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以及故事情节(文案精选136句)

admin 文案 2023-10-13 10:48:15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20个

1、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大全

(1)、(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3)、也许是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1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4)、(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诸葛亮的-神妙莫测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要丑--不知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刘备编草鞋--内行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张飞卖肉--光说不割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关公开凤眼--要杀人关羽卖肉--没人敢来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6)、(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7)、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8)、·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周喻打黄盖--装样子·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9)、(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10)、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对劲

(11)、(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12)、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3)、(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14)、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15)、·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7)、·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18)、手不释卷:(吕蒙)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9)、夷!正么香,原来主人拿了条鱼给猫,还用手摸了摸猫的头,赞猫有用。 

(20)、•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2、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以及故事情节

(1)、(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2)、(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3)、(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4)、下面这些来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歇后语和典故,你知道多少呢?快来讲给孩子听听吧。

(5)、张飞纫针(renzhen引线穿过针鼻儿)——大眼瞪小眼;粗中有细

(6)、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7)、因为张飞的形象是“豹头环眼”,大大的眼睛,中间是黑眼仁儿,外面一圈儿白眼珠,显得威武。

(8)、·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9)、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中有: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沈著第九十六回 

(10)、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11)、(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2)、(60)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13)、(70)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4)、·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15)、《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孔明弹琴退仲达〔司马懿〕——好沉着/临危不乱

(17)、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www.lzcn)

(18)、(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0)、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汇总大全相关文章:

3、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十条

(1)、三个土地堂---庙,庙,庙(妙,妙,妙)

(2)、(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3)、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4)、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曹操仓皇逃路,羞于华容道,返回只有千余骑。

(5)、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带兵南下江南,杀的刘备东奔西逃,打下江夏。临江陈兵,号称80万,预攻孙权,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 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曹操仓皇逃路,羞于华容道,返回只有千余骑。

(6)、缝衣针的 “眼儿” 很小,与张飞的大眼睛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就有了这句歇后语:

(7)、    姜子牙听说西伯侯姬昌招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来到西歧。到达西歧后,他没有前去毛遂自荐,而是辗转来到渭水北岸住下。此后,他每天在渭水垂钓,等待姬昌的到来。

(8)、(4)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10)、(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11)、三国,是一个乱世,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人物,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歇后语,被后世广为流传津津乐道。

(12)、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13)、公元208年赤壁战后,孙刘结盟进军夺取荆州城。因荆州乃兵家必争的重镇,故东吴主帅周瑜亲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功劳甚伟的刘备却只能率本部兵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营。刘备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他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不仅不借荆州,反而利用吴蜀联姻软禁刘备,使50多岁的刘备作了东吴的娇客。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   其实荆州本是刘备同宗兄长刘表的地盘,当初刘表让刘备,他却不肯要。认为从别姓手里夺回才名正言顺。

(14)、(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15)、歇后语“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背后

(16)、(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7)、(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18)、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19)、诸葛亮来到周瑜家里,人家见是仇人来了,都不理他,也不让他进灵堂。诸葛亮就在灵堂外边爬下哭起来,哭得鼻子一把泪一把的,一哭就是一天;他边哭边说如何对不起周瑜,只是说了几句气话,没想到把人气塌了,周瑜的婆姨一看,心软了,想亲兄弟也吵架拌嘴呢,何况二姓旁人呢,就原谅了诸葛亮,请他进灵堂去祭奠。

(20)、(2)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20个字左右

(1)、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废少帝,立献帝,自封相国,并阴谋篡夺汉家江山。曹操想除掉董卓,一次藏刀潜入董卓卧室,意欲行刺,但没有成功。曹操慌忙逃走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被守关军土抓获,押见县令.中牟县令陈宫见曹操忠义,不但不将他献给董卓,反而弃官同曹操一齐逃走。来到成皋,天色将晚,曹操说:“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我父结义兄弟,我们到他家歇一宿如何”陈宫道:“最好。”二人到庄前下马,入见吕伯奢。吕热情接待,对陈宫说:“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酒相待。”说完匆匆上驴而去。

(2)、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后终于设计杀害了韩信。 

(3)、(14)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4)、(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5)、(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6)、(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7)、这是一个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张飞是《三国演义》里的人

(8)、(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9)、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10)、(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1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12)、·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1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 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d羽刺死,而司马昭未受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14)、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15)、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16)、诸葛亮皱眉头(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7)、歇后语的故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8)、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曹操用计--又奸又滑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曹操转胎--疑心重蒋干盗书--上了大当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吕布见貂蝉--迷上了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十七回 

(19)、(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20)、(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5、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20个句子

(1)、(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2)、(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3)、歇后语的故事: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4)、(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5)、(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6)、(5)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7)、(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8)、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9)、(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10)、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阿斗的江山——白送

(11)、释义:这一歇后语寓意两层:一喻三爷为人虚伪,被人一拍马屁,便飘飘然。二是喻凡办事碰上挫折时,宜多思,找出症结,改变策略,往往能把事情办成。

(12)、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13)、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d羽刺死,而司马昭未受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14)、望梅止渴、桃园结义、一手包办、一举两得 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 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 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名不虚传、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 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 旦夕之危、明眸善睐、月明星稀、土崩鱼烂 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屈指可数 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回肠荡气、三顾茅庐 舌战群雄、羽扇纶巾、隔岸观火、上房抽梯 恩威并重、乐不思蜀、得陇望蜀、三让徐州 三足鼎立、三国归晋、三气周瑜、过关斩将 桃园结义、锦囊妙计、舌战群儒、孔融让梨 割须弃袍、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器宇轩昂单刀赴会、暗渡陈仓、志大才疏、一臂之力 不出所料、五内如焚、作奸犯科、危在旦夕 廊庙之器、文思泉涌、如鱼得水、周郎顾曲 初出茅庐、七擒七纵、三顾茅庐、望梅止渴 木牛流马、辕门射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危急存亡之秋、如入无人之境

(15)、(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16)、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7)、(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18)、释义:古代是用来对韩信统帅兵马才干的赞誉。现代多用来形容数量越多越好。

(19)、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

(20)、(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1)、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2)、故事简介: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3)、(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4)、(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5)、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7)、·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8)、(74)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9)、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

(10)、然而周郎破曹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避难江东的庞统虽想出了连环计,但如何让庞统平安过江,又如何使曹操不生疑窦?正在周瑜为此发愁的时候,蒋干又来了。是他把庞统引见给曹操,曹操轻信了名士庞统献的连环计,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11)、商纣王在位期间,有个人名叫姜尚,字子牙。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精通兵法战略,胸怀壮志凌云。他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做官没成功。

(12)、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3)、(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14)、有一次,关羽在战斗中右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刮骨去毒。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等到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便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像您那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15)、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16)、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假仁假义/不是真心

(17)、(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18)、·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19)、 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20)、(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1)、·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3)、故事背景:徐庶是《三国演义》中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在刘备几乎屡战屡败之时,初聘为军师,便用计杀二吕,设伏反劫营,破解“八门金锁阵”,暗中取樊城。后因曹操假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临行前,徐庶向刘备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于是便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4)、·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5)、故事简介: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

(6)、(6)李商隐的《东阿王》:“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7)、·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8)、(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9)、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10)、(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11)、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12)、·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3)、★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大全及答案(3)

(14)、故事:一富有者,人称张三爷。凡穷人来借贷,他皆泡粗劣茶相待,饮后便问:“我的茶好吗”凡说“三爷的茶是上等好茶”者,皆可获借贷。反之,不管怎样苦求,皆不借不贷。有一穷人,不知三爷这一脾性,登门求借时,直说三爷之茶实为劣等粗茶,结果无论怎样哀求,都未获借贷,只好怏怏离开三爷家。他一路走一路想:“为什么他人去三爷处可获借贷,惟独自己不能!”想来想去,忽悟自己可能因说他茶不好之故。因此决定复去三爷处弄个究竟。于是,当他重到三爷家门时,便大声呼叫:“三爷呀三爷,你快出来!”三爷闻声而出,问:“你又来何事”穷人忙说:“三爷,我是穷人见识短,早先到你家饮了你一杯茶,不觉得怎样,所以错说是劣茶。哪知你的茶喝进肚里,个性不同,我从你家出来后,走一步肚里浓甘茶味就涌现一次,走到半路,你的茶回甘得不得了,使我提神醒脑,全身清爽阿!所以我特地回来,告诉你,三爷的茶是世间最好的上等茶阿!”三爷一听飘飘然,最后答应借贷。

(15)、曹操经常患头风,病起来头疼的很厉害。有一次,疼痛难忍,手下将军说华佗是神医,治病药到病除。于是曹操叫人把华佗请来。

(16)、诸葛亮进了灵堂,哭得更凶,两只手在棺材上不停地捶打着。哭罢,尻子一拍走了,原先这一拍,棺材盖子全盖严了。周瑜也就活不过来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