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成语典故有哪些?精选85句

admin 句子 2024-03-31 09:38:33

爱国的成语典故

1、爱国成语典故20字

(1)、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 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2)、“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3)、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4)、出处:出自《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翻译:我是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5)、表达意思:意思为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赤胆忠心、爱国如家、乃心王室、仁人志士、志士仁人、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忠贞不贰、忠心义胆、忠心耿耿。

(7)、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关押了19年,不辱使命,宁死不降.

(8)、出处:出自《人民日报》19“都本着‘爱国一家’的原则,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

(9)、针对这一现象,校长特别安排了“立命”这一课,在台上激情地演讲起来.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你为什么而读书?”

(10)、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情况,长叹

(11)、不一会儿,校长走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站起身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点前一亮,欣慰地点了点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12)、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名医生在他的防护服上写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这不仅是他的心声,更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每一位“战士”的心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13)、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尽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14)、爱国如家、美人香草、仁人志士、乃心王室、保国安民、尽忠报国、爱国如家、为国捐躯、忧国奉公、以身许国。

(15)、出处:出自巴金《随想录》,“今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

(16)、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在一次岳家军与金军的战役中,当岳家军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中原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奸臣秦桧连发十二道诏令,命令岳飞退兵。秦桧还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

(17)、"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18)、“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9)、出处:出自《北史·答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翻译:你们深受朝廷的恩情,应当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20)、(释义):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2、爱国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1)、出处: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倒也有些忠君爱国之心、排患解纷之略。”(翻译:倒是也有不少对君主忠贞,对国家挚爱的人和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的谋略。)

(2)、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他的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校长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3)、表达意思:意思是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4)、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5)、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6)、舍身为国、赤心报国、忧国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

(7)、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岳飞回答道:"到前线抗敌,尽忠报国!" 

(8)、表达意思: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9)、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10)、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11)、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12)、(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13)、屈原,看到国君昏庸,祖国衰弱,无奈跳江殉国.

(14)、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15)、   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金兵南侵后,一直主张全力抗金,反对求和,后来他受到朝廷里投降派的排挤,最终被罢了官。经过长期隐退后,朝廷又重新起用了他,任命他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他与同住绍兴的爱国诗人陆游结成了好朋友。

(16)、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17)、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18)、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就用树枝在沙地上学习写字,他的父亲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19)、“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20)、袁崇焕,靠一人之力阻击后金几十年,保明朝江山,含恨被皇帝冤杀.

3、爱国成语典故故事内容

(1)、为国尽忠、殉节报国、战死沙场、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光荣就义、为国殉节、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2)、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3)、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4)、 岳飞刚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5)、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以身许国,舍身为国,为国捐躯,赤心报国,碧血丹心,忧国忧民,浩气长存。

(6)、小朋友们,"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现在要做的是健康成长,做最棒的自己,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7)、表达意思:意思指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8)、今天分享的就是成语故事“精忠报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9)、出处:出自东汉文学家荀悦《汉纪·惠帝纪》:“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翻译:想要对待臣民跟儿子一样,爱国就跟爱家一样。)

(10)、表达意思:意思是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为历代儒家所推崇。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11)、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12)、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13)、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14)、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15)、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16)、以身许国、舍身为国、为国捐躯、赤心报国、碧血丹心、忧国忧民、浩气长存。

(17)、“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18)、   当时快八十岁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闲居在绍兴西郊的三山。辛弃疾到任后不久就去拜访了这位前辈。陆游听了他对形势的分析后,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非常希望他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19)、成语“精忠报国”,意思是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形容非常爱国。这个成语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中也有记载:“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20)、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尽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4、爱国成语典故30字

(1)、杨虎城,看到国家危难,冒死发动西安事变,后殉国.

(2)、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3)、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

(4)、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想: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就在这时,一群大雁从天空而过,父母高兴地说:"好,就叫岳飞。愿吾儿像这群大雁,飞得又高又远。"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5)、出处:出自《封神演义》第九五回,“这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6)、东汉·荀悦《汉纪·惠帝纪》: 荀悦曰。诸侯之制。所由来尚矣。易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孔子作春秋。为后世法。讥世卿。不改世侯。昔者圣王之有天下。非所以自为。所以为民也。不得专其权利。与天下同之。唯义而已。无所私焉。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于是为置贤卿大夫。考绩黜陟。使有分土而无分民。而王者总其一统。以御其政。故有暴礼于其国者。则民叛于下。王诛加于上。是以计利虑害。劝赏畏威。各兢其力。而无乱心。及至天子失道。诸侯正之。王室微弱。则大国辅之。虽无道不得虐于天下。贤人君子有所周流。上下左右。皆相夹辅。凡此所以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者也。故民主两利。上下俱便。是则先王之所以能永有其世也。然古之建国。或小或大。监前之弊。变而通之。夏殷之时。盖不过百里。故诸侯微而天子彊。桀纣得肆其虐。纣脯刑侯而醢九侯。以文王之上德。不免于羑里。周承其弊。故大国方五百里。所以崇宠诸侯而自抑损也。至其末流。诸侯彊大。更相侵伐。周室卑微。祸乱用作。秦承其弊。不能正其制以求其中。而遂废诸侯改为郡县。以一威权。以专天下。其意主以自为。非以为民。深浅之虑。德量之殊。岂不远哉。故秦得擅其海内之势。无所拘忌。肆淫奢行。暴虐天下。然十四年而灭亡。故人主失道。则天下遍被其害。百姓一乱。则鱼烂土崩。莫之匡救。贤人君子。复无息肩。众庶无所迁徙。此民主俱害。上下两危。汉兴。承周秦之弊。故兼而用之。六王七国之难作者。诚失之于彊大。非诸侯治国之咎。其后遂皆郡县治民。而绝诸侯之权矣。当时之制。未必百王之法也。凡长吏秩二千石上皆银印青绶。比六百石已上。皆铜印墨绶。比二百石已上。皆铜印黄绶。其后虽不及六百石。其长相皆墨绶。除八百石五百石秩。

(7)、“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到了唐朝,为

(8)、赤心报国、碧血丹心、忧国忧民、浩气长存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忠君报国、碧血丹心、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9)、说:“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

(10)、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11)、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

(12)、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13)、出处:出自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八回,“丁大爷丁二爷又嘱咐白玉堂照应北侠,大家畅谈,彼此以义气相关,真是披肝沥胆,各明心志。”

(14)、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15)、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16)、岳飞享年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

(17)、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和爱国英雄。他坚决主张抗金,反对求和,遭到了朝廷权奸的排挤,最终被罢官。经过长期隐退后,朝廷又重新起用他,任命他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与同住绍兴的爱国诗人陆游结成了好朋友。  不久,宋宁宗赵扩召辛弃疾到京城临安,让他谈谈对北伐抗金的意见和对策。陆游听到这个消息,为辛弃疾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感到很高兴,挥笔写了首长诗相送好朋友。诗中写道: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现在只做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让人感到十分叹息。  大材小用这个成语由此而来,原意是指大的材料用在小处,使用不当,浪费材料;后也用以比喻用人不当,浪费人才,也作大器小用。 

(18)、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19)、表达意思: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20)、那么,“尽忠报国”为何变成了“精忠报国”?在《宋史》中记载,1133年秋天,岳飞前去觐见宋高宗,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以赐之。而后来清朝钱彩的历史评书演义《说岳全传》便根据宋高宗赐予的“精忠”两个字,将“尽忠报国”演为“精忠报国”,故事影响广泛,一直流传至今。

5、爱国成语典故30字左右

(1)、(解释):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2)、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1957年)赴宴作画。

(3)、   第二年春天,宋宁宗召辛弃疾到京城,想征询他对北伐抗金的意见和对策。陆游听到这个消息后,为辛弃疾能施展自己的爱国才能而感到高兴,就特地写了首长诗送给好朋友。诗中写道: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是个和管仲、萧何一样的大人物,现在只做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让人叹息。

(4)、舍身为国、为国捐躯、赤心报国、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忠君报国、碧血丹心、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5)、忠心耿耿、为国尽忠、殉节报国、战死沙场、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光荣就义、为国殉节、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以身许国、舍身为国、为国捐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