、柏拉图: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作为苏格拉底的徒弟,他认为真正完美的皇帝或统治者应该是哲学王。      

(16)、在欧洲历史上,17世纪被认为是“路易十四的世纪”(伏尔泰语),也可以说是法兰西作为一个大国兴起的世纪。而在科学史上,怀特海则把17世纪称之为“天才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法国贡献出了三位科学天才,即笛卡尔、费尔马和帕斯卡尔。众所周知,费尔马的兴趣主要在纯粹数学方面,尤以久而未决并最终在上个世纪末被攻克的“费尔马大定理”闻名于世。而笛卡尔和帕斯卡尔因为多才多艺,并一度生活在巴黎,他们在世时就已声名显赫了。

(17)、人的思维源于超常的记忆力。一般的动物只有短暂甚至片刻的记忆,只有人类有那么长的记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百岁老人还是那样的思维清晰,多少年前发生的事情,还记得清清楚楚。人类通过自己的记忆,积累了知识,然后对它进行分析和加工,逐渐拥有了学习、判断、鉴定这些思维能力,知道了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什么动物是危险的需要避开,这是人的本能,后来就有了植物、动物的驯化,就有了农业的起源。

(18)、喜欢上书,从我小时候开始。四五岁时,父亲每晚都会给我讲故事,不是儿童书,而是一些大部头——《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之类,像说书人一样串讲。我第一次努力去读书,是因为父亲出差,每天固定的“晚餐”没有了。那时我还不认识几个字,但努力地想要读懂书上的每一个字。

(19)、显然,直接利用平时的梦来促进学习的难度是很大,但并非说完全用不了。举例来说,(Hobson,2009)的研究认为REM睡眠与体能相关技能的学习相关,而与死记硬背之类的记忆关系较小对这种相关性,他们从“婴儿和幼儿较成人有更多的REM睡眠”获得了事实上的支持。

(20)、(委员观点)爱犯错的智能体–视觉篇:看不见的萨摩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