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50字精选68句

admin 句子 2023-12-24 10:36:30

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

1、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简短20字

(1)、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北宋朱熹

(2)、黑夜因明月的衬托而美丽,鲜花有绿叶环绕而娇艳。生活因自律而更充实,自律像一位魔术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年4班吴欣仪带来了《当自律的主人》。

(3)、人生是茶,自律就是一壶沸水,沸水泡茶,方能芳香四溢;人生是舟,自律便是一叶风帆,扬帆起航,方能致远;人生是树,自律便是一方沃土,以土养树,方有勃勃生机!自律者,方得成功!自律者,方得自由!三年6班陈亦竹朗读《自律创造美好人生》。

(4)、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5)、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6)、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意大利但丁

(7)、由于主持变法,王安石政敌遍布朝野,其中不乏吹毛求疵、没病找病、“洗垢求其瘢痕”的整人专家,但是在王安石的生活问题上,没有一个人说出一个“不”字。可见王安石在这方面确实有柳下惠之风。

(8)、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9)、在这次的疫情当中,我们不仅面对着战疫的挑战,更面临着,我们作为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有的同学认为这是忙里偷闲的时候,事实恰恰相反,这正是我们践行自律、取得进步的最好时机。那么,我们如何做到严于律己、不荒废时光呢?我给自己写的座右铭是:精勤进取,笃行不倦。正如我在座右铭当中所写,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0)、苏秦出身寒门,胸有大志。他跟随恩师鬼谷子学习兵法谋略多年,看到自己的师兄庞涓、孙膑等陆续下山并且一举成名,于是也告别恩师下山。苏秦在列国游历多年,一事无成,感叹成功太难,最后狼狈地回到了家。苏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痴笑他不务正业,只知道搬弄口舌。苏秦听了,心里惭愧万分。于是,他闭门不出,发愤攻读。为了集中精力学习,苏秦冥思苦想,读书时他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如果一打盹,头发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到后来,苏秦靠自己努力成为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谋略大师。

(11)、我吞吞吐吐地说:“今天的数独任务还没完成,怕是去不了了。”

(12)、我相信没有人会完全满足于自己的现状,筑梦踏实,我们的理想永远在前方,而同时,做好脚下的事。

(13)、而此时,在疫情的非常时刻,居家在线学习,没有了老师的监督,同学的陪伴,自律需要更大的自控力和执行力。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小心得,抛砖引玉。

(14)、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5)、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16)、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法国德拉克罗瓦

(17)、自律,这个好品质,伴我在那一周中成长。我也意识到了:自律的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人一定自律。独自在家的日子还长,我必须自律下去,对自己的成长负责!

(18)、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19)、第二要“笃行不倦”,从行为上给自己的进步创造条件。这次疫情,是给每一个人都照出了众生相: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都在这个时期发挥作用。自律与否,直接决定了这个时期的学习效果如何。除了要在思想上重视以外,更要在行为上做到自律自觉。在这个时期里,自律主要体现在作业和课堂方面:第一点,要对每一天的时间建立概念并进行合理规划。平常的作业请记录好时间,对老师的要求进行严格落实。第二点,保持自我意识,避免坏习惯的养成,离开了学校的监管,有些同学可能会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写作业和考试的时候,调整坐姿、注意书写、避免杂念是端正态度的不二法门。这些好习惯能够帮助你更上一层楼。第三点,关注作业质量。宁愿用较多的时间多思考、多提问,也不能草草敷衍了事。力争让每一份作业做到最高水平,问心无愧。最重要的一点,上课认真听讲,复习期间,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完全掌握,这样才能在将来的考场上更加得心应手。

(20)、爸爸教诲道:“可是你动了MC的念头,而且你控制不了想玩,也许你下次可以试着控制下自己玩的念头,一点点控制,哪天说不定就能战胜自己了。”

2、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50字

(1)、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

(2)、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3)、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一个特殊时期当中,保持一颗自律的心,坚定自己的目标,坚决走在自己道路的正中央,不让将来的自己后悔!

(4)、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5)、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6)、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7)、三年3班周腾景《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在小事面前更能体现一个人道德情操,事虽小,但确是品质不可丢。

(8)、脑袋里突然蹦出来了一个句子,如果用来描写贯穿了我这一整天的自律真是太好不过了。

(9)、宋元之交,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你何不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10)、不爱官、不爱财、不爱色,王安石是个地地道道的“三不爱官员”。仅此三项,便可令王安石永享盛名,留名青史。

(1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12)、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13)、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14)、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15)、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16)、把女子打发走后,王安石才通知吴氏,并询问吴氏为何要这样做。

(17)、杨震在担任荆州刺使时,发现秀才王密是个人才,便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震改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时,王密对他照应得无微不至。到了晚上,王密悄悄来到杨震住处,见室内无人,便捧出黄金10斤送给杨震。杨震连忙摆手拒绝说:"以前因为我了解你,所以举荐你;你这样做就是你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轻声说:"现在是夜里,没人知道。"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王密听了,羞愧地退了出来。

(18)、那时候,特别想做个自由职业者,心想自由职业者就是真正的自由。于是我辞职在家待了一个月,每天看书写文字,却要开始担心自己的生计来源,才发现并不是辞职不工作了就自由了,这种自由没有一点安全感。

(19)、制订出你做事的优先顺序,然后按这个顺序去做

(20)、房玄龄的夫人宁可违抗圣旨喝毒酒,也不同意自己的老公娶第二个夫人。这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王安石的情况与他们都不同,是夫人主动给他买的妾,什么障碍都没有,王安石依旧坚决不肯,更见其高洁。

3、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200字

(1)、班主任高老师在班会课上强调,每天除了上课,要有合理计划安排好自己。于是我每天写作业前会先把作业列一个清单,单子下面会有一个进度条,完成一条写上完成时间,并打勾。直到今天网课已然开始一个多月了,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感觉自己宛如完成了一场蜕变。

(2)、复习完功课,打开软件学习法语或者为法国音乐剧里的歌曲译配。这是属于我最自由而惬意时光。

(3)、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4)、“真正的自由是在所有时候都能控制自己。”我在应该写作业的时候控制住了自己迫切看课外书的欲望,不仅高效地完成了作业,还获得了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我们的成长路上,诱惑很多,只要我们用自律不断鞭策自己,就会得到更广阔的天地。那只回缩的手,见证了我在自律中的成长。

(5)、其次,更好规划自己。网课的自律能带给自己多于学校学习更多自由时间,也能确保自己至少听到了老师讲的每一句话。这几周来,我增强了适应能力,我努力适应了每天的上课,复习和完成作业,修改错题补漏,感觉自己的自律性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更加懂得规划自己时间的重要性。每天写完作业背完诗文单词,睡前总有一到两个小时可以自我发挥,晚上可以做体育锻炼,有时也和爸爸妈妈一起参与一些家务劳动,我也加强了家务劳动能力,收获颇丰。

(6)、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苏格拉底

(7)、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一次,那就是成功。

(8)、小处,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件事,坚持起来就不是那么困难了。比如6万字的JackLondon的《ThecallofWild》每天读3000字,20天就可以轻松拿下。整个寒假用了这种方法我看完了三本大部头的英文原版书。

(9)、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10)、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而自律,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开关。四年6班刘力同学的悉心诠释——《心的主人》。

(11)、自律,是成长的基石。践行自律是有意识地承担成长责任,自我约束,让自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成为优秀的自己。3月各班开展了《在自律中成长》的系列主题教育课,同学们进行经验分享、讲述名人自律故事、自评与互评等活动,在每日打卡、身边榜样的学习中,坚持践行自律,收获成长。

(12)、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13)、因为学历拿得早,老板将她从流水线上调出来做行政管理工作。她没有因此松懈,反而觉得有了更好的目标,她又参加了在职研究生的招生考试,一步步提升自我。

(14)、我说:“这个写得好!装裱了挂起来,好时时提醒。”

(15)、北宋是个重视文人的时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北宋也是个讲究享受的时代,文官的生活很奢侈。

(16)、首先,我认为要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网课载体的电子设备,它具有的诱惑十分强大,因此,我在上网课之前就把游戏、娱乐软件,该卸载的都卸载了。这样一来,电脑对于我来说就可以当成一个文具来用。甚至连屏保我也换成了课表,一切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做服务,学习环境是产生自律的前提。

(17)、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邵雍

(18)、我所期盼的自由,变成了困住手脚的枷锁、心头解不开的刺和难以拨开的云雾。好在,我还算能够快速地意识到问题所在,不断努力纠正自己的行为。

(19)、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前入睡,哪怕是隔离,苏炳添也保持着这样的生活规律,“不觉得有什么不同,可能我的身体已经有这样的生物钟了吧”。

(20)、啧,声音调大了。我揉着太阳穴把稍显刺耳的声音调小,然后下意识地做成个乖学生的坐姿。我这才意识到不论在不在学校原来这个规矩和坐姿早已被刻入骨子里。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自律吧,我暗暗想到。

4、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100字左右

(1)、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2)、在中国,有一个唤醒东方雄狮的伟人,曾立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誓言,他便是世人皆知的鲁迅,44班林诗怡同学给大家带来了鲁迅的故事。

(3)、每次家庭聚会,大家都是吃吃喝喝,苏炳添从来不乱吃东西,不吃猪肉,更从来不喝酒。在队友和家人眼中,苏炳添作息规律,饮食自律。因为“怕拉肚子”,他甚至不喝橙汁,不吃西瓜。

(4)、王安石出任知制诰时,不到四十岁,仕途如日中天,正在上升之时,日理万机,非常劳累。一天,回到自己府邸,进入内室,不禁愣住了。

(5)、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而我们作为在校的学生,处在向迈进社会过渡的时期,更是有数不清的纪律和规则来要求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6)、是真的,只有经历了自律之苦,才能品尝到自由之乐。

(7)、清廉的官员尚且如此,其他官员的生活情形可想而知。在这样的风气下,一个做了八年宰相,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人物,却终生只有一个妻子而且绝不纳妾,甚至别人给他纳好了妾,根本不会有任何麻烦,他也坚决不接受,这就更难能可贵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荆国公王安石。

(8)、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在这重复的岁月里,让我们对得起每一寸光阴,改变自己从自律开始;高度自律,从今天开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