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词的主要特点(文案精选63句)

admin 文案 2023-10-18 10:27:03

晏殊的词风格

1、晏殊词的艺术风格

(1)、这首词写往日初见美人时的欢悦与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追忆对比中抒发好景不长,人生苦短的慨叹。

(2)、在写人物的词作里,晏殊仍以他细腻的观察,体悟着人物的一颦一笑。然后在他的笔下,无论是采桑女还是歌女,都活灵活现,展现出或喜或忧的内心世界。

(3)、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4)、晏殊14岁以神童试成为进士,此后仕途顺利,可到了晚年,却遭遇政治挫折。年过六十的晏殊被贬官,心中不平的他,借歌者来抒发心中的抑郁之气。

(5)、秦少游自会稽入京------(东坡)又问别作何词,秦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坡云:“十三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秦问先生近著,坡云:“亦有一词,说楼上事。”乃举“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晁无咎在座云:“三句说尽张建树封燕子楼一段事,奇哉!”(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引)这个故事很能说明苏轼与秦观,亦可推及豪放婉约两派在创作上的不同特色。

(6)、今朝祝寿,祝寿数,比松椿。斟美酒,至心如对月中人。一声檀板动,一炷蕙

(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便是晏殊最为经典的词作之一。这首词虽然通篇看起来,是在描写伤春惜时,实则是通过伤春惜时,来感慨抒怀之情,又暗寓怀人之意。全词语言清丽自然,通俗易懂,却又蕴含着启人神智的哲理,读起来有非常美的艺术享受。下面我们便来一起看看晏殊的这首《浣溪沙》吧!

(8)、新曲词丝管,新声更飐霓裳,博山炉暖泛浓香。泛浓香,为寿百千长。

(9)、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10)、到晏殊这儿,他褪去了花间派的脂粉气,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以词集《珠玉词》传世,以其“珠圆玉润的品质”,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11)、《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是宋代词人晏殊的词作。此词以情感曲折细腻见长,与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一般构思有别。“时间”句与“离亭”匈,将时间空间交织在一起,于是,“长恨”便通过小小“泪滴”形象地折射出来。短短四句胜过万语千言。下片只用“西风”、“淡月”便勾划出秋夜的凄清。在此无可奈何之际,离妇的渺茫希望只能寄托给迷蒙的梦境。然而一声雁唳,却又将她从梦中唤醒,无情的现实更增添雁归而人未归的失落与惆怅。尽管如此,凄凉落寞之中仍暗暗透出一种乐观的希望。温润秀洁,境象高远,颇能引发读者的遐想。

(1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13)、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14)、家道中落之后,晏几道不善钻营,到了晚年甚至生活都成了问题。他混迹于青楼楚馆,与歌妓为伍,但他的心里对这些歌妓充满了同病相怜的同情。他也有一首《浣溪沙》,写的就是妓女们的生活:“家近旗亭酒易酤,花时长得醉工夫,伴人歌笑懒妆梳。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相逢还解有情无。”从表面上看,妓女们的生活热闹无比,但她们都是别人寻欢作乐的工具,并没有人地对她们动真情。一旦她们年老色衰,等待她们的只能是“借与青楼忍泪听”的悲惨结局。

(15)、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北宋名相晏殊及其诗歌作品。晏殊最著名的宋词名句,当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他的宋词创作题材内容虽然较窄,但是情感非常细腻,并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在北宋词坛上可谓独树一帜。比如他的这首《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就很有特色。

(16)、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17)、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18)、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19)、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

(20)、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2、晏殊词的主要特点

(1)、梅蕊雪残香瘦,罗幕轻寒微透。多情只似春杨柳,占断可怜时候。

(2)、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

(3)、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

(4)、红衫侍女频倾酒,龟鹤仙人来献寿。欢声喜气逐时新,青鬓玉颜长似旧。

(5)、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

(6)、时间永恒,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节变化,都意味着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是说四季变化会引发人心灵的激荡。

(7)、诗人的穷与达,大半取决于他们的性格,并没有什么“文章憎命达”“才命两相妨”的必然性。……晏殊虽出身平民,却凭着自己幼而好学、聪慧过人的真才实学得到了开明君主的知遇;又凭着他思力超群、明谋善断的将相之才而得以在朝中立足荣迁。应当看到,他圆融、平静的风度与他富贵显达的身世,正是他这样一位理性词人同株异干的两种成就。

(8)、晓来清露滴,一一金杯侧。插向绿云鬓,便随王母仙。

(9)、粉笔丹青描未得,金针彩线功难敌。谁傍暗香轻采摘,风渐渐,船头解散双鸂鶒。

(10)、晏殊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功成名就之后,当上了太平宰相,在他看来,四海清宴,自己的理想已经达成。所以他的身上有一种成就感,在他看来,他追求闲适散淡的生活情调乃是魏晋遗风,是高士之所为,值得自己自豪。所以他的词,是反映现实为主,体现的是他的现实的满足。因此他的词中,虽然偶有无可奈何的伤感和难以排遣的闲愁,但并没有壮志未酬的悲愤,也没有凄厉哀绝的控诉。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晏殊的词中,多的是“兰堂风软,金炉香暖,新曲动帘惟”的富贵太平了。

(11)、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蟠桃花发一千年,祝长寿、比神仙。

(12)、向晓雪花呈瑞,飞遍玉城瑶砌。何人剪碎天边桂,散作瑶田琼蕊。

(13)、我们熟知他的词句就有许多,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二月春风,正是杨花满路,那堪更、别离情绪。”等等,至今都传唱不衰。晏殊的词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并且委婉含蓄。多表达伤春悲秋,相思别离的感慨。虽然晏殊是北宋婉约词宗师,但他的词没有游山玩水或羁旅愁苦,也没有柳永式的纯粹个人的儿女情感的情感的抒发,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隐约地表达,适可而止。

(14)、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15)、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量才录用。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和改革家范仲淹都是他的学生,也是经过他的举荐才一步步进入官场,做了大官。晏殊的性格,中庸之气稍重,不是那种不避风险,敢于斗争的人,但经多年宦海风波的历练,他也养成了处事圆通的习惯。

(16)、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17)、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8)、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19)、“不信多情,长恨离亭”人,是宇宙间富有感情的生物,照理,在亲人之问,不应该永远彼此分开,永远在离别之中过日子吧。可是,尽管不相信事情会如此不妙,事实却又正是如此。再想想吧,人一天天的老下去,又一天天的隔别着。如今,不相信的不由不相信了。这又怎能不使人为之慨叹不已。

(20)、紫府群仙名籍秘,五色斑龙,暂降人间世。海变桑田都不记,蟠桃一熟三千岁。

3、晏殊写诗风格

(1)、短亭相送处,长忆得、醉中攀折。年年岁岁好时节,怎奈尚、有人离别。

(2)、“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已经是“泪滴春衫酒易醒”,忽然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胧而又惨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风的威胁。

(3)、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4)、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此时情绪悔风流。

(5)、晏殊词就题材内容来说,未脱传统婉约词樊篱,即伤春悲秋、相思别离。但相同的题材,晏殊表现出了对春景和秋景的不同偏好。同时晏殊词非常具有文士气晏殊词中的感慨多是中年人式的。有一种内向的独省与外向的同乐的特点。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词人自己为主人公的词作,和词中的主人公身上明显寄托了词人自己情感的作品上。

(6)、教育。晏殊从小生长在一个文人之家,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是必然的,且从小就聪明好学,5岁就被称之为“神童”,14岁时就参加殿试,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秘书省是宋朝专门管理藏书的机构,拥有很多珍贵的图书资料。借此机会,晏殊在任职期间,勤奋学习,博览群书。一个人光有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后天的努力,都说“天道酬勤”,否则也只会出现方仲永的悲剧。由于晏殊的才华与品德,在18岁时受真宗赏识,做了“太子舍人”,给太子赵祯当伴读。自此之后,晏殊的人生就“开挂”了,因为赵祯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这个时期也是宋朝最辉煌的时期。

(7)、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于是后人就把这种风格的诗词称为晏殊体。

(8)、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9)、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窗,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10)、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11)、词的尾句“小园香径独徘徊”,再次回到这首词伤春惜时的意境中,只见晏殊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且无法排解内心的心情,读起来有着无限的哀愁。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也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可以说这首词写到了我们的心坎里。

(12)、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

(13)、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4)、他写情不俗,写景不僵,词藻华丽,多情有趣。

(15)、下片起始两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名句,历来受到称赞。杨慎曾在《词品》中评价这两句:“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浑然天成的两句词,不但读起来流畅,它的寓意也十分深婉。无论是花的凋落,还是春的消逝,以及时光的流逝,这些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16)、其次,《珠玉词》的语言,自有一番"精益求精"——

(17)、静对西风脉脉,金蕊绽、粉红如滴。向兰堂、莫厌重深,免清夜、微寒渐逼。

(18)、神仙雅会,会此日,象蓬瀛。管弦清,旋翻红袖学飞琼。光阴无暂住,欢醉有

(19)、世人若提及大晏,必称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名句太过耀眼,反让自己的诸多诗词相形见绌,如明月令众星失辉,也不知是诗家之幸还是不幸?

(20)、海棠珠缀一重重,清晓近帘栊。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

4、晏殊的词风格研究

(1)、以上几句,三层抒发,一层比一层迫紧。惊心于时光易逝,这是一。想不到有情人长期隔别,这是二。企图忘却而又不能忘却,这是三。三层意思,层层相扣,层层拉紧,把读者投入强烈的心情震荡之中。于是,在下片,词人进一步给以更具体、更浓密的形象,使读者的心灵震荡达到最高的频率。

(2)、紫菊初生朱槿坠,月好风清,渐有中秋意。更漏乍长天似水,银屏展尽遥山翠。

(3)、琼脸丽人青步障,风牵一袖低相向。应有锦鳞闲倚傍,秋水上,时时绿柄轻摇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