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度人的经典句子有哪些(文案精选98句)

admin 文案 2023-10-12 10:42:13

佛法度人的经典句子

1、佛家的度人是什么意思

(1)、若优婆塞知是比丘是破戒人,不应给施、礼拜供养。

(2)、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3)、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4)、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5)、12)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6)、人们之所以造成内心的痛苦,是源于心灵上的不健康。

(7)、4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六祖坛经》

(8)、卍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四十二章经》

(9)、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10)、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1)、9)从前心随感官的刺激而必须恣欲,身随着欲望的追寻而无止息。现在我知道要切除外在感官的诱惑,静心观照自己,使自己成为身心的主人。

(12)、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13)、多年行脚觅归途,入室知为道路愚。检点旧时新衣钵,了无一物可提扶。

(14)、面对每一天都千篇一律地度过,有些人难免焦虑不安,总觉得与设想的日子相去甚远,不是千般努力应得的结果,于是陷入由自己一手营造的阴影中,不去抬头观看天色变化,不去构思更多的想法。外人看来是一片意志消沉,仿佛霜打的茄子,再也无法点燃冲破生活牢笼的火花,任谁也不可能寻求这样的合作伙伴。

(15)、佛说: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6)、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7)、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8)、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9)、人这么一辈子,年轻时所受的苦不是苦,都不过是一块跳板。人在跳板上,最难的不是跳下来那一刻,而是跳下来之前,心里的挣扎、犹豫、无助和患得患失,根本无法向别人倾诉。我们以为跳不过去了,闭上眼睛,鼓起勇气,却跳过了。

(20)、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金刚经》

2、佛法度人的经典句子有哪些

(1)、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3)、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6)、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8)、人生原本就是一出木偶戏,只要自己掌握牵动木偶的线,卷放自如,不受他人左右,就算能跳出这个游戏场了

(9)、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10)、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11)、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12)、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13)、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14)、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欲海回狂》

(15)、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6)、慈悲的对象不仅于人,也要普及于其它众生,乃至一切无情有情万物。

(17)、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8)、卍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9)、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20)、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3、佛言佛语度人

(1)、1)我等实乐生,憎怨中无憎。于憎怨人中,我等无憎住。我等实乐生,疾病中无病。于疾病人中,我等无病住。

(2)、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在向山靠近一点,才发现这座山,好象一位诗人遥望远方,等待故人的归来。山上的树,大多数是松树比较突出。松树亭亭玉立的耸立在周围小草小花的中间,仿佛松树就是一位威风的将军,守护着国家的国民。

(4)、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5)、南怀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6)、卍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六祖法宝坛经》

(7)、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8)、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9)、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0)、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11)、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12)、17)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13)、彻悟本性的人,纵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依然不觉得寂寞。

(14)、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15)、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6)、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若闻是深经, 决了声闻法。

(17)、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18)、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9)、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20)、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4、度人的佛语

(1)、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2)、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西归直指》

(3)、卍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4)、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需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6)、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7)、15)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8)、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

(9)、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10)、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11)、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1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3)、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5)、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16)、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17)、南怀瑾:色一个字,不单是代表五蕴,连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这内外两种色,都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现下虽是幻有,毕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并不是色之外另有个空。

(18)、古今庸人,败於“惰”字。古今才人,败於“傲”字。

(19)、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20)、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省庵大师不净观颂》

5、佛门度人的话

(1)、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设于无数劫,财宝施于佛,不知佛实相,此亦不名施。--《大方广佛华严经》

(3)、4)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镜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4)、4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5)、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6)、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7)、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8)、面对每天的生活,无奈也好,等待也罢,眼高也行,俗话说得好,眼高手低也是常有,生活不过就是聚沙成塔。

(9)、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0)、我们真正发菩提心自行化他、弘法利生,一生都让佛菩萨安排。别人对我毁谤、赞誉不必放在心上,身心才会清净、自在。

(1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佛说四十二章经》

(12)、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又和法华是一样的,众生当下听懂当下证果成就,低了是阿罗汉,高了能到大菩萨,不要修,听懂的当下成就,《法华经》里8岁的龙女甚至当场听懂当场成圆满佛,和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真是绝无仅有)

(13)、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4)、般若智慧的前提,乃是大慈大悲之心,若只单修“慧”而没有“悲心”的话,你的智慧中就会夹杂著傲慢。

(15)、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这直接就是《法华经》里的“衣珠喻”,只是语言更概括,法华说这个比喻更详细)

(16)、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7)、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蕅益大师

(18)、在生命的千变万化之中,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只有“现在”,能够把握住了现在,同时也能掌握了过去和未来,这就是生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