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的成语出处及翻译精选66句

admin 句子 2024-04-18 07:49:03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出处

1、出自论语的成语及出处

(1)、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指六十岁的代称。

(2)、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4)、 (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现多指落后不文明的状态。

(6)、 杀身成仁 仁: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语本《论语·卫灵公》“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或成就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生命。

(7)、(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8)、(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9)、(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10)、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出处:《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2)、(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13)、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4)、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5)、(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17)、(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8)、(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9)、(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0)、(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2、出自论语的成语出处及翻译

(1)、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2)、解释: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3)、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4)、(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解释)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6)、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7)、(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8)、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10)、解释: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11)、(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12)、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3)、(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14)、出处:《论语·乡d》:“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5)、(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16)、(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17)、出处:《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19)、(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20)、1-(不亦乐乎)——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出自论语的成语和出处

(1)、(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2)、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3)、(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4)、(出自)《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5)、原意是这样的事儿他都忍心干得出来,还有什么事儿干不出来呢。现指绝不能容忍。

(6)、(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7)、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8)、(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解释)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10)、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1)、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12)、出处:《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3)、(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14)、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5)、(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16)、(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也代指七十岁。

(18)、解释: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达到极致。

(19)、(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0)、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4、出自论语的成语及出处是什么

(1)、(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指坏人为谋求私利勾结在一起,做事没有原则、背弃忠信。

(3)、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4)、(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屏气:暂时抑止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6)、(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