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内容和意义(文案精选131句)

admin 文案 2023-10-31 10:41:43

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考研

(1)、(2)德育论: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题。

(2)、 智慧即德行的论断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既然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行为,也就是说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苏格拉底后世的教育家便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并不完善。

(3)、中国人有一句格言,充满了东方悠久的智慧:“轻履者行远。”

(4)、(6)智者对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在智者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希腊全部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5)、谈话法在心理咨询中又称会谈法,是心理咨询师通过与求助者面对面的谈话,口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6)、在谈话进行中,苏格拉底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

(7)、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有关"正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就采用了产婆术这种方法。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他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

(8)、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所以,苏格拉底在教育中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采用对话、思辨,一步步启发对方的思想,引导出智慧。

(9)、(4)确定了教育内容和方式,最早确立了“七艺”中的前三艺,即修辞、文法和辩证法,同时也引发了西方教育界长期的关于教育形式论和实质论之间的争论;

(10)、20陕西师范教育学考研群748709627

(11)、德智统一观:他提到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其次他提到道德是人间实践的哲学。

(12)、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3)、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

(14)、德育内容:讲智慧、正义、节制、勇敢作为四大内容。

(15)、(3)归纳:是从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一般共性和本质。

(16)、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是非正义的。苏格拉底又提出,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了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气的消沉;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学生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最后迫使他们收回了自己原来的主张。

(17)、优点:不将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的得出正确结论;问和答得对方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讨论,受教一方必须独立思考,不能生吞活剥背诵别人结论。

(18)、本知识点来源于:Lisa学姐333应试笔记——外国教育史部分

(19)、(1)优点:该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灌输或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和提问的方式,启发对方思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20)、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2、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内容和意义

(1)、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2)、美德即知识: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联系。人的行为的善恶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也就是教人道德即教人知识就是教人道德。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

(3)、积累知识,胜于积累任何东西。只有经过积累,才能换来喷薄而出的成功。

(4)、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有关"正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

(5)、课程链接丨淘宝口令¥hYZRbzEPi1V¥

(6)、20天津师范教育学考研群832994956

(7)、第德育论。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人怎样做人,教人怎样做人,不仅是对成就的关注,更是对道德德行的看重。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即德行,他认为道德并非天生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因此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的行事。

(8)、在考试中,古希腊时期人物思想是比较重要的,常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常考的知识点有人物地位、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等。下面对古希腊三贤之一的苏格拉底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9)、心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10)、      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对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苏格拉底的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11)、 知识即道德的论断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既然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行为,也就是说德行是可教的,后世的教育家便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并不完善。

(12)、谈话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丘就常用富有启发性的谈话法进行教学。他主张教学要“循循善诱”,运用“叩其两端”的追问的方法,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去寻求知识。他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于能提出深刻问题的学生常给予褒奖,并公开表示向学生学习。

(13)、优点:遵循人的认知规律,能使人更加深刻地发现真理、理解教育内容,教师不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达到正确的结论。

(14)、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5)、(论述)12西华,14延安大学,15哈尔滨,16天津大学,17山东,20华南,20云南

(16)、整理这个知识点包含的几条内容,思考怎么有逻辑地进行叙述

(17)、(4)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18)、看到题目后思考这是四大部分中哪一部分的哪一章,哪一节

(19)、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者须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20)、④优点:该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和提问的方式,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

3、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中外教育史

(1)、产婆术过程分成四步。(1)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洁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认为这一步非常必要,因为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有可能学习知识。(2)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3)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4)定义。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2)、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那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3)、(2)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4)、智者又称诡辩家,在前5世纪后期主要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智者的教育活动也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他们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标志着教育工作已经开始职业化。作为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代表人物为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和“一切都是假的”)、普罗狄克斯等;

(5)、(名词解释)10河南,10首都,21天津,10辽宁,17浙江,13西南,11广西,11北航,21聊城大学,12东北,20杭州,11江苏,11北京,13内蒙古,18华东,12南京,12山东,21上海,13福建,16延安大学,19四川,16湖南科技,21赣南,18淮北,20华中,21西华,19江苏大学,15中国海洋,5郑州大学,19鲁东,20贵州,19江西,19集美大学,16扬州,18陕西,16安徽,16沈阳,17山或大学,17南航,17广西师范,18山西,18新疆,18合肥,18湖南农业,18渤海大学,20安庆,19长春,19西安外国语,19曲阜,20闽南,20海南,21湖北大学,20湖南,20湖南大学,20吉林,20青海,20湖南大学,21大理大学,21太原,21北华大学,21吉林外国语,21齐齐哈尔,21深圳大学,21西藏大学

(6)、智者常用的另一种方法--矛盾术即悖论的方法。在智者之前,芝诺已经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哲学论辩。其特点是从一个论题中引申出与论题相矛盾的结论,或推导出公认的荒谬结论。当矛盾术被运用于日常话题时,它常与巧辩术混合使用。下面是柏拉图记载的一个例子:“我们可以问:秃发人和有发人的属性相同还是相反?如果我们同意两者相反,那么,如果秃发人是鞋匠,我们将不允许有长头发的鞋匠;如果有发人是鞋匠,那么秃发人就不能是鞋匠。”这个论辩不但混淆了“属性”概念的不同意义,而且采用了矛盾法的形式,用结论的荒谬性推翻前提。柏拉图在另一处说,把论辩结论归结为矛盾的做法使人“憎恶论辩”。

(7)、③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8)、智者常用的方法是论辩术和雄辩术。论辩术又可分为巧辩法和矛盾法。他们进行不适当的区分;混淆概念;不合适的定义;在对话中通过提问方法逐步使对手接受自己预先设计的答案。这些都是巧辩术的诡辩特征。亚里士多德尖锐地批判说:“正如游戏中的骗局和卑鄙的竞争的不同特征是确定的,巧辩就是论辩中的卑鄙竞争。卑鄙的竞争者不取胜决不罢休,巧辩者同样如此。用这种方式论辩的人只是为了取胜,他们只是表面上的巧辩与好辩。智者就是那些为了公务和金钱的目的而这样做的人。智者行为就是通过表面的智慧演示来赚钱的方式,为此,智者对逻辑证明的演示感兴趣。”

(9)、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10)、第19期:《白鹿洞书院揭示》(请点击查看)

(11)、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12)、③归纳:从具体的事物中找到事物的一般共性和本质。

(13)、youwillmakeabigdifference

(14)、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伦理学说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

(15)、④定义:把个别事物归纳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16)、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17)、又被称为产婆术,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

(18)、苏格拉底法又叫“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依靠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产婆术具有强烈启发思想,是西方最早提出启发式思想的人。

(19)、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产婆术”、“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问答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他把这个过程分成四个步骤:讽刺、助产、归纳、定义。

(20)、治国: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

4、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333答案

(1)、(1)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地连续诘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

(2)、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3)、苏格拉底主张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除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以外,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4)、(1)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西方哲学史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

(5)、④身教重于言传(他本人是崇高道德的典范)。

(6)、苏格拉底(Σωκράτης,英译:Socrates;前469年-前399年)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alittleefforteverday  

(9)、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是非正义的。苏格拉底又提出,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了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气的消沉;

(10)、缺点:受教育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修就讨论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的搬用于儿童。

(11)、20首都师范教育学考研群696047189

(12)、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学生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最后迫使他们收回了自己原来的主张。

(13)、下翻核对答案,发现自己在知识点和答题方面的不足之处

(14)、原来成年人的感情是不追问,是不解释是心照不宣,是突然走散是自然消减,是一种冰冷的默契——网易云音乐热评《当你走了》

(15)、20福建师范教育学考研群694374767

(16)、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17)、(3)以培养政治家为教育目标,智者们最为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得到的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18)、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

(19)、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

(20)、>>>2021天津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及公示汇总(持续更新)

5、苏格拉底法名词解释

(1)、20福建师范教育学考研群694374767

(2)、①该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结论;

(3)、官方网站丨http://www.huixuesi.com/

(4)、课程链接丨淘宝口令¥hYZRbzEPi1V¥

(5)、  小可爱们你们好呀!我们的(每日一词知识点打卡)栏目已经上线陪伴大家啦~

(6)、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不灭说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7)、(简答)10福建,11曲阜,13东北,13中南大学,13闽南,14江苏,15广西,16湖南,18集美大学,17鲁东,18海南,18扬州,17湖北大学,20江苏大学,20临沂大学,21东华理工,21湖南大学,21南宁

(8)、以上对苏格拉底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下面为大家呈现两道练习题进行巩固:

(9)、苏格拉底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他要为各种伦理道德范畴寻求普遍的定义。他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辩证法"一词的最早来源。苏格拉底自己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思想主要在他的学生柏拉图写的对话篇中保留下来。因此,难以明确区分他们两人的思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有大量著作流传至今的人,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他们的体系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是最早的,也是少有的。

(10)、官方网站丨http://www.huixuesi.com/

(11)、20首都师范教育学考研群696047189

(12)、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13)、在接下来的考研复习道路上我们心火会一直陪伴着你~

(14)、(2)有教无类,学术自由,扩大了教育对象,推动了文化知识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15)、(局限)问答法只能在一定的条件和适度的范围内运用,如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讨论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知识;谈话的对象是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儿童。

(16)、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

(17)、  (每日一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巩固知识点,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带大家巩固一个教育学名词解释。

(18)、第教育目的论。从政治统治的角度来说,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治国的人才,从教育培养人的角度来说,苏格拉底认为教育要促使人激发灵魂中的女性获得知识,并且达到善的境界,因此他认为治国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德行。

(19)、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20)、总述:是苏格拉底发明的启发式教学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法。

(1)、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2)、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3)、苏格拉底方法:是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的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就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事物的普遍概念。此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引导对方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当然,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适用。

(4)、真理: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5)、(2)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

(6)、是指古希腊苏格拉底关于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定义、知识。

(7)、20东北师范教育学考研群778911426

(8)、也称问答法,产婆术。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称为产婆术。

(9)、20天津师范教育学考研群832994956

(10)、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反驳道,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

(11)、20东北师范教育学考研群778911426

(12)、道德可教:他从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教人学会做人,让人拥有德育;身教重于言教,几方面论述道德可教,教人学知识学道德。

(13)、是他教育思想的中心,将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其德育思想:

(14)、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也就是教人道德。

(15)、20陕西师范教育学考研群748709627

(16)、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一行?

(17)、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对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苏格拉底的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18)、伦理: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

(19)、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又叫“产婆术”和“苏格拉底方法”。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20)、在苏格拉底出现以前,人们探讨的更多的是关于“自然哲学”,但苏格拉底本人出于对人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的自我身上,因为苏格拉底自己并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书籍,他的很多话都是由他的学生给记录下来的。比如《对话录》就是以苏格拉底跟别人对话展开的。苏格拉底主张心灵的转向,把哲学的研究重点从对自然界的研究转到对于人本身的研究上来,这样使得人与自然严格的得以区分开来,成为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实体。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简答题:简述苏格拉底“知识即道德”思想及其教育意义

(2)、苏格拉底一贯自称无知,但却能帮助别人产生知识,正像他母亲费娜瑞特(Phaenarete)是一个产婆,自己年老不能生育,却能给人接生一样。

(3)、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4)、(美德即知识+圣化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你的善恶取决于你是否有相关的知识

(5)、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

(6)、他的方法是什么?他是否对别人说他们错了?没有,他太老练了,不会做那种事。他的整套方法,现在称之为“苏格拉底妙法”,以得到“是,是”为根据。他所问的问题,都是对方所必须同意的。他不断地得到一个同意又一个同意,直到他拥有很多的“是,是”。他不断地发问,直到最后,几乎不知不觉之下,他的对手发现自己所等到的结论,是他在几分钟之前所坚决反对的。

(7)、局限: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8)、(3)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寻求“一般”;

(9)、②助产术: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

(10)、②遵从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已知到未知的规则。

(11)、A.问答法   B.发现法   C.讲授法   D.雄辩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