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解读及感受摘抄精选116句

admin 句子 2024-03-30 10:52:19

论语名句解读及感受

1、《论语》名句及解释

(1)、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领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例就理解其他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3)、孔子说:算了吧,我从来就没见过自己有错误就能够进行自我责备的人。

(4)、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5)、(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6)、刘琼导师将孔子这句话引申为:人贵有自知之明。她说:人啊,要用正确的方法来看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己知道自己,才能够有自信,才能从容从事!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8)、未知生,焉知死?对生都知道得不清楚,哪里能知道死呢?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0)、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12)、(赏析)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13)、(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醴(lǐ):甜酒。

(14)、孔子说:“面对要施行仁德真理的事,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16)、出自《论语·公冶长》。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当错误出现以后,不要自作聪明,掩饰躲避,因为一个错误的出现,并不表明犯错误的人就是毫无智慧的愚蠢之人。如果掩饰错误,反而会使自己变成愚蠢的人,而直面错误,改正错误,深刻地反省和检讨自己,会使自己在错误中成长。可以说,面对错误,检讨自己,并不断思考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17)、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18)、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察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看看他是否言行一致。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总是看别人脸色,讨好巴结别人,这种人一般都没有什么仁德之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是通过违背道义的手段,取得财富和地位,那这样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如天上的浮云一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人口口声声说自己立志求道,却以吃不好穿不好为耻,对于这种口是心非的人,就没必要和他说什么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行为端正,不用下命令,别人也会主动跟着去做。自己行为不端,即使强行发布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连一点小事都忍耐不了,那就一定做不成大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这样,他才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九件要反思的事: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要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1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并不断实践,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愉快的吗?

(2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论语名句解读及感受摘抄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松柏般这种不畏严寒的坚强的意志,才能获得人生永远的成功。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

(4)、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5)、(原文)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直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6)、(解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行:运行,运转。健:强壮有力。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

(8)、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为什么别人都称赞孔文子“文“的称号?孔子回答说,因为他聪敏勤勉,非常喜爱学习,并且不以请教不如他的人为耻,所以他就得到了“文”这样赞誉的称号。

(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仲弓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出门(工作、办事)时要像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用差遣人民时要像举行盛大祭典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处理家事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11)、这些名言均摘自于儒家经典著作——孔圣人的《论语•公冶长篇第五》,虽然是来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代圣贤思想,但至今仍对人们产生着巨大精神影响,圣爱家文化创始人刘琼导师在修者圣爱之家修行课堂上,将其当作学习教材,为到场的中医专家、圣爱员工及家属和社会人士,以及远程视频外的文山、大理、曲靖分馆以及湖北、四川、江苏、重庆、上海的圣爱家人们,带来了一堂人生修行课程。

(12)、此句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1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师傅之于己,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14)、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15)、(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锲(qiè)、镂(lòu):雕刻。

(16)、孔子说:“人没有事先的谋虑,必定会有即时的忧患。”

(17)、在刘琼看来,孔子是想透过这句话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一般花言巧语的人,面貌伪善的人,过分恭敬的人,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是认为是可耻的。那些心中藏有仇恨,但是表面还表现得非常友好,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

(18)、(赏析)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19)、(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20)、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3、论语名句精选及感悟600大全

(1)、孔子说:“学习以后,能经常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养的君子吗?”

(2)、(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3)、(解读)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4)、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

(8)、(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出自《论语·阳货》。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想,也不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不断的追求和奋斗,英国思想家卡莱尔说过:“为一生工作而进行探索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无须再探索其他的幸福。”工作使人生充实,只有坚持不懈地工作,不屈不挠地奋斗,才能有所成就。在追求和奋斗的每时每刻,人都在提高着自己生命的价值,并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如果不思考、不工作、不追求、不奋斗,只满足于安逸的生活,那就会变成庸俗的人。

(11)、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原)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译)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足。”孔子说:“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是走到中途才废弃而停止,但现在你还没开始,就给自己划了一条截止的界限而停止前进了。”

(12)、赏析:礼仪的作用,是以和为贵。先王传下的大道,都是以“礼以和”为最好的,做事情无论大小都遵从。这句话言简意赅的说出了礼是普遍的规范。

(13)、(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17)、孔子说:“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1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9)、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2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4、论语名句解读及感受50字

(1)、(原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直译)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意译)普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和睦相处。

(2)、 “孔子觉得他从来就没见过非常正直不屈这样的人。有人就说:不对啊,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啊。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了,他不可能做到刚欲不屈。”刘琼将此概念引申到现代理解为“无欲则刚”!意为:只有能够约束自己欲望的人,才能拥有大无畏的精神,才能成为坚强的人!”

(3)、《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5)、(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7)、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8)、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0)、孔子认为,这就好比人的意志力,在经受任何艰难困苦时,仍然不改本色,而唯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坚强的意志。

(1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

(12)、父亲在世时,对父亲恭恭敬敬,看起来很孝顺。可父亲一去世,就推翻父亲在世时一贯的做法,改变家风,这是孝子吗?肯定不是!是对父亲的大不敬,根本就没把父亲放在心里。(当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就善的而言,如果是不善的,那当然可以,如果是非善非恶的规矩,就不应该改了。)

(13)、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1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

(18)、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9)、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20)、“任务一”主要让学生通过收集和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孔子其人,了解《论语》其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这一任务安排学生课前完成,课中交流,设计以下很活动:

5、论语名句精选及感悟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4)、(原文)知(通“智”,读“zhì”)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直译)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意译)聪明的人足以明礼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迷惑,仁德的人足以爱人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忧愁,勇敢的人出自礼仁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畏惧。(原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直译)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意译)年轻人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将来的造诣不如现在呢?

(5)、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多用来形容春秋战国时各学术流派竞相发展的现象,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思想巨子,他们的观点和论点,直到现在,依然适用于现代人。

(6)、这次分享会,大家积极发言,从《论语》名句讲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体会,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孔子学堂是大家的学习空间,《论语》是中国人的“一本正经”。在孔子学堂里学习国学经典、启迪人生智慧,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7)、(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9)、出自《论语·颜渊》。品德高尚的人不忧虑、不惧怕,自我反省时无愧于心,有什么可忧虑和惧怕的呢?品德高尚的人在艰难困苦的事业中,不断拼搏,他们对自己的内在要求十分严格,对他人则慷慨大度。他们襟怀坦白,纯洁无瑕,对自己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拥有自尊和自信,无论在任何诱惑面前都不为所动,能够坦诚地面对整个社会。

(10)、赏析:君子不可以像容器一样,只在某一方面有用处。君子要博学多识,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并且对人类的整体命运与未来,有基于正义的判断,基于判断的见识,基于见识的行动!

(11)、出自《论语·卫灵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只要采取行动,就会产生错误,无论多么成功的人都是如此。但是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当错误发生时,勇敢地面对并坦然承认,反而会获得人们更大的尊重,使自己增长经验,获得信任的最好办法就是正视自己的错误。

(1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13)、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14)、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向主张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1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

(16)、(解读)得天时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实如此。天时;节气、气候、阴晴寒暑的变化。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团结,得人心。

(17)、(解读)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18)、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9)、“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1)、(赏析)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4)、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5)、就像我学蒸包子,从和面、发面、调馅,到蒸熟,知识都是从网上学的,光学知识确实枯燥乏味,但自己一动手,乐趣就来了。经历过几次失败,昨天终于蒸出了好看又好吃的包子,因为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倍加珍惜,都舍不得吃了,真的是其乐无穷。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7)、(解读)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8)、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0)、(原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直译)用不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意译)用不合礼义的方法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说好像是天空中漂浮的云彩一样,从不沾边。

(11)、遇事不察,是为人不够谨慎的表现,是处世不够明智的表现。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14)、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

(1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译)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少儿能得到关怀,使朋友能够信任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