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精选114句

admin 句子 2024-04-19 08:11:49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悟50字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悟50字作文

(1)、黑暗与光明皆由心而定。心中痛楚浓雾则蒙蔽双眼,心怀感恩内心自有一幅光明的画卷。

(2)、    海伦对父亲最早的清楚记忆是:有一次,她艰难地有过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报纸,来到父亲跟前。那时,父亲独自一人举着一张报纸,把脸都遮住了。海伦弄不明白父亲在干什么,好多年后,她才知道父亲是其中一种报纸的编辑。     当雏菊开花的时候,夏天来了,莎莉老师牵着海伦的手漫步在田纳西河岸边,田野里的人们正在准备播种。她们坐在草地上,开始了新的课程。长大后,海伦喜欢划独木舟,而且喜欢在月夜泛舟,虽然她看见月亮在松树后面爬上天空,但是海伦知道她就在那儿。 

(3)、最近我在阅读屋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百年经典名著。

(4)、海伦凯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因该记住她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5)、美国文学家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她用不怨人世的态度,劝诫世人珍惜现有的一切。她的成功被称为“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成就。”在海伦的身边,有一位改变她一生的人,那便是她亲爱的老师——安妮·莎利文。莎利文老师用她的爱心和智慧引导海伦走出黑暗和孤寂。

(6)、                   战梦

(7)、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狄德罗也说:“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由此可见,阅读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现在就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出自19世纪著名作家海伦·凯勒之手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8)、这是一本蕴含着人的毅力和坚强信念的书,这是一本珍藏着人生永不放弃性格的书。主人公——海伦·凯勒,这朵十九世纪的文学奇葩,她给了我无穷的启示。

(9)、读完本书,我无比的震撼,却也泪目,海伦虽然经过那么不幸的遭遇,却是坚强、勇敢地活了下来,像长在悬崖边上艳丽的野花,生生不息。

(10)、我要学习海伦勤奋刻苦、不畏困难的精神,而不能当一只“缩头乌龟”。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哈利·波特》中的一句话:“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一旦它来了,你就必需接受,并勇敢地面对它。”

(11)、珍惜时间是我在这本书中学到最可贵的,从此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海伦用她的一生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办不到的事。

(12)、逸霏,这篇读后感的主题定得很好,确实如此:“每个人人生中都会遇到困难,要是遇到了困难一定要相信自己,用最好的方式去面对困难,乐观面对困难。”但我有个想法,写传奇式人物故事读后感,还是多写原著的人物的经典事件或让你印象深的地方等,然后再去联系书本外的人物事件来写,这样或许能让读者对书本人物有深刻的认识。  

(13)、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14)、   虽然海伦凯勒失去了闪亮的光明,清脆的声音,但却并没有放弃,她这种品质值得我没学习。

(15)、突然变成聋盲人的海伦由于对外界的恐惧变得狂躁不安,脾气越发暴躁,直至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家教老师——安妮·莎莉文。海伦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最终顺利从哈佛大学毕业。

(16)、对啊!同学们,为什么要到失去时才去醒悟,才去叹息,才会觉得光明实在太宝贵呢?连海伦?凯勒都可以在黑暗中探求光明,摸索寻找正确的人生之路,我们这些正常人又何尝不可?我希望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好地学习,好好地生活,合理安排时间,不轻言放弃,不轻易被击倒,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这样才不会辜负了上帝赐予我们的明亮眼睛,和一切美好的东西。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才会无限留恋,才觉得光明的宝贵。

(17)、    知识的力量让她变的强大。让海伦从一个残疾人,变成了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我们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更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18)、读完这本书,我就被这个故事感动了。为什么上天会这么不公平,给了她那样的命运?为什么这个对世界迷失了方向的小女孩会找到成功之路呢?正常人就很难行呢?因为这个女孩有坚持不懈和不屈不挠的追求梦想的精神嘛!

(19)、轻轻合上书本,心中仍旧波涛起伏,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始终在我脑海萦绕——海伦。凯勒。

(20)、我们现在生活在那么好的环境里,所有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机会。就算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像海伦一样,做一个打不倒的“海伦。凯勒”。

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这样日复一日,除了在感动和悲伤的时候,我都能轻易的控制我的泪水,不在让它“哗哗”的流了。

(2)、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3)、海伦在出生后十九个月时不幸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在她七岁时,她的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改变了她的人生。在自己的努力下和安妮老师的帮助下海伦进入了哈佛大学,还成为了教育家、作家。而她有这样的成就,都是因为她不断努力,不向任何困难低头。

(4)、缺乏这种态度,虽然视听健全,却有可能什么都看不见;具备了这一生活态度,人们将会发现面前敞开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这样的道理,人们也许不止一次听到过,在作者那里等同全部生命的三天,对于健全的每个人更是平平常常。

(5)、那年冬天我第一次进到校园里,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是越挫越勇。每天都想着各种法子进入校园去旁听,不论刮风下雨,我都按时去。学校放假了,我就在家中自学,暑假我还会跟着大人们外出务工,帮家里补贴家用。

(6)、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凯勒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7)、我那微不足道的经历,对于海伦·凯勒所成就的事业和优美的言辞而言,实在算不了什么。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这就是迈向成功大门的指路灯啊!

(8)、                   李琦

(9)、   一位著名的澳大利亚演讲家的命运似乎与海伦相同,他就是——尼克·胡哲(NickVujiciic)。他天生就没有四肢,只有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腿”。他并没有因为身体残疾而放弃生活。在他父母对他的教育下,学会了如何用身体仅有的“小脚”打字,在父母为他特制的塑料装置的帮助下学会了“握笔”写字,还学会了打篮球、游泳等等……他到处去演讲鼓励人们要停止把阻碍看作是麻烦、困难,相反的应该把它们看作是自身成长跟学习的机会。

(10)、                  辛金悦

(11)、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勇敢的去面对生活。生活不可能没有阻碍跟挫折,只要我们勇敢的去面对去克服,总能解决。

(12)、    海伦•凯勒后来成为一个文学家,作家。她出生时是一健康美丽的孩子,1岁7个月时因疾病成了又失明,又聋哑的人。刚开始,她对生活失望了,后来在老师的陪伴下,学会写字、阅读、认识和体会了许多不同的事情,她学习的过程异常艰难,她要付出我们平常人几倍的努力才能完成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她就凭着坚强的意志考入大学,走进社会。这得需要多么的努力啊。我们是幸运的,所以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努力克服,学习她那坚韧不拔的精神。

(13)、海伦·凯勒出生时,本是一个健康的婴儿,却在19个月大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视觉和听觉。

(14)、   前几天,张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我也很认真的看了一遍,读完之后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作者也就是主人翁海伦.凯勒从小就失去了光明和声音是一位聋、哑、盲聚集一身的残疾人。 

(15)、海伦·凯勒(Helen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16)、听到事,眼睛也能看到东西,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景,努力学习,将来做国家的有用人才。

(17)、过了不久,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残疾人。

(18)、反观现代孩子与海伦,那才叫“身在福中不知福”。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过度地宠溺孩子,使他们形成一种惰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永远也学不会像海伦一样坚强,反而遇到挫折就流眼泪、退缩。总而言之,永远长不大。

(19)、这本书不禁让我想起儿时的求学之路。那是我八九岁的时候,因家庭经济困难,家里把仅剩不多的钱给我的哥哥读书了,没有更多的钱供我读书,再加上家里没有给我上户口,上学之路便遥遥无期了。儿时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课堂上上课。

(20)、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个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女子。

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悟500字左右

(1)、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可敬的例子——她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放弃生命,反而笑着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使生命散发出永恒的光辉。

(2)、作者海伦。凯勒是一位又聋又哑的残疾人,这本书就是记录她一生的故事。

(3)、我们的眼前是明亮的,所以不珍惜视力。我们是那么的美丽、年轻、聪明,令人艳羡。在一览无余的光阴中我们失去了对光明的感受,对快乐的体验,也忘记了感恩。我们何不学学海伦,用微笑面对生活,用一颗诚挚的心去感恩生活?

(4)、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们带来光明的女性。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幽闭在盲聋哑的人,竟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夫学院,并用生命建起一家家慈善结构,为残疾人造福。

(5)、假如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生活一天,你会怎样?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儿,因为一场病,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这要是对一个大人来讲,他可能会绝望,但这个小女孩却在这样的情况下,度过了八十八个春秋,熬过了八十七年无光、无声的生活。

(6)、海伦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自己看不见多姿多彩的世界,却又是那么想看一眼这个她生活的地方。所以她非常羡慕那些有一双明亮眼睛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好好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了一个失明者对光明的无限渴望。哪怕只有三天,短短三天,她也一定会加倍珍惜,她也能在这短短的三天做出许多事。那么,大家想一下,我们这些耳聪目明的人,不要说三天,就是三十天,三百天-----甚至更多的时间,大家又是怎样安排的呢?假如说什么时候我们只有三天光明了,过了三天的期限我们再也不能看到美好的世界,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大家一定会说:“我们要抓紧时间,把各门功课做好,把要做的事情做好,把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一分一秒都不能轻易地浪费。”

(7)、我们要像海伦一样,在光明中成长,在感恩中成长。

(8)、她常常把自己想象在一个飘满花瓣的玫瑰园中,她放弃一切杂念,她经常这样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样不浪费每一天。如果以为生命还比较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9)、一百个人眼中,可能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海伦。是的,我们没有必要用太过理性的眼光看她、读她,我们只需透过她的话语、她的作品、她的人生,欣赏到她的人格魅力,穿越时空和她的心灵产生共鸣,然后把她留在我们的记忆、脑海里。黑暗让我们畏惧,却没能让海伦臣服;黑暗让海伦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就像深埋在阴暗泥土里的树根,虽然不能沐浴灿烂的阳光,不能呼吸新鲜的空气,不能看着嬉戏飞翔的鸟儿,但她的内心并不孤独,依然乐于和他的枝叶分享所有的喜悦与乐趣。

(10)、她,一个残疾人,在安妮沙利文的精心指导下,父母,家庭教师以及周围的人们对海伦凯勒的关爱,唤起了她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她学会了用手指摸一个密密麻麻的点——盲文,学会了用手指“说话”,她还学会了多种语言。海伦凯勒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一生创作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并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求学生涯,她的慈善活动。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求学生涯,她的慈善活动。她以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12)、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发了“国际海伦·凯勒奖金”,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多年来,她的名字成了人类意志力的象征。

(13)、合上书本,我心中的情感一言难尽。激动?感慨?幸福?悔恨?好像都有。比起海伦和胡哲,我拥有的很多了,但我又何曾真正的珍惜和感恩呢?

(14)、她度过了88个春秋,却在黑暗中度过了87个听不见美丽动人的乐章,看不着缤纷灿烂的太阳,说不到优雅感人的言语的世界中。她并不知道世界的色彩,世界的模样。然而,在盲聋哑世界里生活的她,却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掌握了五门语言,她那不屈不饶的精神,给许多人们树立了与命运拼搏的榜样。  

(15)、后来她又学会了许多单词,如“doll”、“dog”,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孩子都很轻易学会的单词,可是在她而言,已经是很难很难的了。或许我们并不能感受到听不见看不到的感受,可我能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能说出某个单词,即使是现在的“一”,也是那么的难。

(16)、        这本书的主人公——海伦凯勒从小就被疾病带走了她的视觉、听觉和语言能力,她是多么可怜悲惨!这意味着她将要在黑暗与茫然中度过一生,度过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她将永远幽闭在盲聋哑世界中,孤独地生活着,直至到埋没在岁月的尘埃中。但幸运的是,上帝让她与安妮莎莉文老师相遇了。莎莉文老师的出现,为凯勒带来了明媚的曙光。凯勒在老师的辅导及自身的努力下,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考上了哈佛大学。毕业后的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不停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拼搏,成为了世人口中的传奇。

(17)、前有海伦.凯勒,后又尼克.胡哲。他们都是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的伟人。1982年12月4日,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只有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因身体残疾,胡哲从小饱受人们对他的嘲笑和欺辱,他曾经甚至想溺死自己,但都没能成功。尼克.胡哲被拒绝52次后,他获得了一个五分钟的演讲机会和50美元的薪水,开始演讲生涯。尼克.胡哲的幽默演说,受到许多人追捧,更是激励了一代人积极面对人生的勇气。在他看来,所有的痛苦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在他心中,自己所做的一切只要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一个残疾人都能活出自己,温暖他人,带给人们坚持下去的力量,对梦想充满希望,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的我们,不更应该做出贡献,朝着梦想前进吗?

(18)、这学期,利用闲暇时间,我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一些部分,感受了一个真实的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

(19)、书中介绍了美国盲女学者海伦•凯勒的一生,她双目失明,又失去了听力,可他凭借着超人般的毅力,学会了说话,并且还学会了五种语言文字,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她受到过许多国家和人民的奖赏和赞扬,一生拥有无数的鲜花与掌声。

(2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想得到这个世界所有的知识。第二天,我想得到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真心,就如同沙利文一样。第三天,我想看到孕育我的生命,比如:父母,老师,朋友。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悟50字以内

(1)、故事里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她出生在美国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镇。父亲亚·凯勒曾是南北战争时的南军上尉,母亲凯蒂·亚当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妹妹米珠丽。海伦·凯勒十九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陷入了盲聋哑的黑暗。

(2)、1882年,在海伦十九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发高烧,脑部受到伤害,导致她失明和失聪,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七岁那年,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了她一生的莎莉文老师。

(3)、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一岁多的女孩名叫海伦·凯勒因患有脑的疾病而失明失聪了。当时,她是个脾气暴躁的女孩子,就是家教沙利文改变了她的命运。刚开始的时候,沙利文老师教她摸盲文。这个仅有几岁大的小女孩日日夜夜都不放过练习,直到手指出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给她包扎。包扎完后,又把手摸在盲文板上。学了一阵子时间,沙利文老师教她说话,可这毕竟是个哑孩子,怎能说得准呢?可过了不久,奇迹出现了,她会说话了。

(4)、在这篇用第一人称写的、富于激情的作品里,作者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表达了她的生活态度。正由于文章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虽然整篇文章都是虚拟的,所记叙的事情多是非现实的,但使读者感受到了更高的真实--情感的真实。

(5)、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比海伦·凯勒多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对能听见世间万物声音的耳朵,美好的世界。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要自强不息。

(6)、怀着一种敬佩之情,读完了这本书,对生命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受,也使我对现在的所有倍加珍惜。海伦。凯勒的形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她在黑暗之中对生活、生命和幸福的追求,不屈不饶的精神更多地鼓舞我在生活中勇往直前,学会坚强磨砺自己的意志。

(7)、我好喜欢你的书本上批注呢!可想,你看书是看得多么认真,你确实做到了带着思考去读书,并且在能阅读中注意积累词句,有了这样的好习惯,你日后定能飞得更高更远!

(8)、这也是一本催人奋进,鼓励人们珍惜生活的书,它让我们走进海伦的世界,体会没有光明的一种生活,让我们在体会中去感悟生活,去获得满足。同时它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是什么?该怎么样去体现自己的价值,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迷茫,不放弃,正是因为挫折的出现才会让我们更加珍惜成功后的感觉。

(9)、泰戈尔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海伦凯勒的生命中也出现过失望,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新的希望。她的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正如她所说: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给无声的世界带来希望。

(10)、看了几本书,还是觉得这本是最好的,里面说的是一个女孩子的梦想,她为了自己的眼、嘴、耳能像正常人一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猜?是什么书?就是一本让读者感人肺腑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1)、美国盲聋学校有位女学者,名为海伦·凯勒。她双目失明,又失去听力,可是她却凭着超强毅力,学会讲话,学会了五种语言以及文字,为人类作出了许多巨大贡献,深受各国人民的爱戴与赞扬,她闻名各地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永远在人与人之间飘荡,广为流传。

(12)、一个盲聋残疾人,为何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如果海伦屈服于不幸的命运,那么,她将会成为一个可怜又无知的人。然而,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自己光蚕饿人生,成为一个知识广博、受人尊重的人。

(13)、后来,她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为更多和她一样遭遇不幸的人服务,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海伦凯勒有了一家自己的慈善机构,她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于慈善机构。她利用一切机会帮助捐款,利用一切经验到各地做演讲,用亲身经历鼓励海伦凯勒一样不幸的人,让他们懂得: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决心和毅力,以及那种超凡的乐观精神。

(1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在她出生的十九个月就被染上了一种叫做“猩红热”得病,病魔最终把她的视力和听力夺走了。海伦.凯勒看不见绚丽多彩的世界了,再也听不见鸟语了。

(15)、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16)、政珈,你可知道在阅读屋课堂上,你与同学们、与老师互动交流阅读感想的时候,你有多么的英姿飒爽吗?好几次,有老师或校长们在课室后听课,都直夸你表达能力好,说得精彩之极!可能是因为你课堂上说得好的缘故,我对你写读后感稍微多了点期待,我期待你能耐心地思考,多琢磨一些用词用句,多用一些笔墨去写写书中让你感受深刻的人或事。联系生活事例谈感想的时候,写的事例也要稍微具体。我确实觉得,只要你愿意,还能更好!

(17)、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18)、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如果我只有三天光明我可能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玩上。但是我看到你的悲惨故事以后,我也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努力的学习让父母为我感到自豪。

(19)、与海伦凯勒不同,我们是健全的人,却都沦为平庸之辈。

(20)、本书主要讲了海伦·凯勒在十九个月大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在历经短暂的自暴自弃、失落悲伤之后,海伦很快地调整了心态,积极努力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在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阅读、学会了感受、学会了爱,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成年后的海伦·凯勒积极投身到教育和慈善事业,通过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善良的心性去帮助更多需要鼓励和帮助的人。

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30字

(1)、今天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它给我的感受有很多。我把这本书一字不漏地看了一遍,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2)、遭遇到作者这样严重生理缺陷的人是少有的。但是对于作者,生活依然是美好的。作者以动人的、富于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爱恋。

(3)、   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多读课外书,争取考上名牌大学。

(4)、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5)、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一时的困难和逆境并不可怕,最关键的是我们最终的选择。选择懦弱,将一事无成;选择坚强,将勇敢一生。

(6)、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一本书,这本书是美国的海伦·凯勒写的。 海伦·凯勒(1880——1968),一位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这本书中,让我更深一步了解海伦童年的生活经历。海伦是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这是由于在她儿时的一次高烧造成的,从此海伦便永久的生活在了黑暗中。

(7)、海伦·凯勒她仅仅拥有19个月的光明,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第一天想看看让她的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第二天想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第三天想探索与研究。

(8)、《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一本自传。她不是一个平常的人,她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正是这么一个生活在聋哑世界的人,竟毕业于哈佛大学,建立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并写出了《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师》等几部著作。连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都这样赞扬道:“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

(9)、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这本书是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本励志的书,是聋盲人海伦·凯勒的著作。

(11)、顽强不屈、不屈不挠、执着追求、孜孜以求、持之以恒、

(12)、摘抄: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只有聋人才珍惜失而复得的听觉?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见天日的幸福?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实生命、去享受生活——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3)、   在她成长的路上,她决定去森林里远足,因为那一天她和正常人一样,所以她决定让自己的眼睛陶醉那自然世界的美丽之中。和她相比,我们要珍惜眼前的风景,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现在的幸福弥足珍贵。虽然海伦·凯勒眼睛看不到东西,耳朵听不到事,但她对未来还是冲满希望。我们正常人,耳朵能

(14)、感悟: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四肢健全、智力正常的人,恐怕难以体会到残疾人的痛苦,人只有在经历过一些挫折和委屈的时候,才会更加珍惜我们平时看起来很容易得到的东西,这段话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

(15)、海伦,你创造了奇迹,这样的人生才是无悔的,我以你为荣!

(16)、看了此书,我深刻的意识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并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平时,有些人总是以条件差啦,困难多呀,而不能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海伦相比,哲学困难又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啊。一个人只要有胸怀远大的目标,并且为这个目标不懈的努力奋斗过,就不会为不理想的客观条件束几拥有无尽的力量,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胸有成竹地去获得成就。

(17)、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

(18)、                      邵明浩

(19)、   莎莉文老师还教会了她读书、写字等事情。最后,经过不断的努力奋斗,海伦.凯勒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考上了世界顶级的大学——哈佛大学。

(20)、请大家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成为爱的海洋。

(1)、     这本书讲的是海伦凯勒在她19个月大时,因为患上了一种疾病——猩红热,从而失去了听力、视力,也失去了自己的说话能力。一开始海伦因为自己说不了话、听不见、看不见,又没有人能够帮助她,脾气一天天的暴躁起来。慢慢地,已经没有人能够管得住她了。直到莎莉文老师来了,莎莉文老师跟海伦玩了一种文字游戏,这种游戏使海伦慢慢地变得温顺起来。她长大后进入了剑桥女子学校学习,并立志要进入哈佛大学。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进入了哈佛大学,并且顺利毕业。

(2)、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里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失去听力和视力后,依然走出黑暗和孤寂,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级的学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和聋的故事。

(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5)、    和海伦相比,我们更更珍惜眼前的风景,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现在的幸福弥足珍贵。

(6)、我有这样一本好书做我的良师益友,相信我以后的日子会过得更充实。

(7)、感悟:我们要相信一句古话“邪不胜正”,不论任何时候,海伦凯勒的故事告诉我们,正义最终一定会战胜邪恶的力量,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一定会收获到想要的东西。

(8)、虽然海伦她一生都活在黑暗的日子中,但她的人生并不因为这样而黑暗,她的人生时刻都散发出希望的光芒,她并没有因为上天给她的缺陷而有半点怨恨,而是很乐观地生活着,直到生命的尽头。《圣经》里头有这样的一句话:“眼睛所见的东西是短暂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是永恒的。”这句话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

(9)、    梅特林克夫人曾说过: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以对我们生命给予最必要的提醒。这也让我明白对任何事情都有保持乐观,如果你对生活充满自信,对世界好奇你会成功的!

(10)、要有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海伦在巨大的打击以及困难面前,不是怨天忧人,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使得自己得到信心。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11)、   海伦.凯勒的父母专门给她请了她的语文老师——莎莉文,给海伦.凯勒指导学习的,没想到海伦.凯勒学习很用功,她做的是我们这些健全人做不到的,多么不可思议呀!她是一个盲人聋哑人,学习有多么困难呀,没想到最终尽然考上了哈佛大学。

(12)、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13)、最近,我读完了美国女学者——海伦凯勒的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回忆起书上那一个个动人的画面;一句句令人深有感触的话语;一个用生命创造奇迹的背影,海伦凯勒的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体会特多。

(14)、莎莉文上学了,但第一天她就撞翻了一排桌椅,校长决定把她送回救济院,她感到很害怕!第二天早上,莎莉文看到床边站着一个人,“别害怕,我是你的义母,校长同意你留下了!”,听到她亲切地说,莎莉文高兴极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