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风属于什么派别精选99句

admin 句子 2024-02-23 08:45:26

李清照的词风

1、李清照的词风被称为

(1)、李清照并没有像古代普通女子一般,忍气吞声,了此残生。她发现了张汝舟的官职是靠行贿得来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妻子告发丈夫是要入狱的。

(2)、(1)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永昼:漫长的白天。

(3)、檀郎:原指西晋的潘安。潘安姿仪秀美超群,小字为檀奴,后被人称为“檀郎”。这里的檀郎则是指赵明诚。

(4)、因此……小印甚至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张爱玲是不是李清照转世而来的?!

(5)、说起古代的才女,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李清照的名字也不奇怪了。

(6)、(回首过往,且浮一大白)从济南到杭州已是数年,即使是池塘春草依旧,庭院绿荫如初,却也不复当初情怀,处处都是寂寞,处处都是乡愁。如今,哪里还有旧时光景,没了从前的美好时光,更不需管它什么狂风暴雨,不如煮酒看花!

(7)、 风云变幻,世事难测,1105年赵父被奸臣诬陷而革职,忧愤交加吐血而亡,赵明诚也被朝廷罢免了官职,无奈下,夫妻二人选择离开汴京,到赵明诚老家山东青州生活,到青州后,他们修缮房屋,把房屋命名为“归来堂”,来表达归隐的志向,她是陶渊明的粉丝,以偶像《归去来兮辞》中的一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为自己取了个号--“易安居士”。

(8)、当年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对于这段历史,文学界历来有褒有贬。褒方认为项羽自刎乃是英雄行径,当大加赞许,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就属此类。贬方则认为项羽意气用事,眼光狭窄,不顾大局。譬如大诗人杜牧,就属于此类。杜牧写过一首《题乌江亭》的诗,诗中的观点鲜明: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9)、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是易安体的特殊格调,令人凄怆欲绝。

(10)、她用柔和的话语抓住最本质深入的点,触动我们最心底的那根弦。

(11)、 不盘不知道,一盘累死了。李清照的酒后日记不止于此,她的词里多一半都写喝酒,开不开心都离不开酒!

(12)、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13)、后期词的风格特点-以对比的手法抒写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

(14)、心爱之人等候在榻上,自己却不着忙,换上了轻薄的睡衣,冰肌玉峰若隐若现,情趣盎然,令人浮想联翩。一切都很满意后,词人才依偎在夫君身侧,在他耳边缠绵呓语,含情脉脉。

(15)、随后开始了14年的隐居生活,在青州的生活是两人最安逸最愉快的时光,他们不在关注政治而是致力于金石文物的收藏继续撰写《金石录》但十几年间,朝廷的政治格局又在逐渐发生变化,蔡京被逐出政治舞台,赵明诚再次重返仕途,先后出任莱州和淄州知府,这期间夫妻二人开始两地分居,饱尝相思之苦。

(16)、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17)、李清照当年写这首诗,也是有感而发。靖康二年时,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被迫南逃。不久,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之职。在一天夜晚,城中爆发叛乱,厮杀惨烈。谁知,身为知府的赵明诚竟然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对于丈夫赵明诚的行径,深感耻辱;路过乌江之时,感叹项羽的悲壮之举,遂写下此诗。

(18)、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19)、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13岁就写出了《如梦令》:

(20)、一个春末夏初的早晨,一位少女荡完秋千,跳下秋千时因为不小心跌倒在地,身子没有跌倒在地是因为手撑住了地,手弄脏了,擦手之时,汗水却从轻薄的衣服里渗出。正准备宽衣放松时,突然看到有人来了,急忙躲避,急忙中鞋子跑掉了,只穿着袜子连忙躲到了半掩着的门后,发髻间的金钗也滑落了下来,觉得自己的狼狈样子别人看不到了,就又悠闲地倚靠着门嗅着青梅的味道并调皮地偷偷地观察这位路人。整首词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用清新的语言和明快的画面把一位俏皮可爱的妙龄少女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这是词人少女时代对爱情的.最初向往。  

2、李清照的词风属于什么派别

(1)、为什么会有观点认为李清照是个男性气质的诗人。大抵是因为她的诗作,比如这首天下闻名的大作:

(2)、而南渡之后,政治风云变幻,世事翻覆莫测,朝廷d争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d人”的罪名竟株连到李清照身上。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原本恩爱的夫妻,不仅面临被拆散的危险,而且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3)、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4)、在创作上,李清照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5)、“靖康之变”后,赵构继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宋开始。次年三月赵明诚南下奔丧,后又在去湖州上任的途中突患病离世。建炎四年春,李清照独自一人辗转流徙到浙东一带,后到达衢州,后又至越(今浙江绍兴),借住时段,书画悉数被盗,最后抵达杭州。漂泊无依的生活使李清照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绝境,无奈绝望之中再嫁,后又离婚。在怀着对去世亲人的无尽痛苦思念和对故国家园难归的无限绝望中,在极度的凄苦悲凉中,离开了人世,享年73岁。  

(6)、(3)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7)、绛红薄绡的透明睡衣朦朦胧胧,香酥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有阵阵香气涌出;偎在夫君身边轻声耳语,浅笑朱唇:今晚的竹席可真凉快啊!

(8)、直到现在,这首词依旧被人们看作是婉约派的巅峰。

(9)、李清照处于风雨飘摇的北宋末年。经历了家破人亡,丈夫死去,自己又四处漂泊,无依无靠。

(10)、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历史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南宋时期,金兵的铁蹄一路南下踏碎了山河也踏碎了所有人的平静生活各地叛逃乱象风起云涌,李清照找为了避免祸患也准备南渡,此时赵明诚已调任江宁知府,李清照独自返回青州,转移文物他们曾经居住的归来堂里珍藏着两人多年以来的心血收藏,和曾经甜蜜的爱情回忆,李清照反复筛选最后只能带走十五车文物,临行前她回望归来堂满眼哀伤,想着不知何时才能和丈夫重回这个温暖的家。

(11)、在此期间,李清照因思念赵明诚写下了很多诗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一剪梅》:

(12)、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13)、著名的《声声慢》中,将这一份“凄凄惨惨戚戚”传递得淋漓尽致,这份愁绪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沉重。

(14)、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15)、(这梅花开得好,我们喝一杯)冬日正好,寒梅已绽。上天定是对梅花有所偏爱,才让今晚月色如此皎洁,玲珑剔透,为这不与群花比艳的梅花干一杯!

(16)、但最终,李清照还是安然抵达了江宁,由于见到了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她作诗抨击朝廷“主和”的政策:

(17)、“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缓,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

(18)、(7)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19)、李清照的这首《夏日绝句》,虽然只有短短的20个字,且严格意义上而言不符合平仄格律;但此诗写得气贯长虹,劲力十足,胜在内容上,故而千百年来令人称赞不绝。

(20)、本词抒写了作者在一个秋日黄昏的独特感受。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的使用哀怨缠绵,极力渲染词人的凄切寂寞的心境。继而词人选用特定意象来抒情:“过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作者的愁情与这样的残秋之景达到了完美交融,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天抢地,浓重的“愁绪”铺天盖地而来。整首词的风格是深沉哀婉,将作者晚年饱受国破家亡的离乱之苦和寂寞、凄苦的哀愁准确而深刻地表达出来了,堪称李清照晚期代表作。  

3、李清照的词风格独特,被称为

(1)、两位在当时时代里掀起风波的才女,以自己独特的笔调与才情在后世与当世拥有了一批坚定地“粉丝儿”。

(2)、胡兰成是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年长张爱玲15岁,阅历丰富,颇有才华。而且性情别致多趣,能读懂张爱玲的人和文。他们相识后很快坠入爱河。

(3)、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4)、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为婉约经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赋予物诗意。

(5)、到如今形象容貌十分憔悴,乱发像风吹雾散也懒得梳理,也懒得夜间出去看灯了。倒不如偷偷地守在帘儿底下,听听外面别人家的欢声笑语。

(6)、而政治不敏感的张爱玲却在乱世之中始终追求着个人的安稳。她与“汉奸”胡兰成成婚,并在婚书上写下“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相比起李清照的气节,张爱玲更像是始终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追求着那一份“但求个人现世安稳”“苟全性命于乱世”。

(7)、当她思念丈夫时:“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8)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消:一作“销”。

(9)、生长在这样的贵族书香世家,父母都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能够培养出李清照这样一位才女也是不足为奇的。

(10)、和所有年少的女子一样,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对美好的爱情有着懵懂的向往和独特的感受。  

(11)、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12)、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13)、易安体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

(14)、此首词作表达的是少女伤春的情怀。惜花伤春常成为历代作家的一种思想寄托,也总是孕育着作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词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清晨起床后的一个生活片段。前两句是回忆昨夜发生的事情――风声雨声,因为牵挂风雨中花儿的命运,无心睡眠,只好喝酒解愁。一夜都在担忧此事,所以早早起来,尽管残酒还未消,就急忙问屋外的海棠花如何了,丫鬟说“海棠依旧”,原来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关心花儿命运,其实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的情怀。  

(15)、胡兰成当时政治上投靠汪伪政府,在私生活上也是一位花心男人。在与张爱玲的相爱之前,已有两次失败的婚姻,而且他与舞女、寡妇、护士等都有暧昧关系

(16)、这首花间词是李清照笔下极少数的“纵情”之作,大多数时候李清照都比较多愁善感,这也源于她婚后与赵明诚聚少离多,结婚后的第三年,李清照因被父亲的案子牵连,不得不回到明水故里,此后他们异地整整三年。

(17)、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8)、(没事闲来浅酌)别问怎么了,伤春悲秋不行吗?反正就是愁绪绵绵,借酒消愁不用多,浅浅喝已深醉。

(19)、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0)、李清照的词风也由原先的洒脱飘逸变成了幽怨凄苦许多离愁佳作,也是这一时期有感而发并这个是奠定了她婉约派词宗的地位,比如《一剪梅》‘才上眉头,却上心头’可见她当时愁苦的心情,再后来赵明诚把李清照带在身边,夫妻二人终于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4、李清照的词风被称为什么体

(1)、更加让李清照感到悲痛的是,同一年秋天赵明诚染病,不幸离世,留下李清照一个人在乱世中颠沛流离。所以李清照的晚景非常凄凉,幸好她足够坚强,一改少女时代“大小姐”的乖张任性,开始关心天下,屡有诗作讽刺现实。

(2)、她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只关心自己的成就,对外面的世界丝毫不关心。

(3)、从李清照遗存下来的小像可以看出,她确实是有几分姿色的,但并非“人比黄花瘦”,甚至有些丰腴。

(4)、但是到了1127年,靖康之变以后,李清照的命运便开始急转直下。同一年赵明诚丧母,去往江宁奔丧,因金人大举南侵,他临危受命,负责镇守江宁。

(5)、显赫的家世,童年的不幸,父母对她截然不同的影响和教育,使得张爱玲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6)、早年的她“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在在池边嬉戏的画面。

(7)、她将国运与个人命运结合,后期所作的诗词也更加开阔。行至乌江,忆及国破流亡,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临场当了逃兵,她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其实在李清照真正表现爱情的词作中,主要是写与丈夫的感情。因为和丈夫两地分居,不少作品表现了对丈夫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丈夫的不舍相思。这些爱情的表白,在那个封建时代,是勇敢冲破封建礼教的爱情宣言。  

(9)、在传统的环境中,不得不说家世显赫对女子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0)、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1)、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2)、父亲和祖父在当时的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均拜于韩琦门下。韩琦可能听起来有一些陌生,但范仲淹的名字对我们而言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晓了。韩琦与范仲淹同是以文人领兵的朝廷重臣,共称“韩范”。

(13)、一位在自我,家庭之中走到了自我之外,关注更大的外界

(14)、比如他们都喜欢收藏古物文玩,但当时赵明诚还只是“太学生”,没有俸禄,两家又都以节俭著名,所以遇到喜欢的古籍字画时,夫妻就会典当衣服来换取。

(15)、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新婚时期的甜蜜幸福,逃亡时期的正气凛然,中年时期的孤独愁苦,晚年时期仿佛看淡世事。

(16)、但可惜的是,总是遇不到一个正直而高尚的男性。

(17)、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18)、这在李清照的文章中也有提及:“嫠家父祖生齐鲁, 位下名高谁比数。当年稷下纵谈时, 犹记人挥汗如雨。”

(19)、这两首《如梦令》应该是她最无牵无碍的少女时光,没有忧愁,都是快乐!

(20)、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5、李清照的词风变化

(1)、(离别,无酒可还行?)和丈夫赵明诚去莱州的路上,一想到以后和姊妹们分别,就被离情别绪搅得心里难受的紧,全然不记得饯行宴上酒杯中的酒是深是浅,要常常写信给我啊!

(2)、崇宁年间,因受d争牵连,被迫与丈夫分隔两地,此词因思念丈夫而作。开篇点出在一个荷花凋零的秋天,触景生情,思念起远在他乡的丈夫,内心有太多的凄苦。因此“独上兰舟”排遣愁绪,可相思之苦怎可轻易排遣?一个“独”字说明了一切。细腻而含蓄的感情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力,感情才暂且放下,却又涌上心头。整首作品将作者对丈夫的苦苦相思之情委婉而含蓄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一位书评家评价张爱玲:“假令她沉潜光耀于当时,……或者辗转内地,吃上几年辛苦,给生命加强一点受过折腾的活力,……或许将成为一代奇迹也未可知。然而,虚名,躁进,葬送了她的才华……”

(4)、张爱玲则处于抗日战争,国共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四处战争不断。生于乱世,两位女性对于家国的关注度却大相径庭。

(5)、译文:落日的余晖像熔化了的金子,傍晚的云彩像围合着的明月,如今这一个劫后余生的人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

(6)、下片写重阳节这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7)、.再从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醉花阴》、《如梦令》、《一剪梅》中,鉴赏其不同的艺术风格。

(8)、(2)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9)、与赵明诚新婚那天,李清照曾写过一首“艳词”,来献给自己的丈夫。

(10)、.这首词是在国亡、夫丧、孀居的背景下创作的。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苦,在作者笔下如开闸之水,翻滚、奔流、咆哮!词的起句连用七组叠词,打造空前绝后的词式、格调、字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心中愁苦、悲伤、寂寞、煎熬!一十四字重叠,一十四字诉泣,一十四字是泪,一十四字滴血!启下"最难将息″,直接"晚来风急″,再续"正伤心″、"憔悴损″、"有谁堪折″?往下"独自怎生得黑″,"梧桐细雨″"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句句表达,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层层强化,言为心声,字字句句声声泪,愁恨交织,血泪模糊,苦断九回肠!这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杰出代表作。既是她的也是宋词的绝作,足以称为不朽之作!

(11)、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12)、李清照前期生活无忧无虑,生活环境舒适优越,家庭完整幸福,所以其前期作品风格比较明快、清新、俊朗,有很多写闲适之情、爱恋之意、山水之美。

(13)、李清照的后期词体多为凄凉、悲愤、惆怅,李清照在经历了与丈夫的分离与结合后,同时见证了宋朝的灭亡,内心是悲凉的,于是借菊花抒情诗写了《多里·许白菊》:“房子很冷,夜帘又长又低。恨寒风瑟瑟,无情风雨,夜里搓琼肌。”“人缘好,何必更需要记忆,泽番东丽!”菊花被风雨无情地摧残,在黑夜里被摧残,没有人能怜惜爱情。温暖和寒冷,但没有必要更去怀念,就像唐朝在宋朝,摇曳。

(14)、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

(15)、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16)、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17)、悠然的时光总是短暂,两人成婚不到一年,李父和赵父便因为政坛的新旧d之争成了死对头,李父被革职被提拔发配到广西,这样一来李清照在赵家的处境就有些艰难了,婆家的人都不怎么待见他好在赵明诚一心一意敬她爱她。

(18)、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有一段令世人称道羡慕的婚姻,都说最好的爱情是棋逢对手势均力敌,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大概就是最好的这种。两人在灯会上一见钟情,在赵明诚上门提亲时,她又写下了著名的诗词《点绛唇·蹴罢秋千》此词廖廖几句就把少女内心的羞涩与慌乱刻画的淋漓尽致。

(19)、李清照经历了北宋和南宋政权的更迭,经历了南渡的流亡生活,反映在她的词作上,往往把北宋昔日的繁华和南宋今日的苟安放在一起,表达深切的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