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简介及代表作品介绍精选94句

admin 句子 2023-11-10 09:26:28

雨果简介及代表作品

1、雨果简介及代表作品

(1)、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热爱。

(2)、再翻回来,我想跟大家做一个介绍,就是我们如何在展览当中呈现雨果的戏剧,以及这些作品选择的原因,作为今天分享的结尾。实际上我们就是通过四部戏剧作品的若干件相关展品,包括绘画和道具,来展现维克多·雨果吹响号角的浪漫主义戏剧的十几年历程。

(3)、罗曼罗兰出生于1866年,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多部名人传记,还曾在1915年获得了诺尔文学奖。

(4)、果戈理是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5)、雨果致力于戏剧比致力于诗歌与小说显然要来得迟。然而,他取得轰动性的成功,却首先是在戏剧领域

(6)、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7)、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之间,本来并没有隔着什么鸿沟,只是背景不同,作品自然就有各自的特色。实际在观点上,浪漫主义作家与现实主义作家有着不少近似或相同之处。如果说现实主义文学以反映和揭露现实为主,则浪漫主义也并非一味满足于歌颂。所谓浪漫,主要在于情节富于戏剧性,文思活泼奔放,语言丰富多彩,运笔纵横跌宕等方面。文学史家曾经把浪漫主义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类,而维克多·雨果正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

(8)、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因此,他盛赞中华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愤怒的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

(9)、《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一部鸿篇巨制的长篇小说。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成就非凡。这部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作者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既复杂又丰满,常用对比的艺术方法来表述,体裁在俄国文学史上是一种创新,也超越了欧洲长篇小说的传统规范。(详见文末:《名著:战争与和平》)

(10)、本题运用独句段作用分析法解答。这句话独立成段,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内容上和前一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这样一座神奇秀丽的园林建筑为什么消失了呢?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过渡到对奇迹消失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叙述上来。

(11)、雨果的想象十分奇特,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自由度。浪漫主义想象中,作家的情感对想象的性质和内容起着重要作用,个性倾向性制约着想象。

(12)、1830年七月革命前后,雨果的民主主义思想逐渐增长着。

(13)、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世界文学巨匠。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由于他所有的亲人在他小时候就相继离去,一生漂泊无着,性情苦闷忧郁,逐渐养成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影响到他的创作风格。《伊豆的舞女》是其成名作,《雪国》是其代表作。(相关阅读:《三哀》)

(14)、小说里的弃儿伽西莫多,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被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收养为义子,长大后又让他当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他虽然十分丑陋而且有多种残疾,心灵却异常高尚纯洁。长年流浪街头的波希米亚姑娘拉·爱斯梅拉达,能歌善舞,天真貌美而心地淳厚。青年贫民诗人比埃尔·甘果瓦偶然同她相遇,并在一个更偶然的场合成了她名义上的丈夫。很有名望的副主教本来一向专心于“圣职”,忽然有一天欣赏到波希米亚姑娘的歌舞,就千方百计要把她据为己有,对她进行了种种威胁甚至陷害,同时还为此不惜玩弄卑鄙手段,去欺骗利用他的义子伽西莫多和学生甘果瓦。眼看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占有爱斯梅拉达的罪恶企图,最后竟亲手把那可爱的少女送上了绞刑架。另一方面,伽西莫多私下也爱慕着波希米亚姑娘。她遭到陷害,被伽西莫多巧计救出,在圣母院一间密室里避难,敲钟人用十分纯朴和真诚的感情去安慰她,保护她。当她再次处于危急中时,敲钟人为了援助她,又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机智。而当他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义父”和“恩人”远望着高挂在绞刑架上的波希米亚姑娘而发出恶魔般的狞笑时,伽西莫多立即对那个伪善者下了最后的判决,亲手把克洛德·孚罗洛从高耸入云的钟塔上推下,使他摔得粉身碎骨。

(15)、同时,他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其作品包括名著插画、人物画、风景画,终其一生共创作了几千幅画作,而且他画的不是欧洲的主流画,画的主要是中国特色的水墨画。

(16)、2018年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秒杀题集》发售啦!(点击查看详情~)

(17)、《罪与罚》是一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凶残不仁的最强有力的世界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比较全面地显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的特点。作者始终让人物处在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性格,同时作者对幻觉、梦魇和变态心理的刻画也极为出色。此外,这部小说场面转换快,场景推移迅速,在浓缩的时空中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小说的时代色彩和政论色彩十分鲜明。

(18)、儒勒凡尔纳代表作品:海底两万里、气球上的五星期

(19)、克洛德?孚罗洛形象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早期评论多把他看作一个反面角色,在提及他的形象时大都用上“虚伪”、“邪恶”、“道貌岸然”等字眼,认为他是一个外表崇高善良,内心邪恶毒辣的伪君子。80—90年代的评论则更多地看到了克洛德身上深刻的人格二重性,进行辩证地批判,在反宗教的主题下指出克洛德其实是一个被宗教异化了人物。刘艳萍《理想中的痛苦渲泄——评的悲剧性》一文指出克洛德“被专制教会扭曲成非人,人类文明在他发展不全面的畸形灵魂里只是些毫无生气的东西,作为人之为人的自然天性反被压抑了。”“他一方面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又是制造悲剧的元凶。”侯翠霞在《善与恶相共,美向丑转化——中克洛德性格二重性分析》中则一言以蔽之地称其为“既是教会的代表,又是教会的牺牲品,他既是作者批判的对象,又是作者同情的对象,他既有人性的合理因素,又有社会的非理性成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分裂的人格被进一步解读,对克洛德的憎恶也渐渐转成一种同情。张凌江在《“神-人相遇”的悲剧——克洛德形象再透析》一文中更是从基督教原罪出发探讨了克洛德“信仰生存”的分裂和痛苦,认为“克洛德的奇遇具有人的存在与宗教的存在相遇、人的行为与上帝的行为相遇而爆出的戏剧性的隐喻含义,具有生存论的和审美的特性。”,“作为神父他的生存本身就是悖论,即展现在他的生活中的信仰的悲剧性存在,以及痛苦和负罪状态。对于克洛德,悖论、痛苦、负罪就是生存本身的质地,它是无法勾销的。”

(20)、古特曼:如果您请我到上海来,我愿意导演这部剧。不经常演这部戏的原因之一是故事情节和剧本特别长,而且里面的角色相当多,所以这是很大的一部戏。

2、雨果简介及代表作品介绍

(1)、《“诺曼底号”遇难记》还被选入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沪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课。

(2)、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

(3)、《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

(4)、简介:冉·阿让因为偷了一片面包而要服十九年的劳役; 芳汀为了抚养自己的私生女,竟然卖掉了自己的牙齿; 窃尸贼反而成了死里逃生的将军的救命恩人。这是怎样的一个悲惨世界?这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雨果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雨果用充满激情的文笔,再现了那段从拿破仑战争到法国七月王朝的深重黑暗而又荡气回肠的年代,勾勒出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众生相。

(5)、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6)、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的旗手。他的创作和理论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一个新高峰。他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侧影。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7)、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d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8)、雨果的创作历程长达60余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9)、   雨果就是为了符合这个时代的潮流趋势,他就创造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情节,那些故事情节让我们非常吃惊、难以执行,发生的事情特别多,很多意外,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

(10)、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代表作品:人间喜剧、朱安d人、驴皮记

(11)、雨果发表其最富有浪漫主义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其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12)、   《欧那尼》就不用说了,这太重要了,大家如果仔细去看这幅画,可以体会到视觉艺术的妙处,就是它其实比读剧本更直接,或者说它能还原历史。刚才宫老师正好就描述了《欧那尼》上演时候非常戏剧性的场面,就是那些穿红马甲的雨果粉丝,他们穿着红色衣服,这个就是刚才宫老师描述的那个场景的视觉呈现。这应该是在法兰西剧院,雨果30年代的七部剧作,有四部都是在法兰西剧院首演,雨果专家程曾厚教授就曾说过:“雨果的戏剧之星在法兰西剧院升起,也在法兰西剧院陨落。”这个就是升起的场景,是阿尔伯特·贝纳尔这位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也很了不起,他曾经获得过罗马大奖,也是一位在当年很有名望的法兰西院士,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作品,也很珍贵。

(13)、今天,为大家带来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家(雨果)!

(14)、也就是在同一年,雨果创作了戏剧《克伦威尔》,并写下著名的序言。这篇序言长达数万字,激烈批判了长期束缚文学发展的伪古典主义,明确提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原则。这篇序言,一向被公认为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浪漫主义文艺的宣言书。

(15)、《短曲与民谣集》(1826)、同情并歌颂希腊民族的解放斗争和向往自由的《东方集》(1829)、《黄昏之歌》(1835)、《光与影集》(1840)、愤怒声讨拿破仑三世的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53)、《静观集》(1856)、《历代传说》(1859)、《街头与森林之歌》(1865)、《凶年集》(1872)、《作祖父的艺术》(1877)、《历代传说》二集(1877)、《自由自在的精神》(1882)、《历代传说》三集(1883)等。

(16)、但当公社失败后,反动政府疯狂镇压公社社员时,雨果又愤怒谴责反动派的兽行,他呼吁赦免全部公社社员,并在报纸上宣布将自己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住宅提供给流亡的社员作避难所。为此,他的家遭到反动暴徒的袭击,他自己险些丧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17)、《哈姆莱特》代表了莎士比亚艺术的最高成就。一是结构方面,《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出莎剧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深度。三是在语言上,莎士比亚表现了大师的风范,他将无韵诗体与散文、有韵的诗句、抒情歌谣等融为一体。(相关阅读:《哈姆雷特》节选、简介、简答)

(18)、小说方面的作品有:《冰岛的汉》和《布格-雅加尔》、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克洛德·格》(1834)、描写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并强烈抗议资本主义黑暗统治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歌颂渔民勤劳勇敢的《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描写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阶级斗争的《九三年》(1872)等。

(19)、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在色当兵败之后,普鲁士军队直逼巴黎。在这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后回到了祖国。他到处发表演讲,号召法国人民起来抗击德国侵略者,保卫祖国。他还用他的著作和朗诵诗歌得来的报酬买了2门大炮,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

(20)、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达,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敲钟人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计前仇,反而送水给卡西莫多喝。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达,也爱上了她。

3、雨果的作品简介

(1)、《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作者运用浪漫主义对比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通过强烈的对比,加强了小说结局的悲剧气氛,揭露了整个贵族上流社会的糜烂、腐朽和没落。

(2)、司汤达,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红与黑》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详见文末:《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3)、《双城记》是一部历史小说,宣扬人道主义思想是这部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的行为都是朝着狄更斯所设计的宣扬善的结局而行动的。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是努力企求人的本性的复归以及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使人性“异化”表现出强烈的抗议,对善良贫困的妇女、儿童及社会底层人民抱有极大的同情。《双城记》中的主要人物梅尼特医生及他女儿路茜,还有暗恋路茜的卡尔登身上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4)、雨果最后一部重要作品《九三年》问世。以1793年法兰西共和国军队镇压旺代地区反革命叛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中惊心动魄的历史内容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斗争规律。

(5)、名人X档案|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6)、   雨果不在法国的时候,一方面离巴黎比较远,他有一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写剧本,他认为没有必要,但他还是写了一些东西,因为他离巴黎和法国的政治生活有一定距离,不是那么关注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他比较自由,比较随意地创作他的作品,所以他最后写的剧本跟早期的剧本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7)、法国发生“七月革命”,推翻封建复辟王朝。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

(8)、*巴黎圣母院(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B4%E9%BB%8E%E5%9C%A3%E6%AF%8D%E9%99%A2/5658586?fromModule=lemma_inlink

(9)、亚历山大仲马 代表作品: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

(10)、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关于巴黎圣母院教堂的本身,它不仅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场所存在,更是作为建筑艺术的经典被雨果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加以细致地描绘。法国作家莫洛亚在雨果的传记中写道:“它的真正的主人公是‘圣母院的大教堂,它那两座钟楼的黑森森的轮廓映现在星空中,石制的躯体,巨大的基座,仿佛是一尊蹲在市内打盹的双头斯芬克司……’”“他的这部作品对法国建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之前,文艺复兴前的建筑被人们认为是野蛮的,他的小说出版之后,它们才受到尊重,被当作是石制的《圣经》。”著名的小说家王安忆在谈到《巴黎圣母院》的时候也指出“巴黎圣母院是一种岩层,是历史和文化积累起来的沉淀,通过它可了解到许多的东西”,因而要首先来了解它,这是“理解整个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对圣母教堂的这一描写无疑成为小说的一个亮点,也更增加了作品浪漫主义的氛围。

(11)、作者简介:维克多-马里·雨果(Victor-Marie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12)、《海上劳工》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海上劳工》表现了主人公与偏见、迷信及自然力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一个集“约伯与普罗米修斯”于一身的海上劳工代表。

(13)、爱斯梅拉达被施以绞刑,加西莫多因为没能保护好少女而感到沮丧,这时他看到克洛德站在圣母院楼顶对着绞刑架上的爱斯梅拉达发出狰狞的狂笑,他似乎明白了一切,愤怒之下把副主教推下教堂,克洛德粉身碎骨,加西莫多来到墓地抱着少女的尸体死去。

(14)、《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竭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15)、歌德是德国18世纪启蒙作家的杰出代表,德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创作使德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的先进行列,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为《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16)、《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17)、他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

(18)、亚历山大仲马出生于1802年,人称大仲马,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小说情节曲折离奇,结局出人意料,被誉为通俗小说之王。

(19)、《悲惨世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所以,小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

(20)、《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它是描述心灵历程的史诗,深入描述了坚强刚毅的心是如何战胜自己心灵深处的怯懦卑鄙的阴暗面,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它又是一部音乐的史诗,通过主人公对音乐精神的理解,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同时通过音乐折射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合与冲击,把20世纪那一代人的奋斗与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它赞扬这样一种精神与信念——光明最终将战胜黑暗。

4、著名作家雨果简介

(1)、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柳鸣九先生在《雨果的意义与启示》中指出,在世界文学史上,雨果把浪漫主义小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显示出真正浪漫主义小说艺术的水平和力量。《巴黎圣母院》作为雨果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把浪漫主义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3)、后面是另外一位画家爱德华·富尼耶所画的《埃尔那尼》剧中的最后一幕。其实在展厅当中,不光是为维克多·雨果的戏剧作品,很多的视觉艺术家都通过油画、版画、照相摄影技术等方式给维克多·雨果的各种文学作品做了丰富的视觉创作,有的是剧情插图,有的是单独一件作品或者是一个系列,这些在我们的展厅当中都有呈现。

(4)、袁莉:谢谢丹丹馆长,因为讲了这些故事,大家一会儿带着故事看展可能更加有收获。  

(5)、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创作的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以及21卷哲理论著,共计79卷,而且每篇作品都堪称经典之作。

(6)、12月,雨果创作滑稽歌舞剧《无巧不成书》。

(7)、2月5日―6日,雨果照料病重的母亲。在母亲的嘱咐下,连夜写成“百花诗社”的参赛作品《重建亨利四世雕像颂》。

(8)、罗曼罗兰  代表作品: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

(9)、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20岁时因发表诗集的《颂歌与杂诗》,国王路易十八赐给他年金。

(10)、再则,身为革新者的浪漫派诗人和作家,雨果除影响和造就了一代浪漫派诗人和作家之外,还对一些敢于突破浪漫主义而独辟蹊径,另创新风的后起之秀,如青年诗人夏尔·波德莱尔,表现了衷心的赞赏和支持,他认为波德莱尔给法国诗歌带来了“新的战栗”。这也是伟大作家雨果的特别可贵之处。

(11)、这位法国大文豪还和中国有着不解的渊源,他是一个写信痛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罪行的勇者、一个中国古董的收集者、一个创作了不少中国特色水墨画的人。

(12)、雨果的创作技巧不同凡响,对他的天才并无妨碍。

(13)、   为什么雨果的名气有一段时间没有那么大?我们认为是艺术方面和政治方面的一些思想,有些事情比较反对。首先从戏剧的角度来讲,一直到十九世纪,法国古典戏剧有很重要的规定,首先有三一律的规则,还有喜剧和悲剧两种戏剧风格,分得非常清楚。这种古典主义戏剧的最好代表之一是法国的高乃依,在十七世纪。

(14)、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相传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为他所作。《伊利亚特》的基本主题是歌颂与异族进行战斗的英雄。《奥德赛》的基本主题是歌颂人与自然的斗争。作品内容丰富,塑造了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谋篇布局高明,语言生动形象。

(15)、“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运用反语讥讽英法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出了历史上罕见的破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蕴含着无比愤慨的情感。

(16)、“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埃斯梅拉达的吉卜赛姑娘吸引了来往的行人,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这时,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一下子对美丽的梅拉达着了迷,他内心燃烧着情欲之火,疯狂地爱上了她。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抢来。

(17)、维克多雨果出生于1802年,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多部小说、剧本、散文和诗歌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18)、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

(19)、《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

(20)、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创作丰富,有15部长篇小说,20余部中篇小说,数百篇短篇小说和散文,一部随笔,两部长篇游记,还有大量的书信等。代表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5、雨果的资料和作品

(1)、出狱之后,冉阿让到处遭人白眼,没有工作,没有饭吃,他发誓一定要向社会复仇。这时,一个叫米里哀的主教感化了他,他决心行善积德,做一个好人。

(2)、戏剧方面的作品有:《克伦威尔》(1827)、《玛丽蓉·德·洛尔墨》(1828)、《艾那尼》(1830)、《国王取乐》(1832)、《吕克莱斯·波基亚》(1832)、《玛丽·都铎》(1833)、《安日洛》(1835)、《吕意·布拉斯》(1838)、《城堡里的伯爵》(1848)、《笃尔克玛达》(1882)。其中《艾那尼》一剧是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在一八三〇年演出时与伪古典主义的拥护者展开了激烈斗争,终于取得空前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戏剧的胜利。

(3)、   作为导演要能够指导制作雨果的戏有一个风险,这个风险是因为雨果的戏剧都是非常夸大的,所以如果我们直接把他的戏剧搬到舞台上,我们就很容易创造那种太夸张了、不可理喻、不现实的状态,甚至会像我们讽刺戏剧的剧目,所以这对于导演来讲是要避免的错误。

(4)、一八二四年,雨果二十二岁,当时法国由于查理十世的统治日趋反动,革命形势也日渐成熟。在时代进步潮流的推动下,雨果的政治态度和文学观点都开始有了转变。在自由主义思潮大为高涨的一八二六年,雨果同浪漫主义诗人缪塞及剧作家大仲马等,共同组织“第二文社”,提出了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文学主张,这时他的诗歌里也开始出现反对封建复辟和歌颂民主革命的主题。

(5)、《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与艺术成就

(6)、《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文章。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7)、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

(8)、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文学《巨人传》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详见《15个最有影响力的法国作家》)

(9)、普罗斯佩梅里美 代表作品:查理九世的轶事、卡门、高龙巴

(10)、雨果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而是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他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颠倒黑白,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11)、《海上劳工》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

(12)、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由于对俄罗斯文学无以伦比的贡献,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和“俄国诗歌的太阳”。主要作品有长诗《叶普盖尼·奥涅金》、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小说《上尉的女儿》等。《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体小说。作品塑造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13)、《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的构思叙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了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这部作品表现出浪漫主义的典型特点,即离奇曲折的情节,丰富的想象力,夸张手法和“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以及强烈的情感色彩。(相关阅读:《该还原一个真正的了》)

(14)、雨果开始写戏剧作品是在1827年,这年底,他的第一个剧本《克伦威尔》出版。此后,他在诗歌创作与小说创作的同时,也不断从事戏剧创作,连续问世的有《玛丽蓉·德洛尔墨》(1829年)、《艾那尼》(1830年)、《国王取乐》(1832年)、《吕克莱丝·波日雅》(1833年)、《玛丽·都铎》(1833年)、《安日洛》(1835年)、《吕意·布拉斯》(1838年)、《城堡里的爵爷们》(1843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