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谦虚的词语有哪些精选115句

admin 句子 2023-10-08 11:56:40

比喻人谦虚的成语

1、说明人谦虚的成语

(1)、例句: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虚心接受。

(2)、不卑不亢:不自卑也不骄傲,同“不骄不躁”。

(3)、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4)、后来比喻经过种种变迁而存留下来的极少的成果。

(5)、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6)、(谦恭虚己):虚己:谦虚,虚心。谦虚恭敬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7)、(解释)指接受某种馈赠和奖赏心里感到惭愧。多用作自谦之辞。

(8)、(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9)、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10)、(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11)、后来指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12)、解释:意思是乐观地对待自然趋势,知道命运不可更改,也没有忧愁苦闷。

(13)、解释:意思是不孝顺的孩子被放逐又回来,不孝顺的孩子要判焚烧之刑,死刑或者流放。

(14)、解释:意思是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

(15)、解释:意思是涉太深的水,以至于水淹没头顶,有凶险。

(16)、解释:意思是追逐山中野鹿,却没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人引导,仅仅自己空入茫茫山林之中;君子应当见机行事,知难而退,此时应该舍弃逐鹿,如若一意孤行还是硬要去追逐涉猎,一定会遇到灾难,造成惋惜。

(17)、解释:意思是说君子因为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18)、解释:意思是指有修为出息的人,要抑制狂怒暴躁的脾性,杜绝世俗过多的欲望。

(19)、释义: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20)、陈学昭 《工作者是美丽的》上卷三二:“她被邀着讲了几句话,无非是谦虚几句,比如她到这个地方是来向大家学习的等等。”

2、形容人谦虚的词语有哪些

(1)、出自:《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出自:《周易·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历终吉。”

(3)、出自:《周易·小畜》:“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4)、出自:《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5)、释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6)、解释:意思是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

(7)、原来用老虎捕猎来比喻人需求不断,是应该的。但后来却形容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8)、解释: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完成一项事业,非要自己先有足以完成事业的本事不可。如果有了智慧、有了知识学问、有了高尚的品德、有了高超的能力,同时又预备了各种所需的器具,这就是所谓的“藏器于身”。

(9)、解释:意思是虽有硕大的果实却不去吃,这样君子可以得到民众拥戴,小人则会遭到覆巢之灾。

(10)、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11)、(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12)、出自:《周易·离》:“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13)、解释:意思是天空中出现了一群巨大的飞龙,每一条龙都健硕刚强,却都不自居为首领,这样是吉祥征兆。

(14)、你谦我让----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15)、不矜不伐: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形容谦虚谨慎。

(16)、(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17)、出自:《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18)、解释:意思是尺蠖尽量弯曲自己的身体,是为了伸展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性命。

(19)、释义: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20)、(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3、比喻一个人谦虚的成语

(1)、(一瓶不响,半瓶晃荡):瓶中装满水晃不响,装半瓶水时一晃就响。比喻充实的人谦虚寡言,而浅薄的人偏偏爱显示夸耀自己。

(2)、出自:《周易·涣》:“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3)、出自:《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4)、(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5)、释义: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6)、(采及葑菲):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7)、相貌平平,形容人长相普通,没有什么特点。平平,普通、平常。

(8)、原本是借助不孝子违背亲情,脱离家庭,最后落得不好的下场这个比喻,来教育我们做人和做事物都要依附于环境,自然万物要和谐生存。

(9)、(礼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10)、(解释):当:承受;愧:惭愧。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与事实不相符,感到惭愧。常作自谦之词。

(11)、和蔼近人: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12)、解释: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还指当一个人有信心地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之前,能够主动向他人请教或征求意见的习惯。

(13)、出自:《周易·需》:“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14)、(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15)、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6)、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17)、出自:《周易·蹇》:“王臣蹇(jiǎn)蹇,匪躬之故。”

(18)、后来是指因为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19)、必恭必敬: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0)、解释:意思是当你踩上薄霜时,就说明即将要感受到坚固而厚实的冰。

4、比喻人谦虚的词语

(1)、(谦受益,满招损):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2)、解释:意思是慎重地颐养,所追求的只是养家糊口,这样做是吉利的,就像老虎专一地注视着猎物,不断地捕猎,这是它生存的需要,也是没有灾祸的。

(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4)、出自:《周易·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5)、白话文:“官员或许是说俺侄儿媳妇,自那以来闲讲停止了,何必费麻烦又买礼物来,让自己老了不恭敬的,受之有愧。”

(6)、(敏而好学)——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7)、(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

(8)、后来指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泛指团结合作。

(9)、(贵人贱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表示谦虚。

(10)、(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11)、出自:《周易·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12)、出自:《周易·谦》:“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13)、(谦光自抑):谦光:谦虚退让的风度。比喻德高望重的人能够谦虚退让。

(14)、出自:《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15)、谦虚指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

(16)、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7)、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18)、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19)、解释:意思是作为一个公正无私的君子,不仅能够解散自己的朋d,使国家得到大吉,而且还能解除各种有碍统一的小群割据势力,这是一件超出想象之外的事情。

(20)、后来指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5、比喻人谦虚的成语大全

(1)、释义: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2)、(谦卑自牧):谦卑:谦虚;牧:养。谦虚谨慎,修身养性。

(3)、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4)、(谦躬下士):犹言谦恭下士。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5)、出自:《周易·家人》:“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6)、后来比喻互相引荐,找到一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7)、出自:《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8)、(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9)、(谦恭虚己):虚己:谦虚,虚心。谦虚恭敬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10)、解释:意思是特别谦虚的人,才可以涉越过滔滔大河。

(11)、后来指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12)、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3)、原本是教育后人面对困难,要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上下齐心才可以。

(14)、(贵人贱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表示谦虚。

(15)、数千年过去了,其中的精华早已凝结成了许多成语。

(16)、(引玉之砖):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17)、后来比喻事情已经酝酿基本成熟,但还没有发生。

(18)、(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19)、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20)、(尺寸可取):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1)、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2)、解释:意思是聪明人看到细微迹象就有所行动,决不等到明天。

(3)、(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4)、出自:《周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5)、(尺寸可取):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6)、释义: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7)、(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8)、(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9)、出自:《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10)、(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11)、谦谦君子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12)、深藏若虚: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13)、(出自):《汉书·谷永传》:“臣才朽学浅,不通政事。”

(14)、(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15)、情礼兼到 屈高就下 屈己待人 屈尊敬贤 扫径以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