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作品文学风格精选115句

admin 句子 2024-03-27 08:15:24

梭罗的主要作品

1、梭罗的代表作品

(1)、1836年和1846年霍桑两度在海关任职,1841年曾参加超验主义者创办的布鲁克农场。他于1842年结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于政见与当局不同,失去海关的职务,便致力于创作活动,写出了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这部作品以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生活为背景,描写一个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缚的少妇犯了为加尔文教派所严禁的通奸罪而被示众,暴露了当时政教合一体制统治下殖民地社会中的某些黑暗。《红字》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霍桑继而创作了不少作品。《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1851)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血腥掠夺。另一部小说《福谷传奇》(1852)以布鲁克农场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改良的尝试失望的心情以及对狂热的改革者的厌恶。皮尔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霍桑于1853年被任命为驻英国利物浦的领事。1857年后侨居意大利,创作了另一部讨论善恶问题的长篇小说《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国,在康科德定居,继续写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后留下4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2)、因为它不止真实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长达两年的隐居生活,还解答了无数当代人内心的困惑:

(3)、在这部书中,作者夹叙夹议,语气亲切诙谐,读起来生动有趣的同时又引人思考。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其中《更高的法则》一章。在此章节开头,梭罗描写了自己在湖边安静生活、追寻更高精神境界的同时却也仍怀有对野性的极大尊重与热爱。“瞥见一只土拨鼠”“忍不住生擒活捉,一口吞了下去”这些句子,让人读起来不禁莞尔,仿佛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作者在野性刺激下的激动与喜悦。从小亲近大自然,让作者自然而然地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对大自然变得无比熟稔,因而具有一份独特的亲切感。作者提到“有时候希望过上一种粗犷的生活”,让我一度以为本篇将是对野性的激烈赞颂,仔细读来却发现不然。野性,会驱使着人们去尝试未知的事物、挑战未知的可能,但我们是否能任凭野性驱使、为所欲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崇高的天性沉睡之际,兽性就会苏醒过来,钻进人们的体内,诱惑人们去放纵,情欲与口腹之欲都是这样。在野性的刺激下仍能保持节制,才能一天天增加体内的“神性”,使灵魂净化,使品行风貌变得高雅。

(4)、当约翰·勃朗事件发生时(注:一八五九年勃朗等突袭维基尼亚州的哈卜斯渡口,企图解放并武装当地的黑奴,引起轩然大波,勃朗终于被判绞刑),梭罗还以实际行动来积极支持这位思想激烈的“叛徒”。在死刑宣布后,他曾在康考特市会堂发表演说“为约翰·勃朗请愿”。甚至在勃朗死后,由于当地市政府拒绝举行特别追悼会,梭罗还胆敢亲自跑去敲鸣市会堂的大钟,召集民众开会。此外,他也帮助过一个黑奴逃犯,瞒过警方耳目,逃到加拿大去(详见梭罗日记──Journal,一八五一年十月一日)。由此可见他不但是一个“追求个人内心和谐”的思想家,还是一个言行一致,敢作敢为的实践者。

(5)、亨利·戴维·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17-1862)

(6)、更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所引发的后续效应。不久过后,《读书》杂志1996年9期又刊发了署名石鹏飞的《文明不可拒绝》和汪跃华《两个瓦尔登湖》,实际都是程映红一文的读后感。汪文表达了一种痛彻心扉的失望之情,说在读过程文之后,“我心中的梭罗像易碎的石膏体一样坍塌了……现在,他不过是一个易感而虚伪的矫揉造作的‘该死的混蛋’,一个不负责任的自私又孤独的虚荣的极端个人主义者”。而石文则斩钉截铁地总结道:“梭罗其实是个‘假隐’,对此,程文已经揭露无疑。”并且对所谓“诗意栖居”与“归田”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7)、梭罗既是犀利的批评者、浪漫的吟者,也是渊博严谨的学者、东方的朝圣者和幽默的言者,他还是一位虔诚的求道者。

(8)、《夜色与月光》里有一篇“冬日漫步”的文章写道:

(9)、理查德森是美国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出生于1934年。曾于1990年获得古根海姆奖,于2007年获得美国历史学界最高奖班克罗夫特奖,并获得过美国历史学家协会颁发的帕克曼奖等。他的传记作品《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爱默生传》等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美国文学研究的伟大成就之一”。

(10)、他每天孜孜不倦地阅读、创作、观察、记录,并长时间地户外徒步。虽然在林中独居,但他时常邀请爱默生等人来自己家做客。

(11)、最近,国内首部权威的梭罗传记《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出版,它将带领我们走近这位伟大作家、哲学家、思想家鲜为人知的真实心灵。

(12)、(HenryWadsworthLongfellow1807-1882)TOP

(13)、一八四五年的七月四日,他开始在康考特的瓦尔登(Walden)畔的一所木屋中隐居了二十六个月,过着类似鲁滨逊漂流荒岛的生活,这是美国文学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件事。他这样做,是要证明一项理论:人可以生活得更简单,更从容,不必为着追求物质文明的发达,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他要试验一种返回原始的生活,多和大自然接近,去发展人类的最高天性。

(14)、一个暑假读下来,孩子也会爱上阅读,爱上文字。

(15)、只有灵魂与自然的联姻才能让智慧结出果实,才能产生想象力。当我们死去,变得像马路般干枯时,那些哺育过我们的健康的思想将把我们与自然联系起来,与她产生共鸣;一些飘浮在空中的营养花粉会纷纷落在我们身上。霎时间,整片天空都变为一道彩虹,充满着芬芳。

(16)、爱默生对梭罗的野性之梦不以为然,认为后者是走火入魔,要将人引向“广阔的洞穴和虚无的沙漠”,让人最终趋于“欲念和疯狂”。这个评价移用在康拉德的《黑暗的心》上面倒是贴切的。但是,正如罗伯特·理查德森指出的,爱默生没有真正理解梭罗对“棕色语法”的兴趣。“棕色语法”源于西班牙语“gramaticaparda”,是指大自然母亲的智慧,一种野性的幽暗的知识。就常识而言,野性与文明对立,而梭罗要强调的是,人类文明的建构和拓展“都是从充满野性的源头获取养分和活力”。因此梭罗为“野性”赋予极高的道德价值,他说:“所有的善的事物都是野性而自由的。”而他感兴趣的就是“绝对的自由”,于幽暗未定的知识边界彰显“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品质”。

(17)、确实如此,这一初版在此后的三十余年间,都是《瓦尔登湖》在中国的唯一版本,并且不曾重印或再版。所以读过它的人,定然寥寥无几。直到1982年,徐迟先生在初版基础上重新进行校译,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重新出版,书名正式定为《瓦尔登湖》。这一校译本又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成为《瓦尔登湖》的中国唯一版本。

(18)、对超验主义思想的华美动人的阐释,也许莫过于这个段落。其中关于死亡的比喻——“当我们死去,变得像马路般干枯时”——令人暗暗称赏。英语诗歌要到两次大战前后才流行这种类型的比喻,先是艾略特后是奥登,敢拿最无诗意的物象设譬,用于神秘的对象。此外,艾略特推崇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是这方面最有力的推手,而从语言层面看,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就用经济学的语汇来扩张词语库,构建别致的语体了,其实就是典型的玄学派诗学作风。他的这种尝试有点被遮蔽了,未能得到恰当的关注和评价。博尔赫斯谈到北美文学,每每称引爱默生、霍桑和惠特曼,几乎不提梭罗,这让人有点不解。也许他在某篇文章中提到过,我们还没有看到。

(19)、面对大自然,他是个诗人,是个画师,寒暑易节让他心醉神迷。节候的轮替整饬有序,亘古如他从中读出了生命的律动,享受着生命的乐趣

(20)、也许,确实有一种“神话”破灭了,虽然这与梭罗本人无关。

2、梭罗作品文学风格

(1)、1854年同期,气温却是暖怡,河水也不曾封冻。

(2)、有质量的阅读,亦即对那些真正的书籍发乎至情真意的阅读,是一项高贵的练习,它需要耗费巨大的气力,远甚于被时流所认可的其他练习,因为它所需要的是运动员所经受的那种训练--对认定的目标拿毕生之力予以永不改易的关注。书籍的阅读必须像它被写作之时那般宁静内敛深思熟虑,即便会说该书写定时候的语言也还不够,因为口语跟书面语,即用来听的语言跟用来说的语言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前者稍纵即逝,只是一个声响、一个动作、一个调子而已,朴野如斯甚而粗鄙,我们可以如同动物一般,无意之间便能从母亲那里得到;后者则是前者的成熟和积累。若前者是我们的母语,则后者是我们的“父语”--一种富于内涵倍加锤炼的语言,它如此重要,单纯留给耳朵真算是奢侈,因此我们为了能够说它必须再出生一次。

(3)、两张电影票的价格,就能拥有三本梭罗经典。让你在家就能“亲临”瓦尔登湖,随手打开一页,就能读到点石成金的“文字电影”。

(4)、梭罗尚未出道时爱默生就尊他为诗人了。在梭罗的多重身份中,诗人是他的第一身份,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只要看《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瓦尔登湖》等书的表述即可得知,他如何汲汲于词句的精雕细刻的圆满感,如何从隽语和隐喻的播撒中获得愉悦。在《瓦尔登湖》的《种豆》一章中他表示,他在田里耕作,“只是为了寻求修辞方式和表达方式,希望有一天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隐喻”。此言道出了他写作的心声。

(5)、因此谈到《瓦尔登湖》,“隐居”一词似乎很难用我们传统的概念来对接,它闪烁着某种新英格兰气质的英雄主义。爱默生、梭罗等人都热衷于谈论“勇敢”。爱默生用清刚明亮的语言召唤:“有谁能在日志中、讲坛上,或是在大街上,为我们解说清楚英雄主义的秘密呢?”梭罗则以机智的隽语来阐释:“勇敢并不在于刚毅之举,而在于健康安稳的休憩。勇敢的最佳表现是待在家里……片刻的宁静和自信的生活远比奋勇杀敌更显荣光。”而在表达公民不服从的原则时,他挺身而出践行其主张,扮演敲钟人的角色。也就是说,隐士的自足和斗士的大声疾呼一样显示勇敢和荣光。

(6)、《梭罗传》为我们提供了文化哲学方面的概览式的介绍,尤其是关于“野性”的三个层次的梳理,让人得以窥见梭罗的视野和全方位定义自我的欲望。全方位的自我定义和无边无际的注意力,正是《瓦尔登湖》展示的一个激动人心的特质。

(7)、很多人读了其中一本之后,立刻又收入其他两本。这次,挑灯君直接给大家把三本套装集齐了。

(8)、爱默生,R.w.(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TOP

(9)、超验主义和德国思想的渊源,非只一个康德便可尽述。《梭罗传》介绍说,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爱默生潜心阅读德国作品;他和同道者看法一样,认为近期最有趣的思想和艺术的风潮都是源于德国,不懂康德、赫尔德、黑格尔和歌德,则无法真正理解十九世纪。

(10)、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阅读梭罗、推崇梭罗的海子和苇岸,是《瓦尔登湖》由冷转热过程中的先行人。他们推动了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热从小部分文人和知识分子扩展到普通大众,也仿佛先一步确定了中国读者接受梭罗的角度与方式。

(11)、这个栏目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知行社合作的朗读类小栏目。在这里发布的录音,朗读的人都是普通大学生,以及他们写下的读书心得。这是青春的声音和文字,希望广大读者喜欢。

(12)、梭罗用简朴如孩童般的话语来描述自然中最为常见的阳光,在梭罗看来,自然纯粹得如同孩子一般,不存半点欺诈之心。自然景色之所以让梭罗心向往之,正是因为那一抹不可替代的纯粹,这也是现代都市中所不具有的。

(13)、对自然法则——重力、热度、光、湿度、干燥度——进行沉思,是健康而有益的。或许对于那些冷漠或粗心的人而言,他们观察到的不过是科学事实,但对于得到过心灵启蒙的人而言,他们看到的不只是事实,更是行为,是纯粹的道德,是神性的生活模式。

(14)、喜欢梭罗的读者都知道,他笔下关于猫头鹰深夜号叫的文字闻名遐迩,被很多文学大师引用过无数次:

(15)、1819年,欧文陆续发表许多散文、随笔和故事,共32篇;于1820年结集为《见闻札记》出版,引起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之后,欧文写了体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庄》(1822)和故事集《旅客谈》(1824),这两部作品都较《见闻札记》逊色。1826年在马德里任美国驻西班牙大使馆馆员。1828年发表《哥伦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发表《攻克格拉纳达》;同年曾到格拉纳达的摩尔人故宫阿尔罕伯拉游览,后出版游记、随笔和故事集《阿尔罕伯拉》(1832)。欧文曾任美国驻英公使馆秘书。牛津大学曾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英国皇家学会也向他颁发了勋章。1832年欧文回到美国,在纽约受到热烈欢迎。由于读者迫切需要他描写本国的生活,他曾到新开发的美国西部进行考察,写了《草原游记》。他还根据大皮货商约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为这个大财阀写了一部发家史:《阿斯托里亚》(1836)。1842年再度赴马德里,出任美国驻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国。晚年是在他曾经描写过的睡谷附近度过。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传记:《哥尔德斯密斯传》(1840)、《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1849-1850)和5卷本《华盛顿传》(1855-1859)。欧文于1859年11月28日逝世。欧文是散文大师,是美国文学莫基人之一。他的文笔优雅自然,清新精致,时常流露出温和的幽默。欧文的几部名著早已经林琴南介绍到中国,其中有《柑掌录》(即《见闻札记》),《旅人述异》(即《旅客谈》)和《大食故宫余载》(即《阿尔罕伯拉》)。1949年后翻译的有《阿尔罕伯拉》、《欧文短篇小说选》和《见闻札记》。

(16)、有趣的灵魂万里挑喜欢读梭罗的人,值得深交一辈子。

(17)、为什么?刚刚经历了经济大增长、大繁荣的中国,在享受到物质丰富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初尝了拜金拜物与消费主义的侵蚀与无奈。一部分人开始转过头去,重新发现了简朴、自然的价值,或是于焦灼中向往一种宁静、单纯的生活状态。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恰恰能承载这些重估与期待。

(18)、《瓦尔登湖》的作者正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为失落而高歌的人,他的地位堪比朗费罗、弗罗斯特以及艾略特,他的诗吟唱着那些无法追回的失落,告诫着我们,不要和这些失落一起沉沦。

(19)、梭罗是超前的。在其生前,他的作品与主张都未引发太大的回响。在他的邻居们看来,他更像是一位“怪人”。但当时光的齿轮向前滚动,梭罗的意义和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发现。那些在19世纪乏人问津的文字,如今甚至是一些人心中的隐逸“圣经”。

(20)、读梭罗的书,等于打开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的大自然文集。

3、梭罗作者简介

(1)、他此前体验到的原始,不过是人类学家所言的“温和的原始主义”。他为其远足的记录提供一个新的主题:人类生活,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集体生活,都不是大自然中最重要的事情;人绝非大自然的领主;而崇高源于恐惧。梭罗对“严酷的原始主义”的体验和感悟,和今天流行的生态主义文学观念是同调的。

(2)、《瓦尔登湖》的经典位置并未被撼动,但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神话”在近几年倒确实有所降温。究其原因,或许是朴素生活与隐逸情怀在“神话”中被过度消费了。《瓦尔登湖》本不是一本易读的书,连译者徐迟都说“本书十分精深,不是一般的读物。在白昼的繁忙生活中,我有时读它还读不进去……”它连续多年的畅销和重复出版,本身并不正常。而且,不只梭罗与《瓦尔登湖》,近年来,朴素、极简、淡然甚至已经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流行,一种被广泛复制的商品风格,在商业化的大潮中变成了它本身的反面。

(3)、罗伯特·理查德森指出,梭罗注重修辞手法,喜欢使用“似非而是的隽语”。例如,用“白色的黑暗”描写冬季的森林,用“家庭般的温暖”形容大雪覆盖的树木,以及“温暖的雪”“文明的森林”,等等,弄得爱默生都有些恼火了,埋怨他太过喜欢反语,削弱了词语的正当效用。梭罗虚心接受批评。不过,诗人之为诗人,总是体现在对词典和文字游戏的嗜好上面。

(4)、仿佛你也拥有了一间梦中的森林小屋。推开窗,就能感受款款清风。凭轩而坐,就能看见鹰在长空盘旋,水貂探出脑袋,在岸边叼走一只青蛙……

(5)、有人问,一个人住在森林里,是否会感到孤独?

(6)、译林出版社的副主编、专家们一致认为,仲泽翻译的梭罗,信实优美,诗意浪漫,更符合中文阅读习惯。

(7)、1989年3月26日,25岁的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当时,海子身边带了四本书,其中就有一本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足见这本书在海子心中的特殊地位。

(8)、宠辱不惊、行止随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跟读梭罗的人做朋友,舒服又惬意。

(9)、其它的梭罗作品:《种子的信念》《远行》《世间纷扰,安得静好》《梭罗日记》《野果》

(10)、这些转变发生的背景,是美国生态主义的兴起,和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梭罗所讲述的人被物质和利益所驱动的状况、现代化节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人本应有另外的生活方式……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些观念只有当现代化发展到了特定的时段,才能获得最多的知音。这位19世纪的文人与哲人确实是超前的,其作品受到的冷遇与热捧,在不同国度标注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1)、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要热爱你的生活,尽管生活一贫如洗。即使身处贫民院,你也可能享受一段愉快、兴奋、辉煌的时光。西斜的落日映照在贫民院窗户上的余晖,与照射在富贵人家的豪宅上一样光芒万丈;门前的积雪一样在早春消融。我只看到,一个气定神闲的人在那里可以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里一般。

(12)、惠蒂埃,J.G,爱伦·坡,E.斯托,H.B.梭罗,H.D.惠特曼,w.

(13)、梭罗是作家、诗人、哲学家、废奴主义者、超验主义者。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认识梭罗是通过他的《瓦尔登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瓦尔登湖》在中国成为一本当之无愧的畅销书和长销书。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隐居经历与沉思,被许许多多的读者当成自己的向往与心灵的寄托。

(14)、What Ibeganbyreading,Imustfinishbyacting.

(15)、最古老的埃及哲学家和印度哲学家从神像上曳起轻纱一角,这微颤着的袍子,现在仍是撩起的,我望见它跟当初一样鲜艳荣耀,因为当初如此勇敢的是他体内的“我”,而现在重新瞻仰着那个形象的是我体内的“他”。

(16)、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写有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一生支持废奴运动,他到处演讲倡导废奴,并抨击逃亡奴隶法。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又译为《湖滨散记》)(1854),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17)、我蛰居在一堵铅墙的角落里,铅墙里浇注了一点铜的合金。在我正午休息的时候,常常有一阵阵嘈杂不堪的喧闹声从外面传入我的耳中。这是我同代人发出的噪音。我的邻居向我讲述他们与那些知名的绅士淑女之间的奇遇,他们在宴会桌上碰见了哪些显要人物;但是我对这些事情,如同我对《每日时报》的内容一样,毫无兴致。兴趣的对象和谈话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服饰打扮和礼节举止;但是呆头鹅总归是呆头鹅,随便你怎么去刻意装扮它。他们向我不断唠叨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英格兰和东西印度群岛,来自佐治亚或马萨诸塞的尊敬的某某先生,全是短暂易逝、昙花一现的事情,直到我几乎要像马穆鲁克大人一样从他们的庭院中逃之夭夭。

(18)、詹姆斯,H.欧.亨利诺里斯,F.克莱恩,S.德莱塞,T.

(19)、《瓦尔登湖》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大众读者和图书市场的欢迎,在过多却常常失于浅薄的追捧中,《瓦尔登湖》仿佛形成了一种神话。于是争议出现了,《读书》杂志1996年5期发表了程映红的《瓦尔登湖的神话》,作者引用梭罗的一些生平资料来说明,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两年真正生活,“离他所宣称的隐居和简朴差得很远。实际上,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康科德镇上转悠,每天都要回到其父母家并常常满‘载’而归”,“《瓦尔登湖》中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社会的抨击也给人以故作姿态和过甚其辞之感”。

(20)、读到这,相信你再也不会怀疑美国国会图书馆说的:这本书能塑造一个人的气质。

4、梭罗写过哪些书

(1)、一向毒舌的张爱玲说,梭罗的格调,高出普通作家不止一个档次。

(2)、霍桑,N.(NathanielHawthorme1804-1864)TOP

(3)、库珀,J.F(JamesFenimoreCooperl789-1851)TOP

(4)、从这里开始读,不到10分钟就能感受我初读时的感觉:

(5)、依我之见,城镇的贫民倒是往往过着最独立的生活。也许他们十分伟大,对任何事情皆可坦然受之。大多数人认为他们不屑于接受城镇的施救;但是实际上他们经常使用不诚实的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生计,这是更为不体面的。像圣贤一样,如同栽培花园中的花草一般来培养贫困吧。犯不着千辛万苦以求获得新东西,无论是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6)、我渴望结识比土生部长的康科德人更富智慧的那些人,他们的名字在这里几乎无人知道。难道说我会听说过柏拉图的名字而压根不读他的著作?这恰如柏拉图是我一位未曾谋面的同乡:他是我的近邻,我却从未听过他的言谈或留意过他言辞中的智慧。但实际情况如何呢?那本蕴含着他不朽思想的《对话篇》就在我近旁的书架上,而我却从未翻开过。我们真是教养欠缺、粗鄙浅陋的苟且之辈!就这方面而言,我可以坦白地说,本乡目不识丁的文盲跟那些尽管识字但一味阅读低幼弱智书籍的文盲之间没什么明显的区别。我们应该向前贤看齐,但我们首先要去了解他们有多么出色。我们是侏儒,我们也翱翔--但我们心智的遨游却从未超过日报专栏的那个高度。

(7)、“野蛮人都有尖屋,然而在摩登的文明社会中却只有半数家庭是有房子的。在文明特别发达的大城市中,拥有房屋的人只是极小一部分。”

(8)、梭罗是19世纪美国哲学家,是废奴主义和自然主义者。他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过着简朴自然的乡村生活,写下了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是美国文学界公认为最好的非虚构作品,并称其为随笔创始人。

(9)、人们在庆祝些什么呢?他们都参加了某个筹备委员会,时时刻刻盼着某个大人物的演说。上帝只是今天的轮值主席,韦伯斯特是他的演说家。那些强烈地、合情合理地引起我注意的事物,我喜爱掂量它们的分量,处理它们,被它们吸引——决不吊在秤杆上来试图减轻重量——对任何事情不妄加推测,而是完全按照其实际情况来处理;只走我能够走的那条唯一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我。在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之前,就开始着手建造起一座拱门,这不会给我带来任何满足。

(10)、社会转型之前,各种思潮涌动,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已经开始渗透,金钱至上、物质主义、经济成功已经成为人们日益追求的目标。

(11)、▲ 罗伯特·D.理查德森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12)、任何地方的底部都是结实的。我们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旅行者问一个男孩,他面前的这块沼泽底部是否坚固。男孩回答说是坚固的。可是不久,旅行者的马深陷沼泽,直到马的腰部,他对男孩说:“我还以为,你告诉我的是这块沼泽底部是坚固的。”“是坚固的啊,”男孩回答,“可是你还没有到达它的底部一半深呢。”

(13)、19世纪50年代,美国内战爆发的前夜,美国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前夜,一场剧烈的社会转型即将来临。一个物质至上、金钱至上的社会即将到来。

(14)、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

(15)、因为装帧考究,全手工精装,出货量不大。大家一定珍惜这批现货。早下单,不用等。

(16)、工业化也带来了人的劳动的异化,异化劳动具体表现:一是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二是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行为相异化,三是劳动者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四是人与人相异化。

(17)、作为来自梭罗故乡的著名版画大师,他尤为熟悉梭罗歌咏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新英格兰的诗人画家”之美誉。

(18)、《瓦尔登湖》囊括了18篇散文,主要是梭罗于1845年至1847年居住在瓦尔登湖旁自己搭起的小屋中,深入观察不同季节中的湖光山色、虫鱼鸟兽,对两年多归隐生活的人生感悟和思考。

(19)、又论述了自己对阅读生活的看法。他认为“读一本好书,即以现实的精神读一本真正的书,是一种高尚的训练”。生活可以加深人们对现实的看法,而一本优秀的书可以使人进步。在《孤独》中,作者描述了一个人在森林中生活的独特感受——孤独。作者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通过其他动物来反映自己的感受。牛蛙鸣叫着,邀请夜晚的到来,湖面上吹起了夜莺的歌声。摇曳的白杨松柏树激起了我的情绪,使我几乎无法呼吸。然而,就像镜面湖一样,晚风带来的微波并不是一场风暴。虽然孤独让作者“几乎无法呼吸”,但他认为这并不是生活中最可怕的事情,因为“宁静不可能是绝对的”。在这一时期,虽然作者选择了一种隐居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真的不想见其他人。当有兴致勃勃的人来的时候,我要像吸血的水蛭一样紧紧抓住他。”作者将渔民、猎人、诗人、哲学家联系在一起,共同交流生活的观点,因为作者认为所有来到这片森林的人都是“朝圣者”。

(20)、《梭罗传》对传主的诗学特色及其演变,考察比较周详,体认也颇细腻,能够打开读者的眼界,填补认知上的空白。梭罗此人,年寿不长,生活大体是波澜不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身上缺少戏剧性。和爱默生相比,他显得神经质一些,更容易伤感、冷漠和消沉。他的语言显示其洞察背后的梦幻,绵密深邃,时冷时热,似乎不容易让人理解。和所有善于制造明喻隐喻的诗人一样,他的思想是复杂的,而隐居、远足或单身生活有时成为遮掩其复杂性的面具(这方面我们会想起威尔士诗人R.S.托马斯)。可以说,梭罗的人生传记离不开他所锻造的明喻和暗喻。爱默生的那句话应该是包含了这层意思。

5、梭罗作品集

(1)、如果你有意锻炼自己的独处能力,想要通过阅读提升心智,放松心情,那我得提醒你:

(2)、提到梭罗,没有人不会联想到那部久负盛名的经典散文《瓦尔登湖》。

(3)、1845年3月末,梭罗拿着借来的斧头来到瓦尔登湖旁的森林,又向树林借来几棵白松,开始在此处建造那座即将留名美国文学史的小木屋。1845年7月4日,梭罗正式在瓦尔登湖畔定居。

(4)、自1836年开始,爱默生、阿尔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顿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会讨论“神学与哲学的不良状况”,这可以说是超验主义运动的起点。他们创办评论季刊《日规》(1840-1844),发表文学作品和主张改革教育、伦理、政治等方面的论文。爱默生一度担任主编,是超验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

(5)、另一个建议是,一定一定要认准仲泽担纲翻译的版本。

(6)、只要在面对毕生追求进行抉择之时略作沉思,所有的人可能都会打心底里愿意成为学习者和观察者,因为两者就其性质和趋向而言都非常有趣地归于一致。我们固然会为自己和子孙积累财富,也会创造家园建设国家,甚至会猎取名誉,就这些方面来说,我们都是凡夫。但是我们又会探索真理,就此而言,我们又是不朽的,我们无须担心任何的变故和意外。天命之神曾被一袭袍衫所蔽,是古埃及和印度的哲人撩起了其中的一角,那方衣角微微颤抖高高揭起,这一景象至今依然如初。我满目艳羡注视着这份壮丽,它冲击视觉依旧鲜活,一如前贤当刻的感受,因为当刻那样果敢冒失的是他身上的那个“我”,而此刻重睹这道风景的是我身上的那个“他”。自那一角被揭开之时,再无灰尘蒙蔽,时光也就此驻足而永不流逝,因为时光一经探索点化或为探索占据,它就归于永恒,从此再不属于将来,也不再属于现在和过去。

(7)、生活的境况如何,物质层面上在于所拥有的财富,精神层面上却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性和自我选择。“让心灵融入自己的肉体,再来救赎它。”

(8)、全手工布脊精装,一位印厂师傅,全天仅能出货200本。

(9)、梭罗对野性的崇尚就是对自由的崇尚,赋予自由这个概念以善的积极的意义。我们从旁观的立场看他,觉得他身上的自由意识和个体意识离不开新教背景,而他本人则试图摆脱这个框架,另立门户。他的梦想是产生一部“更新的《新约》”,是一部康科德的《吠陀经》,用“温润雅致”的英语写就。

(10)、初读梭罗,并不是《瓦尔登湖》这部书,而是一篇名叫《热爱生活》的散文。我对其中的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生活并没有改变,变的是我们。衣衫可以卖掉但思想应该保留。

(11)、这样的诗,既不是典型地表达大自然的治愈性力量,也不着眼于其散文中钟爱的“勇武”主题,而是提供一幅淳朴、诙谐而不失隽永的自画像。罗伯特·理查德森指出,梭罗的诗歌多半比较老套,特色不明显,像《生活如斯》这样的佳作并不多见。确实,梭罗的诗艺在散文写作中辨识度更高,他的创作重心也是很早就转到散文上了。

(12)、衣服要卖掉,思想要保留。上帝会证明,你并不需要社会。如果我被终日关闭在阁楼的一隅,如同一只蜘蛛,只要我还有自己的思想,那么世界还是原来那样大。一位哲人曾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要急于谋求发展自己,不要让自己受到各种影响的利用,这全都是浪费。

(13)、梭罗的著作有三十九卷之多,可是在他的生前只出版过两本,而且是自费。他死后的半个世纪中,一般读者只把他看作爱默森的一个平庸的及门弟子,一个行为乖张的怪人。一直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声誉才逐渐增高。因此,他之获得如今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还只是近三四十年间的事。

(14)、第初读《瓦尔登湖》,建议直接跳过开头的“碎碎念”,直接来到47页他“人生实验”的起点:

(15)、全世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因为这本书去波士顿,打卡瓦尔登湖。

(16)、爱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写,重要作品还有《论自助》、《论超灵》等,收在《论文集》(1841)和《论文集:第二辑》(1844)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别出版两册《诗集》。此外还有《代表人物》(1850)、《英国人的性格》(1856)等。

(17)、书中选取的版画式样、风景,与书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契合度相当高。

(18)、「梭罗文集」木刻插图本  一次性收录经典代表作

(19)、书中收录的50多幅精彩的木刻版画,虽是黑白插图,却比实拍的风景图更具意境。

(20)、另一个表述更简洁,也更具自画像的性质,他说:“所谓诗人就是能够写出纯粹的神话的人。”

(1)、哪怕是一段描写鹌鹑眼神的段落,也堪称文学作品里的绝唱:

(2)、《瓦尔登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徐迟译。

(3)、“大自然是一片贮存着形式的大海,这些形式极其近似,甚至是一致的。一片树叶、一束阳光、一幅风景、一片海洋,它们在人的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几乎是类似的。所有这些东西的共同之处一一那种完满与和谐一一就是美。”

(4)、超验主义的奠基者是爱默生。爱默生在《论自然》(1836)中指出,物质是理念的表象,人应该凭借(超验的)直觉认识事物。这和洛克所宣扬的凭借经验认识事物的观念大相径庭。又说:研究自然和研究自我殊途同归。这和托马斯·潘恩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对自然法则的研究导向对人性和科学的开明观点,体现一种新时代的神学。梭罗从爱默生处领会到,人要寻求可靠的道德立场,构建人生观和世界观,则不能求助于上帝、城邦和国家,而是应该向自然索取答案,要以对自然的研究为基础,建立美好而合理的生活。也就是说,应该从宗教转向道德,不是遵循上帝的律法而是凭借人的良知。

(5)、以爱默生、梭罗这对师徒为核心来勾勒美国超验主义,不是说要将这场思想运动局限于康科德地区,而是通过一种亲缘关系来说明此种思想的面貌,它兼具历史化的语境和超历史的观点,时而隐晦时而明快。超历史的观点亦为时人所诟病,斥之为空疏、晦涩而不切现实,而它却是超验主义的时空观和想象力的特质。

(6)、凯瑟,W.弗罗斯特,R·杰克.伦敦桑德堡,c.辛克莱,U.

(7)、硬装书壳,封面采用云雾灰沉香纸,细腻的草木纤维纹理夹杂其间,如同抚摸一片风干的灌木叶子。

(8)、瓦尔登湖是梭罗的“终极改革公社”,可以被视为一八四三年至一八四五年间美国涌现的数十个新型乌托邦公社中的一个,恐怕也是唯一的“独家经营”了。它们对美国社会的竞争本质、生产的工厂化模式和物质主义挥霍提出了质疑。从上述公共生活的语境看,梭罗将其迁居看成是一种解放,如同追随斯宾塞《仙后》中的红十字骑士,就让人不难理解了。隐居像是有距离的对话,而且不离开文明的外沿。它是一种有限度的拓荒。重要的是个体心灵的觉醒,让人对生活中真实和紧要的东西产生清醒的认识。

(9)、我们在丛林中重新找到了理智和信仰……站在空地上,我的头颅沐浴在清爽宜人的空气中,飘飘欲仙,升向无垠的天空——而所有卑微的私心杂念都荡然无存了,此刻的我变成了一只透明的眼球。我不复存在,却又洞悉一切。世上的生命潮流围绕着我穿越而过,我成了上帝的一部分或一小块内容。

(10)、与《瓦尔登湖》的主题一致,梭罗也用他毕生的经历在诠释着“活在当下、把握现实”。众所周知,梭罗是一名作家、哲学家,但他同时还喜爱钻研印度和中国的经典,对欧洲风景画也颇有研究,并将之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11)、这几篇文章写得非常情绪化,后来也受到了何怀宏等学者的认真反驳与批评。但如此文章的出现,本身恰恰说明《瓦尔登湖》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种传播中的“神话”,而这个神话的核心就在于梭罗的“隐”。只有神话才经不起所谓瑕疵,才会一击即溃。如果把梭罗还原为一个人,一个真实而丰富的人,就不必用完美的标准去要求他,同时能用更平和理性的态度去领会他的思想和作品。

(12)、综艺节目上,被问到送女孩什么礼物,黄磊选择了这本书,他说“有气质的姑娘都读它。”

(13)、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李妍;编辑:小盐。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14)、一八三九年间,他和他的哥哥约翰作过一次回味无穷的旅行,十年后出版的《康考特与梅里麦河畔一周》(AWeekontheConcordandMerrimackRiver)就是记载这次旅行的一本游记。全书分为七章,每章绘述一天的生活──包括天气的变化,情绪的起落,和读书心得等,描写细腻,丝丝入扣,可以说是一本情文并茂的杰作。这时他们兄弟二人同时暗恋着一位名叫爱伦·西华尔(EllenSewall)的小姐,而且先后都尝到了失恋的滋味,因此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中还隐藏着不少痛苦的回忆。  

(15)、梭罗是“大地上的诗人”,是极简主义生活的原始践行者。梭罗宣称,他走向森林,“主要是为了从容地生活,去面对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他并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在“进行一场象征性的实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