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平仄格式规律(文案精选95句)

admin 文案 2023-11-08 09:24:57

五言绝句平仄格式

1、五言绝句平仄的基本格式

(1)、三句有了,接下来排第四句。再次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因为第三句是‘仄起’,那么第四句就该是‘平起’了,而‘平起’有两句,一个是‘平起仄收句’,一个是‘平起平收句’。两句都可以使用吗?不是的!因为第四句的尾字是需要押韵的地方,所以必须和第二句的尾字一样是平声。如此,只有‘平起平收句’符合标准,如下: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这个格式的第一句是‘仄起’。那么,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第二句就应该是‘平起’,然后我们想一想,‘平起’句式里,一个是‘平起仄收句’,一个是‘平起平收句’,那么用哪一句来作为第二句呢?这时,我们要清楚,我们需要排的是格律诗的格式。格律诗以押平声韵为正格,也就是说,第二句的尾字要平声。那么,符合标准的就只剩下‘平起平收句’了,如下:

(4)、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5)、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6)、  12下面我们将分别举出一些实例,来证明近体诗的平仄,我们仅举律绝的例子,排律可以由此类推。

(7)、七言绝句是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计二十八个字。

(8)、   这样,上文的七律平仄也可以简示如下:

(9)、七绝平起首句押韵。七绝平起首句押韵。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两句有了,接下来排第三句。根据‘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原则,第二句是‘仄起’,那么第三句也要‘仄起’。然后我们再想一想,两个‘仄起’句刚刚用过一个,如果用和第二句完全相同的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那为啥不可以呢?是因为之前我们说过,第三句的尾字和第二句的尾字,平仄必须相反!那么,既然第二句用的是‘仄起平收句’,第三句就只能是‘仄起仄收句’了,如下:

(12)、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这样也就是说,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13)、这个格式的第一句是‘仄起’。那么,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第二句就应该是‘平起’,然后我们想一想,总共有四个句式,其中两个‘仄起’两个‘平起’,而我们需要的‘平起’里,一个是‘平起仄收句’,一个是‘平起平收句’,那么用哪一句来作为第二句呢?这时,我们要清楚,我们需要排的是格律诗的格式。格律诗以押平声韵为正格,也就是说,第二句的尾字要平声。那么,符合标准的就只剩下‘平起平收句’了,如下:

(14)、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

(15)、平起首句不押韵的标准格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变化格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起首句押韵的标准格式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16)、二: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7)、《夜思》是平声韵,《拜新月》是仄声韵。“疑是”句“平仄仄仄平”,“细语”句“仄仄平仄平”,“北风”句“仄平平平仄”,都不是律句。

(18)、至此,第一个格式排好了,因为是以‘仄起仄收句’作为第一句而排成的,所以这个格式叫‘仄起仄收式’。又因为第一句的尾字是仄声,故,第一句可以不押韵。所以这个格式也可以称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

(19)、二: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0)、七言律诗,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2、五言绝句平仄格式规律

(1)、   积雪似空江(平),长林如断岸。(Ab)

(2)、(书法)于宝君(著名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3)、这一格式是c句型作首句。c、d句型组成第一联,a、b句型组成第二联。第二联与格式二的第二联相同,也同样与格式的第一联相同。

(4)、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5)、         百战西归变姓名,(仄起平收)

(6)、         不用裁为鸣凤管,(仄起仄收)

(7)、第四种五言绝句基本上和第二种相同,只因首句用韵,所以首句改为仄平脚:

(8)、另外,为了在阅读诗词时,能够快速的分辨出诗句是否相对相粘,建议大家在日常写作排版时,不要将诗句一句一行的排列,如将以上例诗排列成:

(9)、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能这样办。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10)、(师生联谊会)榆树中学64届七班毕业54周年师生联谊会

(11)、发展历程不同。五言绝句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源于汉魏乐府古诗。而五言律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已基本定型,于盛唐时期已趋于成熟。

(12)、盛唐时,崔国辅、孟浩然、储光羲、祖咏等一大批文人对五绝作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其中王维、李白更是把五绝的创作推向了极致,使五绝发展达到了繁盛的顶峰。近体绝句,由于可以不拘对偶,故构写自由;由于篇幅短小,故语句精炼含蓄,多言外之音;由于讲究声律,故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宜于低吟高诵。

(13)、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4)、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失粘有广义,有狭义。广义的失粘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狭义的失粘就是这里所讲的)。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

(15)、至此,第二个格式排好了,因为是以‘平起仄收句’作为第一句而排成的,所以这个格式叫‘平起仄收式’。又因为第一句的尾字是仄声,故,第一句可以不押韵。所以这个格式也可以称为‘平起仄收不入韵式’。

(16)、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17)、这个格式的第一句是‘仄起’。那么,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第二句就应该是‘平起’,然后我们想一想,‘平起’句式里,一个是‘平起仄收句’,一个是‘平起平收句’,那么用哪一句来作为第二句呢?这时,我们要清楚,我们需要排的是格律诗的格式。格律诗以押平声韵为正格,也就是说,第二句的尾字要平声。那么,符合标准的就只剩下‘平起平收句’了,如下:

(18)、   仄仄平平的四言欲变成仄脚的五言时,须在句末加上一个仄声字(以仄随平)成为仄仄平平仄

(19)、   樵人相见指惊麏(平),牧童四散收嘶马。(Aa)

(20)、五言绝句,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自盛唐起,五言绝句通常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

3、五言绝句平仄格式是什么

(1)、(同学聚会)胜利小学毕业56周年同学会第一集

(2)、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

(3)、(同学聚会)兴隆中学高十四班同学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之六

(4)、(同学聚会)胜利小学毕业56周年同学会第二集

(5)、(诗词)孙淑彬:诗词作品欣赏之二:《咏九江作品》

(6)、   以我越乡客(仄),逢君谪居者。(ab)

(7)、(诗词)王海顺;:(少年游)·观太极扇队员表演

(8)、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附录:仄韵近体格律    古代的仄韵格律诗很少,一般都把这一类归到古风中。因为格律诗用韵严格,只用平声韵。可是,从古至今一直有人喜欢按照格律诗平仄粘对规律写作仄韵格律诗,于是就有了所谓“仄韵格律”。下面按律诗基本平仄四式,列出仄韵诗格律,以方便大家创作学习。(五绝)四式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七绝)四式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律)四式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七律)四式  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9)、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10)、盛唐以前,五言诗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称为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

(11)、这个格式的第一句是‘平起’。那么,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第二句就应该是‘仄起’,而‘仄起’有两句,一句是‘仄起仄收句’,另一句是‘仄起平收句’。那么用哪一句来作为第二句呢?这时,我们要清楚,我们需要排的是格律诗的格式。格律诗以押平声韵为正格,也就是说,第二句的尾字要平声。那么,符合标准的就只剩下‘仄起平收句’了,如下:

(12)、将用这四种句式,按一定规则排列,就排出五言律绝诗体的四种格式。诗句之间平仄格律的口诀是“同联相对,邻联相粘”。

(13)、(同学聚会)兴隆中学高十四班同学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之二

(14)、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体裁,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

(15)、  2出句如系仄头,对句必须是平头,出句如系平头,对句必须是仄头,这叫做对,上一联的对句如系平头,下一联的出句必须是平头。上一联的对句如系仄头,下一联的出句必须也是平头,这叫做粘。(粘有广义,有狭义,广义的粘,就是一切的平仄都合式,不合叫做失粘,狭义的粘,如这里所述,违者也叫做失粘。参看下一课的第十节。)

(16)、需要注意的是,例诗中常有一些字,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完全符合格式的规定,这都是有原因的,上一讲已经说明。

(17)、把这四个平仄句型以不同顺序进行排列,则可得到不同的搭配。这种搭配如果符合了一定的规律和要求,它就成为绝句的平仄格式。这些要求就是粘对的要求、押韵的要求等。只要遵循了这些要求,按照不同的顺序,就能排列出四种不同的平仄格式。这里先看这四种平仄格式。(为方便理解,对格式中的可平可仄处暂不作标注,后面要单独讲到。下同。)

(18)、两联之间,上联对句必须与下联出句平仄相粘。

(19)、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四句押韵。

(20)、(诗词)牟晓林、牟晓宁:兄妹同题《雄鸡》图(外一首)

4、五言绝句平仄格式的古诗

(1)、  (全首只有一个“见”字不合平仄格式。)

(2)、   秋雨五更头(平),桐竹鸣骚屑。(Aa)

(3)、  这一个平仄相间的规矩,中唐人已不能完全遵守(例如刘禹锡);到了晚唐出句就索性一律用平脚,使它和对句的仄脚相对,例如:

(4)、在押韵方面。五言绝句押韵的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但晚唐以后,逐渐形成了首句可以借用邻韵的用韵传统。在诗律学上,这一现象被形象地命名为“孤雁出群格”。

(5)、  首句不入韵者  bA,aB,bA,aB

(6)、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7)、(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8)、  5七言律诗的粘对,和五言律诗的粘对,规则完全相同,七言排律是七方律诗的延长,七言绝句是七言律诗的减半,因此,它们的平仄也就是七律的平仄,只须注意依照粘对的规则,分别延长或减半就是了。

(9)、七言绝句的四种平仄格式,也是把这四个平仄基本句型按照粘对、用韵等要求,以不同顺序进行排列而得出来的。因为七言绝句与五言绝句的字数不同,所以,我们也可以简单地看作是在五言绝句的基础上,每句的前面加上了两个与后面两字平仄相反的字。之所以相反,这是平仄交替的需要。如果去掉这两个字,后面就是五言绝句的四种平仄格式。

(10)、绝句押韵格式不是绝对的,其中的第一和第三个字的平仄是灵活的,但第二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是固定的。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是属于平起首句押韵的。

(11)、这里有四种句式:第一种句式是平仄脚,第二种句式是仄平脚,第三种句式是仄仄脚,第四种句式是平平脚。这四种句式是所有变化的基础,四种五言绝句都是由这四种句式错综变化而成的。

(12)、   (全首仅“有”、“何”字不合平仄格式。)

(13)、需要注意的就是,虽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是在五绝中也要避免犯孤平或三平调。

(14)、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15)、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6)、今天藉小诗说说很多人绕来绕去绕不清的平仄问题。

(17)、在平仄方面。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种基本句型。由这四种句型按照粘对规则组合成“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平起首句入韵”四种基本格式。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18)、绝句一词在六朝初起时,仅指五言四句的小诗。唐代由于音乐曲调的变化,旧的乐府诗往往不能配乐,于是乐工们常将文人创作的绝句拿来合乐歌唱,这是绝句盛行于唐代的一个重要原因。五言绝句在初唐时起点较高,像“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等都有佳作,特别是王勃的五绝,以其优柔不迫被沈德潜誉为“正声之始”。

(19)、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20)、七言绝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这四种平仄格式来源于前面讲过的四种基本句型:

5、五言绝句平仄格式怎么写

(1)、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其中平声是指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仄声指的是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

(2)、这一格式是b句型作首句,c句型没有排进去,因为这一格式是首句平收,所以,平收句型就需要三句,仄收句型只能用一句。如果c句型排进去,它与其他句型的搭配就违反了格律要求。所以再用一次b句型以完成这一搭配。这样b、d句型组成第一联,a、b句型组成第二联。且第二联与格式一的第一联相同。

(3)、四: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四:平起平收:这种情况很罕见,格律公式为:

(5)、第4句或第4句最后一个字只押同一个韵,而且只能押平声韵,不能用仄声。如果不是同一个韵叫出韵,不合格式。

(6)、   一壶倾尽未能归(平),黄昏更望诸峰火。(Aa)

(7)、两句有了,接下来排第三句。根据‘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原则,第二句是‘平起’,那么第三句也要‘平起’。然后我们再想一想,两个‘平起’句刚刚用过一个,如果用和第二句完全相同的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那为啥不可以呢?是因为之前我们说过,第三句的尾字和第二句的尾字,平仄必须相反!那么,既然第二句用的是‘平起平收句’,第三句就只能是‘平起仄收句’了,如下:

(8)、五言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9)、(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0)、以五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来讲,变成七言诗就成了这样:

(11)、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12)、五言绝句,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

(13)、七言律诗,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因其格律严密,故名。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4)、(诗词)李振汉:《千寻旷宇三更静两袖清风一缕香》

(15)、五言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