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德名言有哪些精选70句

admin 句子 2023-10-14 11:43:59

孔子道德名言

1、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

(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4)、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爱迪生

(5)、释义: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贯通领会,理解事物产生发展的缘由,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6)、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8)、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9)、(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10)、(翻译)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11)、(释义)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做到: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1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1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1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16)、由于热切地想要躲避过错,我们却常常更易陷入荒谬。贺拉斯

(17)、(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18)、(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不如穷得有志气,富得有涵养的人。”子贡说:“修养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

(19)、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孔子道德名言有哪些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福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3)、老师的学问,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到它就在眼前,忽然间它又在人的身后,让人难以琢磨清楚。孔子教育学生循序渐进,善于诱导人,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人要停止学习也不可能。

(4)、(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5)、释义: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6)、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7)、(释义)孔子说:“温习旧有的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8)、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9)、孔子语录: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0)、(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害怕。”

(11)、(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12)、(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1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1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15)、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16)、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

(17)、孔子语录: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

(18)、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1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0)、释义: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是:这。孰:谁,什么。)

3、孔子道德教育的名言

(1)、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2)、(翻译)孔子说:“少年子弟平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广泛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若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3)、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卫灵公》

(6)、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7)、(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有眼前的忧愁。”

(8)、(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0)、简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这体现了古贤人的智慧。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11)、(释义)孔子说:“只一味读书而不知思考,就容易受骗;只一味思考而不去读书,仍然不能解除疑惑。”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子曰:“苗而不秀这忧矣夫!秀而不实者忧矣夫!”——《子罕》

(15)、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衰,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16)、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17)、(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18)、(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卫灵公》

(20)、看见善良的东西,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遇见邪恶的东西,使劲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沸腾的水里一样。

4、孔子说的道德的名言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孔子语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3)、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4)、(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女色;年壮时,血气正旺盛,要戒争斗;年老时,血气已衰落,要戒贪婪。”

(5)、(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7)、(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8)、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达尔文

(9)、(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

(10)、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