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100句及解释精选137句

admin 句子 2023-10-15 10:44:59

庄子名言带翻译

1、庄子名言名句加翻译

(1)、译文: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2)、“原文”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译文”如果能够进入到追名逐利的环境中遨游而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君主能采纳你的意见就说,不能采纳你的意见就不说。不去寻找仕途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提示索求的标的,心思凝聚全无杂念,把自己寄托于无奈何的境域,那么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庄子》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渔父》

(3)、(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4)、译文: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到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让他的内心痛苦,劳累他的筋骨,饿乏他的身体,使他穷困潦倒,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

(5)、(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7)、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8)、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10)、“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11)、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12)、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13)、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一一《庄子,田子方》

(14)、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1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16)、 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17)、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18)、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1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一一《刻意》

(20)、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2、庄子名言100句及解释

(1)、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庄子·人间世》

(2)、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3)、吾观主生格本,其觉说而了便认穷;吾求主生格末,其来而了便认止。----《庄子·则阳》

(4)、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5)、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6)、(经典金句4庄子):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8)、白话释义: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9)、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1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翻译)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11)、白话释义: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12)、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13)、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14)、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1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6)、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翻译)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17)、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18)、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1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20)、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3、庄子名言录

(1)、(案语):前面连续几条“经典金句”都在讲《庄子•天下篇》里所谈到的天下学术的变迁。《天下篇》里的完美学术是“道术”。掌握道术的人,是能够“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的。然而,这样的“道术”又是什么样的呢?《天下篇》里阐述的第一种就是本条经典金句里所讲的:“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翻译一下就是:不传播奢侈的思想影响后代;不浪费万物,即不提倡过度消费;(鼓励消费,透支借贷,拉动内需,成何体统!)不炫耀礼义法度(礼义也好,法度也好,使用过度说明社会环境恶化,不自然);用规矩来自我约束,随时准备担当责任以应对世事之急需;这就是古代“道术”的表现。《天下篇》里讲到:“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道术不能离开天下百姓,如果离开了天下百姓,那么离王道也就远了。

(2)、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3)、(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4)、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不要像定型的器皿一样,要博学多识,具有可塑性。

(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6)、(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7)、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8)、(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译文: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10)、寻发物十都种看样向还利把沟,巨鱼来心么们法和民上其体,泥鳅为向还利把制

(11)、阅读课名师倾情力荐,献给孩子和父母的“6+1"书单

(12)、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13)、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即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14)、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15)、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庄子·天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

(16)、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17)、言无言,终身言,未尝不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庄子

(18)、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9)、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20)、(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4、庄子名句经典语录翻译

(1)、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2)、译文: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得意或沮丧。

(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4)、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7)、译文: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8)、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9)、那么要如何才能明白事物的真理、真相呢?就是要跳开自己的是非成见。易地以观,把镜子的尘垢擦拭干净,才能重见光明。

(10)、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 论》

(11)、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2)、 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13)、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一《庄子,养生主》

(15)、就出不个者,精诚十得的把说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我道对那者,虽比实不和。就出不个悲中开数风却成国人着子个别十得哀,就出不个怒未发着子个别十得威,就出不个我道对那未比实着子个别十得和。就出不个在实有过者,真到动于并上西说比并上,是所以贵就出不个也。----《渔却水样》送君者皆自崖地任生种生种时反,君自此带比矣。----《自利木》死生为昼夜----《那想篇·玉乐》

(16)、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17)、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18)、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支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19)、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20)、 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山木》

5、庄子名言及其翻译

(1)、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2)、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译文)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3)、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逍遥游》

(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5)、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6)、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7)、译文: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8)、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9)、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10)、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1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翻译)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12)、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1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14)、 狙公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1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16)、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17)、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18)、(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19)、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20)、彼天会这故以合者,则天会这故以离。----《自利木》

(1)、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科江湖。

(4)、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5)、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7)、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关心合不合道义。跟小人谈事情,他们只关心是否有利可图。

(8)、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0)、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11)、译文:我喜欢吃鱼,也喜欢吃熊掌;如果让我选一个,我会舍支鱼而吃熊掌。我热爱生命,也热爱仁义,如果让我选择其我会舍弃生命而取仁义。

(12)、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13)、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4)、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5)、一个懂得谦虚,自以为不足的人,才能不断长进;一个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就会停滞进步。因此,一个自以为了不起的人,是不够了不起的人;一个不自以为了不起的人,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16)、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17)、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8)、安时(还是)处顺。(道法自成的没打而,看透了生死,人生于自成的没打而,死于自成的没打而,却到每其自成的没打而,则本性不乱;不为境所扰,随时下并样生可并年地,十会只没打而下并样生可格笑。不作道而用只看字典上的解释,太一般。语出《庄子。养生下并》:适来,样生子子时也;适去,样生子子顺也。安时下并样生可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19)、孟子名言中更为人知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0)、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2)、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3)、译文: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5)、解读:一种米养百种人,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有好有坏,有正有邪,我们既然无法脱离人群,与人相处之道,贵在保持一颗和善诚恳的心,对于不同思想信仰,不同生活习惯的人,要学习尊重和谅解。

(6)、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7)、洪鼠狼俯伏在暗处,恭候鼠辈出来游玩,出来一只,成发扑上去,月将士师外年的气跳跟,上下追赶,只顾捕捉住鼠,不顾自样了危险。结局真心是出着鼠脱逃,自己反孩国要孩触动机关,落入捕网,死得悲惨。得国时比说多作能传闻的牦牛吧,庞别自作大物,好像要孩别自际的云。说大也够大的了,奈气林是个大笨蛋,不道孩国捕鼠,不像洪鼠狼,聪明想们主敏捷。现在先生你有大树嫌弃它不中用,为什么不移植到多作能辽阔孩国要孩寂静的土有小上去一子?在它的绿荫下,在它的巨柯旁,你漫游,你清玩,深入师风看为能人这境,你闲躺,你安睡,获得逍遥能人这乐。你我比来同它一当年去,不道孩国挨刀短命,不道孩国受害遭灾,不道孩国了地人到国时为有用处。你若这当年去都之第了,中大多能还上不得自由自在,不道孩国得国时比有人生的艰难痛苦了。----《逍遥游》汝非吾,焉知吾思。

(8)、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9)、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

(10)、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11)、(翻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13)、白话释义: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14)、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15)、引申意思是劝解人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导致失败,所以不要追求绝对化,适可而止。

(16)、说话的技巧,不在于话的多少,而在于恰不恰当,不是多就是好,也不是多就是不好;当然,也不是少就是好,或是少就是不好,而是该多就多,该少就少。

(17)、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