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风家训家规名言精选75句

admin 句子 2024-02-28 09:13:43

曾国藩家风家训

1、曾国藩家风家训十二条内容

(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2)、《曾国藩家训》基本上是一个五六十岁的父亲在十年间写给一个二十岁到三十岁、一个十岁到二十岁的儿子的书信汇编。在《曾国藩家训》里,曾国藩对于他的两个儿子,是不同的人生角色。是慈父,亦是良师,亦是益友。

(3)、硬: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

(4)、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应该时刻教育子女,以俭朴为得,不可铺张浪费;如在金钱上,合理消费,合理理财;在物资上,珍惜资源。

(5)、重:心胸宽博,举止端庄;步履稳重,字墨刚劲;

(6)、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7)、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8)、尔既无志于科名禄位,但能多读古书,时时哦诗作字,以陶写性情,则一生受用不尽。

(9)、他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一代封疆大吏;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与李鸿章等人一起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这样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史学界和公众对他的评价是多样化的,有关他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但他治家与教子的理念却一直被大家所赞赏和学习。

(10)、勤能补拙,省能补贫。勤俭之人,定会有所出息。

(11)、真正有教养的家庭,一定懂得教育孩子要趁早这个道理。

(1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13)、曾国藩所说的“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这种现象,在大户人家,尤其是富贵人家,确实特别多,这些人家的子弟可以说吃穿不愁,想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不到的,自然就为所欲为了,这样的话,带来的流弊不可胜数,一个家族就被这些人给败掉了。

(14)、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俭自律,越能在物质生活上主动跟贫寒之士一样,这样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

(15)、真正有教养的家庭,传承这5句家训,子女会有大出息

(16)、高傲的人总感觉别人不如自己,那么他太浅陋了,不孝顺老人的人一定是小人。

(17)、曾国藩要求子孙,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必须要“勤”。勤读书,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和睡前的最后一件事情,都必须读书;勤劳作,比如扫地、洗衣这些事情,动一动出出汗,劳逸结合,身体更健康。

(18)、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19)、曾国藩非常重视修养的功夫,这也是其成就当中最主要的。幕僚薛福成总结曾国藩一生的成功之处,称其成功秘诀在于“以克己为体,以进贤为用”,前者就属于修身,后者则是说用人。

(20)、不论是修身自律,还是齐家治国,“勤”字都是不二法门。

2、曾国藩家风家训家规名言

(1)、余服官(2)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3)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4)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2)、曾氏家族是典型的耕读传家。在曾氏家族历史中。五六百年都是寂寂无闻,虽有读书人,却无人考取过功名,连秀才都没有。但是,这个家族能够长期延续,自然有一种家族传统在维系,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有一副对联就是答案——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

(3)、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4)、他不希望自己的家里人世代做官,事实上也不能、也根本做不到世代做官。他给妻子欧阳夫人写信时也说,我们家里不要做代代做官之想。当官是偶然之事,不是必然的,不能拿这个偶然的东西当成一种必然,当成家族世代的追求。自古以来,官职越高,风险越大。基于此,曾国藩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做官,做高官。

(5)、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6)、I S B N:978-7-5538-0779-9

(7)、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8)、第15集:逆来顺受之法第16集: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

(9)、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0)、说起早起,曾氏家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年轻时是一个“浪子”,爱好声色犬马,性情懒惰,“与裘马少年相逐,或日高酣寝”,太阳晒屁股了,他还在呼呼大睡。

(11)、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12)、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

(13)、忍: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

(14)、其意为:一个家庭只有保持俭朴的传统才会兴旺,人只有保持勤快身体才会更加健康;既俭朴又勤快的人,生活上便永远不会贫贱。

(15)、反之,给孩子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引导孩子学会勤俭和努力,这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16)、《曾国藩家书》(全三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17)、事实证明,曾国藩对于家族子弟的教导是正确的,后世子弟无一人是“逆子”,世代皆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证明。

(18)、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9)、星冈公曰:“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20)、没有一劳永逸的东西,所以一直能获得长久利益的事情不要做,因为那可能是骗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别人都想去的地方不要前去,因为那里有可能有危险,《论语》中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3、曾国藩家风家训小故事

(1)、说多错多,做多惹祸。做的事情很多,但能做好的很少,还不如专心做好一件事。

(2)、雨水能滋润万物,但是倘若下得太多就是万物的灾难;同样的道理,父母过于溺爱子女,对于子女来说就不是好事。

(3)、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4)、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5)、曾国藩在家书中关心孩子们的行住坐卧、洒扫应对等生活细节,而不只是死读书。他认为这些才是“通往幸福的教育”,是必要条件。

(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7)、等孩子长大,他才会明白,曾经为读书吃的苦,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8)、在古代那些辉煌了几个世纪的家族中,这五条家训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读懂并且践行的家庭,子女将来会有大出息。

(9)、现在很多家庭的条件并不好,但是家长却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最优渥的物质生活。

(10)、正是通过对为人处世之本的生动总结和长期践行,曾国藩被称为“完满”,更被世人称为“完人”,为子孙家人树立了廉洁、谦逊、孝悌、谨慎的良好榜样。

(11)、曾国藩的曾孙曾绍杰是著名的篆刻书法家,曾孙女曾昭燏是著名的文博专家,玄孙曾宪杰是著名画家……除此之外,曾家子孙在书法上都颇有造诣,如曾国荃、曾纪泽、曾纪鸿等人更被后世以书法家视之。

(12)、晚清历史上唯一一次算得上胜利的外交活动就是曾国藩的二儿子完成的。他先后出任驻英、法大臣和驻俄大使,他从敌人手中成功收回伊犁地区,签订《中俄改定条约》,他就是曾纪泽。

(13)、0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

(14)、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15)、缓: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

(16)、但是,曾国藩也同时提出:“治家贵严,不可拘束过甚。”也就是说,在严的同时,也不可对子女过分拘束,一点小事情就吹毛求疵,子女被管教得喘不过气来,感到无所适从,做什么事情都感觉在违背父母的意愿,这样的教育反而会适得其反。

(17)、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18)、曾国藩所说的“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这种现象,在大户人家,尤其是富贵人家,确实特别多,这些人家的子弟可以说吃穿不愁,想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不到的,自然就为所欲为了,这样的话,带来的流弊不可胜数,一个家族就被这些人给败掉了。

(19)、关于勤教,曾国藩不管公务多忙,晚上一定留出时间灯下课子读书,跟家人在一起讨论诗书及学问,教给他们自己几十年来人生的大起大伏所积累的见识和智慧。特别令人钦佩的是,曾国藩在生命的尽头,仍然不遗余力关注子弟们走正路,亲自为儿子曾纪泽、曾纪鸿讲授《孟子正义》一书。曾纪泽的日记中记载得非常清楚,说大人今天讲《孟子》的哪一篇哪一篇。曾国藩的勤教在这里体现得最为明显。

(20)、曾国藩认为,古代君子重视修身齐家,自己修养好,家庭也治理得好,必定自身心安、身强,然后家道振兴;与人相处能使他人愉悦、神灵钦慕,然后有众人前来聚集的景象。“日课四条”作为两个儿子及诸侄辈教育的一部分,据说当时还不是曾国藩自己定的,子女也参与了,共同制订家规,将来怎么可能不遵守呢?这一举动实际上是让儿女有更多的责任感。

4、曾国藩的家风家训有感

(1)、很多孩子贪玩厌学,不愿意读书,只想着打游戏,父母千万不要听之任之。再爱孩子,也要舍得让他吃读书的苦。

(2)、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3)、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4)、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5)、把钱财看淡一些,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忍让一点,忿恨自然就消失了。

(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7)、第07集:养活一团春意思第08集: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8)、人在幼年的时候,精神集中,长大之后,思想就容易分散,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时候对人进行教育,不要错失良机。

(9)、尔作时文,宜先讲词藻,欲求词藻富丽,不可不分类抄撮体面话头。

(10)、旧时读书人希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为农民子弟提供了一个读书做官的途径。隋唐时期科举取士,农民子弟就有考中进士的,曾国藩也是如此,祖辈务农为生,虽是地主,但也是农人出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

(11)、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12)、“书蔬鱼猪扫”就是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扫地,为居家之事;“早”是清早起床,“考”是重视祭祀祖先,“宝”是亲邻睦友。

(13)、一个家族绵延兴盛两三代可以依靠祖父辈的积累荫护,可若想靠祖产兴旺数代则是不可能的,曾国藩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事实,他曾经对家人说,“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因此,“绝不留银钱与后人”。

(14)、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求福;古人因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15)、在孩子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品质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父母要帮助孩子:不能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情绪、学会忍耐、不能自私、经历挫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