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谭嗣同简介【文案144句】

admin 文案 2023-10-02 11:28:46

潼关谭嗣同简介

1、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二句描写的景象。                                                                                                                      

(2)、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3)、谭嗣同生前最后一首诗《狱中题壁》,用煤渣写在监狱的墙壁之上。

(4)、(1)潼关(tóngguān):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5)、(解析)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平坦。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故选D。

(6)、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7)、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8)、C.第三句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

(9)、久远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10)、诗人虽然壮志难酬,却绝不灰心,最后诗人表达感慨,“有约闻鸡同起舞,镫前转恨漏声迟。”谭借“闻鸡起舞”的典故表达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无论前方多么黑暗,也不管道路如何曲折,绝对不会中途放弃,哪怕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也不后悔。

(11)、《潼关》是一首谭嗣同14岁时写的诗,该诗是七言绝句。当时他随父亲到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写下此诗。

(12)、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邬国平: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唱出了这首赞美之歌。末两句情景交融,寄寓着诗人要求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清诗观止》)

(13)、从很久远的时候这座城就被云簇拥着,秋天吹来把马蹄声都淹没了。

(14)、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每日一练中考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合集一(共二十六)

(15)、     ▊ “藏”的艺术《春夜喜雨》导读

(16)、                                                                                                                  

(17)、这首诗借高云、秋风、河流、________、群山等景物,写出了北方风景的 _______之美。

(18)、今天18岁的我们还在懵懵懂懂的上学,对前途、对人生可能还无思考、设想。但是18岁的谭嗣同却在感叹岁月消磨,壮志难酬。请看下面这首词:

(19)、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湖南创办“南学会”,办《湘报》。宣传维新。失败后,被捕入狱,与林旭等人一起遇害,世称“戊戌六君子”。

(2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难度相对较低。 第一空问景物有哪些,除了已经给出 的“高云、秋风、河流和群山”,就只剩“大野”。第二空问北方景物的特点,从诗人豪放的诗风和雄伟壮观的词句上我们可以看出,北方风景是“磅礴、壮丽”的。

2、

(1)、⑤[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2)、该词创作于1882年,时年谭嗣同18岁,在甘肃兰州他父亲谭继洵的任所兰州而作。

(3)、望门投止:望门投宿。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d”,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事见《后汉书·张俭传》。

(4)、簇,簇拥,写出了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表现了潼关城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

(5)、七—九年级名著篇目+读书笔记汇总(共36篇)

(6)、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7)、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波仍嫌受约束。从中写出了衣一幅黄河奔腾的雄壮画面。突显诗人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

(8)、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9)、谭嗣同(1865—1898),中国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十一岁随父湖北巡抚谭继洵赴任,遍游西北、东南各地。幼怀大志,能文章,通剑术,为人慷慨任侠。甲午战后,力倡改良,鼓吹变法图强。

(10)、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农历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预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开始大肆捕杀维新d人。

(11)、诗的首句描写出了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诗的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12)、光绪八年的这个秋天,十八岁的谭嗣同,从浏阳出发,前往甘肃兰州,他的父亲谭继洵在那任职。

(13)、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14)、   ▊ 悲愁里的浩然之气杜甫《登高》导读

(15)、1884年,谭嗣同20岁,别家游历直隶(今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他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曾和当时北京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16)、shānrùtóngguānjiěbúpíng

(17)、“忍死须臾待杜根”,是用东汉诤臣义士的故事,微言大义。通过运用张俭的典故,以邓太后影射慈禧,事体如出一辙,既有对镇压变法志士残暴行径的痛斥,也有对变法者东山再起的深情希冀。这一句主要是说,戊戌维新运动虽然眼下遭到重创,但作为锐意除旧布新的志士仁人,应该志存高远,忍死求生。等待时机,以期再展宏图。

(18)、《潼关》是清朝谭嗣同所作。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

(19)、D.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侧重说其桀骜不驯、勇往直前,而侧重说其巍峨险峻、连绵起伏,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20)、谭嗣同短短的一生却写下了很多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彰显了他的文学才华。但他不是那种城府深深的文人,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文人,不是那种胆小怕事的文人,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文人。他忧国忧民、敢想敢做,他是毛主席诗词里面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是单纯的、通透的、勇敢的、年轻的侠客书生谭嗣同!

3、

(1)、谭嗣同《潼关》一诗中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的诗句是:终古高云簇此城。

(2)、D.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是人冲破思想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感。

(3)、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

(4)、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5)、B.第二句,秋风猎猎,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显示出了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6)、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7)、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8)、②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9)、罗文冠,男,勉县勉阳中学语文教师,喜欢阅读、写作,有诗歌、散文发表于报刊、网络。

(10)、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汇总+思维导图(66例)

(11)、久远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滔滔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不够舒展,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平坦。

(12)、    1882年17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潼关。潼关处陕西、山西、河南交界处,也是豫西平原与华山地理交汇处,黄河从北奔湧而来,遇华山峭壁,突然东折流向广阔的平原。谭嗣同在这里身后平原,前面雄关,南望华山,北临黄河,能不触景生情?想到国家,想到自己的抱负,情生而诗成。

(13)、下片写自身,从湖南水乡来到西北高原,对镜自照,风尘满面,镜不随人意,那醉后的容颜,实为风尘所致。还想慷慨高歌,但对现实的失望,使他发出“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的慨叹,再看镜中之人那风尘挂面的模样,他几乎不能相信那就是自己。

(14)、B.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15)、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16)、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17)、他的“仁学”就是阐述“以心渡一切苦恼众生”的问题。首先他把精神本体“仁”——“心”提到世界本原的地位,并且强调“通”(即平等)是“仁”的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认为“仁为天地万物之源”,仁“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如电线四达,无远弗属”,这同以太能传光、电、磁的作用是一样的。他的“仁为天地万物之源”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借用“以太”而展开的。他说“以太”是一种目不得而色,耳方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的东西。宇宙由它所立,所生,“众生”由它所出。

(18)、C.四句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河流”的粗野,山的怨愤。

(19)、他一生都是一手握笔,一手仗剑,写尽胸中豪情壮志,做好报国救民之事,行扶危济困之为。  

(20)、这一天,他远远看到了高耸入云的潼关,忍不住快马加鞭,一下一下在黄土地地上敲击出的,哒哒的马蹄声,在深秋的空气里回荡,他似乎能到到自己同一个节奏的心跳声。

4、

(1)、他的诗作无不流露了他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壮志情怀。

(2)、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3)、潼关(tóngguān):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4)、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5)、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6)、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7)、    写景,气势宏大,雄关、高山、黄河尽收笔端,笔力雄健远逾一般少年。

(8)、后来参与领导了发生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

(9)、作者简介: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

(10)、出自:《潼关》是一首谭嗣同14岁时写的诗,该诗是七言绝句。当时他随父亲到甘肃上任,途经过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写下此诗。

(11)、    层次,前两句“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写潼关势高,秋风急。高云簇拥足见此关之高,气势雄伟;吹散马蹄声又觉秋风之大之急。

(12)、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13)、①选自《谭嗣同全集》。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维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要。

(14)、                                                          请赏析诗中的四两句。

(15)、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朗诵材料汇总统编七八九年级语文上下册古诗文知识汇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第1课《春》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3课《雨的四季》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第5课《秋天的怀念》第6课《散步》第7课《散文诗二首》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二单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第11课《论语》十二章 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期中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解析版)第12课《纪念白求恩》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5课《诫子书》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第16课《猫》第17课《动物笑谈》第18课《狼》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五单元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第19课《皇帝的新装》第20课《天上的街市》第21课《女娲造人》第22课《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第22课《寓言四则--蚊子和狮子》第22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

(16)、“望门投止思张俭止”这一句,是身处囹圄的谭嗣同记挂、牵念仓促出逃的康有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怀。私心祈告:他们大概也会像张俭一样,得到拥护变法的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17)、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14岁,当时随父亲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写下此诗。

(18)、“河流大野犹嫌束”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从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19)、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20)、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谭嗣同故居,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区北正南路98号,主体原占地2100平方米。

5、

(1)、《潼关》是清朝谭嗣同所作。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公元1878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2)、统编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微课视频(合集)(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3)、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许多人劝谭尽快离开,但他却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决心留下来营救光绪帝。

(4)、A.首句写高山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5)、答案:天空中翻卷着一团团云雾,异峰突起,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那景象壮阔极了。一阵阵猎猎的秋风吹来,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了,古城又显出了它的寂寞。

(6)、别了,“不列颠尼亚”•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

(7)、    ▊ 李杜欧苏皆崇拜,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8)、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9)、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10)、D.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是人冲破思想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感。

(11)、两昆仑: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康有为和浏阳侠客大刀王五;其二为“去”指康有为(按: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前潜逃出京,后逃往日本),“留”指自己。

(12)、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13)、部编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单元写作指导与优秀习作汇总

(14)、此诗是诗人十八岁时所作,为光绪八年(1882)。此年春,诗人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写出了这首赞美之诗。

(15)、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16)、谭嗣同《潼关》一诗中,体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河流大野犹嫌束,秋风吹散马蹄声。

(17)、 陈梅老师,现就职于河北正定中学。从教15年来,她在省级刊物发表作文教学类文章百余篇,现主持语文周报“素材运用”栏目。多次参与高考阅卷,对高考作文有系统研究。 

(18)、    ▊ 如果用一句唐诗来形容盛唐气象,你选哪一句?

(19)、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2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一)

(1)、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他眼中的山水有了人的思想情态。

(2)、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3)、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4)、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5)、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6)、“河流大野犹嫌束”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从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7)、作者简介: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

(8)、   本韵谱包括《中华通韵》《佩文诗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十三辙》等几个常用韵谱以及常见格律诗体式、常用词谱、常用曲牌等内容,对于诗词曲创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广大诗词曲爱好者和创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相比于其他韵谱,本书特点是一方面新旧韵兼备,诗词曲并收,做到了全面实用;另一方面着眼常用韵字韵谱,删繁就简,简明扼要,极大地满足了读者需求,也方便了读者使用。

(9)、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许多人请他逃亡日本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0)、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11)、qiūfēngchuīsànmǎtíshēng

(12)、                                                                                                                     

(13)、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14)、谭嗣同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并吸取了西方传入的自然科学知识,提出了以元气为本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说:“天以其浑沌磅礴之气,充塞固结成质,质立而人,物生焉。”这就是说,元气充满宇宙,无穷无尽,元气凝固便形成各种物质元素,然后形成万物和人,因此,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作据自然科学知识解释了寒暑、昼夜、日蚀、月蝕、陨石、潮夕、雷电等自然现象。

(15)、现存建筑面积762平方米,故居南北朝向,全木结构,工艺精美,古朴庄重,系典型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风格。

(16)、成书五十篇,分为二卷,五万余字。谭嗣同在而立之年就因参加社会革命而慷慨就义,也使得《仁学》成为他的学术绝唱。

(17)、2021年七——九年级名著导读+知识点大集合汇总

(18)、第四句写潼关的环境:南依秦岭,北临黄河。用“河”与“山”来表现其险要。“河流大野犹嫌束”有两层意思:黄河在潼关脚下流向了广袤的原野;河床变宽了,而河水却还嫌其不够宽广,奋力冲击着河岸,丝毫不减其咆哮奔腾的气势。

(19)、后来参与领导了发生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

(20)、谭嗣同(1810—1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1)、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省长沙府浏阳县(今湖南省浏阳市)人,生于顺天府(今北京市),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2)、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3)、谭嗣同《潼关》中“秋风吹散马蹄声”一句显现出孤城的寂寥和辽远。

(4)、    ▊ 杜甫一首格调不高的诗《江南逢李龟年》导读

(5)、忍死:装死。须臾:不长的时间。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杜根终得以脱。事见《后汉书·杜根传》。

(6)、语文园地|六年,带领孩子进行这样的阶梯式诵读

(7)、②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8)、    ▊ 杜甫为什么只“望岳”而不“登岳”?《望岳》导读

(9)、                                                                                                                  

(10)、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臧克家

(11)、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12)、快乐语文天地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汇总

(13)、A.第一句,诗人骑山登马,乘兴前进,赋予云以人的动作,高云簇拥,古城高度自现。

(14)、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1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维克多·雨果

(1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17)、由于网络原因,“往期回顾”分板块呈现,最近一期“课外美文”及之后内容在6月16日《窗子以外》之后,如有需要,敬请查阅。

(18)、一路向西,马蹄声声,十八岁的谭嗣同身影夕阳中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与险峻的顶天立地的山峰融为一体……

(19)、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

(20)、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1)、谭嗣同在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于南京“闲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仁学》是一部将哲学、宗教、科学冶为一炉,自成一体的学术著作,汇聚了谭嗣同短暂一生的学术研究成果。

(2)、潼关:在今陕西,关城地势险峻,自古即为要塞。

(3)、1897年2月,谭嗣同回到湖南,在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支持下,与唐才常等倡办时务学堂,使时务学堂真正成了培养维新志士的机构。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使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1898年初,谭嗣同创建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抨击旧政,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 

(4)、“去留肝胆两昆仑”,对于去留问题,谭嗣同有自己的定见。甘愿效法《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乡的行节,以个人的牺牲来成全心目中的神圣事业,以自己的挺身赴难来酬报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

分享: