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雨景的诗句古诗大全精选104句

admin 诗句 2024-03-16 10:24:08

关于描写雨景的诗

1、关于描写雨景的诗句古诗

(1)、“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2)、——唐·杜牧《题扬州禅。咏雨的诗句10句满空寒雨漫霏霏,去路云深锁翠微。

(3)、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凉冷三秋夜,直到门前溪水流?应是绿肥红廋。

(4)、译文:雷声滚滚,犹如千万座高山崩塌下来。乌云翻腾,犹如万千个高峰拥向前来。

(5)、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6)、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描写雨景的古诗句篇2:绮罗香·咏春雨朝代:宋代

(7)、“九寨归来不看水”,这是对九寨沟最好的诠释了。

(8)、第一个段落写“心爱的雨景”,由首句直接点明,第一行代表一个小层次,后面并列的四行是另一个小层次。“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开门见山地引出后面四行对“心爱的雨景”所进行的具体说明或描绘——“春夜春梦时窗前的淅沥”“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这四行呈现了不同的雨景,描画了四种雨的声音和样态。那么,这是雨的古典表达还是现代表达呢?诚然,字里行间洋溢着古典的氛围(“春夜梦回”“雨打芭蕉”),但透出更多的是现代的气息,因为这四行诗的句法是很现代的:倘若采用古诗整饬的句式,这四行诗的句子结构可能会完全相同,但事实上这四行诗的句子结构是富于变化的——既有“淅沥”的雨滴,又有“打上蕉叶”的“急雨点”,还有“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以及“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每一种雨的形态的描写在表达方式上是各异的,前面两种侧重于听觉、后两种侧重于视觉。这正是现代诗的个性化的表达,调动了视觉(“从电光中泼下来”)、听觉(“淅沥”)、触觉(“雾一般拂着人脸”)等感觉方式(还有“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是视觉和听觉的融合)。需要留意的是,为调动这些感觉,“雾一般”比喻句和“拂”“泼”两个动词的运用,增强了形象感和感染力。可以说,这一段落所写的“雨景”是形态各异的,其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给读者唤起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0)、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11)、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2)、天晴了,太阳公公笑眯眯地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美丽极了!蚂蚁也从洞里钻出来了,蜻蜓在天上快乐地飞翔着。大街上人来人往,车龙也消失不见了,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

(13)、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5)、⑯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第25页。

(16)、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17)、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18)、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唐·崔颢《题潼关楼》岧峣太华俯咸京,驿路西连汉畤平。

(19)、译文: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

(20)、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2、描写雨景的诗句古诗大全

(1)、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3)、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4)、杨柳舞风,轻惹春烟残雨。——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5)、——唐·杜甫《兵车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半怯春寒,半便晴色,养得胭脂透。——张鎡《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7)、最后一句“望湖楼下水如天”,描写的则是暴雨过后的西湖美景。“望湖楼”,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它是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暴雨过后,苏轼登上望湖楼,看见的是一幅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的美丽画面。

(8)、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9)、译文:一阵阵轻轻的春寒袭上小楼,清晨的天色阴沉得竟和深秋一样,令人兴味索然。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10)、说到春雨,杜甫这首《春夜喜雨》当然不能缺席。“春雨贵如油”,春之雨水对万物的意义在这首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春来万物萌发,少不得春风,少不了春雨。

(11)、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12)、译文:夜阑卧听风吹雨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3)、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14)、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15)、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至此可以看到,在第一个段落和第二个段落之间以及第二个段落内部,诗意是处于不断蓄积和递进的状态的。到全诗最后戛然而止时,“一声清脆的鸟啼”——最重要的事物出场了,给人以石破天惊的感觉。这一声鸟啼既打破了景致的静止格局,又改变了“无声”“期待”的心理状态。不妨将两个段落的景物转换及心理变化图示如下:

(17)、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相送》南朝·何逊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18)、(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李山甫《寒食二首》)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9)、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0)、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3、关于描写雨景的诗句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2)、不一会儿,远近的景物都被迷蒙的雨雾笼罩了。早饭过后,雨虽然没有停,却也没有再下大,仍然淅淅沥地滴着。

(3)、27)春雨漫漫地洒下,像无数细针一样的落下来,洒在每个角落里。我望着窗外的蒙蒙的细丝,看着那里的无数的没有尽头的山峰,如痴如醉,被那里的雨中的美景所陶醉了!

(4)、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5)、诗词君:此诗运用了虚实结合和联想的表现手法,描写了雨的形态及雨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闲适舒心的雨趣。诗中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四句虚写心中境,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6)、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7)、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梧桐树,三更雨。

(8)、文同《北斋雨后》: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9)、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10)、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1)、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12)、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李贺《秋来》

(13)、近翠远黛,簇拥一池碧水,可谓湖光山色,一片诗情画意。登山至鹰窠顶,将山海湖尽收眼底,农历十月初更可观东南奇景——"日月并升"。

(14)、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文同《北斋雨后》

(15)、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16)、⑤朱湘:《刘梦苇与新诗形式运动》,《文学周报》第335期,载1928年9月16日。

(17)、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8)、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9)、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20)、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4、描写雨景的诗句有哪些

(1)、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

(2)、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5首描写雨的诗词描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南北朝·何逊(相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4)、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5)、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6)、――――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9)、“风雨渝城烟浩淼,隔江对望雨如酥”的渝州半岛;

(10)、春风,春雨,落花,流莺,织就了诗人的悠悠乡思,绵长乡梦。这无边的春风,这如丝的春雨,怎不令人生愁呢?

(11)、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的也是夜里的雨,跟上面李清照经历的雨大小差不多,不同的是,诗人是写的今夜,假想了明朝有人卖花的场景。

(12)、(杜甫:《春夜喜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3)、译文:断虹出现在空中,雨停了,湖水从堤岸的缺口溢出来,成了一股新流。

(14)、译文:柳枝淋浴了春雨,颜色逐渐加深;松柏本是青翠浓绿的,蒙上了一层云气,显得更加苍郁。

(1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6)、――――张志和《渔歌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7)、倾盆大雨停了,太阳公公伸了个懒腰,起床了,天上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小鸟唱着动听的歌,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池塘的水满了,小鱼、小虾、小蝌蚪一起欢快地游来游去。

(18)、——唐·戴叔伦《兰溪棹歌》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1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0)、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5、描写雨景的诗词有哪些

(1)、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2)、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3)、简评:在小作者的笔下,本来令人讨厌的暴雨变得调皮可爱起来了,他把雨点变成子弹,把大雨变成音乐会,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小作者的喜爱之情。

(4)、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5)、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6)、——唐·杜甫《寄韩谏议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8)、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唐·白居易《长恨歌》

(9)、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0)、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1)、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12)、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

(1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节选)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姜夔《平甫见招不欲往》: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16)、2020年12月21日张桃洲教授在福建师范大学解读朱湘《雨景》

(17)、4)春雨是充满激情的,它招来了燕子,唤来了百灵,叫来了喜鹊,喊来了布谷,引来了蜂蝶。在春雨的淅沥中,百鸟齐鸣,蜂飞蝶舞,它要一扫冬天的荒寂,带来生机盎然的新春。

(18)、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20)、诗人也是懂得人们审美心理的。对于现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雨景”所象征的美好的一切,人们固然充满了欣喜和热爱,更重要的,一种普遍存在的趋新心理,又使人们不满足于已实现的一切,而在未知的期待中获得更大的美的享受与满足。那一种“无声的期待”中给人们多少辽远遐想的时间和空间!诗人在清贫中生活,他对生活美和感情美的期待感十分强烈。这里听到诗人追求人生无限的愿望,对于一切美的追求者,确实在阴晦中“启示”着无限的人生意义。为了这期待美的实现,每个人都有毕生求索的必要。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2)、其实,苏轼这首诗其实没有什么高超的表现手法,整首诗看上去写得很普通,可是那一份细腻的情感,以及自己对于事物的细腻的观察,却又是被他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也是令他的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从而也是成为了宋诗里的千古名篇。如此唯美的一首作品,也最是能够体现出诗人当时的一种欢快的心境,这样的作品也最是令人感动。

(3)、最是一年春好处。——唐·白居易《秋雨夜眠》西原驿路挂城头。

(4)、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