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的俗语谚语精选130句

admin 句子 2023-10-26 10:25:59

关于戏曲的谚语和歇后语

1、有关戏曲谚语

(1)、一天一水,胜似牛腿。(指黄瓜)能叫小水浇灌,不叫大水漫淹。

(2)、大粪长瓜,鸡粪长辣(椒),羊粪长得好棉花。

(3)、(人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没有经过舞台实践的演员,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只有在舞台上经过实际演练,发现艺术上的欠缺和不足,才能对自身有正确的、实事求是的认识。

(4)、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关于戏曲的谚语2不嚼碎,不知味。

(6)、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

(7)、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8)、指旁人对你的辅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本领在乎自身的努力与提高。

(9)、戏曲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伴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戏曲前人总结了人品艺德、演唱要领、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朗朗上口、字字珠玑的戏曲谚语。戏曲谚语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到如今逐步完善,成为我国民间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艺术资产。

(10)、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11)、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12)、眼睛是人的内心活动最灵敏的显示器,演员在表演中必须注重眼神的运用,以种种眼法基本功夸张地层露角色的内心活动,使角色的精神状态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外化。即以角色的不同心态为依据,而以不同的眼神,如注视、蔑视、斜睨、偷觑、怒目、泪眼、侧目、冷眼……等等与之相适应。由于角色的内心活动常常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演员在用眼神做戏时也需以多种眼法互相交叉配合,用瞬息万变的方式进行表演,以充分体现“心之苗”的作用。

(13)、板头好,嘴像铡刀切草,起落蹲摔,样样出巧。

(14)、关于演唱技法的戏曲谚语 “咬字归韵,尖团分清”“唱好声韵辨四声,阴阳上去要分明”“口型错一线,字音错一片”“唱念要讲喷口,须按五音要求”“唱戏靠声,声要靠气”“快板吸气浅,慢板吸气深”。

(15)、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仅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16)、意思是:在台上表演的时间只有三分钟,但为了台上这三分钟的表演,需要付出十年的努力,用来

(17)、飞鸟投林,渺渺茫茫。太虚幻境,世事无常。与戏曲有关谚语7(1)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18)、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19)、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20)、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与戏曲有关谚语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2、关于戏曲的俗语谚语

(1)、(43)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2)、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赞美戏曲的谚语篇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3)、戏校教师必须有慧眼识才的能力,因为这种对人才的鉴别力关系到学员一生在业务上的成败与成就的大小。所谓“开错了蒙”指行当的选择与学员自身的艺术资质和艺术潜力不相符合。譬如本来具备成为一个优秀武生的基本条件的学员,却在教师的主持下选择了小生的行当,就会造成既少培养一个好武生,又很难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小生的结果。就学员自身来说,长处难以发挥,艺术前途暗淡,所以说如同放火烧身。优秀京剧教师的特点之一就在于不仅有因材施教的能力,而且有因材施教的眼力。

(4)、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5)、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6)、(上台忌三脸:鬼脸、死脸、一幅脸)鬼脸,指演员面目表情硬直、不知所措;死脸,指演员脸上僵涩,无动于衷;一幅脸,指演员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一幅表情。造成这些艺病的原因有:技术问题,即演员缺乏学习训练,功夫不到家;实践问题,即舞台演出太少,缺乏表演经验;心理问题,即表演者怕羞,不能放开表演。

(7)、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8)、(净角要撑,生角要弓,旦角要松,武生取当中)

(9)、不在山涧走。(汛期)青蛙叫,雨来到;蜻蜓低飞,河水漫堤。

(10)、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11)、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2)、豁豁(兔子),一年十二窝,热死一窝,冻死一窝。

(13)、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14)、名师出高徒。艺多不压身。三分靠教,七分靠学。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15)、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17)、与戏、与曲及戏曲相关的歇后语可谓洋洋大观,不胜枚举,综纳观之大致有以下几类:

(18)、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19)、其就戏论戏型。这一类戏曲歇后语属于与“戏曲”全方位组合,即就戏论戏。歇后语的“引子”与“注释”两部分主体全是“戏”,或戏名,或戏曲表演的内容及程式、美感,或演员们台上台下的酸甜苦辣情感之体验表达等等。

(20)、指戏中故事情节与表演技巧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京剧表演艺术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广义地看,不论由演员的唱念和乐队的伴奏组成的声音系列,还是由演员的身段、舞蹈程式组成的动作系列,无不含有一定的技巧性。狭义地看,京剧表演中不论文戏与武戏对于某些特技的运用,尤其突出地体现了这种高度技巧性,而由于难度高或富于独创性,往往被人们称为“绝技”,“绝活”的武技运用,则更是构成京剧艺术魅力的特殊因素。离开和取消上述的技巧性,京剧即不再成其为京剧。所以说戏不离技。同时,京剧表演中的技巧因素,不论其难度大小,一旦由练功场进入京剧舞台,就由纯技术升华为艺术整体美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质变。这时技巧本身的形式美,只能在戏剧规定情景的制约下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而不再具有与戏绝缘的单独的审美意义。如果在一出戏中出现了与剧情脱节的技巧性表演,则必然对演出的整体审美效果有损无益,这种技巧性表演本身越是高难精妙,则对戏剧整体美和形象的塑造,破坏作用就越大。因此,京剧表演中技巧的运用(包括绝技的运用),始终不能离开塑造角色形象。

3、关于戏曲的谚语或诗句

(1)、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2)、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3)、不同行当的角色在表演“云手”动作时,虽然基本动作相同,但动作的具体规格却各有特点。净角云手两臂要撑开,生角云手两臂略呈弧形如弓,旦角云手要柔和松弛,武生云手在动作幅度和力度上要在净、生之间。

(4)、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5)、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主角。

(6)、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7)、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8)、京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调动自己的情感,努力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内心深处唤起角色的自我感觉,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受到感染。如梅兰芳演出《霸王别姬》时饰虞姬,当演到“别姬”一段时,梅兰芳在心理上即有一种悲痛感。周信芳演出《清风亭》时饰张元秀,当演到“望子”等情节时,他本人也会伤心流泪。这就是演员在表演中“动心”,并以之感染观众的例子。当然,京剧演员在表演中的情感体验还必须与精彩的演技结合起来,否则即使内心体验很充分,但没有精彩的体现,也不会打动观众。演员在表演中的情感体验,有时也称作“心里有戏”或“心里有”。

(9)、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指驴,比喻脾气犟的人)牛喂盐,每天一两或八钱。

(10)、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1)、(嗓音凭天赋,锻炼在人功)学艺者的天赋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锻炼。条件略逊的演员,通过锻炼可以得到提高;条件优越的演员,若不肯下功夫锻炼,不可能将其优异的条件充分发挥出来。

(12)、等为戏剧谁能先,我笑谓翁儿更贤。——宋苏轼《古意》

(13)、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14)、三分靠教,七分靠学。戏曲谚语大全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5)、(高音气要足,低音气收敛,高放低收,尖浊不显)

(16)、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爱国的名人名言

(17)、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18)、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主角。

(19)、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20)、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4、有关戏曲的谚语至少五句

(1)、(3)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2)、瓜茬瓜,不结瓜。(瓜茬地里不能再种瓜)水地葫芦旱地瓜。

(3)、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爱国的名人名言

(4)、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5)、一日不练自我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6)、车拉槐。(国槐只要车能拉动就能栽活)柳树当年不算活。

(7)、指架子花脸演员表演哭最难,表演笑的难度也很大,仅次于哭,再次是念白。在这里把念白列为第三位,并不是表示念白容易。实际上,在架子花脸的表演中经常是念多于唱,而且有的戏念韵白(如《法门寺》的刘瑾),有的戏念方言白(如《审李七》的李七),有的戏念韵京结合的风搅雪白(如

(8)、一个戏曲演员的成长经历中,师傅只起到把学员领进艺术之“门”的作用,真正的艺术深造却要靠学员自己的勤学苦练,尤其是要靠自己在艺术实践中充分发挥独创精神。演戏这一职业,虽有很强的技艺性,必须经过求师学艺,才能取得基本的表演能力,但是京剧表演作为艺术的本质属性又决定了它不是某种典范的复制,不能以统一的型号规格进行模仿,而必须调动表演者的主体意识及表演技能优势,进行独立能动的艺术创造,从而使角色的个性特征和表演风格带有某种独特的品性。因此,京剧演员的成长和艺术成就的取得,主要靠个人的修养和奋斗。

(9)、演员在演唱时,对咬字很讲究。既要咬住,又不能咬死,把握咬字的力度分寸是演唱的诀窍。掌握好咬字的技巧后,演唱时就能做到字音清晰、轻重适度。

(10)、词熟才能生巧。唱玩艺儿走味,好比熊头(皮球)冒气。

(11)、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12)、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3)、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关于戏曲谚语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14)、(23)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5)、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16)、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17)、(山东胳膊,直隶腿)“直隶”为旧省名,即今河北省。指演员表演时,形体各部分之间,或形体与唱念之间,不相互协调统缺乏整体和谐之美。

(18)、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19)、古老的戏曲艺术本是“土生土长”,戏曲(尤其是各地方戏曲)为百姓喜见乐道,大大小小、发烧及不发烧的票友、戏迷俯仰皆见,戏曲的“土”性又可以从下面一点得到佐证——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歇后语中有为数众多的与“戏”与“曲”以及“戏曲”相关联的条目,有人谓之:戏曲与歇后语似乎“血脉相连”。

(20)、豆见豆,九十六。(96天熟)冷装豆子,热装麦。

5、关于戏曲的谚语和歇后语

(1)、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2)、(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

(3)、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与戏曲有关谚语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4)、2015年参加央视超级宝贝获得“四星宝贝”

(5)、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6)、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7)、人生等戏剧,衮衮徒区区。——宋韩淲《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8)、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9)、腔好唱,味儿难磨。关于戏曲谚语12不嚼碎,不知味。

(10)、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11)、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12)、译文:这人生就像戏曲一样,有起有伏,必定不是顺畅的。

(13)、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与戏曲有关谚语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14)、演员在做戏时,即使所演的剧目是经常上演的熟戏,戏中所需的演技也已熟练地掌握,但依然需要使自己的表演显出某种意义的“生”,即保持必要的新鲜感。这里所说的“三分生”主要有两种含义:要保持初次上演生戏时的那种严肃认真的表演态度。不能因为所演的是一出熟戏,而使表演熟而生油、粗糙随意,或在表演中由于演技过于熟悉而胡卖力气。要保持某种程度的陌生感。即作为演员虽然对于戏中的情节以及表演都已非常熟悉,但作为角色对于剧中的一切事件却是初次经历,因而应是陌生的。只有演员在心中保持“三分生”,才能使表演显得真实可信,具有新鲜感。荀慧生曾经说过:“熟戏要当生戏演。”这条戏谚揭示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规律,表明了表演艺术中处理熟与生的辩证关系,其内涵是很深刻的。

(15)、京剧演员登台演戏必须以自己心里有戏作为前提。所谓心里有戏是指演员在对剧情和角色进行必要的体察和理解的基础上,在自己头脑中形成关于角色声音形貌的意象,并以此作为“唱、念、做、打、舞”等具体表演的依据,使头脑中的意象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角色形象。如果演员内心空虚,势必在表演中无所依凭,使形体动作和唱念都显得一般化,无法形成以形传神的审美效果。即使是在台上;‘走”台步,如果演员心里无戏,掌握不住应有的艺术尺度,也不会走得恰到好处,走出人物特有的神韵。

(16)、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7)、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8)、一日不练自我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19)、此谚意在强调演员表演艺术的珍贵。京剧演出既有自身固有的艺术价值,而以艺术商品的面目出现时,又具有一定的商品价格。这种商品价格受社会风尚、观众审美水平、演员知名度、宣传程度、剧场条件等艺术本体以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它并不能精确地反映演员表演的艺术价值,演出的商品价格(即票价)定得再高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而演员的表演艺术成果却是经过继承前人的艺术精华,又加上多少年的勤学苦练、努力创造而逐渐取得的,往往由于其艺术的独特性而成为其他演员所无法取代的,因而其艺术价值是无法以货币形式来定价的。这条谚语启迪演员珍爱自己的表演艺术而自尊自重,同时也要求社会各界尊重和热爱演员的劳动。

(20)、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台上三秒钟,台下三年功)   京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要掌握基本功和学会若干出戏,要下多年的苦功。京剧艺术全面的综合性、高度的技巧性、成体系的程式性和丰富的剧目,使得培养京剧演员必须经过长期训练。尤其是京剧表演中的高难技巧,虽然在舞台运用时不过数秒时间,但要掌握这些高难技巧却要付出数年艰苦的劳动。

(2)、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3)、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4)、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5)、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6)、(4)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7)、一日不练自我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赞美戏曲的谚语篇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8)、要想成为一个好演员,不仅具备嗓音、形体等先天条件,还要在“四功五法”上有扎实的功底,掌握系统的表演程式技巧,还要求艺术素质全面,有独到的创造能力,更要有为艺术献身的执著精神。正如戏曲谚语所说的那样,“十年能培养出一个状元,十年培养不出个好戏子。”话虽直白,但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9)、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0)、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1)、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2)、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3)、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14)、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关于戏曲的谚语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5)、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演员,必须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有好的表现,还必须将全部精力投入进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不间断地去研究、打磨人物内心情感,练习唱腔、身段。即使这样,也不见得能成为一个好演员。何况那些得过且过,靠混来度日的演员,要想成名,简直是痴人说梦。

(16)、2016年参加挑战世界吉尼斯记录唱响72小时

(17)、腔好唱,味儿难磨。关于戏曲的谚语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8)、(拼音读法):jiàn fēng shǐ duò

(19)、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0)、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主角。

(1)、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2)、(33)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3)、歇后语,在北方又称“俏皮话”,家喻户晓,幽默风趣;在南方有人称为“一句半”。歇后语道是“谜语”不是谜语,某些方面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似乎又胜过“谜语”。其实,歇后语这一语言形态并不完全都是歇后——比喻,确切地讲是一种引子与注释的关系,即从某人、某事、某物“引”出一种深入浅出、朗朗上口的注释并以“引子”加“注释”的整体组合巧妙地对人间、人世、人事、人生......作完全通俗化处理的哲理宣讲,引起世人警觉。

(4)、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谚语吧,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经典谚语,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戏曲谚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戏曲谚语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5)、扮演次要角色的演员也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表演,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出戏中的各个角色有主次之分,他们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有所不同,表演上的份量与难度也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构成全剧的整体审美效应来说,却缺一不可,因而每个角色又是互相平等,没有大小之分。在演配角时,只有拿出演主角(即所谓唱“正戏”)那样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才能真正把戏演好。有时,在一出戏中,主角演得不吸引人,而.由于配角演员的演出态度端正,演技高明,他的表演反而更有艺术的吸引力,实际上说明任何轻视配角的观点和表现都是不正确的。

(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7)、意思是:如果想要练成让大家都佩服的技艺,就要舍得花很多时间,吃很多苦。

(8)、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9)、 ”声音是外形,感情是灵魂“”既要字正腔圆,更要唱动人心“。演员在表演时,非常讲究声情并茂。演员要善于综合运用声音等外部技巧,准确把握角色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融入真切动人、极富美感的演唱中,以声传情,唱出人物、唱出意境、唱动人心,引导观众进入剧情,使观众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戏曲谚语的种类多种多样,从艺德到演唱、表演方法到戏曲哲理等,实在太多了。这些谚语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传诵和创造,形成了独特的戏曲文化,并具有极高的人文哲理内涵。虽说这些谚语的创作者没有太高的文化,有相当一部分是目不识丁的老艺人,但他们所创造的这些戏曲谚语却是丰富多彩的,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非常高。对于我们从事戏曲艺术的人来说,这些谚语本身就是生动的专业格言,特别是对正在学知识、长身体的从事戏曲专业学习的青少年来说,更是一部浅显易懂的好教材,对整个戏曲界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10)、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