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陈独秀【文案104句】

admin 文案 2023-09-25 00:03:35

晚年陈独秀

1、

(1)、延年和乔年,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两兄弟一起参加工读互助运动,一起去法国勤工俭学。陈延年是中共产d旅欧总支部的负责人,乔年也于1922年入d,1924年回国,负责中共北京地委和以后的中共北方区委的组织工作,这时他才二十二岁,是领导同志中最年轻的一个。1926年3月18日,北京爆发了反帝爱国的群众示威运动,乔年是这次运动的组织者之并亲自参加了示威游行,被反动军警刺中,几乎伤及心脏。但乔年只在医院休养了两天,就又投入了工作。

(2)、除了以上收入,陈独秀还有虽零碎却颇可观的诸多进项。他所撰文章,多多少少能为他换回些稿费;发表讲演,也均有报酬。为地方名流们破石题字、写匾额、撰对联也有不菲的润笔之资。

(3)、落寞的陈独秀最终去了四川江津,可以说身无分文,好在有亲人的陪伴,日子虽然艰难但过得去。

(4)、经两昼之搜捕而破获   陈等十一人均解公安局   共产d内有所谓托辣司基派者,在沪组织青年团委员会,举有委员五人,处理d务。陈独秀实为此派领袖,废纵指使,该dd员,咸维马首是瞻,其委员会规定每星期开常委会一次。迩来陈以体弱多病,每值会议及指导工作,则由谢少珊代理。当局以该d专事宣传赤化,且陈独秀早经政府通缉有案,爰严令警务人员密查拿办,以遏乱萌。最近始由市公安局侦悉陈及该d重要分子藏匿公共租界与法租界各处,经公安局长文鸿恩咨由第一特区地方法院掣发搜查票、拘票,派总巡捕房政治部探员会同嘉兴路捕房中西探员,于十五日(上星期六)午后二时半,开始活动,费两昼夜之时间,至十六日午夜止,凡该d著名人物,大都弋获,搜出之宣传共产文件书籍,尤为汗牛充栋,诚可谓自清共以来第一起巨案也。兹述破获各处机关及审讯情况如次:   春阳里获五人……   陈独秀之形状 春阳里搜查后,即赴岳州路永兴里十一号搜查时,陈独秀正在室内,该探等立予逮捕,并在其室内抄出中、日、俄三国文字之共产文件甚伙,连陈一并带入捕房。陈为皖人,现年五十四岁,迩以多病,貌甚清癯,唇蓄微髭,发已微斑,衣淡蓝色哔叽长衬,戴淡黄色呢帽。被拘入捕房后,捕头诘悉其有病,当派探送往工部局医院,旋经医生诊察得厥疾并不甚剧,认为尚可受鞫。   ……

(5)、     早在来南京前,潘兰珍就下定决心陪着陈独秀,不管陈独秀如何劝说她始终不为所动。

(6)、        其时,送终的人中间,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他就是包惠僧先生。当年,他曾受陈独秀委托,参加了1921年的中共一大会议,成为中共的创始人之后脱d,解放后回国,在北京度过余生。 

(7)、     陈独秀他的学生、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段锡鹏看到师母无处可去,便主动提出让师母住在自己的家中,却没想到被潘兰珍拒绝:“段家是大官,我住进去不方便。”

(8)、     最终在各方压力下,蒋介石考虑他早已离开中共领导层,是一位无d无派人士,便在1933年的4月以“文字为叛国之宣传”罪,判处陈独秀有期徒刑13年。

(9)、并不是上级不管不问他了,至于拒绝的原因也很简单,

(10)、而陈独秀死后亲手为他穿寿衣、装棺的胡品中则说:“他又没啥经济来源。有次潘兰珍还托吴国兴进城,把陈先生的一件皮袍子(即柏文蔚将军来江津看望陈独秀时,送陈的银鼠皮袍)拿到当铺里当了几个钱回来买米、抓药。我有心帮帮他,又没得这个能耐,我家里也穷。”

(11)、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d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d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12)、在重庆采访之余,我来到主城区百余里之外的江津,拜谒陈独秀旧居。

(13)、        因此,“晋先生”是否杨先生化名呢?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否则,陈独秀为何要对杨鹏升先生说“以后务乞勿再如此也”!当然,后来也有人推测,这个杨鹏升估计是奉“d国”之命,暗中资助陈独秀,猜测虽说大胆,似乎也是没有什么依据的。 

(14)、但d的这两位早期领袖,生前却都未能逃脱“被自己的人按住了脖子,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的悲剧命运,身后更是长期一个被污为“叛徒”,一个被指为“汉奸”!

(15)、后来领导五四运动及以后的创建中国共产d等活动中一直被反动军阀政府迫害,在后期只能转入地下秘密活动,组织和生活都是小心翼翼,提心掉胆的,这也是我d成立初期多数d员面临的压力。

(16)、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d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d。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三大)、中央总书记(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

(17)、        以陈独秀的个性,他即使贫困,也是坚持以稿抵酬的,十分讲诚信,“不至骗钱也”。因此,有人推测,晚年陈独秀,临死之时更加潦倒,估计同还这笔钱有关。这一点,我信。 

(18)、        当然,陈独秀晚年最主要的一件工作,就是写文章卖钱度日。他曾在《宇宙风》、亚东图书馆等杂志、出版社发表文字学、自传等文稿,同时,着手撰写《小学识字课本》,拟交国民政府教育部国立编译馆付印。

(19)、如果说,一个国家在走向文明和富强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前人惨痛的人生作“药引”,至少这受难的普罗米修斯能铸成一座永恒的雕像,指引我们在他毕生提倡的民主和科学大道上更快地驶向理想国。

(20)、延年曾经担任中共两广区委书记,对他父亲所执行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很反感,作了一些斗争。两兄弟都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延年出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于1927年6月中旬在江苏被捕。d组织多方营救,因叛徒出卖,营救无效,1927年7月4日,延年在上海龙华壮烈牺牲。

2、

(1)、     丈夫竟是鼎鼎大名的陈独秀?潘兰珍想都不敢想,但是照片上的人物就和自己家的老头长得一模一样啊!

(2)、到了1940年,陈独秀因为高血压、心肺病的缘故到了重庆就医,却被告知心脏问题很大,活不过三年,此时的陈独秀已经明白自己时间不多了。

(3)、对于陈独秀的死,个人倾向是精神上的冲击诱发加快了身体的弊病。

(4)、鹤山坪距江津实在有点远。半天时间,车子还在山道上缠来绕去。望着窗外的一片片花椒林,一路念叨着先生当年是如何才能出山,步行?坐滑竿?还是骑着小毛驴?

(5)、     结婚前,潘兰珍曾在英美烟草工厂打工,就时常听到许多工友谈论起陈独秀,自然也知道陈独秀所做的事情都是“杀头的”!想到这,潘兰珍的心中顿时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接连不断地摔落在她的脸颊上。

(6)、虽然陈独秀曾多次表明自己不属于任何d派,但还是收效甚微。也正是因为这种监视,让陈独秀变得愈发孤独。他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给身边的人带来祸患,保持距离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

(7)、当然,陈独秀晚年最主要的一件工作,就是写文章卖钱度日。他曾在《宇宙风》、亚东图书馆等杂志、出版社发表文字学、自传等文稿,同时,着手撰写《小学识字课本》,拟交国民政府教育部国立编译馆付印。这件事,曾见于陈独秀和台静农的往来书信之中。这些书信,现已公开出版,我曾全部阅之。台静农是现代著名作家,字伯简,安徽霍邱人,早年系“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过交往,其曾先后在辅仁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台湾大学任教,1990年去世。台静农先生,当时正在国立编译馆任职,他是陈独秀先生的学生辈,也算是忘年之交了。《小学识字课本》的出版印刷事宜,有不少是经台静农先生转手的。台静农先生后来亦有《酒旗风暖少年狂——忆陈独秀先生》一文,以纪念陈独秀。

(8)、就在那一年的秋天,她租住的楼里突然搬来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没有家人陪伴,孤家寡人一个,只知道他姓李,51岁,来自南京,其他一概不知。

(9)、而与陈独秀同时代的苏联革命理论家布哈林,“大清洗”身陷囹圄后,多次给斯大林写信表达忠心,在被害的最后时刻还在高呼“斯大林万岁”,被酷杀的灵魂至死都没有醒悟……

(10)、1984-1993年间,三卷本《陈独秀著作选》相继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者写于1991年12月的“编辑说明”中说:“对于陈独秀诋毁中国共产d,诬蔑工农红军和反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错误言论。

(11)、如果陈独秀仅仅是孤身一人,他似乎还可以忍受这样的日子。可是他的身边还有潘兰珍,年纪还轻的她,人生本该有更多的可能。但自从与自己在一起之后,带给她的似乎只有无尽的苦难和折磨。这种愧疚感,一直伴随着陈独秀。因此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很少有快乐的时候。

(12)、    陈独秀终于成为历史人物。对陈独秀的评价,似乎也在变化。中共在1945

(13)、        其实,陈独秀与杨鹏升原先并不十分熟悉。陈独秀名满天下之时,杨鹏升刚入北大读书。杨先生,按现在的说法,最多是陈独秀的“粉丝”而已。陈独秀隐居四川江津鹤山坪时,杨鹏升正在成都,任川康绥靖公署少将参谋,其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副师长,并参加“二八”淞沪抗战。

(14)、     后来她就在监狱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自力更生,一边打工赚钱,一边照顾丈夫的生活。除了每日前往监狱送饭外,潘兰珍还帮丈夫洗刷缝补,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在精神上给予陈独秀极大的慰藉。

(15)、生活上的窘迫,身体上的不适并没有将他压垮,可没有希望的未来,终于将他打倒。从1938年8月到1942年5月,陈独秀在江津生活的时间不足4年。在此期间,他见识到了人性中冷漠的一面。

(16)、陈独秀拒绝政治馈赠,但是朋友的资助,他还是以感激之心收纳的。比如,章士钊、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罗家伦、薜农山、包惠僧、赵元任、段锡鹏、杨鹏升、邓仲纯等众多新老朋友。其中,最有意思的人叫杨鹏升。此人前后曾资助陈独秀4500元。其实,陈独秀与杨鹏升原先并不十分熟悉。陈独秀名满天下之时,杨鹏升刚入北大读书。杨先生,按现在的说法,最多是陈独秀的“粉丝”而已。陈独秀隐居四川江津鹤山坪时,杨鹏升正在成都,任川康绥靖公署少将参谋,其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副师长,并参加“二八”淞沪抗战。两人虽同住蜀地,没有见过面,书信却往来频繁。据后来四川渠县档案馆发现的档案资料,陈独秀曾在晚年致信杨鹏升先生书信40封,这些信件多由“江津鹤山亭”寄出,收件地址为成都西门外北巷子九里堤劲草园,信纸或用宣纸、或用一般写字纸,每页左下角均有“独秀用笺”的印章,其字体以小篆为主,间或草书,书法颇见功力。

(17)、潘兰珍经常去监狱探望陈独秀,也帮助陈独秀办了很多的事情。在1937年的时候,日军打到了南京,陈独秀在监狱被炸毁了。这时陈独秀让潘兰珍赶紧收拾东西离开南京,但是潘兰珍却不愿意,她坚持的要留在陈独秀的身边。在一个月之后,陈独秀得到了胡适等人的帮助,成功被释放了出来。

(18)、     昔日的陈独秀因从事反清运动遭到官府的通缉,被迫背井离乡留学日本,归国后出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又因“反袁”运动而声名大噪,成为安徽民主革命的领军人物。

(19)、两人又是多么的不同:秋白柔弱,被排挤出d的领导核心后,抱着病体默默隐忍迫害,承受对他“最无情的斗争”,甚至对妻子这“最亲爱的人”都不肯吐露内心的痛苦;独秀刚烈,一巴掌被打翻在地后,拍案而起,奋起反击强加于他的种种罪名。

(20)、陈独秀曾在信中写得十分清楚:“数月以来,物价飞涨,逾于常轨。弟居乡时(即住在石墙院时),每月用二百元左右,主仆三人(陈独秀当时还雇了一个焦姓男子当家厨兼仆人)每月食米一斗即价需一百元,今移居城中月用三百元,尚不及一年半前每月用三十元之宽裕,其时一斗米价只三元,现在要七十元。”

3、

(1)、分别多年的老朋友包惠僧专程来到鹤山坪。陈独秀心情大好,忙叫夫人到乡场沽酒割肉。两人临风把盏,相叙甚欢。

(2)、在石墙院里,我久久伫立在陈独秀生前居住的两间偏厢房里,室内光线昏暗,泥地面潮湿阴冷,只有一床、一桌、一椅,简陋之极。隔壁的耳房里陈设有他们夫妇躬耕垄亩的农具,一如当年……

(3)、中国最硬骨头:他不服文革判决,越狱14年,流亡3万里,居然活着熬到平反

(4)、可想而知,在当时清庭的重压下会有怎样的下场,受清政府通缉流亡海外,回国后因反清活动又东奔西逃,出走上海。1913年,在辛亥革命后又积极参与反袁的"二次革命",失败被捕入狱,出狱后又逃亡日本,在当时的社会中,反动政府一直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这些不仅仅是对其个人的压力,对其家庭更是一种灭顶之灾,这也是其父子三人冰冷关系的原因之一。

(5)、如果悲剧谢幕后,观众仅仅是掏取红巾翠袖,为主人公的坎坷命运揾一把英雄泪,曲终人散走出剧场,清泪随风而逝后,那最具价值的东西的撕裂还有什么意义呢?

(6)、     而此时,山河破碎,外敌入侵,国家危亡只在旦夕之间,战火连天的社会已经不允许他们隐居山林,双宿双飞。1937年9月,日寇迫近华东,南京城岌岌可危,已经58岁的陈独秀带着29岁的潘兰珍沿江而上,前往武汉避难。

(7)、偏偏陈独秀不是个软骨头的政客,偏偏他撞得头破血流还要独立思考,终于陷入被多方夹击的困境,不,是绝境!

(8)、大著《小学识字教本》,斟酌古今各家学说,煞费苦心,间下已意亦多精辟,自宜付梓以期普及,唯书名称为《小学识字教本》,究属程度太高,似可改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未审尊意何如?即希示复为荷。顺候撰祺!

(9)、        但是,王明、康生等人,却将陈独秀诬为“日特汉奸”,并诬其拿人“津贴”。此举令陈独秀大为不满,他曾于1938年3月17日致信《新华日报》,并以公开信形式回复,表明其心志立场。此后,周恩来曾多次托人,请陈独秀去延安,但被拒绝。

(10)、陈独秀选择江津,源自于同乡邓仲纯的邀请。二人不仅是同乡,更是在日本留学时的同窗好友。

(11)、诗中透露了他清贫生活的情状。朱蕴山看见这首诗后,买了几只鸭子去看望他,见他正胃病发作,在床上呻吟。   陈独秀晚年的生活状况已如上述,那么,他的经济来源究竟有哪些呢?   从陈独秀的来往信件和他的家人、朋友、学生的回忆中,我们可知来自这样几个方面:   朋友们的馈赠、接济。   陈独秀出狱后才结识的新朋友杨鹏升是时常接济他的一个人。这在陈独秀致杨鹏升的信中皆有记述,而杨鹏升也是靠薪俸过活的人,因而陈独秀在接受他的馈赠时,总是表现出既感激又不忍收受的复杂心情。如:   1939年10月19日,陈独秀致杨鹏升信:“承转寄某先生所赠陆百圆,如数收到,即希代为道谢。”(此款是否为杨鹏升所贈,又假托代别人而寄?可存疑。——作者按)   1940年4月7日给杨鹏升的信中说:“前由行严转来赐款,即复呈一函,谅已收览。顷又得三月二十日手教,并信笺信封,屡承厚赐,何以报之!”(此时,陈独秀印有“独秀用笺”“仲甫手缄”的信笺信封,全由杨鹏升包赠。——作者按)   1941年3月23日致杨鹏升云:“前寄二月二十六号挂号信,内附千元汇票一纸,信中未云此款作何用,即今已逾半月,尚未见来示说明,何耶?”8月6日又函云:“前奉七月八日惠书,尚未作复,兹又接读七月二十四日来示,内附有省行千元兑票一纸,妥收勿念。屡承吾兄垂念鄙况,既感且惭,无以答雅意,如何可安!弟生活一向简单,月有北大寄来三百元,差可支持,乞吾兄万勿挂怀!”   1941年10月4日致杨鹏升函云:“承转某先生赐款六百元,已由省行寄到,既经兄代为接收,何敢言辞,即希代向某先生致谢。某先生为谁?尚希示知!前在汉口,刘辅丞先生闻弟将入蜀,曾托弟之友人送弟川资五百元,存之笥箧中入蜀时始用之,今后亦将于赴蓉时动用某先生所赐也。”   1942年4月5日致杨鹏升云:“承赐信纸二百、信封谢谢!以吾兄经济艰难,竟为谋及此,且感且愧!……与晋公素无一面之缘,前两承厚赐,于心已感不安,今又寄千元,且出于吾兄之请求,更觉惭?无状,以后务乞勿再如此也。”   上面信中提到的这位晋先生,先后资助陈独秀2200元,包惠僧、段锡朋等原北大学生也在1942年5月陈独秀病重时送来300元。   稿费和演讲课酬金。这是很少的一点,只有预支《小学识字教本》的稿酬二万元是个大数,但又因书未出版而未敢动用。   北大(一说“北大同学会”)固定的每月三百元。这是他的主要收入,也是维持他们全家生活的基本经济保障。   这在陈独秀给杨鹏升的信中已经提及(1941年3月23日信),陈独秀之子陈松年在《回忆父亲陈独秀》一文中也说:“他在江津时想发表文章,拿稿费生活,但重庆不登他的,他就靠老北大的人以同学会名义给他生活费。”   这里,事情的疑点和人们争论的焦点便是:按月寄给陈独秀三百元生活费的到底是北大校方还是北大同学会?   近年来,对于这个问题有过一些公开的争论,基本上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北大而不是北大同学会每月给陈独秀三百元。   北大校长蒋梦麟于上世纪60年代在他的《新潮》一书中就谈到,陈独秀“抗战期间住在重庆江津,生活一直由北京大学维持,政府也要我们维持他……”   舒芜在《炎黄春秋》200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他以蒋梦麟《新潮》所讲的那几句话为依据,认为,是“北大”而不是“北京大学同学会”每月给陈独秀三百元。接着,他又在2001年11月21日《中华读书报》著文,以陈独秀1941年8月6日给杨鹏升的信和何之瑜1948年1月7日给胡适的信中都是说“北大”而不是说“北大同学会”作为旁例,来阐述他的观点说:“我也不能相信陈独秀和何之瑜会把‘北京大学同学会’简称为‘北大’。”   第二种看法:是“北大同学会”而不是“北大”每月资助陈独秀三百元。   舒芜在《炎黄春秋》发表文章后,吴孟明便在《炎黄春秋》2001年第10期发表了《也谈陈独秀晚年的生活来源》一文,他不同意舒芜的意见,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是根据陈松年给南京《周末》报的亲笔信和他自己的了解,说明资助陈独秀每月300元的不是“北大”而是“北大同学会”。   第三种看法:北大出钱,而由“北大同学会”出面经办,每月资助陈独秀300元。   朱洪在2001年12月19日《中华读书报》发表的《陈独秀晚年的生活来源》一文中说:“我以为,资助陈独秀的月三百元,是北大出钱,而由‘北大同学会’出面经办。具体经办人,则先是罗汉,后是何之瑜(1939年下半年罗汉去世后)。为了照顾陈,北大同学会委托在江津九中教书的何之瑜就近照顾他。”   他持此说的理由和根据是:

(12)、     随后他创办《新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是当时很有声望的中国革命运动的先驱者。后来,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d,给黑暗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

(13)、        不管出于何种政治目的,蒋介石和国民d政要,均对晚年陈独秀予以关照。比如,时任国民d中央秘书长的朱家骅先生(亦多次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曾赠陈独秀5000元,被其拒之。

(14)、好友朱蕴山来了,拎着几只大肥鸭。他是看到陈独秀的诗作:“贯休入蜀唯瓶钵,久病山居生事微。岁暮家家足豚鸭,老馋独羡武荣碑”,寻踪觅迹来探望先生。

(15)、这是幢青竹环抱的三进平房,占地约五亩,围墙由一块块巨大的条石砌成,故被称为“石墙院”。上世纪九十年代,江津政府出资,把居住在这里的几十户居民陆续搬迁出去,整修后将其辟为陈独秀旧居。

(16)、可是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陈独秀就发现,自己不过是从一个小的牢笼,搬到了一个更大的牢笼罢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国民政府也没有放过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17)、住进石墙院,陈独秀就想一门心思埋头做自己的学问,撰述文字语言音韵学专著《小学识字教本》,同时帮助房东老杨家整理祖上遗留的几部书稿。然而,他入住石墙院不久,一拨一拨有头有脸的人就接踵而至,有来自江津县城,有来自陪都重庆,还有更遥远的地方。他们不是骑马,就是坐轿而来——

(18)、     虽然陈独秀的生活贫苦,但是他依旧保留了自己的风骨,即使食不果腹,借钱度日,陈独秀依然坚持自己曾经的理想,不被蒋介石的高官厚禄所引诱,更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19)、陈独秀与d的历史上另一位悲剧人物瞿秋白是何其相似!同是没落的封建士绅家庭奔出的叛逆者,同是中国近代史上学贯中西的文化奇峰,同是在热爱的治学兴趣与政治责任之间义无反顾选择后者,同是以书生之肩担负起人类解放的道义……

(20)、单凭这两笔收入,很难维持陈独秀与爱人的开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陈独秀还会向各大杂志投稿,赚取稿费以便补贴家用。稿费的收入并不稳定,想要安稳的生活,陈独秀还是要精打细算。幸好有不少朋友资助,他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

4、

(1)、延年和乔年的性格完全不同。延年“气宇深沉,不苟言笑”,乔年却很调皮。小时候的乔年喜欢唱戏,常常穿个小马褂,戴一把白胡子,唱伍子胥过关,不仅自己唱还教别的小孩。长大后,乔年还是“依然故我”,他天真烂漫,但工作时却很严肃,一是二是绝不马虎。

(2)、        从信中可以看出,陈独秀似乎怀疑,杨鹏升先生是知道“晋先生”其人的。因为,陈独秀此前曾再三表白不愿意接受朋友资助,他曾有信致杨先生说:“不应以此累及友好,素无知交者,更不愿无缘受赐”,以及收到“千元汇票”之后,询问“未示此款作何用”?他还一再说明:“月有北大寄来三百元,差可支持”云云。

(3)、     在押往南京途中,陈独秀呆呆地坐在火车的座位上,周围皆是看押他的军警,戒备森严,毫无逃跑的可能。回望四周,陈独秀百感交集,他深知此次前往南京必然是九死一生,但是作为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年人来说,生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4)、        当然,陈独秀的坚持也有依据。陈独秀只好厚着脸皮,给国立编译馆副馆长陈可忠先生写信,托其油印50份,以分送学者和文化机构。可惜的是,陈独秀连油印本也未见到就死了。

(5)、一直以为,陈独秀先生的晚年是寂寞的。在鹤山坪的石墙院逗留半日之后,改变了我的初衷。

(6)、     就在陈独秀被捕的几天前,24岁的潘兰珍因和丈夫在生活琐事上发生一些口角,一气之下带着女儿回到娘家居住。一天,潘兰珍闲来无事翻看家中的报纸,突然被报纸上面刊登的一条消息惊住了,紧接着她用颤抖的双手指着报纸上的陈独秀的照片痛哭流涕:“天啊,这不就是阿拉的老头吗?”

(7)、但是各方面的压力,以及没有归属感的生活,让他愈发感觉到孤独与苦闷。而他的真实想法,却没有人可以倾诉。

(8)、年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中称陈独秀为“投降主义”;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d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则改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2002

(9)、     作为一位旧时代的女人,潘兰珍虽不懂政治,但是对于陈独秀的大名和事迹,却早有耳闻。

(10)、好在历史并不永远都是政治的婢女。近年来陆续解密的前苏联档案表明:1923至1927年间,苏共(联共布)政治局就中国共产d的各种问题开了122次会,做了738个决议,平均两天半一个决议,事无巨细遥控指挥年幼的中共。在权势如日中天的斯大林眼里,中共不过是个胎毛未净的“中国支部”,而陈独秀以“支部书记”之低微身份,一次次与以斯大林为核心的共产国际进行抗争。

(11)、        不过,他原先创建的政d和他的同志,以本人资料所限,似乎未见任何的资助,这似乎也是令人遗憾的地方。陈独秀出狱之后,中国共产d理论刊物《解放》曾发表时评《陈独秀到何处去》,欢迎他重新回到“革命行伍”中来。

(12)、虽有杨鹏升等人施以援手,但陈独秀自尊心极强,故而屡屡婉言谢绝。1941年3月23日复函杨鹏升:“千元汇票一纸”,因杨函中“未示此款作何用”,意为不敢无功受禄。同年8月6日,又复函杨鹏升收到省行“千元兑票”。并告:“弟生活一向简单,月有北大寄来三百元,差可支持。”杨鹏升无奈,只得讲究“策略”,此后,陈独秀在江津期间所用的稿笺、信封便全由杨鹏升包制包赠。而且,这些信笺和信封上均印有“独秀用笺”和“仲甫手缄”的字样。

(13)、一遍遍,我徜徉在这冷清安静的院落里,沉思,怀想。

(14)、在这个院落里,陈独秀抱病写下了《小学识字课本》这部近代史上的文字学杰作,用科学的方法将中国文字重新分类(注:“小学”指文字学,类似于《说文解字》,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小学)。他也为外面的书馆编书,挣点稿费糊口,“馆中倘能信任,必有与钱相当之稿与之,不至骗钱也”(陈独秀致台静农信)。

(15)、     从1930年到1942年,从22岁到34岁,潘兰珍陪伴了陈独秀整整12年,她所有的青春全都耗在了陈独秀的身上,但是她无怨无悔。

(16)、他们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他们还主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1917年起他们又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青年》实际上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导中心。

(17)、陈独秀是一名激进民主主义者,他仇视当时的封建军阀统治,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思想,认为要实现民主制度,必须消灭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规范。李大钊则反对复古尊孔,要求思想自由,号召青年不要留恋将死的社会,要努力创造青春的中国。

(18)、延年被捕后、妹妹筱秀(陈玉莹)赶到上海,因营救无望,筱秀也在悲痛中不幸病逝。

(19)、     孩子的离世,生活的屈辱,再加上工头的无端“暴力”,使得她的肉体和精神备受折磨。同居两年后,潘兰珍再也忍受不了这非人的折磨,独自逃了出来,在熙德华石库门租了一间房子。

(20)、     刚满三十的潘兰珍,默默地承担着家庭的重担,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陈独秀母亲去世。

5、

(1)、陈独秀是中国共产d最主要的创始人。陈独秀是中国共产d创始人之一的说法不准确。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d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2)、用了别人的钱,连馈赠者的名字也不知道,这让陈独秀十分过意不去。

(3)、        他曾说过一番话:“蒋介石杀了我那么多同志,还杀了我的两个儿子(指陈独秀长子陈延年和次子陈乔年。其四子陈鹤年亦参加革命,三子陈松年解放后在安庆工作,据称生活困难),我与他不共戴天。现在全国抗战,我不反对他就是了。”   

(4)、    何处渔歌警梦醒,一江凉月载孤舟。 

(5)、     而她对陈独秀的一腔真情,随着她的逝去也烟消云散,能留下的只有那一段传奇爱情。

(6)、然而陈独秀晚年选择在这里生活,并非是沉迷于这里的美景,而是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按理来说安庆才是他更好的选择。可即便是陈独秀,在现实生活面前也得低下头。

(7)、早期所作《夜雨狂歌答沈二》、《远游》和晚年所作《金粉泪》56首及长篇五言诗《告少年》。托物咏志的《咏鹤》、《杂感》四首、《感怀二十首》深于寄托,伤时感事,虽表现手法较曲折隐晦,也应归于这一类。最早的作品为《题西乡南洲游猎图》,发表于1903年8月17日上海《国民日日报》。

(8)、        大著《小学识字教本》,斟酌古今各家学说,煞费苦心,间下已意亦多精辟,自宜付梓以期普及,唯书名称为《小学识字教本》,究属程度太高,似可改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未审尊意何如?即希示复为荷。顺候撰祺! 

(9)、陈独秀夫妇避难到重庆前,他的世交好友邓仲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伯父)在江津开了一家诊所,邓仲纯力邀陈独秀先生来他家居住。但邓仲纯的悍妻却担心受陈独秀牵连而拒客于门外,进而恶语相向(陈独秀写给三子陈松年的信中也如此记载:幸亏你们与祖母未同来。竟遭邓太太拒之门外)。

(10)、     潘兰珍年轻漂亮,勤快能干,朴素大方,深得李老先生喜爱,而李老先生年龄虽大,但有文人风采,与他接近,潘兰珍能感受到“安全感”。随着相处时间增加,潘兰珍与老先生渐渐互生情愫。22岁的潘兰珍和51岁的李老先生,相差29岁的爱情,自然遭到了潘兰珍父母的反对。但是在爱情面前,潘兰珍不顾世俗的偏见和父母的竭力反对,毅然嫁给了大自己29岁的李老先生。

(11)、抗战爆发后,陈独秀被释出狱,1938年迁居四川江津一偏僻山村,他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经济收入。他的生活到底由谁供养?这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历史遗案。   陈独秀一生中被捕过5次,最后一次是在1932年10月16日被国民d“中统”特务作为重要政治犯逮捕的。被捕时,他正患着胃溃疡,卧病躺在他居住的上海岳州路永兴里11号。   陈独秀是同其他一些托派领导人差不多同时被捕的。《申报》1932年10月18日第15版登载了如下消息:

(12)、        但是,这预付的2万元稿酬,不知作何了结。单从陈独秀致台静农先生书信之中可以看出,这笔钱他可能是设法还清了,比如:“此书迟迟不能付印,其症结究何在耶?若教育部有意不令吾书出版,只有设法退还稿费,另谋印行耳!” 

(13)、     “再也见不到兰珍了”,这句话一直在回荡在陈独秀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14)、     婚后的两个人视对方为知己和依靠,相敬如宾,日子虽然平平淡淡,却苦中作乐。同居两年,潘兰珍的肚子始终不曾有变化,自知无法生育的她在征得丈夫的同意后领养了一个女儿,取名为凤仙。

(15)、以上系1984年3月,笔者在陈独秀客死之地石墙院组织当年与他共同生活在此院中的老人们的一次座谈会上搜集到的谈话。

(16)、    自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陈独秀逐渐远离中共领导层,后来又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这个他所创建的组织。

(17)、     陈独秀的身体不好,却喜欢熬夜读书,潘兰珍总会耐着性子加以劝阻,为了能让丈夫尽快休息,潘兰珍不管多晚都会等到陈独秀睡下了,她要守护一阵子才离开,第二天还要继续打工。

(18)、    陈独秀最后一封信写于1942年4月5日。陈独秀对杨鹏升多年的资助“内心极度不安,却之不恭而受之有愧”,信封的背后,留有杨先生的字迹:“此为陈独秀先生最后之函,先生五月二十七日逝世于江津,四月五日书我也。哲人其萎,怆悼何极”。

(19)、在这个院落里,陈独秀宁可典当度日,也拒绝达官显贵们送来的钱物:“我不要你们的救济。”而面对北大同学会寄来的三百元钱,他“且感且愧”。

(20)、但是,如果仅仅是惊叹于这位思想家的前瞻、敬慕于这位革命家的执着,后人是否依然只流于把栏杆拍遍的浅吟低唱?

(1)、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

(2)、投奔邓仲纯时,他的妻子以家中的房间有限的理由,将陈独秀夫妇拒之门外。但他也见识到了人性中温暖的一面,并不熟悉的同乡人为他安排住处,让身处异乡的陈独秀再次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3)、其中有一位“晋先生”,先后资助陈2200元,而陈独秀居然根本没见过这位“晋先生”。他在辞世前一月余写给杨鹏升的信中称:“与晋公素无一面之缘,前两承厚赐,于心已感不安,今又寄千元,更觉惭惑无状,以后务乞勿再如此也!”“晋先生”究系何人?笔者认为是时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邓锡侯字晋公,且是时任川康绥靖公署中将高级参议的杨鹏升之顶头上司。

(4)、也是由于这个原因,陈独秀与不少朋友越走越远。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再平等,他们似乎也没办法像过去那样相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