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什么精选123句

admin 句子 2024-04-14 13:47:46

墨子最经典的一句话

1、墨子最经典的一句话言不信者,行

(1)、无德之人常嫉他人之有德。——培根(15字)

(2)、染苍染黄: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3)、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4)、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5)、“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骊马,马也;乘骊马,乘马也。

(6)、天志。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7)、生活就这样,不完美才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8)、对于一般人,说“白马是马”就如同说“张三是人”一样,清楚明白,准确无误。怎么可能“白马非马”呢?

(9)、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墨子·公输》:“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10)、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墨子名言墨子名言

(11)、孔席墨突: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12)、源头浊的流不清,行为无信的人名声必受损害,声誉不会无故产生和自己增长。功成了必然名就,名誉不可虚假,必须反求诸己。专说而行动迟缓,虽然会说,但没人听信。出力多而自夸功劳,虽劳苦而不可取。聪明人心里明白而不多说,努力作事而不夸说自己的功劳,因此名誉扬于天下。

(13)、墨子认为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条件成熟,每个人的命运都可以改变。

(14)、曰:“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

(15)、白话释义: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当自己在受到伤害的时候,就不能再忍了。

(16)、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蔡元培(22字)

(17)、意思是白马是马;乘白马是乘马。骊马是马;乘骊马是乘马。婢是人;爱婢是爱人。奴是人;爱奴是爱人。这就是“是而然”的情况。

(18)、“甘瓜”和“苦蒂”,是一个相互依赖、渗透、联结和转化的关系,是《墨经》所谓“同异交得”(对立统一)的一例。甘苦是对立概念。“蒂”是瓜果和枝茎相连结的部分,成语有“瓜熟蒂落”。苦蒂是甘瓜的前因,甘瓜是苦蒂的后果;无苦蒂,不能长甘瓜;无甘瓜,苦蒂会凋零。这是自然辩证的哲理。

(19)、可以说,从“白马是马”到“白马非马”,是逻辑思维从低级阶段到了一个高级阶段的表现。

(20)、高不可登: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同“高不可攀”。汉·陈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2、墨子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什么

(1)、白话释义:做官的不会永远都富贵,老百姓也不会永远一直贫贱。

(2)、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3)、兼而有之: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墨子·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4)、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5)、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6)、有目共见:指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清·陈确《大学辨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他的思想根据之薄弱是~的。郭沫若《读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

(7)、不可胜数: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8)、还有:“居于国,则为居国;有一宅于国,而不为有国。桃之实,桃也;棘之实,非棘也。问人之病,问人也;恶人之病,非恶人也。人之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祭人之鬼,非祭人也;祭兄之鬼,乃祭兄也。之马之目盼则为之马盼(8);之马之目大,而不谓之马大。之牛之毛黄,则谓之中黄;之牛之毛众,而不谓之牛众。一马,马也;二马,马也。马四足者,一马而四足也,非两马而四足也。一马,马也马或白者,二马而或白也,非一马而或白。此乃一是而一非者也。”

(9)、尚同。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10)、坚甲利兵: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墨子·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11)、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12)、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13)、功成名就: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14)、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5)、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名言名句墨子语录金庸名言关于墨子的成语功成名就: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16)、无德之人常嫉妒他人之有德。——培根(16字)

(17)、白话释义:勤劳就会富足,懒惰必定贫困,勤劳就会吃饱穿暖,懒惰就会忍饥挨饿,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18)、备者,国之重也。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19)、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20)、功成名遂: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3、墨子的经典语录

(1)、绝长继短: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2)、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3)、攻城野战: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战。《墨子·节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可胜数。”

(4)、发宪布令:犹发号施令。《墨子·尚同下》:“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

(5)、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6)、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7)、以卵投石: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8)、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9)、以人为镜: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10)、以卵投石: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荀子·议兵》:“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11)、以攻战亡者,可胜数。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12)、今重不为不义攻国。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13)、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14)、白话释义:古圣先贤治理国家,崇尚贤能,以德行论爵位。即使他是农民或者工人,只要有才能,也可以选拔推举他。

(15)、“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这句话是典型分析式科学归纳论证的浓缩。“甘瓜苦蒂”,是正反两面对立统一的典型事例。

(1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21字)

(17)、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18)、致远任重: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19)、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20)、尚贤。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4、墨子十句经典名句

(1)、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2)、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4)、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遂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以爵,重予以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

(5)、善不从本心生出就不能保留,行不由本身审辨就不能树立,名望不会由苟简而成,声誉不会因诈伪而立,君子是言行合一的。以图利为重,忽视立名,(这样)而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还不曾有过。

(6)、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7)、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译文:钓鱼人恭恭敬敬,并不是为赐给鱼食物;用虫子作为饵料投给老鼠,并不是喜爱老鼠。

(8)、改梁换柱: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郭沫若《文艺论集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便是胡适和梁任也都很知道他这种宗教的循环论证不足以满足我们近代人的要求,所以极力在用改梁换柱的方法,要把他的根本观念改移到另一个较为好看一点的节目上去。”

(9)、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48字)

(10)、墨子泣丝: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1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2)、黔突暖席: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13)、席不暇暖: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14)、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15)、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16)、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17)、戮力同心: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18)、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

(19)、原文如下:马者,所以名形也;白者,所以名色也。名形者非名色也。故曰:白马非马。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马故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由马如己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白与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

(20)、在前哨战中,孔穿已处于下风。公孙龙不愧为一位能言善辩的逻辑学家。他在教训过孔穿以后,又针对孔穿其人,宣传起自己的理论。公孙龙引经据典地说:“白马非马的说法,也是仲尼(孔子)所赞同的。”孔子所赞同的,你孔穿还能不赞同吗?

5、墨子最经典的一句话爱人

(1)、不痴不聋不作翁,平生与世马牛风。无材无德痴顽老,尔来对客惟称好。——陆游(32字)

(2)、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汉·贾谊《新书·审微》:“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3)、染丝之变:《墨子·所染》:“扞墨子呴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后因以“染丝之变”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

(4)、白话释义:在有利益的时候,可以选择最大的利益,这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有害处的时候,就要选取小的害处,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5)、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7)、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8)、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法国谚语(14字)

(9)、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救宋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10)、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牛根生(37字)

(11)、曰:“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白马者,言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 公孙龙以其白马非马的诡辩之术让许多大儒无言以对。后来据说:公孙龙过关,关吏说:“按照惯例,过关人可以,但是马不行。”公孙龙便说白马不是马,一番论证,关吏听了后连连点头,说:“你说的很有道理,请你为马匹付钱吧。”这个典故也和对牛弹琴类似。

(12)、驷之过隙: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后用以喻光阴飞逝。

(13)、墨子先生对公输班说:“像你这样做喜鹊,还不如我做车辖(固定车轮与车轴位置,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我用三寸的木料,片刻就砍削成了,却能负载五十石的货物。”

(14)、白话释义:再甜的瓜,它的瓜蒂也是苦的,天下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15)、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16)、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17)、白话释义:让一个人帮你做事,一定要真正的相信他,这样你才能获得利益。

(18)、高冠博带: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1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20)、非乐。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1)、意思是:居住在国内,就是在国内。有一座房子在国内,不是有整个国家。桃的果实,是桃。棘的果实,不是棘。慰问人的疾病,是慰问人。厌恶人的疾病,不是厌恶人。人的鬼,不是人。哥哥的鬼,是哥哥。祭人的鬼,不是祭人。祭哥哥的鬼,是祭哥哥。这一匹马的眼睛一边小,就称它是眼睛一边小的马;这一匹马的眼睛大,却不能称这一匹马大。这一头牛的毛黄,就称它是一头毛黄的牛;这一头牛的毛多,却不能称这一头牛多。一匹马,是马,两匹马,也是马。马四个蹄子,是说一匹马四个蹄子,不是两匹马四个蹄子。马有的是白色的,是说两匹马中有白色的,并不是一匹马而有的是白色的。这就是一方面对而另一方面错的情况。墨子的这几句话,点破了“白马非马”的概念。 “白马非马”这个命题本来是战国时稷下的儿说最先提出的一个命题。而说的本意是什么,后人已无从查考。

(2)、坚甲利兵: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

(3)、兼相爱,交相利。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4)、致远任重: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

(5)、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也。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有白马为有马,白之非马,何也?”

(6)、小徒弟问我师父啊什么是红尘。我告诉他,我给你提到几个人你可以领悟一下,郭德刚,周立波,宋祖德这些就是红尘,人间需要理解和宽容,不给别人交费的去消费别人,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做人要口中积德,心中存德,身后留德,如果无德,也许你暂时红火,但最后将片瓦不存。记住我的话,莫失莫忘。——延参法师(126字)

(7)、白话释义:不是我们没有安定的住所,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无法安定;不是自己的钱财不够用,是我们的心永远得不到满足。

(8)、“白马非马”是公孙龙成名的得意之作,要他放弃,那他公孙龙也就不成其为公孙龙了。所以公孙龙回答孔穿说:“先生的话错了。我所以出名,只是由于白马的学说罢了。现在要我放弃它,就没有什么可教的了。”接着公孙龙又批评孔穿的求学态度:“想拜人家为师的人,总是因为智力和学术不如人家吧;现在你要我放弃自己的学说,这是先来教我,而后才拜我为师。先来教我,而后再拜我为师,这是错误的。”

(9)、曰:“以有白马为有马,谓有白马为有黄马,可乎?”曰:“未可。”曰:“以有马为异有黄马,是异黄马于马也。异黄马于马,是以黄马为非马。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

(10)、功成名遂: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11)、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者,离白之谓也。是离者有白马不可谓有马也。故所以为有马者,独以马为有马耳,非有白马为有马。故其为有马也,不可以谓马马也。”

(12)、高不可登: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同“高不可攀”。

(13)、白话释义:钓鱼的人向鱼猫着腰,并不是表示恭敬;捉鼠的人给老鼠虫子,也不是因为喜欢老鼠。

(14)、高冠博带: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15)、孔子的六世孙,大名鼎鼎的并自认为聪明的孔穿,为了驳倒公孙龙的主张,找上门去辩论,结果被公孙龙驳得无以应对,吃了败仗。

(16)、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17)、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18)、改梁换柱: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19)、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20)、利之中取大,非不可得已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

(1)、获,人也;爱获,爱人也。臧,人也;爱臧,爱人也。此乃是而然者也。”

(2)、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d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3)、甜和苦是相对的,也是相连的,没有苦哪有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