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佛经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 2024-01-03 09:10:37

佛经经典大全

1、佛经大全及作用

(1)、按照制作技术的不同来分类,又可以分为手抄大藏经、刻版印刷大藏经、石刻大藏经等等。

(2)、13)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认真,无一尘而非佛国。

(3)、24)世间万事莫非对待,于此中,看破其莫非彼此相形而有,既皆相形之事,则是一切虚幻不实,有即非有矣;然而不无幻显现,非有而有也。顾既超乎其表,是为不着,不如是不能证绝对之性体,此大智也;随顺其中是为不坏,不如是不能救轮回之众生,此大悲也。

(4)、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5)、佛教典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类,这样可分为三种,即经、律、论。

(6)、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7)、不会读(地藏经),不会念地藏王菩萨圣号的人,多念这个偈颂也非常好。能和地藏王菩萨结下很殊胜的缘分。而且(地藏经)有云,但凡对三宝,对地藏王菩萨,一偈一颂,一颔首,一合掌,甚至一念敬重心,后世都将获得无量无边的果报。感恩三宝无限的慈悲。华严颂偈:

(8)、3)高峰禅:「修行人如一人与万人敌,又如逆水行舟。」

(9)、而“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句,且不说修道那么高远的境界,吾辈凡夫俗子,不如意时读一读,就算只能解其深意两三分,再深重的烦恼,也能得到释怀些许。

(10)、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1)、最早传到中国的佛经是《四十二章经》,这是一部平易简明的佛教入门书。

(12)、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3)、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佛教有哪些经典句子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当下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14)、※但无生死烦恼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故佛言:佛说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若欲无境,当空其心;心空境空,自性现前。※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5)、20)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佛学经典语录集锦:1)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6)、21)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17)、佛教典籍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类,可以分为经、律、论三种。这三种合称为三藏,也叫大藏经。唐僧玄奘又被称为“唐三藏”,就是因为他熟知佛教所有的经、律、论三藏,而对他的一种尊称。

(18)、19)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9)、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

(20)、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2、佛教经典佛经

(1)、24)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2)、按照佛教的派别来分类,可以分为小乘佛教三藏、大乘佛教三藏和密宗三藏。

(3)、7)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而能分别一切,无事不知。

(4)、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5)、这一段颂偈里藏着大智慧,譬如工画师,这一段里与(楞严经)里深藏的智慧之海,略有相似,值得一读再读。

(6)、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7)、4)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8)、密宗由印度传来,可分为两派,一为胎藏界,一为金刚界,唐代一行得两宗真传,密宗以密法奥秘,不经密宗上师亲自灌顶,亲自授三昧耶戒,并且持戒不严明没达到标准,传授不能互相传习及显示者非密宗信众,因此称为密宗,密宗主要经典依据《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大毗卢遮那成佛经》。

(9)、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非物,则物可物。以物非物,则物非物。

(10)、作大证明功德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11)、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12)、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13)、28)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14)、17)四大如坏幻,六尘如空华。自心为佛心,本性即法性。

(15)、按照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的不同来分类,可以分为汉文大藏经、蒙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日文大藏经、巴利文大藏经等。但现存佛教大藏经中比较成系统和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三大类,即巴利文大藏经、汉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

(16)、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17)、18)马祖云:「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如日出时,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与烦恼暗俱,一心境界,妄想即除即是无生。法性本有,有不假修,禅不属坐,坐即有着,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日,坐起相随,戒行增薰,积于善业,但能如是,何处不通。」

(18)、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优亦无怖。

(19)、本事:是叙述佛陀及佛弟子过去世的因缘事迹。

(20)、27)万缘俱绝者,一切法性空,一切处无心。

3、佛经100首经典

(1)、17)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2)、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3)、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4)、20)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5)、普贤王菩萨这个偈子,多读会惊醒自己珍惜光阴,也会渐渐放下一些对俗乐的沉迷,而注重于思想和心灵上的成长,加强对修学领域的专注与奋进。

(6)、9)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7)、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0)、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11)、7)参禅人须下大疑情,心中有不决了处,须力争不可少存情面。

(12)、契经:又称长行,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通大小乘经典,也包含律和杂藏。

(13)、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4)、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5)、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台州的天台山而得名,其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天台宗以《 法华经 》《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为主要经典。

(16)、4)沩山禅师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佛性本来是真如,不须再求真。

(17)、如果有幸深入三藏十二部,尚未入门之时,已感觉到无尽浩瀚之学海,一片璀璨的宇宙有无数珍宝,任我们选取。

(18)、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9)、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寻几句佛经或哲理的句子,作纹身用,要藏文或者梵文想纹身,寻几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在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以上三句摘自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楞严经》。佛经中最经典的名句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造塔功德经》

4、佛经大全经典名句

(1)、1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2)、真正的文化在佛家。一偈一颂,往往包含了无尽真理。一字一句里,后面都是精彩典故。

(3)、论:《大智度论》、《中论》、《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瑜伽师地论》。

(4)、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5)、23)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此所以有贪嗔也。

(6)、心经、妙手莲华经、药师经、地藏经、阿弥陀经、佛说八吉祥神咒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盂兰盆经、佛说八大人觉经、维摩诘所说经、佛说十善业道经等,很多的。三大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

(7)、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8)、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二

(9)、“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义,是佛弟子依之修行的指南:

(10)、17)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2)、19)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13)、眼睛有病 空中见花 花为幻化 说生说灭 皆是颠倒  

(1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15)、26)不着能行所行之相,是即我法双空,并空亦空。由凡夫至究竟觉,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

(16)、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

(17)、经藏:梵语音译“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凡所有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根机的佛陀教法,都属经藏。

(18)、《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19)、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佛经最经典的句子佛家经典的醒世禅语

(20)、※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加嘴,莫生异见,总不出汝心。

5、佛经经典语录和译文

(1)、讽颂:又称孤起颂,全部以偈颂来记载佛陀的教法,因非重述长行,故称孤起颂。

(2)、自说:是佛陀不待他人请法而自行开示的教说,如《阿弥陀经》。

(3)、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佛曰:为何不必?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藏文: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མ་ཤེས་རབ་ཀྱི་ཕ་རོལ་ཏུ་ཕྱིན་པའི་སྙིང་པོ།有时也称《般若波罗蜜心经》,为《金刚经》降伏其心篇,简称《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余卷中的一节。

(5)、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6)、15)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7)、17)妄身临境照影焉,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若欲存一舍永与真理相疏,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8)、16)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槃生死,俱是强名。

(9)、7)透水月华,虚而可见;无心镜像,照而常空。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1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11)、8)赵州:「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自性无名,心佛众生,皆是假名。」

(12)、28)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13)、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14)、记别:又称授记,本为教义的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弟子们的未来修证果位所作的印证。

(15)、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16)、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足矣。万物之灵的人,更知道懂佛敬佛。: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17)、4)此灵觉性,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

(18)、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19)、22)嗔心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及。

(20)、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